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MiDream-末世


公元221年,劉備剛剛稱帝半年,舉傾國之力,發動了伐吳大戰。這一戰被稱之為“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大戰之一。在相持了一年後,劉備被東吳孫權打敗,損失慘重,國力大大減弱。有人就對此提出疑問,夷陵之戰關乎蜀漢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著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等最得力的文臣武將呢?

個人認為諸葛亮沒有帶領這些得力干將,征討東吳,看看他們都忙啥了。

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後方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國號為“漢”,此時,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這時的諸葛亮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日理萬機,是非常的。這一年,張飛被範強、張達所害,司隸校尉被諸葛亮兼任。這下,諸葛亮更忙了,掙得一份工資,幹著這麼多活。

不能齊勝不顧家,劉備在出徵東吳時,把家裡邊託付給丞相諸葛亮,讓他輔佐年幼的太子劉禪,治理朝政。所以說,諸葛亮坐鎮成都,穩定後方,劉備才能夠安心伐吳。

《三國志》中記載: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

趙雲,忠言逆耳,晾在一邊

在劉備下達伐吳總動員令時,趙雲曾上諫道:“曹丕篡奪漢室江山,這是我們的敵人,而孫權只是一個地方勢力,不值一提。如果我們先滅曹魏,則東吳自然就會歸順。現在曹操死了,他的兒子曹丕以魏代漢,不得人心。如果現在我們從漢中出發,討伐曹魏,天下的英雄豪傑都會歸順我們的,老百姓也會夾道歡迎的。我們不應當忘了國仇,因為私恨,和東吳孫權交戰;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

然而,劉備聽不進趙雲的忠言逆耳,一定要伐吳。既然趙雲不聽話,那麼劉備任命趙雲為江州都督,把他晾在了一邊。在劉備慘敗的時候,趙雲來到永安,準備接應劉備。

《雲別傳》中記載: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魏延,鎮守漢中,防備曹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負責漢中防線。由於漢中是蜀漢和曹魏的邊境,雙方多次爭奪漢中。因此,漢中作為益州門戶,地理位置險要,不容有失。所以,在劉備伐吳時,他不會將魏延抽掉漢中的魏延。萬一劉備把魏延從漢中調走,被曹魏鑽了空子,從漢中一線進攻蜀漢,蜀漢就是腹背受敵,兩線作戰,失敗的概率很大。所以,魏延在漢中鎮守,曹魏不敢輕舉妄動,來保證蜀漢與曹魏邊境安全。

馬超,史上沒有相關記載

劉備稱帝時,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歷史上沒有交代劉備伐吳時,馬超在幹啥,在哪任職,他多半也是鎮守一方,抽不身來,無法跟隨劉備征戰。

總結:公元221年,劉備伐吳時,沒有帶著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等得力干將伐吳,而是帶著黃權、吳班、馮習、張南、沙摩柯等大將們,因為他們都有各自的本職工作,都在忙啊,難以抽出身來。如果張飛活著,他能夠作為劉備的左膀右臂,參加夷陵之戰,為好哥們關羽報仇雪恨。

劉備沒有派出最強陣容,沒有帶領趙雲、魏延、馬超等大將出戰東吳,導致最後敗在東吳陸遜的手裡,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大將戰死,而由於回蜀道路斷絕,鎮北將軍黃權帶領江北軍隊,無奈歸順了曹魏。


魁哥說歷史


夷陵之戰,讓我們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劉備猛將都沒帶,而是帶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將領,比如張南,傅肜,馮習,沙摩柯,但不要忘了一點,這些人之所以不知名,是因為他們死於夷陵之戰,如果不是,那麼蜀書也必然會有他們的傳記。

另外,夷陵之戰,也有兩個重要人物也參戰了,一個是馬良,一個是黃權,馬良大家都比較熟悉,是馬謖的哥哥,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的就是馬良,而且馬良與諸葛亮的關係很好,情同兄弟。

黃權夷陵之敗的時候,退路被東吳所斷絕,又不能向東吳投降,最後只能選擇向曹魏投降,曹丕對黃權十分的常識,封他為鎮南將軍,育陽侯,後來還升遷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可見黃權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夷陵之戰十分重要,因為這個關係到,能不能拿回荊州的問題,劉備很清楚,一旦荊州拿不回來,蜀漢只有益州這塊地方,那麼割據幾十年不成問題,但是要實現隆中對,平定天下,那就像蜀道那樣,難於上青天了。

所以劉備必定派出的是精兵強將,那為什麼沒帶上這四個人呢?那我們一一來分析。

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是受到群臣的反對的,雖然明確記載反對內容的只有趙雲,而諸葛亮則是說,如果法正在的話,能勸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而如果真打了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可以看出諸葛亮肯定也是反對劉備打這場戰爭的。

劉備不讓趙雲和諸葛亮上,並非是因為他們反對,而是諸葛亮必然要坐鎮後方,正如劉備打益州,諸葛亮要在荊州,劉備要打漢中,諸葛亮要在成都後方,因為打仗,後勤保障還有後方的穩定,是十分的重要的。

而趙雲之所以沒有參與,是因為趙雲不是一個將才,所以才沒上趙雲上,另外,趙雲留在江州,也可以在劉備戰敗的時候,接應一下。

馬超之所以沒參加,原因是馬超此時已病重,不能參加,並於這一年的十二月病逝,而魏延沒參加,是因為魏延此時在鎮守漢中,漢中也同樣重要,自然不能讓魏延來參加了。

另外,像法正和黃忠沒參加,是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都已去世,而張飛本來是要一起參加的,只是被範強、張達所殺。可以說,夷陵之戰,劉備將能用的將和兵,都帶上了。


歷史簡單說


通常大家會想到同樣的問題,劉備傾國之兵(史上約為十一萬人,演義稱七十五萬不實)伐吳報仇,卻為何不傾國之謀勇隨行出征,實力不是更強大嗎?

太公兵法雲:兵不用怠(怠慢,不積極,不支持),將必用忠(為將為帥必須是忠誠的,忠誠支持這個任務職事的)。否則,必會消極對待職事,影響積極進取。而以啟用新人及老將黃忠廖化等次臣為先鋒重將同伐吳國。卻將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姜維等主力謀勇晾於一邊。這正是因為“將必用忠”之謂的核心內涵,必須積極忠誠本次職事的原故。

《三國志》載,諸葛亮反對此次軍事行動。嘗言:若法正在,必能勸阻先主伐吳。

趙雲也是反對此次征伐。

馬超則是萬不能用。是安撫對象,不可以信之而授之以兵權。

魏延則是劉備部曲出身,必要留置大後方以牽制其他。

姜維者,諸葛亮的學生,必與其師諸葛亮一樣的態度,不支持伐吳。

這就是“兵不用怠,將必用忠”在劉備伐吳行動中的用人具體指導思想體現。

的確,不支持甚至反對去做某一件事的人,你捆上他一起去幹,他也會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積極進取之心。無益於事,不如不要其參予其中。因為,一個人的謀或勇,皆出於本心和態度,單靠軍法亦無補。

但劉備基於此,卻犯了輕敵之嫌,兼之不聽客觀規勸,逆勢而為,終有夷陵之敗。

此天意乎?人禍乎?劉備之失也!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晚上閒著沒事,隨便聊聊,劉備不帶魏延可以理解,他堅守著漢中,防魏國之軍突襲,長驅直入成都,造了劉備的老窩,不帶諸葛亮就沒有道理,因諸葛亮是首席謀士,而且主管軍事,即使是參謀長的身份,不上前線而搞後勤,那就應該當後勤部長,不該負責軍事,因此次戰爭非一般的小戰爭,是蜀國與吳國之間國與國的生死較量,劉備也有可能戰死沙場,像孔明這樣的軍事人才不去前線可惜了,即使打不了勝敗也不至於被陸遜小輩算計吧,那就是講孔明的後勤責任大於前線作戰,或者前線沒有孔明無關緊要,劉備放棄了諸葛的強項可惜了,而劉備每每作戰很少帶諸葛亮讓人難以理解…。馬超另保一方平安,趙雲是劉備保標,什麼樣的事比主人的生命還寶貴,沒了主子還打個屁天下,也算不幸之中的大幸劉備雖敗得很慘還算逃了個性命回來,這裡很多事就是一個迷,誰都不知道劉備怎麼想的,放著名將不用自己去衝鋒陷陣。畢竟是一國之主的身份,劉備可以留守,讓孔明去夷陵前線不是更合適嗎?孫權怎麼知道讓陸遜統兵的呢?兵來將擋才合乎邏輯呢!




9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關乎蜀漢的國運,從夷陵之戰的結果來看,劉備一敗塗地,軍隊損失殆盡,武將死的死,降得降,最後劉備還在悲憤中氣死了。那麼在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魏延、趙雲和馬超呢?不是不想帶,而是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真的是沒辦法帶他們。

劉備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伐吳 既為關羽報仇 也為奪回荊州

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從戰略上講其實並沒有錯,在關羽丟掉荊州後,伐魏的難度大,成功率低,但是伐吳可能幾率更高些,劉備已經六十多了,他無法再等待下去了,如果滅了東吳,佔領了荊州和江東各郡,那就有了更多的實力和地盤,打敗曹魏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對於劉備伐吳是對是錯,各有道理,讀者們自行理解。


劉備為啥不帶荊州派系的諸葛亮、魏延、趙雲和後來投降的馬超呢

但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基本上滿朝文武都不贊成,剛經過漢中之戰,需要休養生息,趙雲、諸葛亮等更是多次勸誡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更提出了公私分明,應該是先伐魏再伐吳,面對趙雲的反對,劉備沒有予以理睬,但唯以鎮守江州的重任,趙雲無法與劉備同行,劉備也不想帶著一個反對自己伐吳的人去征戰,感覺上很彆扭。

諸葛亮當時是蜀漢的丞相,國家大事需要處理,雖然劉備稱帝了,但蜀漢的勢力分佈很複雜,荊州派占主導地位,但還有益州本地派勢力、東洲派、原劉璋投降的等等,這些勢力需要平衡,更需要制約,劉備離開大本營之後,只有諸葛亮能處理好這些事情,除了諸葛亮,其他人劉備不會放心的,加上劉備在外征戰,後方還需要大量的糧草、器械,靠李嚴一個人是不行的,在後來諸葛亮北伐,李嚴耽誤過糧草的運輸,就可以得知,李嚴無法勝任。諸葛亮必須要留守益州,要不然劉備最後的大本營可能都沒了,張飛丟失徐州,是前車之鑑。



魏延在幹嗎呢?在劉備拿下漢中後,魏延被劉備破格提拔重用,把益州的北大門漢中交給了魏延。劉備伐吳去了,但難保曹丕不會出兵伐蜀,漢中絕對不能有失,劉備看出魏延的軍事方面的才能,把魏延從一個牙門將任命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是對魏延的信任。漢中這樣重要的位置,只有魏延可以勝任,所以雖然劉備喜歡魏延,但也不能帶魏延去伐吳。


最後說下錦馬超,馬超從降了劉備之後,劉備對其一直加官進爵,馬超效忠了劉備七年,但在公元222年病逝了,劉備在公元221年年發動了伐吳之戰,那時馬超肯定在病重,不能隨行,馬超在羌人眼中是“神威將軍”,馬超還有負責威懾羌人的作用,馬超也走不開。

雖然沒帶諸葛亮、趙雲等人 劉備伐吳之時,帶了關興、張苞、黃權、馬良、吳班、陳式和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在前期也是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攻破秭歸,到虢亭附近,要不是陸遜的火攻之計,加上天氣炎熱,劉備放棄了水路,夷陵之戰勝負真的不好說。

結語:不是劉備不想帶,而是真的帶不了,而且劉備這麼做也是為自己留了後手,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萬一伐吳失敗了,只要這些人還在,就還有希望東山再起。事實上也是這樣,劉備兵敗後,趙雲進軍永安,接應劉備,嚇退了東吳的追兵。諸葛亮、魏延、馬超各司其職,穩定了蜀漢,給了劉備後盾,這未嘗不是劉備在伐吳之戰前做得最好的安排。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評論 如果關注我的話想必是極好的,期待您的關注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不帶趙雲,是因為趙雲反對劉備攻打東吳。

幹大事,首先要統一思想。趙雲堅決反對劉備進攻東吳,多次勸諫,惹惱了劉備。劉備東征,肯定不會帶他呀。


但是劉備還是很信任趙雲,他讓趙雲作為後援,駐守江州。正是因為這一招,最後救了劉備。當蜀漢大軍全軍覆沒以後,趙雲迅速東進,接應劉備,又一次救了劉備的性命。

不帶魏延,是因為漢中需要大將防守。

漢中是西川門戶,也是抗擊曹魏進攻的第一線防線。必須堅決扼守。

劉備把魏延當做自己的韓信,破格提拔,認為魏延是最適合鎮守漢中的人。所以東征的時候,把他留在了漢中。

不帶馬超,是因為他身體不好。而且也要防禦北方。

馬超投靠劉備以後,參加過成都之戰和漢中之戰。表現還算出色。但一直比較消沉,心情不好,身體也逐漸垮了。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馬超的身體已經完全垮掉了。不可能隨軍出征了。夷陵之戰後幾個月,馬超就過世了。


上將噯福斯


事實上,夷陵之戰劉備帶上了蜀漢政權所有他能夠帶上的將領,並且還請了外援--五溪蠻首領沙摩軻及他的一萬蠻軍。

夷陵之戰前的兩個月,劉備剛剛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要知道自從東漢開始,就已經廢除了丞相的職位,東漢末年第一個稱丞相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劉備這麼做,足可見對諸葛亮的信任。

劉備時代,自從諸葛亮加入後,就一直負責後方的政務,提供賦稅,提供兵員,運輸糧草,負責鎮守劉備的後方,起初是荊州,後來是成都,劉備攻打劉璋時,諸葛亮在荊州後方,劉備攻打漢中時,諸葛亮在成都後方,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諸葛亮當然在成都後方鎮守了。

因為自老一輩的將領去世後,諸葛亮成為劉備手下當之無愧既信任、又有能力,同時還非常忠的社稷之臣,諸葛亮鎮守後方的這個位置,是無人能夠替代的,所以諸葛亮不能離開成都,必須在成都鎮守,並且成都還有劉備將來的希望--皇太子劉禪。

劉備希望自己在前方征戰的時候,後方能保持穩定的物資供應,同時能保持穩定的政治局面,唯有諸葛亮有這個能力,所以劉備不會帶諸葛亮出戰,至少在劉備眼中,諸葛亮就是自已的蕭何。

夷陵之戰發生的一年前,關羽因為大意,被東吳偷襲了荊州,關羽也被東吳軍隊俘虜殺害,消息傳來,蜀漢朝廷一片義憤填膺,尤其是劉備,劉備是一定要為關羽報仇的,同時也是一定要奪回荊州的,因為荊州是劉備的龍興之地和發家之地,劉備想要統一天下,荊州不能丟。

當劉備在朝廷宣佈將要發動夷陵之戰攻打東吳時,蜀漢群臣要不就是默不作聲,要不就是隨聲附和,包括諸葛亮在內也是 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站出來勸諫劉備,這個人就是趙雲,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丕,應該要先攻打曹丕,如果對東吳用兵,那麼戰爭就難以停下了。

劉備平生第一次沒有聽從趙雲的勸諫,對於趙雲的勸諫,劉備非常生氣,原本劉備很想帶趙雲去參戰,但由於趙雲的勸諫,劉備放棄了這個想法,一個與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將領,是無法全身心投入的,所以劉備沒有帶趙雲參加夷陵之戰。

劉備雖然沒有帶趙雲參戰,劉備非常對趙雲的勸諫感到生氣,但劉備並沒有失去對趙雲的信任,在劉備的心中,趙雲仍然是他最信任的人,於是劉備讓趙雲都督江州,江州就是今天的重慶,也就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益州靠近荊州戰場最近的地方。

換句話說,劉備沒有帶趙雲,是因為讓趙雲鎮守江州這個二線基地,也正是因為劉備的這一人事安排,讓夷陵之戰中大敗的劉備逃到白帝城時,是趙雲第一個率軍前來護駕,也正是趙雲率軍前來,才擋住了東吳軍隊繼續前進的道路,解了劉備的危險。

這也是劉備沒有帶趙雲參加夷陵之戰的原因。

魏延早在劉備稱漢中王時,被劉備封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作為鎮守益州北邊邊境漢中的將領,魏延的任務就是鎮守漢中,防禦曹魏。

漢中在蜀漢政權的地位相當於前線,魏延也就是這個北方前線的指揮官,從219年開始,直到夷陵之戰爆發的公元221年,魏延一直盡心盡力的鎮守漢中,不曾離開一步,作為軍事將領,魏延的作用就是鎮守漢中,即使是劉備發動再大的戰爭,也不會貿然讓一個邊境地區的指揮官離開邊境,這樣會讓邊境置於危險之中,劉備才不會幹這樣的傻事,所以劉備也沒有魏延參戰。

馬超作為曾經的一方雄主,之前是與劉備地位一樣的諸侯,在馬超被曹操擊敗之後,投靠了劉備,馬超在蜀漢的位置非常尷尬,屬於典型的位高權輕無實權,只是被劉備當成吉祥物一樣供奉起來,馬超在蜀漢的地位非常高,但實際權力非常低,甚至沒有。

馬超在劉備稱帝時,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在武將中屬於最高職位,但馬超沒有實際的權力,既不鎮守四方,也不具備兵權,對於這樣一個人,劉備是不太可能帶馬超出戰的,況且公元221年的馬超,已經生病了。

馬超比劉備去世的還早,當劉備率領大軍參加夷陵之戰時,馬超已經生病了,當劉備在夷陵戰敗後,馬超還是重病,在夷陵之戰劉備戰敗的消息傳到成都後不久,馬超也因為重病去世了,比劉備去世還早幾個月,所以劉備也不可能帶馬超參戰。

諸葛亮、魏延長、趙雲、馬超都沒有參加夷陵之戰,那麼劉備參加夷陵之戰帶了哪些人?

劉備參加夷陵之戰總共的軍隊是4萬人,再加上五溪蠻軍一萬人,合計共5萬人的軍隊,與東吳參戰軍隊數量相當。

劉備軍的前鋒將領是馮習和張南,馮習和張南都是跟隨劉備進入益州的荊州籍貫將領,隨劉備參與奪取益州的戰爭,漢中之戰,以及現在的夷陵之戰,最後戰死在夷陵之戰中。

劉備的水軍將領是吳班和陳式,這兩人也是身經百戰,跟隨劉備參與了漢中之戰,在夷陵之戰中擔任水軍都督,並且在夷陵之戰中成功逃生。吳班是吳懿的堂弟,最早是跟隨劉璋的,後來投靠了劉備,陳式也是後來跟隨諸葛亮北伐,收復武都、陰平二郡的將領。

劉備的側翼是鎮北將軍黃權,劉備為了安心與東吳交戰,派出黃權率領一萬蜀軍在長江北岸防禦曹魏軍隊可能發生的突襲,在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黃權後路被斷,最後投降曹魏。

劉備的後衛將軍是傅肜,為保護劉備逃生英勇戰死,此外還有將軍杜路、劉寧投降東吳,蠻軍首領沙摩軻戰死。

劉備的謀士是侍中馬良,馬氏五常的老大,也是馬家五兄弟的老大,他有個弟弟叫馬謖,就是後來失街亭的那個,馬良的才能遠超馬謖,能被劉備看中並任命為劉備自己的近臣侍中,就說明馬良的才能不一般。

這樣看起來,劉備幾乎帶上了所有能夠帶上的將領和謀士參戰,實在帶不了,即使再猛也沒有辦法,至少諸葛亮、魏延、趙雲、馬超等四人是帶不了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有個回答沒答到點子上。

夷陵之戰,實際上是意氣用事。關羽之死,其實也是自己的原因大一些。且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吧,有小路可逃,但關羽的性格又不能讓他放下神將的面子。以至於最後被殺,也是嘴太硬導致。

首先分析下,為何東吳要偷襲,其目的主要是討回荊州轄地,至於劉備到底算不算借荊州,這個是糊塗賬,各說各理。這裡不討論。

既然知道東吳的主要目的是出氣加討回覺得應該是自己的轄地,所以東吳方最開始並不是殺關羽和被盟。所以才有了劉備興兵後,孫權立刻表態願意馬上還荊州,立刻懲治兇手的舉動。其實孫權很明白,孫劉同盟一旦瓦解,唯一得利的是曹操。

這一點我都能分析出來,更別提諸葛亮那些神軍師了。所以夷陵之戰諸葛亮是明確持反對意見的。

劉備這輩子呢,極少任性,一般都是隱忍。但關羽之死,對於他這個講義氣的人來說,必須有所反應。

劉備不是曹操,幹不出虛張聲勢的事,譬如許褚殺了許攸,曹操假裝大怒,喊著殺頭,結果終了還不是罰許褚一個月不許喝酒了事。所以說,劉備是英雄,曹操是梟雄。

英雄重情義,梟雄就只講利益了。

趙雲,如果按正史講,算大內侍衛統領,個人武藝超群,但領兵打仗欠佳。按三國演義來說,趙雲很聽諸葛亮的話,既然諸葛亮反對,趙雲雖不說站隊,但劉備心裡是不舒服的,所以索性不帶趙雲。

至於馬超,超哥歸降後,壓根就沒在川中,被劉備打發回羌地了,馬超本來就是羌人,管理羌地理所應當。所以事發倉促,馬超沒有立刻徵調很正常。還有一種可能輸劉備也給馬超發了命令,結果馬超待著羌兵在路上的時候,夷陵之戰已經結束。

至於魏延,應該當時還紮在漢中防魏國。所以劉備不敢抽調。

其實這事確實事發突然,劉備當了一輩子好好先生,結果終了終於任性了一回,誰知一把大火燒光了家底。

其實這事就是一件突發事件導致領袖氣火攻心,大怒之下一意孤行。更神奇的是,按說劉備也不算文皇帝,這輩子也打了無數仗,夏季密林下寨這麼大的漏洞他不應該不知道,就算他不知,手下的將領謀士也知道,估計就是心情太煩躁,聽不進去罷了。

額……好像回答完了。最後我用幾句話總結。

有些人一輩子都沒當過好人,最後當了一次好人結果完蛋了。

有些人一輩子沒任性過,結果任性了一回,把家底也賠光了。就這麼回事


善良之子86


根本原因是西蜀人才匱乏,缺乏戰爭全局聯動機制!

其實當時可以帶魏延伐吳,魏延也是攻吳的最佳人選。

魏延年輕時,與吳對峙多年,熟悉南方戰事。他此時重任是鎮守漢中。由於趙雲認為北方曹魏才是真正的敵人,而極力反對伐吳,故可以讓趙雲暫替魏延。

但西蜀成氣候、日子稍微過好了一點之後,好像就不團結,也缺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聯動機制。

例如關羽為了建功立業,發動荊州之戰,竟然不與最高層商量。而劉備、諸葛亮也荒唐,關羽取勝,在成都就洋洋得意,而徐晃趕到沔陽,沒反應。關羽受傷,竟然不知道,關羽失利,也不清楚。表面看是信任前方,實質是各自為戰。

當年張飛打瓦口隘戰張郃,還要派魏延以送酒的名義增兵支援。而荊州大戰,竟然連通訊兵都不多派,搞得消息閉塞。無論關羽態度如何,至少要幫忙派探子打探敵情,也需要保證,路上驛卒不斷,每兩三個時辰有前方消息啊!

再看曹魏,為救樊城之圍,調動了各路兵馬馳援。例如張遼,從合肥進發雖未參戰,是因還在半路,徐晃就取得大勝。還有,後方曹操司馬懿也沒閒著,積極謀劃,與東吳談判。

而這次夷陵之戰,西蜀沒有總結荊州失敗的教訓,依然是驛卒缺少,調度不靈活,戰爭機制缺乏。

戰爭,存亡之道,不能賭氣,需要全局一盤棋!


碧水青山0


夷陵之戰的成敗,關乎國運。那麼劉備興兵伐吳,為何放置趙雲馬超以及諸葛亮而不用呢?

因為當時天下,是三足鼎立的形式。因此兩個國家之間征伐交戰,想舉全國之力傾巢而出是不現實的。必須得留守大將,駐紮在各個重地,防止第三家趁機來襲。



當年劉備與曹操決戰漢中時,尚留關羽駐守荊州,以防孫吳來犯。道理相同,那在劉備伐吳時,諸葛亮等一眾猛將都在做什麼呢?



各司其職,干係重大

魏延馬超正駐守漢中,而諸葛亮坐鎮成都。漢中成都對於蜀國來說,都是重鎮要地,不容有失的,務必要有大將把守的。

所以劉備沒法帶他們出征。但他們雖未隨軍出征,肩上同樣挑著守護蜀國的重任。

而趙雲實際上是參與了夷陵之戰的,只是一直未上前線,在後方督糧。

不聽勸告 一意孤行

要說魏延馬超不能擅離,情有可原。他為何不讓諸葛亮出征,自己留守。更是在出徵之後,讓大將趙雲運糧,而不使其上前線。

眾所周知,劉備伐吳時被諸葛亮,趙雲等一眾大臣勸阻。

而劉備當時是在盛怒之下,越是勸他越是造成了他逆反的心理,和一意孤行的任性。

所以他偏偏不帶諸葛,又使趙雲運糧,其實心裡是在跟他們較勁。你們不是要攔我嗎,我偏偏要打,還不用你們。

我堂堂一國之君,難道能被你們左右了。我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離了你們難道我就不會打仗了。

可以說,正是劉備的這種不理智的心理害了他自己,導致了慘敗夷陵,白帝託孤的下場,更賠上了好不容易攢下的國力。



結語

劉備縱橫一生,卻在最後關頭意氣用事,失了理智,折了一世英名,未免可惜。

談三國故事,看三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