03.07 人到中年,凡事看的越來越淡,是成熟了,還是經歷多了?

森哥愛生活


年近四旬,不惑之年,有些人和事確實是看淡了、釋然了,說是成熟了、經歷多了,我認為都對。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從年齡上看是太合適不過了,正處在激情減退步入成熟穩重的年齡段。三十多歲是人生重要的過渡時期,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招聘啟事上都把年齡卡在35歲上,不無道理。就在這幾年間,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想象力的青年就過渡成了隨遇而安榮辱不驚的中年大叔了。

看了看大家的分析,大多說這種現象是一種情懷,我更想理性地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1. 身體上的變化。人的身體最成熟和最佳狀態大概在25歲到30歲,這個時候精力旺盛體力充沛頭腦反映快體內陽氣足,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期望對自己充滿信心。過了這個年齡段,不管你樂不樂意,身體各項機能都開始慢慢的衰退。到了中年,頭腦記性不如年輕時好了,眼睛也有點花了,上樓也不能跑了,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的下降直接影響了人的心態和意識:好奇心減退、激情減退、熱情減退。

  2. 人生閱歷的增加。歲數是一天天漲起來的,見得聽的接觸的事情多了,很多事情不用想就知道大概的走向和結局了。一部電影提前就能猜出結局,看著還有什麼意思,一點懸念都沒有了。四十而不惑就是這麼來的,成熟不光體現在見多識廣上,也是一種淡然的順其自然的處事態度。

  3. 生活瑣事的牽絆和壓力。中年,對於我們普通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瑣事,每天過得像前一天的翻版,除了工作就是家務,每天都是柴米油鹽……人,能不麻木和失去創造力嗎?如果生活中再遇上點煩心事,老人病了孩子逃學了做買賣賠了,足夠讓一箇中年人心力憔悴,那還有精力去制定新目標新計劃呢?


最後說明,中年人把事情看淡,這是一種正常的自然規律,無需多慮,順其自然就好。各位有什麼高見,一起來探討吧。


大叔初道


經歷了4次婚姻,從擁有4套房,國企高管,開著寶馬,副駕嬌妻,到現在下崗、失業、單身,車也賣了,只剩下一套安身立命的小房子,疫情到現在,每天坐在房間發呆。

今年38歲了,越來越不想說話,越來越不想主動和誰交流,往後獨善其身,沒事看看風景,靜靜地老去。



Roc1046


人到中年,其實每每想到這樣的四個漢字,即有千般滋味在心頭,因為人到中年了,已經明白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甚至在一週前都不甚了了的道理,彷彿在一夜之間就突然的醒過來了,真是到了不惑的年紀啊,並且就象那記憶中的鄉下,樹蔭下,池塘裡,安然躺著反芻的黑水牛或者是乾乾淨淨的老黃牛,那慢慢悠悠上下蠕動的大嘴,偶爾還有一兩聲長長的呼氣,只有大大的眼睛,有時迷茫的看著遠方,有時又和我專注的對視,他們在想些啥呢,是否和現在的我一樣,也在琢磨過往的人生呢。

實際上,到了中年,的的確確好像每一個事情都看淡了許多,大約兩月前,回了一趟老家的鎮上,順風車稍了一個帶小嬰兒的丫頭,結果本來一路無話的,因為另一位乘客有點趕時間,我也有點急著趕到鎮上去辦事,小丫頭主動說不用送她到目的地了,她打電話要她的父親過來接,我很意外,也很感激小丫頭,就這樣聊起來,陰差陽錯聊到了我高中時很要好的同學,與她馬上要來的父親是很好的朋友,也同姓王,原來也在同一個年級讀高中,記憶中好象也有這麼個人,結果見到了後,有一點小印象,有點高興,很客氣的打了招呼,拿到了同學的電話後匆匆分手,彼時內心還有很多的高興,有想去見見的衝動,結果辦事完了後,卻好象沒了很大的興趣給他打電話,更談不上說要去見見面了,想起原來青春年少的要好,甚至要幫著去打架報復的義氣同學,我卻連去見見的勇氣都沒有了,這種感覺,很是令人惆悵,說不出的感覺,多好的同學情誼啊,還不就是淡了嗎?難道這就是為了生活為了往前奔,磨平了稜角磨沒了激情那種狀態嗎,這就是所謂的人到中年嗎?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人變的世故了,成熟了,經過的好的壞的,甜的苦的,也就不想過多的打擾別人固有的生活,也不想自己的生活有另外的變化吧!


劉學武雅


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所謂的成熟了和經歷多了,難道不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結果嗎?人到中年,證明在世上已經度過了幾十年光陰,比起剛出生的小孩,少了對世界的好奇;比起二十多歲的青少年,少了對生活的衝勁……經歷多是對生活的總結,而成熟卻是骨子裡的一種氣質和沉澱。我反而覺得,從經歷多到成熟,是過程和結果的關係,在經歷過的種種事情中學習、總結,方可練就“凡是看淡”的平和生活態度。



雨後晴天2020


人到中年,凡事看的越來越淡,是成熟了嗎?

我決不這樣看,也不同意這個觀點。

人來到世界,從小孩到中年確經歷了許多事,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好事。

凡事看的越來越淡就不好了,也不對了。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輕重,大小之分。對任何事物,都應該具體事物具體分折,區別對待。萬不能凡事看的越來越淡。

比如,對一些小事,雞毛蒜皮的事,可看淡,不計較,假裝看不見,可睜隻眼,閉隻眼。

但對大事大非之事,原則性的事情就不能含糊,看淡。要做到黑白分明,寸土不讓,一爭到底,事是事,非是非,一是一,二是二,經緯分明。


王年平


是追求和計較的東西少了,是明白的事理多了。

當我們還是兒童的時候為了玩某個玩具,哭鬧,跟小朋友奪,非得讓爸媽給買!很無知,大人只能哄。打罵,買。

當我們上學時,看見別的同學有個好東西,自己也一定要有一個。攀比和虛榮逐漸在我們心裡生根和發芽。

參加工作,看著還不如自己的同學或同事,得到領導賞識和重用,心裡不平衡,感受到了不公。不能理解社會怎麼會是這個樣子?有一種焦慮的情緒產生。

結婚,生子時,希望自己的老婆比別人的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好。在生活的瑣事和矛盾中,與老婆有了爭執,爭吵,多了彼此之間的不理解。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看著孩子的獨立人格一天天形成,某些地方不能使父母滿意,對孩子撒氣,打罵!不明白自己是對的,怎麼都不聽呢!

當我們到了中年,由‘’不惑‘’漸漸的變的‘’知天命‘’。才更深層次的明白了:‘’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才更深層次的明白了:‘’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兒孫自有而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才更深層次的學會了:包容 ,理解和寬恕別人。才更深層次的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氣大傷身,心情不好,最終傷害的都是自己。

我們漸漸的不去跟別人計較。遇到問題,我們也能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想。更加了解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懂得了:好多東西和事情,爭來爭去,得到的都是煩惱!!


福塵兒


既是成熟了,也是看淡了!

一歲年齡一歲心!隨著年齡大了,曾經的爭得頭破血流,曾經的爭得你對我錯,曾經的熱血沸騰,曾經的不擇手段,不達目的不罷休……那又怎樣?若干年後,還不是赤裸裸的離開,不帶走半文,只不過是青山依舊在,是非成敗轉頭空,白髮漁樵江諸上,都付笑談中……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儘管仁塵紛紛擾擾,還是靜守心底的一抹美好,看淡世事安然無恙!


向麗華zqs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平凡人生亦是如此,經歷多了,也就會感悟出人生的真諦,活的自在、從容、安心,是最好的!

我也經歷了這樣的人生!年青時,一直想去外邊世界闖蕩,也去闖蕩了!後又想考研,去高校待著,也實現了!但夫妻兩地分居,家庭不完美!流浪式的生活,讓人感覺溫暖的家是最安心的生活!為家庭團聚,又重頭幹老本行,別人不解,可自己感覺美美的!人生大體如此吧!


去海的那邊


中年人到了這個年紀,知道自己在這個崗位上一直會幹到退休了,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兒子大學畢業了走上這個崗位,一切就成定局了。中年人知道自己這個年歲要面臨著把父母都送走的殘酷現實。所以說中年人的道路現在已經到了一眼望到盡頭的程度,所以說面對生死麵對榮譽,面對所得所失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對於中年人的心態是完全正常的。

作為一箇中年人都知道自己將來有一天離開這個人世間的時候,孩子們會生活得很好,這個世界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離去缺少了什麼,所以說自己總覺得就像是一顆小草的平凡,雖然在春風裡也會有擺動,但是終究已經沒有了生機,所以說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講總是有莫名的惆悵,總是有一種落寞和前行中的寂寞和孤單。

中年人之所以看待事情的平靜,是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有了自知之明。並且在生活的磨練當中變得意志堅強,對既定的目標,也不是那麼好高騖遠。遇到困難也不是在積極想辦法。


伊春美食美客


老年人相信一切,

中年人懷疑一切,

青年人什麼都懂。

Old people believe everything,

middle-aged people doubt everything,

young people know everyth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