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特區政府必須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


文 | 海上客


今天(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今天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王志民共同出席了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紀念活動。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要加強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在海叔看來,香港“修例風波”以來,縱暴反對派,特別是暴徒所指向的重點很清晰,就是破壞“一國兩制”。亂港的目的在於“港獨”。而其背後的西方反華勢力,寄希望於以“獨”亂華。此“獨”雖毒,可只要中國14億人民團結起來,再毒的力量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圖 | 人民日報


01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香港今天紀念國家憲法日活動,名正言順,正當其時。回顧中國的國家憲法日,這一日期的設定是在2014年11月1日,由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從當年開始,中國各地陸續於每年12月4日舉行國家憲法日宣傳教育活動。香港第一次舉行國家憲法日宣傳教育活動,是在2017年。當時出席座談會的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和時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

去年在香港舉行的國家憲法日座談會,則由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與會。可見,規格是升高了的。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今天上午,林鄭月娥在香港舉行的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上講話

今天,在香港第三次舉行國家憲法日座談會,與去年相同,特區政府行政長官、香港中聯辦主任與會。

且看從2017年開始在香港舉辦的三屆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主題各有所側重——

2017年,主題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憲制基礎”。當時張建宗強調“憲法不折不扣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基石,每個港人都必須瞭解及尊重”。他還說,未來會向市民介紹基本法與憲法的關係,讓港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的主題為“國家憲法與改革開放”。林鄭月娥稱,憲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特區政府絕對有責任倡導香港市民全面認識憲法和基本法。

今年的國家憲法日,在香港“修例風波”持續近半年之際,林鄭在座談會上說些什麼,尤其令人關注。


02

今年座談會的主題為“憲法與國家發展”。從林鄭的講話中,無疑可以看到,張建宗當年所說的“未來”已來。特區政府不僅在向市民介紹基本法和憲法的關係,林鄭更將公職人員和青少年兩個人群拎了出來。她說:“特區政府必須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之所以給予香港的青少年和公職人員以“特別待遇”,海叔認為,有著當下的現實考量,更有著對未來的期許。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今年10月1日,香港市民登上香港龍脊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修例風波”,令人清晰地看到,香港青少年中,不少人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之薄弱。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大中學生,明明是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以後出生的人,拿的也是中國護照,卻叫囂什麼“生在英國地,恨為中國人”。對祖國內地同胞,他們往往採用侮辱性的詞彙稱呼。海叔不禁要問——香港哪是什麼英國地?中國又會有多可恨?起碼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香港迴歸以後的中國,並沒有錯待這些年輕人吧?他們接觸到的內地同胞,無非到香港旅遊的居多,無論如何給他們是帶來利益與實惠的。憑哪一點就得承受他們施以的蔑稱?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被暴徒縱火燻黑的香港理工大學呂志和樓

恰如香港“光頭警長”劉澤基所憤恨的:“只恨他們亦是中國人,打不是,不打也不是。”而一些香港特區的公職人員——特區政府各部門的公務員、海關職員,包括中小學教師、醫務工作者等等,確實同樣存在著國家意識薄弱和民族認同危機。明明是中國香港政府的公職人員,卻甘當“黃屍”走肉,舉著英國旗在香港街頭大呼小叫。海叔認為,在香港的公立學校強制進行每週的升國旗儀式,推行國民認同教育,是非常急迫的一件事了。

香港公職人員,是當下香港特區政府治理香港的重要抓手;香港青少年不僅是當下香港的一分子,更可能代表著香港的未來。這兩路人歪了,香港就很危險。林鄭今天的講話,點出這兩個在香港來說比較重要的人群,無疑是希望港人莫再行歧路了。


03

“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是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根本要求;是香港繁榮穩定、市民安居樂業的根本保障;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根本遵循。”這是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今天上午所說。換言之,如果在香港無法落實“一國兩制”方針,香港的繁榮穩定、市民安居樂業將無從談起。香港的未來將有可能黯然失色。

從今年以來的“修例風波”,就能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國家憲法日,林鄭月娥的講話抓住了香港問題的要害

往昔人頭攢動的銅鑼灣某日式拉麵店,如今經常生意白板

前天公佈的香港10月份零售銷售總額比去年同期下跌24.3%,堪稱慘淡。今年8月至10月,港府推出過3輪紓困措施,動用200億港元。如今,港府正在考慮推出第四輪紓困措施。海叔要說,香港確實有一定的積累。這是香港幾代人努力奮鬥的積存。但這並不代表香港未來不會寅吃卯糧。港府目前甚至已經做好今年甚至未來一兩年公共財政虧損的準備了。

當然,即便如今受傷的香港,也並非沒有傷愈和繼續前進的機會。恰如林鄭月娥今早所說,希望香港市民明白,“一國兩制”在國家制度及治理體系中擁有特殊重要地位,香港市民需要共同維護“一國”為本,尊重“兩制”差異,清楚瞭解“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香港亦應按“一國兩制”要求,完善特區與憲法及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及機制,並要關心國家發展全局,維護國家政治體制,積極參與國家建設。

總之,目前,不把“一國兩制”做好,香港也就無法在當下國家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無法把握未來發展的機遇。倘若如此,反對派口中那些所謂的高調,一切都是虛空!當然,有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不管香港局勢如何變化,香港的地是中國的地,香港的天是中國的天——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