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老子》中寫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禍本相依,凡事皆有兩面性,一如在這讓眾企業都瑟瑟發抖的車市寒夜中,也有被陽光照亮的一隅。

為新能源開路,兩起混改塵埃落定

12月4日上午,一波三折的奇瑞增資擴股項目最終投資者終於塵埃落定。長江產權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項目順利成交,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夥)成為奇瑞控股、奇瑞汽車的新股東。

公告顯示,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奇瑞汽車股權的比例分別為30.99%和18.5185%,成交總價近144.5億元,相比掛牌拍底價高出約1億元。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奇瑞方表示,增資擴股交易全部完成後,青島五道口在奇瑞控股的持股比例將達到51%,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將發生改制。

無獨有偶,在12月3日晚間,經歷過一年多的反覆和波折之後,重慶長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終於敲定了即將引入的四家戰略投資者。

對於這一舉動,長安汽車董事會表示,一切都是為了增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發展活力,提高其運營效率,加速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源,並不斷拓展產業鏈發展空間,需引入外部資源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最終實現新能源科技公司的順利轉型。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現如今新能源已是兵家必爭之地,奇瑞混改的最終目的也是助力“奇瑞2025戰略”落地,按照“2025規劃”奇瑞將在現有業務規模的基礎上,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共享出行、海外業務,打造全新的“新能源奇瑞”、“智能互聯奇瑞”、“移動出行奇瑞”以及“海外奇瑞”,擴大業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奇瑞的品牌價值。

寒冬之下,混改按下“加速鍵”

短短24小時內,兩起混改塵埃落定,看上去似乎雷厲風行,但事實上雙方均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波折。

在去年“金九銀十”期間,奇瑞和長安新能源先後在產權交易所掛牌。然而,一直到2018年年末,奇瑞也未能引入合適的戰略投資者,最終該項目以達到4次的延期上限而“流產”;長安新能源也一樣不順,在歷經了8個月的等待後,於2019年6月因“核心條款產生分歧”而宣佈終止公開掛牌增資事項。

所謂歷史總是相似的,二者均進入“擱淺”期後,在今年的“金九”期間,奇瑞和長安新能源又都不約而同地重啟了增資計劃,而此次的重啟也均讓雙方得償所願,歷時十四五個月的混改“大戲”也終於落幕。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這種巧合的背後實際還是政策上的推動所起的作用。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啟動了第四批160家混改試點,且從近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披露的信息來看,推進混改被放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首位,央企混改操作指引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相關文件的推出,也意味著混改被按下了“快進鍵”。

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動,另一方面則是車市寒冬所帶來的加速進程。以奇瑞為例,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淨利潤為-1.55億元,資產總額為904.17億元,負債總額達到685億元;奇瑞股份的淨利潤為-13.7億元,資產總額為830.8億元,負債總額達到622.9億元。

而此次成交的144.5億元於奇瑞而言,不論是在還債還是現有業務、新業務的發展和日常經營方面均有所幫助,青島五道口入股奇瑞後,也將繼續推動奇瑞建立更加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增加資源資金的引入、加強加強資本運作,以及加快全國全球的佈局。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因此,崔東樹認為,從包括奇瑞、長安新能源在內的企業宣佈增資擴股的消息後,外界關乎“賣身自救”的說法是十分片面的。

混改實際只是一個路徑、一個方向,最終目的都在於做強做大中國汽車,這是中國本土汽車企業共同為之發展的目標。

因而對於國企而言,車市嚴峻環境的影響所帶來的政策方面的推進和強化,未嘗不是在瑟瑟寒冬之下,為車企混改道路吹來了一陣春風。國企混改,對長安和奇瑞來說既是趨勢,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長安新能源混改塵埃落定後,業內關於長安是否還有控制權一直眾說紛紜。

24小時內兩起混改雙雙落地,背後有著怎樣的“驚雷”?

有人稱長安汽車持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將由100%稀釋到 48.9546%,喪失控制權;也有人稱,雖然長安汽車在長安新能源的股權被稀釋,但由於四家戰略投資者之一的南方工業基金持股的股東即為長安汽車的母公司兵裝集團,所以通過直接持股+間接持股,相當於長安汽車對長安新能源仍有控制權,持有51%股權。

對此,崔東樹也給出了他的看法,客觀而言,長安仍舊手握長安新能源的核心技術,因此,新的戰略投資者將助力長安新能源業務進一步加速發展,但是長安要放棄控制權則是“不可能的”。

那麼,事實究竟為何呢?或許最後的答案很快就將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