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上官婉兒簡介:

上官婉兒(664~710年),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作為唐高宗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祖父因“離間二聖、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殺,連累全族獲罪。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隨母配入掖廷為奴。上官婉兒14歲時,因天資聰穎文采過人,被武則天召到身邊擔任女官。武后稱帝之後,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有“巾幗宰相”之名。她八面玲瓏,足智多謀,在武則天、唐中宗時期對朝政都有著重要影響,且能文擅詩,才華橫溢,大力提倡發展文化,《全唐詩》收其遺詩32首。公元710年,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滅了韋后一黨,其中就包括上官婉兒。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上官婉兒詩詞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這是首詠物應制詩,應制詩是封建時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或所和的詩,唐以後大都是七言、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內容多為歌功頌德,少數也陳述一些對皇帝的期望。婉兒的這首詩旨在詠物,在應制詩中是不多見的。

當時正是初春,其實御花園內並沒有多少真花,多數是宮人手剪出來哄武則天開心的紙花。當時武則天或許並沒有看出來,卻被上官婉兒這首詩一語道破了。

詩的大意是:花枝上看起來花繁葉茂,卻是裁剪而出,彩花在剪刀下朵朵盛開。只摘花枝,雖然能以假亂真;但摘下花蕊,就能發現它們全是假的。紙花雖假,但等到秋風襲來,其它花木都凋零之際,唯有它還依舊立於枝頭。請問桃花和李樹,身邊有了這樣的彩花,你們做是什麼感想。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詩壇的詠花之作其實不少,但這首詩卻別具一格,詠的是一樹紙剪的彩花。首聯詩人就道出了這樹花全是剪裁而出,“新花逐翦舒”一句將彩花在剪刀下逐一開放的過程細緻地刻畫出來。而次聯,則從花枝和花蕊兩個方面,指出彩花與一般鮮花的不同之處。不得不說,詩人的觀察是細緻的,這兩句詩的立意也是新穎而又別緻的。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到了第三聯詩人筆鋒一轉,寫秋天到了百花凋零,彩花卻依然不肯凋謝。從這一句來看,不少人覺得這是在稱頌彩花與眾不同的堅強,但其實不是。因為最後一聯,詩意再次轉折,在詩人眼中桃花李花這樣自然的花兒才是春天的象徵,而像彩花卻不過是來搗亂的。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最後一句“相亂欲何如”看似是問桃李,其實暗藏深意。當時上官婉兒和武則天的兒子李顯交好,但武則天卻有意阻撓,這讓她十分鬱悶。所以這一問其實言下之意是問武則天:“春天本屬於如桃李般的我們,你為何要像彩花一樣夾在中間。”這樣的一問不可謂不大膽了。

武則天或許也讀懂了詩的意思,但她卻仍不想成全這對有情人,她給這首詠花詩親自題了《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這個霸氣的名,表示自己對她和李顯的事要管到底。其實拋開詩中藏著的種種意圖,從詩本身來看,這首詩也是一首別具一格之作。全詩一句一轉折,由貶至褒再至貶,最後劈空一問,令人眼前一亮,這也是這首詩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

帝裡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湧,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本詩為上官婉兒的唱和之作,詩的前兩句寫皇帝與群臣一齊來到慈恩寺共慶重陽節的浩大場面,皇帝給從行的官員提供翔麟馬、黃衣等。最後一句讚揚皇帝登高賦詩,文詞如同日月高懸,光耀萬丈長,使得眾人久久瞻仰。


【彩書怨】上官昭容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洞庭湖邊秋葉剛剛落下的時候,想念萬里之外的你,秋初露水很濃了,我睡覺的被子倍感寒冷,月亮落下去了,色彩斑斕的屏風因為沒有月光的照耀已經看不見了,想要演奏一曲江南的曲子,但是卻是非常喜歡寫信給在薊北的你,信中也沒有別的內容,滿滿的盡是獨居的惆悵以及對你的思念。

盛唐才女上官婉兒詩詞欣賞


這首詩是上官婉兒早期的作品,是模仿一位思婦的口吻寫的閨怨。這首詩寫得旖旎柔美、秀婉清麗。上官婉兒在詩歌方面繼承和發揚了祖父上官儀“綺錯婉媚”的文風,即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對聲辭之美較為看重,擅長體現事物圖貌的細膩、精巧。

這位思婦住在洞庭湖邊,洞庭葉落,秋日更讓人愁緒暗生,思念更濃。這句是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起筆便不凡,“葉下洞庭初”有一種一葉知秋的美麗,不動聲色的哀愁。“思君萬里餘”,她所思念的郎君卻在萬里之外。詩的後半段交代了思婦的丈夫在薊北戌守。

思婦望著月亮,思念著遠方的丈夫,一夜未眠,露華漸濃,而香被空冷。月亮落下去了,晨光熹微,而房中只有織錦屏風與孤獨的自己。

“欲奏江南曲”,《江南曲》是樂府相和曲名。“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遊得時”,《江南曲》是江南兒女在採蓮的嬉戲中吟唱的愛情歌曲,跟思婦獨處閨中的心情不同,所以無從彈奏。“貪封薊北書”,還是要寫信給在薊北的丈夫。用“貪字,表示把信封好寄出去,不止封過一封,而是封過多封信。所以是“貪封”,即多次加封的意思。


信裡只表示分別很久,感到惆悵,相思的深切就從中表達出。在李賢被武則天殺死後,上官婉兒把這份初戀情懷永遠埋在了心底,從此,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永遠是那個顧盼神飛,文采風流的女丞相形象,而昔日那位嬌俏婉轉、天真無邪的少女形象已不再。

上官婉兒的這首詩,把思念、牽腸掛肚表現的淋漓盡致。她的那種無從彈奏、貪戀寫信、一夜未眠讓人感同身受。


【駕幸三會寺應制】上官昭容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臺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駕幸三會寺應制》是唐朝上官婉兒寫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為應制詩,辭藻華麗,卻大氣恢弘。 整首詩大氣恢弘,很難看出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特別是在遣詞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讓人讀來也覺得心中坦蕩舒暢。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旗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御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

景龍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宗皇帝駕新豐溫泉宮,敕蒲州刺史徐彥伯入仗,同學士例。因與武平一等獻詩,上官昭容亦賦絕句三首以獻。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遊魯館,陟秦臺。汙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鬱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湧,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鬥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暫爾遊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雲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雲,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几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餘蘭桂燻。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裡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巖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懶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遊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鍾期。

  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上官婉兒的《遊長寧公主流杯池》有二十五首,為其現存的主要山水詩。詩句從不同的側面抒發了上官婉兒的情懷,山水林木的氣息濃郁,讀來使人忘卻婉兒宮廷詩人的身份,閒情雅趣,大自然的美好由她的詩文中顯露。婉兒對初唐宮庭詩歌題材及審美趣味的超越,無不流露出對自然的深切熱愛與禮讚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