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難!施工如同“心臟上動刀子”——深度解讀株洲火車站改擴建工程

“株洲火車站改擴建什麼時候搞好?”

近年來,這個問題的熱度始終在株洲各類問政平臺居高不下。在得到確切的答案之前,請市民先了解如下幾點:

改擴建工程的東站房建設用地——南嶽嶺、上月塘片區,是株洲市建市以來最大棚改項目,“項目涉及範圍之廣,涉徵人員之多,史無前例”。

株洲火車站是京廣、滬昆鐵路幹線的交匯點,平均2—3分鐘到站一趟列車,繁忙度全球罕見;

難!施工如同“心臟上動刀子”——深度解讀株洲火車站改擴建工程

施工期間,貨運車道不停運,只能搶抓不到一個小時的天窗點施工,比鄰疾馳的列車,所有動作都要萬分小心;
施工期間株洲火車站即未來的西站房不會關閉,施工由東向西推進,臨近鐵軌,大型機械用不上,人工是主力。越往後高架將覆蓋越來越多的鐵軌,難度越來越大;

改擴建施工場地受限。要在現在鐵軌數量不變情況下增設站臺,要在最寬僅10米的站臺內,增設雨棚、電梯、手扶梯等設施,每一處樁基位置都要經過嚴密計算;

人身安全、行車安全、施工安全,在這個重要度排序中,精細到鋪地磚、移動柵欄在內的每一步,都需要經過嚴密的方案論證。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就好比心臟上動刀。”市站改項目技術協調組高級工程師張程說。


“每一根樁基位置都經過專項論證”

株洲火車站改擴建為何選用線上站?

市城發集團副總工程師、市站改辦技術負責人袁士殊解釋道,東西站房距離大約200多米,緩慢步行大概需要2分鐘,如果不用線上站,只能在站房之間鋪設一座架在鐵軌上方的人行天橋,從西邊進站的乘客要走到東邊去坐城鐵,從東邊進站的乘客也要穿過天橋去搭乘普鐵。

“線上站是如今普遍選用的現代化站房,功能完備又可實現站內換乘,便捷出行。”袁士殊說。

難!施工如同“心臟上動刀子”——深度解讀株洲火車站改擴建工程

火車站改擴建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樁基礎作業。(吳楚 攝)

事實上,高架候車廳的方案也幾經波折。貨運11股道比其他客運股道高4米,在最初的方案中,為了方便底下貨車通過,懸在軌道上方的候車廳中間鼓起一個“小山包”,旅客在候車廳通過要踏上拱橋。多次商討,最終決定將整體候車廳再往上升高4米。

株洲火車站改擴建另一個難題,是在站場不變、鐵軌數量不變的基礎上施工。在最初的設計方案商討中,曾考慮過變動軌道數量,但因株洲站是多條重要鐵路幹線的交匯點,變動軌道事關重大,方案難做且很難通過。

也就是說,施工場地從始至終都受限制。“螺螄殼裡做道場”,高架施工如此,站臺施工更如此。

通常,火車站臺是規整的長方形,但在株洲火車站東站房即城際列車站的站臺是月牙形的,越往兩頭面積越小。“所有施工都要求格外精細。”袁士殊說。

根據改擴建方案,現在的老式站臺要增設樓梯、人行電扶梯、垂直電梯等,而東站房站臺最寬處為10米,最窄處僅5米。在如此狹小的面積裡,加裝公共設施,又要確保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著實令人頭疼。

“每一根樁基位置都經過專項論證。”袁士殊說,每個站臺的加裝設施都要經過嚴密的驗證,老站臺不能動,設施又不能少,如今市面上絕大多數尺寸的電梯、扶梯都用不上,只能是依據站臺尺寸找廠家定製。

異常複雜的交通組織

在任何地方的火車站改擴建施工中,組織運輸是貫穿工程始終的一項重要工作。制定總體運輸方案要考慮的是,既要給施工留出時間與空間,也要對交通的影響最小化。

通常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全國各地火車站施工時,會採取天窗期施工(即無列車運行時間段)、列車停運兩種常規手段。

然而,在株洲,所有手段都不再“常規”——株洲火車站位置太過重要且特殊——將線側特等站改造成線上站在全國還是首例。

株洲火車站是京廣、滬昆等鐵路幹線的客貨運交匯點。共有包括城際、貨運、普速在內的15條股道。其中,第11股道是京廣線客貨共線,中國從北至南所有貨運列車都要經此而過。9、10股道是滬昆雙層集裝箱通道。

中鐵建工株洲項目部提供的運輸組織原則圖顯示,在42個月的工期中,城際場股道可停運全封閉施工,第11股道可停運45天,其它施工採取天窗施工;滬昆雙層集裝箱通道完全不能停運,只能採取天窗施工;1-8道則最多可同時全封鎖三條股道。

目前,株洲火車站平均每天400多趟次列車到站,高峰時會達到500趟次。24個小時內,平均2—3分鐘到站一趟列車,繁忙度全球罕見。貨運車道最長的天窗點只有45分鐘,普速場每天也只有2到3個小時的天窗點可供施工。

難!施工如同“心臟上動刀子”——深度解讀株洲火車站改擴建工程

運輸組織原則圖

“利用天窗期完成立柱等基礎施工,但也只是間斷性施工,可能活幹到一半車就來了,只能停工避讓之後再繼續,或者等待下一個天窗期。”中鐵建工廣州分公司株洲項目部生產經理解正國說,“我們從未遇到過不停車的施工項目,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事實上,火車站改造過程中遇上列車不停運時,搭建疏導線即臨時鐵軌通道,這一辦法確保列車駛過時拐個彎,避開施工區域,雙方互不影響。株洲火車站能否借用此法?

“株洲站車流量太密集,涉及的線路又都是國家重要鐵路幹線,影響太大,再者,株洲站場場地太小,沒有條件搭建疏導線。”袁士殊說。

根據施工單位中鐵建工所提供的施工順序,火車站改擴建施工標段共分為8個區域,由東至西逐步推動,並來回穿插施工。例如,A區主體率先完工,BCD區開始主體施工時,同時穿插進行A區裝修、安裝和屋面施工,以此類推。每一次跨區域都需要停運部分股道。

所以,未來的施工中可以見到這樣一個畫面:列車逐漸駛離,工人們爬上高架施工平臺開始作業,不到一會兒車來了,他們又從高處下來。而鐵軌下方的地下通道,施工組可能剛剛挖了不到20分鐘土就得停下,等待列車離開後再繼續作業。

“畏手畏腳”的施工策略

現在火車站的售票廳、進站口、出站口、站前廣場都面朝西方,將來,這裡會成為西站房、西廣場。往東邊走,跨過15條鐵軌,幾乎同樣的位置,會新建一座東站房與東廣場。

西廣場要保持正常運行,施工是從東邊開始的。

11月18日上午,東站場施工現場,40歲的湖北籍工人楊昌雲正手持電動打樁機作業,他的任務是完成3根深達14米的基樁孔。“每天每根能打1米深左右。”

為什麼不用大型機械打樁機?

“施工場地狹窄,而且臨近鐵軌,大型機械操作既佔地方又不安全,只能靠人工。”解正國說,也是出於安全考慮,站臺雨棚施工、候車廳基礎工程等只能上人工作業。

據其介紹,雖然東站房佔地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但生產場地只有2000平方米,還囊括了辦公區、材料堆場、員工住宿。不少材料只能外加工再運過來,東邊也是中心城區,所有材料只能下半夜運輸,無疑增加了生產週期。

後期的高架候車廳材料運輸也是個難題,而且是越往後越難。所有材料只有東站房一個入口,隨著施工的深入,高架所覆蓋的鐵軌會越來越多,也會遇到更多電力接觸網,這就要求,材料運輸既要卡準列車天窗期,又要避免一切細小失誤,確保萬無一失,這對協調、防護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其實,項目施工前的工作就千頭萬緒。市站改辦建設協調組負責人羅方奇說,要按照國鐵集團的規定,對管理制度、人員配置、機械設備、物資供應、工地佈置、技術管理、信息化、建設用地、環境保護、專業施工許可等10大類37項開工準備工作逐項落實;要進行技術交底、施組交底、風險評估與防範、安全紅線管理、上崗人員培訓等5項施工許可準備工作;要制定站場客運、建築、結構、電力、給排水、暖通空調、信息通訊、信號、接觸網、地道地質等13個方面的專業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時,哪怕掉塊小石頭下來都會產生重大安全隱患。”羅方奇說。

按照計劃,株洲火車站改擴建項目將於2023年4月全面竣工。在既有站場不變動的情況下完成特等站的大規模改擴建,株洲將再創下一個歷史

【相關鏈接】 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棚改

2015年4月8日,東站房建設用地——南嶽嶺、上月塘片區棚改拉開大幕。

這是株洲市建市以來最大棚改項目,佔地近500畝,改造戶數4206戶,徵收戶數2506戶,拆遷面積42.35萬平方米。

“項目涉及範圍之廣,涉徵人員之多,史無前例。”荷塘區徵拆指揮部副指揮長陳映山說。

南嶽嶺、上月塘片區位於株洲火車站東側。幾十年來,在這片區域內,聚集著大小數十個農貿市場、兩所學校,十餘家企業以及大量的住宅、商鋪,是一個人口高度聚集的城市棚戶區。

4年過去,這個直接徵拆投資達35億元的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徵拆。

這個區域,就是正在建設中的長株潭城際鐵路株洲中心站,並與現株洲火車站合二為一。同時佈局公交始發站、商業中心等,使之成為株洲市最大的城市綜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