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刺根是一種什麼植物?有什麼功效?

範柯左


與野菜刺兒菜長得很像,但並不是同一種。在刺楸這邊的農村到處都是,多得暴!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馬刺根即馬刺薊,其名字很特殊,屬於一種薊菜。因為有刺,別說當野菜吃了,就是當豬草也會被豬嫌棄。


一、馬刺薊的信息

馬刺薊,與刺兒菜一樣,同為菊科薊屬植物,適應性強,多生於樹木稀疏的地方,例如山溝和山坡的樹林邊緣、農田、灌木叢、荒地等地方。 (下圖為刺兒菜)

一棵馬刺薊可生長多年,比刺兒菜高大,可長到幾十釐米甚至一米多,莖稈上具有縱菱,有像艾草莖稈上那樣的白色蛛絲柔毛;葉子無柄,羽狀深裂;葉上的長短不一的針刺。

二、馬刺薊的用途

在集市上,馬刺的價格不菲,可賣十幾元一斤,比豬肉還貴。

1、當野菜。從名字可看出,馬刺根的主要利用部位為其根,一般在冬季採挖,取其根洗淨,用來煲湯、煮臘肉和燉雞湯,味道鮮美。其實,其嫩尖也可以做菜吃,只是刺多,吃了可能有點難受。


2、生吃解渴。在野外做農活,不管太陽曬不曬人,只要人在動,過不了多久就會口乾舌燥,相信做農民朋友深有體會。帶有水還好,如果沒帶水而附近沒有山泉水,就只能找一些野果野味來解渴了。刺楸聽說馬刺根和槓板歸一樣,其莖稈在剝皮後可像茅根一樣食用,清脆而爽口。

3、止出血。與某些同科同屬的其他野草類似,馬刺薊也可用於止出血。農民在野外難免會被鐮刀或者某些葉片鋒利的植物所割傷。把去刺的葉或者莖稈搗爛後敷在傷口,不消多時即可止住出血。

以上就是刺楸對馬刺根的介紹,要是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馬刺根是一種什麼植物?

馬刺根是分佈在我國陝西、甘肅及以南部分省區的一種多年生草本,常生長在荒地、草地、田間、路旁,在田間人們作為田間雜草根除。馬刺根是地方名,因為它的植物體有很多密刺而得名,我們常叫馬刺gai(諧音),它的正式中文名叫薊,別名有大薊、山蘿蔔等,是菊科植物。



馬刺根的外形特點:莖直立,高三十到一百五十公分,有分叉,上下莖枝有條稜,有細刺;塊根蘿蔔狀。基部生長的葉比較大,卵狀,羽狀深裂或分裂,葉邊有針刺和刺齒;中部和上部葉逐漸變小。頭狀花序直立,小花紅色或紫色。果實有冠狀毛,灰白色,羽毛狀。花果期四月到十月。


馬刺根是人們不太喜歡的一種植物,主要因為它植物體有刺,很容易刺傷人體。但它的根和葉有藥用價值,可治療熱性出血,葉可治療腹髒淤血;外用可治療惡瘡、疥瘡等疾病。


老姚談植物


我是貴州遵義市人,這馬刺根,我們那裡叫它牛渣口。此植物葉上有刺,很錐人。當地人一般情況下不喜歡動它,但如遇天旱打不到豬草時,才會把它割回去餵豬。聽老人們說這牛渣口的根是補藥,可以和豬肉熬湯喝,可是沒多少人去採挖,估計也不是什麼好藥。牛渣口生長在水士肥沃的田邊土角,由於它渾身是刺,沒人敢弄它。所以一般都長的很茂盛,到了秋天還開花。其果實和蒲公英一樣,成熟後,每粒種子上都有白色的絨花。風一吹,它的傳宗接代就開始了。那些絨絨的種子,落到那裡就生在那裡。


南山9522


大薊叫“馬刺節”,小薊叫“刺節”,特別是小薊未出苔的苗期是豬的好飼草。如有刀傷,採摘葉片搗爛敷在傷口上止血止疼消炎,傷口還痊癒的快。這種農田雜草是非常討厭的。它甪種籽和根同時繁殖,除不盡,根又生,連片大面積櫱生開疆拓土侵佔耕地欺凌莊稼。人民公社時,東方紅拖拉機每年冬夏深耕滅絕了此草,隨著分田到戶,這種草又惡性漫延開來了,它和叫“苦子蔓”的“打碗花”共同成了農民的害禍。“昨日鋤掉頭,過夜又露頭,百草藥可枯,唯它金剛身”——孫猴子變的。


老雪25


馬刺根是地方名,因為它的植物體有很多密刺而得名,我們常叫馬刺gai(諧音),它的正式中文名叫薊,別名有大薊、山蘿蔔等,是菊科植物。

功效: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青春愈於


在我們地裡成一大害!是菊薊!刺薊!


各向同性各向均勻


牛逼!我雲南的!我們村到處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