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二李涼涼!誰能拯救中國男足?

沒有太多意外,東亞杯第二戰,由李鐵指揮的中國國家集訓隊輸給了東道主韓國隊,遭遇二連敗。雖然比分不慘案,但控球率、射門次數等慘淡的比賽內容卻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下中國最優秀的本土教練,每每一到國際賽場、一到關鍵戰役就歇菜,也一遇複雜戰情就出昏招。那麼,帥位空懸的國家一隊,還有敗績累累的國奧、國青,究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國足?

二李涼涼!誰能拯救中國男足?

剛剛結束的2019賽季中超,幾名本土教練如李霄鵬、李鐵和王寶山等,所執教的球隊都取得了躋身前8的較好名次。隨著希丁克、裡皮相繼從神壇跌落,一時間,坊間關於起用本土教練全面接管國足的呼聲甚囂塵上。中國足協則習慣性搖擺,不僅將年度中超最佳教練的榮耀,很有爭議地授予李霄鵬,還提拔尚為教練新兵的李鐵出任國家二隊主教練,全然推翻此前巨資打造的外教路線。

那麼,二李,或者說本土教練真的足以承擔讓裡皮、希丁克等冠軍等身的世界名帥都心力交瘁的,將弱勢國足帶出泥淖的艱鉅使命嗎?

有幾個維度可以探討這一課題。首先,今年中超一大特點,16強兩頭細中間粗,由3位外教執掌的三強差點創造同時積分超70的神蹟,而自第3名之後,各隊積分至少要落後13分,像忝列第7、第8的泰達、建業與冠軍恆大分差達到了驚人的31分,魯能也有21分之巨!換句話說,李霄鵬們之所以能夠取得看上去不錯的成績,其基本語境是中超整體貧困化又貧富懸殊,也就是爛隊、爛人太多,並非強中之強。中國足協僅僅依據表面名次,就將中超的榮耀和國足的使命一股腦地堆砌到這些本土教練頭上,既很不專業也很不負責。

二李涼涼!誰能拯救中國男足?

其次,考究東亞杯本身,自從與戴拿斯時代徹底切割後,逐漸從中日韓三國足球最高水平對決的初心,變更為一項旨在加強東亞地區足球交流、鍛鍊年輕球員的地區性賽事,比如此次日本就遣上了10名奧運適齡球員。韓國作為東道主,陣中雖然不乏金英權、金玟哉、李廷協和文宣明那樣的悍將壓陣,但近來火爆歐陸的孫興民及黃喜燦等均未徵召。也因此,當亞洲盃也難成為中國足球的心水賽事後,東亞杯就堪稱最後的遮羞布,此前朱廣滬、高洪波和傅博等都曾帶隊在這項賽事上爆得大名。如今,平均年齡大日本隊4、5歲的李鐵戰隊比分完敗、比賽內容則多槽點,只能令人一聲嘆息。

最後,有必要再拷問一番裡皮、希丁克等外籍教練相繼失敗的系統性原因。裡、希是人不是神,而寡人從來有疾。誰都知道古來稀的老人,不僅體力精力大不如前,思維和行為方式更容易固化、僵化,事實上他們在歐陸主流聯賽早已乏人問津。不過即使老矣裡皮,也曾在上個12強賽救火功敗垂成,如今居然連40強賽都玩不贏菲律賓、敘利亞之流,值得問責的必然還有那些“白斬雞”國腳,更有一貫“傻白甜”,時下被奇葩的中超“新政”弄得騎虎難下的足協。因裡、希敗走而得出外教不行結論,在邏輯上難以成立。

二李涼涼!誰能拯救中國男足?

回到兩位當事人,二李為什麼會涼涼?足協盃決賽一戰,大優形勢的魯能被沒落申花激情擊敗,逆轉了李霄鵬問鼎國足的進程。其實中超最後一輪,魯能在開局兩球領先的情況下居然被國安翻盤,幾乎預演了足協盃決賽。這麼短的時間裡,魯能掉進同一條河顯然不是偶然的,與運氣也沒有太大關係,彰顯本土教練某種深層意識上的保守或功利。而這並非李教練一個人的侷限,在此之前,沈祥福、傅博和高洪波等眾多前任已多次複製這類醜陋,可以推論這是一種氣質性、理念性的營養不良,很難自我修復。

本土教練的共性是,如果對手是日韓伊澳那樣的強隊,我隊只能以防守反擊周旋,那麼無論戰術打法和用人,還是戰前動員、臨場指揮都可能應對良好。又,如果我隊比分落後,或被逼到不贏就出局的絕境,那麼教練球員都絕不保守,甚至不乏激情四射到暴力美學。然鵝,中國足球在亞洲的對手參差不齊,實際戰況又千差萬別,經常瞬間就互換領先落後局面和主動被動形勢,只有“一招鮮”如何能夠吃遍偌大亞洲?

可以斷言,本土教練只能遊刃於低烈度的簡單賽事,根本無法駕馭像世界盃、奧運會那樣的宏大場面。而外籍教練,可能剛愎自用、可能言過其實也可能濫竽充數,但若問未來8年、10年,還有誰能複製米盧的童話,唯有出自外教陣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