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賈詡作為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為什麼在選擇勢力集團時,輾轉了這麼多次?

宋怡婷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這句話形容賈詡是非常適合的,賈詡想在亂世中明哲保身,就必須要多方觀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主公。賈詡不僅是那個時代的頂級謀士,更是一個得以善終的聰明人。

《三國志賈詡傳》記載了賈詡先後投靠過董卓女婿牛輔、李榷、郭汜、段煨、張繡,這些人在賈詡的生命中都是個過客,賈詡最後選定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戰前,曹操的勢力相比河北的袁紹不在一個級別,但賈詡敏銳的發現曹操最終會戰勝袁紹,於是主張張繡投靠曹操,而不是選擇劉表或袁紹。下面從賈詡輾轉的幾個勢力集團來分析下賈詡的選擇。

早年的賈詡以善於應變為特長

《三國志賈詡傳》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賈詡舉孝廉出仕,賈詡得病後辭去官職,向西返回,到了汧縣,中途遇上反叛的氐人,同行的幾十人都被氐人捉住了。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活埋我,我家一定會拿好多錢來贖我。”當時太尉段赹,早年作守邊大將多年,威震西方疆土,所以賈詡借他的名號來威嚇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與他立誓盟約送走了他,其餘的人都被殺掉了。賈詡實際上並不是段赹的外甥,善於應變以成事,這是他的特長。

賈詡雖然多處輾轉 但並沒有背叛舊主 反而兢兢業業受到禮遇

1.在董卓陣營裡低調從事 獻計奪長安

董卓兵敗,牛輔又死,眾人恐慌懼怕,校尉李榷、郭汜、張濟等人想要解散隊伍,返回故鄉。賈詡說:“聽說長安城裡議論要把涼州人全部誅殺,而各位單獨行動,即使是一個亭長也能把你們捉住。不如率眾人西進,沿途收集士兵,用來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要是事情成功,就以國家的名義征討全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遲。”李榷郭汜等人覺得有道理,於是一路收集殘兵,到達長安時已經聚集近十萬人,攻進了長安,趕跑了呂布,殺了王允。雖然李榷任命賈詡為尚書,但對賈詡是又親近有忌憚。在李榷郭汜內鬥挾持天子時,賈詡從中斡旋,天子被釋放後,賈詡歸還了官印綬帶。

賈詡獻計長安也是保命之舉,但攻下長安後李榷郭汜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大打出手,並沒有安定天下的大志,於是去投靠了段煨。

2.段煨駐軍在華陰縣,與賈詡的故鄉同在一郡,賈詡於是離開李傕投奔了段煨。賈詡平素有名氣,為段煨部隊所盼望,段煨內心懼怕賈詡奪了他的兵權,但表面上對待賈詡卻禮節周全。賈詡看出了段煨的難處,於是一邊聯繫南陽的張繡,一邊跟段煨說幫助他拉攏外援,從而達到了自己離開段煨的目的,及時保全了自己和家小,也為自己找到了下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3.賈詡在張繡陣營裡曾經兩次打敗曹操,一次在曹操納了張繡嬸孃鄒氏,張繡反叛,這一戰曹操死了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還有一次在曹操撤退過程中,張繡不聽勸阻第一次追擊失利後,主張第二次再行追擊果然打敗了曹操。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派人拉攏張繡,賈詡以袁紹與袁術不和勸說張繡拒絕袁紹而轉投曹操。張繡雖然與曹操有仇,賈詡說了要歸順曹操的三個原因。一是袁紹強盛,我們以這麼少的人去歸附他,必然不會看重我們。曹操的隊伍弱小,他得到我們必定高興。二曹操奉天子之令行事天下,佔據道義和名義。三是有稱王稱霸志向的人,本來就會放棄私人恩怨,以向天下顯示他的胸襟。

賈詡精準的心思看透了袁紹和曹操,果斷的棄袁投曹,不僅為張繡謀了一個好的出路,更為自己找到了更加合適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得不佩服賈詡在亂世中的選擇。

4.在曹營裡賈詡還是兢兢業業,除了獻計獻策,從不過問不該過問的事。曹操南下征討劉表時,因劉表的突然病逝,劉表之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輕易佔有荊州大部,曹操想一舉消滅孫權與劉備的勢力,但賈詡建議還是多安撫荊州民心,招攬荊州的人才必定會讓江東俯首稱臣,但曹操執意與江東在長江稱雄,結果在赤壁大敗而回。曹操征討關中馬超、韓遂時,賈詡以離間計成功離間了關中聯盟,從而趕跑了馬超、韓遂,平定了關中。在曹操立世子的家事上,賈詡以劉表與袁紹為例,幫助曹操下了立曹丕為世子的決心。

後來曹丕想要討伐吳、蜀,賈詡以靜待時機,積蓄力量不贊成曹丕討伐吳、蜀,結果曹丕不聽,數次徵吳都是無功而返。

總結: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雖然賈詡輾轉多處勢力集團,但並不像一些反覆小人,為利背叛或弒殺舊主,而是在每一個從事的陣營裡都是兢兢業業,發現不適合趕緊離開。在遇到曹操後,賈詡再也沒離開過,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選擇一個真正的明主,可以讓自己真正的在亂世中明哲保身。就像賈詡自己說的自己不是曹操的舊臣,而又多謀善策,恐怕被猜疑,於是閉門自守,在家裡沒有私交,子女娶嫁,不攀高門大戶,雖然沒有功成身退,但得到曹操與曹丕的器重與賞識,不愧是三國最為聰明的謀士。陳壽也在《三國志賈詡傳》把賈詡比作僅次於張良、陳平一樣的謀士,不僅是因為計謀百出,萬無一失,更是因為懂得通達善變的緣故。

我是紫氣東來,感謝您的閱讀,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良禽擇木而棲說的就是他。

各種鬥爭中完美高壽的人也是他。

他在列強間遊走,目的和我們今天跳槽是一樣的:錢多、官大、待遇好,有發展前途。

有本事愛跳槽的賈先生

這是個有本事的人,一般主子真看不上!

跟著袁紹,看的是袁四世三公子弟,而且兵強馬壯人多。最後經過很多事發現袁紹的志向、智商、謀略和他差距蠻大,一個天才的謀士跟著一個比豬好一點的老闆,何況這個老闆還是個連親弟弟都不放過的人,換做你,你如何?跳槽撒!還等啥啊!

所以又有了勸說新一任老闆張繡一起投降老曹。

張繡說白了就是個典型的武夫。當初袁紹派人去收買他,曹操派郭嘉去收買他,他深知自己嘴笨腦子不夠用,能說會道的賈詡又不在,乾脆一句話不答,叫兩邊說客互相辯論,誰贏了跟誰走……

後來賈詡即時出現勸張降曹氏成功。

和曹操相見恨晚成就自己

遇到曹操終結了他跳槽生涯。

曹老闆心懷大志和老謀深算這兩點讓他們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

一、當時曹老闆的旗號是光明正大的“奉天子令討伐逆賊”,面子上好看,也只有面子好看了,才會把裡子弄得更好。

二、他和曹操都是千年的狐狸,從來玩兒的都是謀略和城府,可以用“臭味相投”、“一丘之貉”來形容他們,當然也可以用“惺惺相惜”、“英雄所見略同”……

三、曹操愛才惜將出了名,用劉家的高官厚祿,拉攏了無數為曹家死心塌地的人才。

所以這位,跳槽跳到這兒就生了根了。哎,他和張繡害死了曹昂典韋曹安民,也敢來投誠,曹操也真放的下!

高官厚祿高齡壽終,跳槽跳得值!

說回來賈詡:曹操殺崔琰、氣死毛玠兩個兗州起家生死相隨的摯友,始終沒有動過賈詡。甚至晚年為了立曹丕還是曹植為儲君搖擺不定,因為他一句話才下定決心立了曹丕。

不用分析也知道,能夠做到功勞極大又不招忌諱還死在曹公後面,這人如何,請君細品……


謙語謙尋


簡單明瞭的說:為了保命。

引言

賈詡是三國時代最聰明的人,堪稱三國時期的奇才、怪才、鬼才。曾輾轉於董卓、李傕、段煨、張繡、曹操的帳下,憑藉自己聰明絕頂的高深智慧和左右逢源的超高情商,一步步成為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最後以七十七歲高齡壽終正寢,死後被諡為肅侯。

下面我們就瞭解一下賈詡在這些軍閥中輾轉的經歷:

初露頭角

公元147年,賈詡出生在涼州。

史書上第一次記載是公元179年,賈詡舉孝廉去當官的時候,誆騙氐氏,說是太尉段熲外孫,逃脫得以保命。

平淡前生

史書上第二次記載是公元189年,在董卓軍中,賈詡由太尉掾出任平津都尉,後遷討虜校尉。後來在諸侯會盟討伐董卓的時候,賈詡在牛輔軍中任校尉。

此時,賈詡已經四十二歲了,在人均壽命三十多歲的東漢末年,人生已沒有多少時間釋放個人光彩。但是賈詡在黃巾之亂,軍閥混戰、羌胡為患的涼州生存下來,並得以擢升,就可以看出,賈詡前半生鍛煉出了超強的保命能力。

人生坎坷

董卓死後,幷州人王允掌權,涼州人的身份成了原罪,王允不肯赦免,加上“盡誅涼州人”的謠言,賈詡為了保命,只得幫助目光短淺的李傕、郭汜等人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殺回長安。接著就是李傕掌政時期。

後來就是漢獻帝東歸,漢獻帝落在楊奉、董承等人手裡後,賈詡受到排擠。賈詡又投入到追擊漢獻帝的李傕隊伍中。最後,漢獻帝逃至安邑,派太僕韓融與李傕和解。和解之後,賈詡知道李傕、郭汜等人早晚被朝廷清算,於是他離開李傕,投奔同鄉段煨。

在與段煨相處的時候,賈詡看到了段煨的不安。因為賈詡的名氣、才氣都太出眾,段煨擔心自己的威望和權力會被賈詡替代。所以,段煨表面上謹慎客氣,內心卻猜忌。於是賈詡就離開段煨,投奔另一個同鄉張繡。

人生巔峰

張繡和賈詡一樣只求亂世保命。張繡不記家仇投靠劉表,只想有一個安穩的地盤。但劉表卻給不了他倆安全感。他倆就馬上轉投曹操,結果曹操在宛城凌辱張繡,收買胡車兒,剝奪了張繡來之不易的安全感,不得不再次走向敵對之路。但是,賈詡敏銳的看出,歸順曹操才是最後的歸宿,所以力勸張繡投降曹操。

在官渡之戰期間,賈詡幫助曹操下定決心,做出了最重要的戰爭決策――奔襲袁紹的糧倉烏巢,從而反敗為勝。令曹操“信重於天下”。

袁紹圍太祖於官渡,太祖糧方盡,問詡計焉出,詡曰:“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

再後來賈詡隨曹操北征烏桓,南下荊州,平定關西。最後更是助立曹丕為皇儲之事立下大功。

賈詡事操。時臨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嘗欲廢丕立植。一日屏左右問詡,詡默不對。操曰:“與卿言,不答,何也?”對曰:“屬有所思。”操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操大笑,丕位遂定。

但賈詡依然“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

小結

賈詡五十四歲才投奔了曹操。在他隨波逐流的一生中,在他燭下無數個深思的夜裡,他所思所想最多的,恐怕便是在這亂世中如何苟全性命,保全自己,安頓家人吧。

感謝關注,我是沒事閒拉呱,我將與您持續分享有現實觀點、有人生態度的歷史分析!


沒事閒拉呱


賈詡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賈詡給人出的主意,總是非常毒辣,造成的後果也極為嚴重。

賈詡最初是董卓門下部將,董卓被殺死以後,賈詡轉投到了李傕郭汜門下。李傕郭汜戰敗以後,賈詡投奔了自己的老鄉段煨。隨後又投奔同鄉張繡,成為他的謀士。

張繡投降曹操以後,賈詡也就成為了曹操的謀士,從此再也沒有更換門庭。前前後後,賈詡跟了5位主公,可是他的名聲卻依舊不錯,這又是為什麼呢?

01三國時期,更換門庭其實很正常,沒有誰能一次就看準的。

我們對三國英雄中,印象最深的一個,肯定是關羽。因為關羽忠義無雙,被後世稱之為關聖人。之所以如此評價,是因為關羽這輩子只跟隨劉備鞍前馬後,從來沒有背叛過劉備。

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三國志》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當年劉備兵敗徐州以後,關羽和他的兩位嫂夫人,全都被曹操給抓了。這個時候留給他的就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投降。

  • 最終關羽的確選擇了投降,成為了曹操的部將,並且被曹操加封為漢壽亭侯,這也是關羽一生最榮耀的一個爵位。
  • 此後關羽又幫助曹操斬殺顏良,解決白馬之圍。雖然後來關羽再次回到了劉備的懷抱,可是抹不去他當年投靠曹操的那一段經歷。

連如此忠義的人,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都選擇了更換門庭,由此可見,賈詡這樣的人,更換門庭,在三國時期,根本就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 曹操手下的謀士荀彧、荀攸、郭嘉等人全都是更換門庭到了曹操旗下。戰將諸如張遼、張郃、于禁、龐德也都是從其他人的麾下投奔而來。
  • 劉備手下的謀士法正、龐統、黃權等人,也都是不同派系投奔而來。
    戰將中有馬超、黃忠、魏延、趙雲等人,此前都曾經跟過其他主公。

由此可見,三國時期的這些人才,更換門庭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賈詡更換了五次門庭,雖然次數的確有點多,但是都是事出有因。

一家公司倒閉了,你總不能死賴著不走吧?不是賈詡主動離開公司,而是公司倒閉了,賈詡失去了工作,主客之間的關係也很重要。

02賈詡為自己的主公盡心盡力,沒有虧待過老闆們。

賈詡在5任老闆手底下做謀士,可以說從來沒有做出對不起自己老闆的事情,這一點跟呂布有明顯的區別。

呂布為了投靠董卓,把前任老闆丁原給殺了,為了投靠王允,又把董卓給殺了。所以說呂布老是殘害自己的領導,這樣的員工誰還敢要?

  1. 賈詡在李傕郭汜帳下做事的時候,恰逢董卓被呂布殺害,這個時候李傕郭汜打算投降王允,可是王允認為他們西涼兵是逆賊,不允許他們投降。這個時候賈詡便建議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最終一舉把長安給打下來了。
  2. 賈詡在段煨帳下的時候,段煨對他十分尊重。但是賈詡看得出來,段煨很擔心賈詡會搶奪他的軍權。所以賈詡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讓段煨感到為難,果斷離開了段煨,投奔到了張繡的帳下。
  3. 賈詡在張繡這裡做謀士的時候,建議張繡與荊州劉表結成聯盟。曹操南征的時候,張繡與劉表聯合,結果曹操擊敗張繡。
    賈詡勸說不可追擊,可是張繡不聽,結果戰敗。回來以後賈詡說現在追肯定勝,結果果然獲勝。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賈詡對李傕、段煨以及張繡這幾位前任領導,都是比較盡心盡力的。不僅考慮到自己的處境,也為自己的主公謀劃前程。

在張繡造反斬殺曹操的兒子、侄子以及大將李典的時候,賈詡依舊勸說張繡投降曹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賈詡知道,以曹操的聲威,張繡不管逃到哪裡都會被人把腦袋砍下來送到曹操跟前。

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與詡同郡,遂去傕託煨。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煨內恐其見奪,而外奉詡禮甚備,詡愈不自安。張繡在南陽,詡陰結繡,繡遣人迎詡。詡將行,或謂詡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詡曰:“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原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詡遂往,繡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三國志》

倒不如直接投靠曹操,曹操要想奪取天下,就必須善待張繡。連張繡這種有深仇大恨的人曹操都容得下,還有誰不願意投降曹操呢?

03賈詡智謀出眾,多次提出正確建議。

賈詡的智謀是沒的說的,從此前為前面幾任主公出謀劃策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

其實在投降曹操以後,賈詡的建議也十分重要,幾乎成為了左右曹操的重要建議。可惜很多時候曹操和曹丕不願意聽,所以最終以失敗告終。

  1. 曹操平定袁紹以後,打算南下進攻劉表和孫權,繼而能夠一統天下。可是賈詡卻覺得當時北方時局不穩,應該努力發展自身實力,有實力了再進攻不遲。
  2. 可是曹操覺得賈詡的建議不對,打鐵應該要趁熱。這個時候曹操果斷帶領大軍南下,結果赤壁大戰之後,曹操大軍倉皇逃離戰場。
  3. 曹操西征西涼的時候,遇到了勁敵馬超和韓遂。尤其是馬超驍勇善戰,曹操完全不是對手。賈詡這個時候向曹操提出反間計,離間馬超和韓遂之間的關係,最終徹底擊敗了馬超和韓遂,奪取了西涼的控制權。

曹操在立嗣的問題上總是搖擺不定,一邊是長子曹丕,一邊是才高八斗的兒子曹植,都是自己的嫡子,他就問賈詡該選擇誰。

詡曰:“兵勢有變,亟往必利。”繡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戰,果以勝還。問詡曰:“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繡乃服。---《三國志》

賈詡告訴曹操,他在想袁紹和劉表的下場。曹操終於哈哈大笑選擇了曹丕。因為袁紹和劉表就是立小兒子從而導致家族內訌。

總結:賈詡明哲保身之道,很多人明白也不願意做。

賈詡不是曹操的原班人馬,所以他在曹操集團內部,總是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即使他智謀過人,也從來不會炫耀。

此外他不允許自己家的子女和任何王公大臣結親,這是他的原則。因為他深知,只要結親以後,勢必會捲入權力鬥爭當中。

這樣的話他在曹魏可就混不下去了。所以憑藉著這種智慧,賈詡受到了天下謀士的敬重。曹丕對賈詡更是尊重有加,為了報答他的恩情,曹丕封賈詡為太尉,對他的兒子也各種封賞。

可以說賈詡家族在曹丕時期,那是相當榮耀的。他一共活了77歲,在三國謀士當中,算是比較長壽的了。


江湖小曉生


我們拿現代打個比方,賈詡就是一打工,職業經理人,在多家公司之間跳槽換老闆尋求發展機會。最開始的話,一直都是在涼州的幾大集團之間,直到遇到曹操,心動了看到了光輝的前程,立馬攜帶資源跳槽了。在曹操這裡一呆就是一輩子,再也沒有想過換工作的事情。

至於賈詡為什麼輾轉多個勢力集團,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話,我們要了解賈詡輾轉求職的經歷:

賈詡,武威郡姑臧人,為官前基本就在涼州境內,和關中基本毫無交集,先天條件就讓他沒法剛開始就挑三揀四,只能是在涼州集團內選擇了。而且這個人點子也背,剛舉孝廉任郎官,就因病不得不辭官回家,可以說是開局就不利。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時人莫知,唯漢陽閻忠異之,賈詡有良、平之奇。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三國志·賈詡傳》

董卓亂政纂權的時候,東漢最大的勢力就是涼州集團了,而賈詡此時也四十出頭了,在涼州也是小有名氣了。所以賈詡就正式出仕,算是抱了老鄉董卓的大腿,而且是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效力的。

董卓之入洛陽,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卓婿中郎將牛輔屯陝,詡在輔軍。——《三國志·賈詡傳》

賈詡是好不容易有了官身,可是好景不長。董卓被殺,頂頭上司牛輔也被幹掉了,賈詡一下子就從政府官員變成了亂黨的一份子。最主要的是朝廷還不打算放過涼州集團,王允清算董卓餘黨,為了自保,賈詡只能是投靠涼州內部手頭有兵的李傕、郭汜等,並唆使他們反攻長安,獲得一線生機。

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里。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眾以為然。傕乃西攻長安。語在《卓傳》。——《三國志·賈詡傳》

李郭入長安,整的是血雨腥風,宰了王允,賈詡暫時安全了。賈詡一看李傕、郭汜這架勢,覺得這兩人也不長久,不安全,就開始找機會開溜。而且李郭二人也覺得賈詡這人太精了,雖然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後來李傕、郭汜相爭,賈詡在救出漢獻帝和百官之後,預見到李傕郭汜快完犢子了,便上交印綬溜號了,直接去投奔自己的老鄉段煨。

傕、汜等鬥長安中,傕復請詡為宣義將軍。傕等和,出天子,祐護大臣,詡有力焉。天子既出,詡上還印綬。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與詡同郡,遂去傕託煨。——《三國志·賈詡傳》

賈詡這時候也算是有點名望了,但也僅限於西涼軍裡面。段煨這個人也是一個笑面虎,心裡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這人精明著,一點就透,一看段煨這人也不地道,就有打算開溜跳槽了。這時賈詡的同鄉張繡拋來的橄欖枝了,賈詡就驢下坡跑到張繡那裡去了。

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煨內恐其見奪,而外奉詡禮甚備,詡愈不自安。張繡在南陽,詡陰結繡,繡遣人迎詡。——《三國志·賈詡傳》

張繡這人比較有眼色力,知道賈詡的本事,對賈詡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執子孫禮”。再到後來,賈詡帶著張繡痛扁曹操兩次,向曹操展現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能力,讓曹操知道自己的厲害,然後在官渡之戰前夕,然後說服張繡歸降曹操,帶著資本進入了曹操集團,最後終至太尉三公之位,與荀彧荀攸同傳,史書定論“良平之亞”。

繡從之,率眾歸太祖。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冀州未平,留參司空軍事.......文帝即位,以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詡年七十七,薨,諡曰肅侯。——《三國志·賈詡傳》

賈詡出身涼州,致使先天條件不足,有著客觀的侷限性,前期基本沒有什麼選擇權。所以賈詡直至投靠曹操之前,轉來轉去都一直沒脫離涼州系的範疇。

至於最後,賈詡為什麼降曹操,且終身沒有跳槽,估計有以下的原因,在賈詡勸張繡降曹的話,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繡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三國志·賈詡傳》

所謂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名主而仕。賈詡輾轉於涼州系半生,最終賈詡以精準的看人眼光,將寶壓在了曹操的身上。這一次的選擇無疑將他推上了人生的巔峰,最終成就了完美的職業生涯。


巴陵人說歷史


三國裡面結局最好的軍師,非賈詡莫屬。有人問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賈詡這個人,是最能左右逢源,夾縫中求生存的社會人,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的牛掰。首先他是一位軍事戰略家,各位,戰略家和軍事家是不一樣的,其次他是曹家軍師裡面為數不多的全身而退並且活的時間最長的一個人。有人就說啦,你這樣說有根據嗎?其實並不需要什麼根據,有賈詡的履歷就可以了,事實總是勝於雄辯。

賈詡的韜略

他起先跟隨的是董卓,是董卓讓他成為自己的女婿牛輔的一個軍師,大家可能知道袁紹彙集的18路諸侯反董卓,當時賈詡在陝西,牛輔聽從賈詡的建議,第一個攻打的就是孫堅。不錯,就是孫策孫權的爸爸,那可是個猛人吶!一路猛歌把董卓殺得從洛陽跑到了長安。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還是敗在賈詡的計謀之下,當時孫堅被打的領千騎而潰逃,這是由史可查的,諸位不妨看一下。

董卓兵敗之後,賈詡隱退路上碰到西涼軍敗將李傕郭汜殘部,勸說他們回師京都,趁亂控制國家政權,也就是賈詡式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從這裡可以看出賈詡的確不一般。可惜了李傕郭汜確實控制了京都的政權,只是因為一個女人分崩離析,不過賈詡的一席話,直接導致整個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動盪,這也沒誰了!

之後就是曹操戰宛城,那時賈詡已經跟隨了張繡,在賈詡的幫助下,張繡兩次擊敗曹操,其中一次使曹操失去了一員大將典韋 ,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這也是曹操一大痛之一。每當戰事不順的時候,曹操總會哭典韋,而典韋就是在那個時候沒有的。牛吧!其實這都不算什麼,下面才是最牛的。

賈詡的戰略

剛才說了軍事家和軍事戰略家是不一樣的,軍事家是解決當時的戰爭矛盾的,而軍事戰略家是怎樣通過戰爭完成長遠的政治目的的,這個就厲害了。

官渡之戰前,雖然張繡打贏了曹操,賈詡為了長遠打算,勸降張繡投靠曹操。並強烈建議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一決雌雄,並能準確推算出曹操在此次戰役中能夠取勝,說實話賈詡與曹操的另一個軍師郭嘉,真的是英雄所見略同。

曹操在經過官渡之戰後,有些驕傲狂妄,試圖跨過長江,一統天下。這就有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前,賈詡曾力勸他此時應當休養生息安撫百姓,但曹操不聽,結果是一敗塗地。

曹操在赤壁失利之後,賈詡建議加強北方集權統治,並運計離間馬超,韓遂。幫助曹操平定漢中。

賈詡的遠見

在曹操晚年,其稱帝的念想越來越重,身為軍事聯盟的頭號人物荀彧,越來越無法容忍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真面目。而賈詡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沉默,這個老狐狸真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也為自己的全身而退埋下了伏筆。

賈詡最大的遠見就是曹操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不動聲色地暗示了不可廢長立幼,繼而幫助了曹丕,為自己積累了政治資本。

說了這麼多,大夥兒應該明白了吧?賈詡這個社會人作為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為什麼在選擇主公的時候,輾轉反覆了許多次,就是因為他善於隨機應變,精緻的利己主義,恰恰是這樣的人又那麼有本事。

知道賈詡的晚年有多幸福嗎?他活了76歲,這在三國時期是足足的高壽了,並且他被曹丕封了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這人太會站隊了,死後配享文廟。

做人當如賈詡呀!


書生讀書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的時代。作為任何一個立志亂世䢖功圖名,有理想的人來說。遇到個好主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身突出的才幹能力,忠心為主的仁義,還需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而賈詡輾轉更換門庭若干,也是迫不得己,時勢所逼耳!既不像夏候家族,一出場就跟隨明主。也無關羽張飛與劉備結交的際遇。可即便如此,憑著自己一步步的主動爭取,最終依附於曹操,繼而在曹丕時,又位列三公之首,官至太尉。說的上是個勵志的人生傳奇!

士途多桀,波折多坎的賈詡

剛出道的他,要想在亂世中立住腳,有番作為,只能依附於董卓。因為大家同為涼州地方人物,遠親不如近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沒有一方勢力的盲目投靠,就像孤魂野鬼的無助漂泊。各方勢力並起的年代,誰也不知誰有鴻皓之志,有爭霸稱雄的能力。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董卓下臺後,漢末王朝以王允為首的朝廷勢力,力主根除董卓餘黨。為了活命,也只能追隨李傕,郭汜等人。而這幾人在攻入長安後,相互間勾心鬥角,彼此猜疑,最後直至火拼內鬥。

眼看著這幾人都不是成大事的人,又只能投靠同鄉段煨。而這人,嫉賢妒能,氣量狹隘多猜疑。迫不得己,又只能出走張繡。

後來張繡力竭勢單,面臨被吞併時,賈詡力主投降曹操。到此,賈詡才算真的有了依附。也再不用輾轉兜圈,奔走各方。

而在袁紹與曹操二人選擇中,賈詡是眼界深遠,給張繡的建議也是有理有據。

所以,不是賈詡想輾轉,實是天意弄人,必有此過程。他也想董卓,李傕之流,能奉天命,成人事。也想段煨,張繡之輩能稱雄強勁,偏巧這些人不是有大才之主。

而作為北方人的他,最終兜兜轉轉歸附於曹操,足以顯出賈詡慧眼識英主。如果有人問,為何沒選擇劉備孫策。那就更無從談起,劉備都還在到處奔波,像個沒頭的蒼蠅。而孫策在江東,面都碰不上。或許應了那句,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雖歷經波折坎坷,最終得遇明主,也算功成正果。

才智出眾,計謀獨到的賈詡

雖奔波各處,尋找落腳之處。但賈詡並不是朝秦暮楚之人,相反是個實實在在忠誠為主之人。

無論在誰的帳下,總是盡忠劃策,恪盡責守。這也是他,儘管各地投奔,卻有個好名聲。李傕任下,獻計反攻長安!張繡座下,獻策擊退曹兵。

賈詡為臣,是做到臣子的職責本分。到是如段煨之流,疑心頗重,忌憚防範於他。遇到這樣的主。任誰都會跳槽。

自從來到魏營,力主速戰袁紹,詳細分析敵我態勢,給曹操吃定心丸。赤壁之戰前,建議自我鞏固,加強北方統治,操不聽,吃了大敗仗。渭南之戰,巧施離間計於馬超,韓遂。

在魏營中,賈詡的智謀,格局,眼界均為上流。往往在長遠前景問題上,有獨到的思維見解。

後在立嗣問題上,用袁紹與劉表的例子,巧妙化解這一敏感問題。既表明了態度,又不直接參於曹操家事。曹丕因這事,格外敬重於他。

臨危保全,獨善其身的賈詡

在生存之道上,賈詡深得其真理。一個人,任你天大能耐,無人識,無性命,都是空談。從最初的王允追殺董卓始,賈詡的性命就一直懸在半空中。

為活命,力勸李傕郭汜反攻!只有這樣,才能有保全的可能。來到段煨處,面對猜疑不容人的他,又只能孤身去張繡營中,既保全自己,又保護了家人的迫害。

在朝廷中,告誡家人深居簡出,遠離大員交涉。免得落下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罪名。

有人說,賈詡活的太小心翼翼。也是因他小心駛船,才官拜太尉,得以善終。謹慎,睿智本就是好事,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多少人毀在功成名就上。究其原因,性情大變,目中無人,驕縱諮橫!

賈詡明白,禍從口出。不該說的,不該聽的,不該問的,通通拒之。臨了富貴一場,功名一身,落個身首異處,實在不划算。常懷敬畏之心,不行無據之事。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賈詡選擇勢力時放棄了投靠實力強大的袁紹,而選擇了投靠實力較弱的曹操

我們知道在三國亂世,曹操作為當時梟雄,想要成功,光靠他一個人單打獨鬥是不可能的,還需要人才。而曹操在選人和用人上也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但選擇是雙方的,不是說曹操想要誰來輔助他,別人就會來的。

亂世出英雄,三國亂世確實有很多的人才,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評斷標準,也要給自己選擇一個靠譜的主公才行,才能夠在合適的平臺上施展才華,實現人生的價值。那麼今天就來看一看賈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投靠曹操的?

在官渡之戰前,當時的局勢已經慢慢的明朗了,在北方最大的勢力是袁紹,另外就是曹操。就出現這樣一個局面,一些有識之士就有兩個選,一個是投靠袁紹,一個是投靠曹操。

當時袁紹的實力強於曹操,袁紹作為中原的一面旗幟,來投奔他的人太多了,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看曹操的那些中流砥柱的謀士都是從袁紹那裡過去的,就知道袁紹手下的人才有多少了。

但人多了是非也多,很容易出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勾心鬥角那是稀疏平常的,所以想要在袁紹那裡出頭是很難的,而袁紹最終的選擇是和自己最為靠近的汝南幫,所以想要在袁紹那裡施展才華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在袁紹那裡看不到前途的人才,就想著去曹操那裡謀一份差事,曹操對這些人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是有才華,能打仗,有謀略,不管是三教九流也好,不仁不義也罷,統統都用。賈詡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投靠的曹操。

對於賈詡來說,他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他對曹操就有了判斷,後來曹操的表現,也充分的體現出了賈詡看人的準確性。

他之所以投靠曹操,有三個原因。一是曹操奉天子的命令征伐天下,是正義之師;二是袁紹實力強盛,我要是投靠,那一定是不會受到重用,雖然曹操比較弱,得到我之後肯定大喜,能夠受到重用;三是曹操有著霸王的志向,一定不會在意私人恩怨,在四海之內證明品德。能夠讓我的信義道德名揚天下的人,正是曹操呀!在投降曹操之後,賈詡就被封為了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不過曹操的手下謀士眾多,也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華,做到物盡其用,比如荀彧、荀攸、劉曄、程昱、郭嘉等,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人才,能夠得到其中任何一個都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但是曹操卻是能夠得到那麼多,賈詡在這樣的眾星捧月下,他的光芒下也就暗淡了。不過賈詡也有在赤壁之戰前,勸阻過曹操,來離間韓遂和馬超。

在曹操晚年之後,賈詡也參與到了太子之爭中,他的一番話,讓曹操下定了立嫡長子的決心,可以看出賈詡能夠根據當時的形勢,知道怎麼做才能保全自己,還能夠得到曹操的信任。他能夠做到明哲保身,不結黨營私,就連兒女的婚嫁都有意去避開達官顯貴。把賈詡的智慧體現的淋漓盡致。

賈詡選擇曹操,是因為他能夠看清當時的局勢,還能夠看清自身的能力,知道怎麼做對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他才能夠選對主公,選對平臺,才能夠真正的有機會施展畢生所學,找到用武之地,能夠在繁華中不被榮華迷失雙眼,這也是他自身能力的體現。






霖霖歷史錄


賈詡一生輔佐過五個主子,都受到重用,且位高權重,庇佑子孫一生平安,一口氣活到了77歲,真正做到了壽終正寢,此生了無遺憾。

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只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有張良、陳平的智慧。

當年十常侍禍亂朝綱,袁紹勸諫大將軍何進密令各地軍政長官帶兵入京,以一舉殲滅閹黨勢力。

沒想到此舉乃是驅賊迎虎之計,董卓自進兵洛陽後便生異心,一方面縱容部下在洛陽城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另一方面又獨霸朝綱,行廢立之事,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以袁紹、袁術、曹操、孫堅、公孫瓚、鮑信、陶謙、馬騰等人為首的十八路諸侯組成關東聯軍,共討奸賊董卓。

董卓掌握大權後,聽從心腹李儒的建議,挾天子遷都長安,隨後任命賈詡為討虜校尉,並輔助其女婿牛輔,出兵攻打十八路關東聯軍,大敗孫堅。

董卓死後,牛輔相繼被殺,司徒王允打算剿滅董卓餘黨,於是董卓餘孽李傕、郭汜伺機要逃跑回西涼。

賈詡為自保,就獻計給李傕、郭汜說:“聽聞長安城在大肆屠殺西涼子弟兵,二位將軍跑是來不及了,可沿途向西收攏舊部,再反攻長安,為董公報仇,或許一戰可復基業。如果失敗,將軍再逃跑不遲。”

李傕、郭汜聽從賈詡之計,沿途聚集起十萬之眾,然後回兵攻打長安,守將呂布被打得落荒而逃,整個長安城一時間繁華不再,到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朝野大亂。

得勝而還後,李傕、郭汜因賈詡立了大功,想封他為侯,賈詡擺擺手說:“這是保命的計謀而已,哪裡算得上是功勞呢?”

所以賈詡堅決不接受封侯,最後當了尚書,掌管選拔人才的重任。李傕、郭汜因賈詡大才,對他是既喜歡,又害怕,所以自然是不信任,處處提防著。

李傕、郭汜自攻佔長安後,開始爭權奪利,內鬥十分嚴重。一向善於自保的賈詡,擔心成為他們內鬥的陪葬品,就伺機投靠了宛城的張繡。

張繡久聞賈詡大名,帳中又極其缺乏頂級謀士,對賈詡自然是十分禮遇。賈詡給張繡出的第一條計策便是:聯合荊州牧劉表,以抗曹操。

在賈詡的輔佐下,張繡三次打敗曹操,而賈詡向來以毒計著稱,他的計謀每一步既穩紮穩打,又變化無窮,幾乎讓對手毫無還手之力。

但賈詡是睿智之人,他自知以張繡的實力和頭腦,根本無法與曹操對抗到底,為了自己的前途,於是就說服張繡投降了曹操。

但曹操自己不爭氣,因貪戀張繡嬸孃美貌而激起張繡兵變,結果在兵變中,曹操痛失心腹愛將典韋、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

而張繡兵變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賈詡自然是功不可沒了。

然而曹操有容人之雅量,知道自我檢討,在第二次收降張繡後,並沒有處罰張繡。然而曹操兒子曹丕一繼位,始終忘記不了大哥曹昂之仇,於是就把張繡給滅了。

張繡徹底被收服後,賈詡憑藉他的大才很快得到了曹操的賞識與重用。對於賈詡來說,改換門庭,另謀高就,那真的是翻手之間的功夫。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大戰於官渡,曹軍軍糧用盡,曹操問計於賈詡。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過取勝,是想顧及周全啊,抓住機會,便能很快取勝。”

曹操稱善,後來抓住機會偷襲烏巢,一舉戰勝袁紹。河北平定後,曹操領冀州牧,改任賈詡為太中大夫。

在北方一統後,曹操欲率百萬之師南征東吳孫權和劉備。還沒出徵前,賈詡就奮力勸阻說,此時北方剛一統,人心浮動,應該先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聽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事後,曹操大哭道:“若奉孝在此,我何故慘敗。”可見曹操雖然重用賈詡,但是未必真心信任他,曹操真正的心腹謀士乃是郭嘉郭奉孝啊。

這也和賈詡侍奉多主有很大的關係,曹操本來生性就多疑,對於這麼一位深具兵家謀略,又曾輔佐多主的大才,他不得不提防著點。

提防歸提防,曹操還得用賈詡。公元211年,以韓遂、馬超為首的十部聯軍,聚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以抗曹操。曹操無奈之下,請教於賈詡。

賈詡以反間計,兵不血刃地瓦解了韓遂、馬超軍事聯盟,曹操率大軍掩殺,大勝而歸。自郭嘉之後,曹操對賈詡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曹操年輕時殺伐決斷,三國群雄中無人可比,可是到了年老之時,未免容易犯錯。曹操不顧群臣反對,欲廢長立幼,早有立次子曹植為太子的意願。

而長子曹丕心機、謀略都在曹植之上,心有不甘,於是就求教於賈詡。賈詡說:“願將軍能夠弘揚道德,培養氣度,實踐士人的責任和義務,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做違背孝道的事情,必成大業。”

曹丕聽後豁然開朗,假以時日,終成大業,打敗曹植集團,順利登上太子之位。

關於太子立嗣之事,曹操曾經問過賈詡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大笑,於是就立了曹丕為太子。

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所以怕曹操猜嫌,也怕曹植嫉恨陷害,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當時天下談論智謀之士時都十分推崇他。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為魏王,為報賈詡之恩,拜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加食邑三百,前後共八百戶。又分食邑二百戶,封其幼子賈訪為列侯,任命其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

公元223年,曹丕首徵東吳,未達到預期戰果。出征前,曹丕就曾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

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無功而返。同年8月,賈詡去世,終年77歲,諡號“肅侯”,長子賈穆承襲賈詡的爵位。

這就是賈詡豐功偉績的一生,以“毒士”之名著稱於整個三國,深通兵家韜略,在戰爭中往往頻出奇計,令對手防不勝防。

為將自己平生所學傳於後世,賈詡還根據《孫子兵法》,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又著了《鈔孫子兵法》一卷,被後世的兵家們一致推崇為經典力作。

他雖先後侍奉五主,卻能在亂世之中保住個人名節,並以奇謀善策建功立業,最後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子孫後代也跟他永享富貴。

不得不說,賈詡乃整個三國史上天下無雙的睿智之謀臣,當謀臣當到他這個份上,按佛家的話說,就是所謂的“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了”。



御前帶刀侍衛


有些人讀了很多書,但是又不具備做正事的能力,因而就將心思專門用在琢磨人性上了,久而久之就練出了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本事。三國時期的謀士賈詡,就是這麼個貨色。

單論賈詡其人,一不具備統兵打仗的能力,衝鋒陷陣就更別提了。二不具備治理地方的才能。三不具備做統籌後勤的能力。四不沒有很好的文采。

賈翊最擅長的就是鼓舌搖唇,攛掇老闆去做出一些,可以被自己利用的抉擇,並且以此來成就自己吃香喝辣的個人利益訴求。

賈詡先隨董卓,給果董胖子栽了,賈詡的好日子沒了。因此他又攛掇董卓舊部李傕丶郭祀,不想這兩位也是靠不住的主。於是賈詡,又只好找機會去投張繡。

賈詡之所以選張繡:

1,張繡實力不強,證明其身邊沒能人。賈翊好歹在董卓手下有點名氣,賈詡投奔張繡,張繡必然會欣然接納。

2,張繡胸無大志,這樣便於賈詡將來利用張繡部被他人吞併之機,而混到新的飯碗。

賈詡之所以勸張繡投奔曹操:

1,當時曹操與袁紹對決,曹軍偏弱,處境危險。此時張繡降曹,孟德公不會生疑,也會善待張繡及其部眾。如此一來,賈詡自然又有了一個新飯碗。

2,當時曹、袁兩家在打仗,張繡降曹,也僅僅是上表請降而已。倘若曹公戰敗,張繡的地盤、人馬依舊在張繡手中,賈詡還可以攛掇張繡反水。如此一來,賈詡也不至於失業。

曹公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穩固了基業。此時賈詡隨張繡歸於曹公麾下,賈詡又得到了一個更為穩固的飯碗。

賈詡其人,最可貴的一點就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曹公才華出眾、學富五車,因而謹言慎行,小心翼翼的混吃混喝,從不多事,從不當出頭鳥。因而賈詡最終得以善終。

從個人處世的角度來看,賈詡夫子確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從顧念天下蒼生的角度來看,賈詡夫子可謂是為了一己之私,不惜禍國殃民的主。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賈詡夫子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但是若不想殺了他,還不能輕易去得罪他,以防他發揮敗事有餘的特長。曹公看人還是挺有眼光的,因此曹公一邊好吃好喝的供養賈詡夫子,一邊將其冷藏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