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宋朝對外戰爭勝率有70%?大唐聽到後真的笑了

近年來,因為各種穿越小說盛行,歷史翻案風也層出不窮,有人把明朝吹成資本主義新時代,也有人把大宋吹成什麼GDP世界第一、外戰有70%勝率的“鐵血強宋”。

有的人不相信教科書上告訴你的知識、正統史學界公認的常識、科學界公認的理論,而寧可相信地攤文學、民科和朋友圈段子。這不,堂堂名校畢業生,千萬富翁,也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所以,把宋朝說成什麼“鐵血強宋”也實屬正常。

其實,喜歡宋朝的人很多,宋朝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王朝,宋詞、宋詩、文人風流軼事都值得大書特書,更何況,宋朝歷史上還有這文學史坐五望二的大文豪男神蘇東坡,怎麼喜歡都是應該的。

唯一不該相信的就是“鐵血強宋”的大鬼話。

宋朝對外戰爭勝率有70%?大唐聽到後真的笑了

唐朝疆域

有人會說,兩宋名將多啊,從楊業、狄青、宗澤、仲師道、姚平仲到岳飛、吳階、韓世忠等等,一個個都是演義裡小說中天神一樣的存在。然而這些人除了岳飛是實打實的厲害,其他人的戰績加起來也比不上唐朝掃平漠北、滅亡突厥的戰神李靖的業績。

又有人要說,宋朝外戰勝率70%,而唐朝的對外戰爭總是失敗。

首先,不管這奇葩的勝率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我們先看看,唐宋兩朝的戰爭都是在哪裡打的?

宋朝作戰空間狹小,沒有什麼戰略縱深,北宋最巔峰的時候,向北最遠沒有打穿河北,止步於十六州,和大遼作戰,基本是動一次被打一次,從來沒有佔過便宜。向西,最遠沒有打穿過雲南甘肅陝西,西夏這個國家,還是北宋建國過程中自己獨立出去的。

南宋就更不像話了,連河南山東都不要了。北宋領土200萬平方公里不到!比秦始皇時期還要少100多萬平方公里。海陵王、金兀朮他們一發力,就能把戰火燒到長江邊!

所以說,兩宋所謂的“對外戰爭”,基本都是在中原的基本盤打來打去,金國一南下,就能威脅開封,蒙古一拿下,直接殺到襄陽城,在河北、河南、湖北、江浙打來打去,即便“勝了”,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把自己的子民害得顛沛流離?

宋朝對外戰爭勝率有70%?大唐聽到後真的笑了

宋朝疆域

你且看唐朝巔峰時期的對外戰爭都發生在哪裡?那都是在西域、在漠北、在中亞、在遼東、在海上!

在漠北:

李衛公和英公擊敗了當時稱雄世界,讓歐洲人哭爹喊孃的突厥人!李靖的3千鐵騎打的突厥人心甘情願的奉中國皇帝為天可汗,連突厥領袖可汗被俘後都願意終身為奴為僕。從此蒙古大草原、整個中國東三省、整個外興安嶺、庫頁島都歸入了中國版圖,中國在這些地方設立了都護府進行統治。

在遼東和海上:

英國公李績和薛仁貴徹底擊敗高句麗,征服朝鮮半島。名將劉仁軌火燒白江口,摧毀日軍戰艦400艘,大破倭兵4萬,從此朝鮮半島的政治地位相當於中國的郡縣。倭奴國也明白了中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挑戰的,從此年年進貢,當時日本的使者到了中國要以三跪九叩的大禮覲見中國皇帝。日本的天皇也在中日國書信函中自稱東海蠻夷倭奴國臣下,百叩中華天朝大皇帝,以此來討好中國。

在西域:

太宗朝滅高昌,高宗控制整個西域、吐谷渾、鐵勒、突騎施,一個個都成了歷史上的名詞。薛仁貴進攻天山,破鐵勒九姓的時候,士兵高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何等威武?

玄宗朝,高仙芝安西都護府3萬唐軍征服西域十幾個國家,破九國胡,滅亡小勃津,國王被抓到長安問罪。安息軍兵鋒越過蔥嶺,逼得大食帝國拱手讓出西域,以2萬人的兵力、沒有後勤、勞師遠征、客地作戰、語言不通、沒有情報的絕境中與阿拉伯軍隊25萬人以逸待勞、後勤充足的精銳部隊抗衡,而且仍然一度壓制阿拉伯軍團,連續半個月不分勝負。阿拉伯軍隊損失過半,強大的軍力威懾者西域十幾個國家包括號稱強大的阿拉伯大食帝國!

若不是安史之亂,唐朝的影響力將遠達西亞和中東。當時唐朝交兵的地方,是現在的阿富汗境內,而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則是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

大家不要總盯著唐朝在怛羅斯之戰中失敗了,在大非川失敗了,就以為唐朝不如宋朝,戰績不行,你要知道,怛羅斯之戰可是三萬孤軍深入敵境,遭遇盟軍背叛腹背受敵才失敗的。怛羅斯在哪裡?那是哈薩克斯坦境內,也是大食帝國的境內,唐朝即便失敗,戰敗的地點也是宋朝做夢也不敢去的天邊所在。

宋朝對外戰爭勝率有70%?大唐聽到後真的笑了

怛羅斯之戰後,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也許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唐朝中期雖然數度敗給吐蕃,然而即便到了晚唐國力衰退的時候,依然有能力讓吐蕃四分五裂一敗塗地,同時收回河西。

而大宋呢,在遼國滅亡之前,遼國的殘兵敗將還能打得童貫一敗塗地,在盟軍面前丟盡了臉面。在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前,金兵依然可以吊打南宋所謂的名將精兵。

而唐人一個外交官王玄策,只靠一點親兵就能“一人滅一國”,差點掃平整個印度半島,活捉古印度王王阿爾裘,押解到長安獻給唐太宗。

王玄策放在大唐歷史上,根本不能和李靖、李績、侯君集、薛仁貴、劉仁軌、黑齒常之、高仙芝、哥舒翰、郭子儀、渾瑊、李愬等人相提並論,然而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外交官,他的赫赫戰功,兩宋歷史上都沒有任何一個名將能夠做到!

所以,歷史學家才會把漢唐叫做“強漢盛唐”,才會把大宋叫做“積貧積弱”!這個案,是翻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