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昱輝、愛康、中盛等被剔除出BNEF 2020 Q1 Tier1名單 中國如何建立光伏產品白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昱辉、爱康、中盛等被剔除出BNEF 2020 Q1 Tier1名单 中国如何建立光伏产品白名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簡稱BNEF)公佈了2020年Q1光伏組件製造商排名分級。與晶科、晶澳、隆基、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國內一線組件企業依舊名列前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的ET(中盛光電),Renesola(昱輝)以及Akcome(愛康)等組件企業均被剔除出此次名單。

光伏們瞭解到,BNEF光伏組件製造商排名分級,以季度為週期進行評選。有資深行業人士告訴光伏們,海外的光伏電站投資商及業主非常認可由其評選出來的Tier 1 list,國外的大客戶主要看重組件企業的供貨能力以及可融資性。

據光伏們瞭解,國內一二線的組件都非常積極的參與BNEF的Tier 1 list評選,對於中國的光伏組件企業來說,要想參與大型的國外光伏電站項目,進入Tier 1幾乎是必經的途徑。

在BNEF的這一分級體系中,可融資性是Tier 1 的主要評判依據。可融資性(bankability)指使用某製造商光伏產品的項目是否能夠獲得銀行無追索權的項目融資。通常,銀行及其聘用的技術盡職調查方並不會披露他們可接受的產品白名單。因此,BNEF以自有項目數據庫中跟蹤到的已完成融資的項目記錄為基礎進行評選。據介紹,截至2019年8月,彭博新能源財經項目數據庫已收集全球超過29,900個已完成融資的光伏項目。

  • 一級組件製造商需在過去兩年中對至少六個1.5 兆瓦以上的項目提供過由自己生產、自有品牌的組件,且這些項目由至少六個不同的非政策性銀行提供無追索權的貸款。

  • 這些1.5 兆瓦以上的項目必須可以被BNEF的數據庫追蹤到,即項目地點(須足夠詳細,從而將本項目同其他項目進行區分)、規模、開發商、銀行和組件供應商必須是公開信息。

  • 如果涉及項目組合融資,只有當所有項目建設地址清晰,且債務由所有資產共同擔保的情況下才可被納入分級的考量,即,如果投資組合中有一個項目業績不良,銀行對投資組合的其餘項目都有索賠權。

  • 已申請破產或某種形式的破產保護,或有債券違約記錄的組件廠商也會被移出一級組件商名錄。

不過BNEF也提醒道,這一分級是單純的行業接受度衡量指標,記錄在案的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或破產的一級製造商並不少見。同時建議組件購買者和銀行不要僅使用這一名單作為質量衡量標準,而需諮詢技術盡職調查公司。

事實上,BNEF的這一分級評選並不是出於對行業約束的目的,同時評選的規則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們在官方解讀中明確了其推出Tier 1的初衷,“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客戶經常要求我們提供主要或可融資供應商名單(即行業中的一級供應商),用於生產預測、競爭對手初步分析或者其它內部比較。但行業中經常提及一級製造商並沒有具體的定義和描述,因此對於光伏行業外試圖瞭解該行業的公司而言幫助甚微。因此,彭博新能源財經開發了這一分級體系”。並且,BNEF表示,保留隨時更改評選標準的權利,尤其是可能提高成為一級組件商的標準。

那麼中國市場是否需要引入一個類似Tier 1的評級結果?“受制於各種因素,在國內很難有一個製造企業跟投資企業都比較認可的結果”,行業某權威第三方機構資深人士告訴光伏們。目前,比較權威的准入標準來自於工信部的光伏准入企業名單。

這一名單發佈的政策依據是《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該規則已經歷經了三次修訂,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發佈的版本,不出意外,今年工信部將根據行業的發展情況推出最新的修訂版本。該規範條件主要從新上產能的資本金比例、產能規模、最低轉換效率、衰減率、電耗、水耗以及環境保護、質量管理、安全、衛生、監督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截止目前,工信部的光伏准入企業名單已經發布至第八批,共有數百家企業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新進入企業入圍之外,每次的企業名單也會將一些企業踢出名單。但據光伏們瞭解,被踢出名單的原因有多種,除了相關的技術指標不達標之外,包括工廠遷址、產能規模變更等都有可能造成這一結果,但具體原因並未在相關的文件中明確。

實際上,工信部的准入名單只是光伏行業的入門門檻,即便是進入名單的光伏企業在技術指標、發展程度、經營情況等方面的情況也大不相同。對於光伏電站投資業主來說,製造企業的經營情況需要與光伏組件25年甚至30年的使用壽命相匹配,而准入名單顯然無法切實反映一家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

光伏們瞭解到,在中國的光伏電站投資市場,幾乎每家大型的投資商都有自己的白名單,組件的採購基本是通過白名單中的企業公開競標來選擇。其中,國家電投的供應商“白名單”在光伏行業的影響力相對比較大,這份名單中不僅有組件,逆變器、支架等核心設備都包括了。

“這實際上也加大了各投資商優選供應商的成本,尤其是新進入光伏投資領域的業主。一方面,要先確定評級的標準,光這個標準就有多個方向可以參考;另一方面,評委的選定也非常關鍵,這需要多家龍頭企業的參與,否則很難被認可。很顯然,這需要強大的號召力與權威性,而工信部作為政府部門,事實上擁有這個‘天賦’,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卻並不適合扮演這一角色”,上述人士表示。

在中國市場,類似的“白名單”或“排名體系”要獲得認可,是需要對業務產生實際影響的。正如BNEF的分級體系在海外市場獲得認可,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金融機構的認可,而中國如果出來一個類似的名單,能發揮什麼作用呢?這可能是中國光伏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也是行業發展成熟過程中需要各個產業環節共同探討的問題。

原標題:昱輝、愛康、中盛等被剔除出BNEF 2020 Q1 Tier1名單,中國該如何建立光伏產品白名單?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