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帶量採購,全面鋪開

特約撰稿:賈小慶

未來十年的藥品行業,2019年將是最輕鬆的一年

帶量採購,必然鋪開

2019年年初,北京等11個城市啟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俗稱“4+7” 藥品帶量採購(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

“4+7” 藥品帶量採購之前實行的是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藥品價格虛高問題,按照高紅梅在2014衛生法學與生命倫理國際研討會《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的弊端》一文中總結,主要弊端為:對降低藥品價格實踐收效甚微小;增加藥品企業成本;浪費社會資源;阻斷價格對資源配置的指引作用,損害患者利益;經濟權利行政化,滋生腐敗。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是對既往藥品集中採購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從過去政府主導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到“4+7 招採模式”的聯合採購,是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在新形勢下的創新。

按照黎東生、白雪珊在《帶量採購降低藥品價格的一般機理及“4+7 招採模式”分析》一文中言“帶量採購促使藥品價格下降,有其理論機理,“4+7 招採模式”是這種理論機理的重要實踐。”

其在“帶量採購制度下藥品價格下降的一般機理”一段中言“藥品帶量採購是指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投標企業在報價時進行“量價掛鉤”即兼顧藥品採購數量和中標價格,把需求集中起來,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 達到合理降低藥品價格的目的。帶量採購之所以能夠促使藥品價格下降,不是行政管理的結果,而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必然,有其客觀規律和理論機理。”

“4+7 招採模式”兩大原則是醫療保障要減負增效,藥品要降價提質。通過醫療、醫藥的改革,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減輕群眾醫藥負擔,起到減負增效的作用。通過量價掛鉤,引用競爭法則推動藥品降價和仿製藥替代(必須通過一致性評價,見附圖),通過及時回款降低企業的資金墊壓。

藥品降價了,對老百姓而言是降低了藥品費用的支出,減輕了負擔,對醫院而言擠掉了藥品的銷售費用(帶金銷售), 淨化了醫院環境(破除以藥養醫)。

回款及時了,對工業而言,減少資金墊壓和推廣銷售人力成本。從國家層面也體現了政府惠民政策, 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带量采购,全面铺开

▍效果顯著,大幅節省醫保資金

“4+7 招採模式”實行之後,效果如何?仿製藥品呈斷崖式下降之後,醫療機構能否完成既定採購量?按照中國醫療保險的數據統計:2019年9月“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結果部分出爐,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採購全部成功。那麼究竟“4+7 招採模式”能為醫保節省多少資金?

楊磊等在《醫保數據告訴你:當“一致性評價”遇見了“4+7帶量採購”》一文中言“基於CHIRA數據,已公佈的25個帶量採購品種門診和住院合計藥品費用約450億元,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9%,價格下降後藥品費用支出將減少約270億元,按50%的醫保報銷比例測算,醫保基金藥品支出將減少超過100億元。”

如果把假設未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所有仿製藥品都加入帶量採購,那麼能節約多少醫保資金?

楊磊在文章中做了預測:“按照價格平均降幅50%、醫保報銷比例50%測算,那麼目前通過一致性評價及在審328個品種(藥品通用名+註冊劑型,數據截至2019年10月)的藥品費用,將從現在的954億元下降為477億元,為醫保基金支出節省約240億元;假設全部的仿製藥品都通過一致性評價並進行帶量採購,整體仿製藥藥品費用規模將從5511億元下降為2756億元,可為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節省近

1400億元。”

通過這個計算公式,可以預測“4+7 招採模式”不會侷限在11個城市,因為試點的11個城市僅佔全國15%的醫療資源,如果不全面推廣,佔市場份額較大的跨國企業或仿製藥企會顧忌到全國價格體系而放棄投標,如果佔市場份額較大的跨國企業或仿製藥企棄標,那麼“4+7 招採模式”將無法推動。

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在“4+7 招採模式”的基礎上實行全國聯動,用全國市場來和工業議價,那麼無論是較大的跨國企業還是仿製藥企都不會輕易棄標,因為大家都很清楚放棄全國市場意味著什麼。

2019年11月中旬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在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的重點任務——加大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改革力度中明確指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全面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試點25種藥品的採購和使用政策。

2020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擴大國家組織集中採購和使用藥品品種範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推進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文章指出:“2019年12月底前,全面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試點25種藥品的採購和使用政策。”據統計目前“4+7 招採模式”已經全面鋪開,完成了既定的全面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試點的通知。

▍品種擴充,衝擊工業

此外,上述文章顯示:“2020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擴大國家組織集中採購和使用藥品品種範圍。”

即增加品種範圍,不僅僅侷限25個品種,可能會有更多的品種入選帶量採購,據賽柏藍統計,目前已經有430個品規通過了一致性評價(或視為)。25個和430個數量相差還是很懸殊,帶量採購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操作。

在《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的重點任務-加大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改革力度中還明確指出:“各地要積極採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等方式,按照帶量採購、招採合一、質量優先、確保用量、保證回款等要求,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採購和使用的藥品開展帶量、帶預算採購。2020年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進行探索,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文章中“2020年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進行探索,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這個時間節點很明確,可能是一個分水嶺,第二批大批量的帶量採購品種勢必會推出,據筆者統計,這430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基本上覆蓋了所有商品分類類別中的種類,假若實行,將對工業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再者筆者查詢了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現基金結餘率逐年下滑,從數據統計之年2012年的23%,降到了2018年的10%。

带量采购,全面铺开

(數據來源: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據業內預測,基金結餘率2019年將會跌破10%,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基金結餘率會進一步惡化。

此前,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預測,未來30年我國的制度贍養率翻倍,2019年當期結餘總額為1062.9億元,不過到2028年,當期結餘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為負1181.3億元。

《報告》同時指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後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餘的可能性。

带量采购,全面铺开

(數據來源: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

基於上述判斷:筆者認為2020年9月底前,4+X+X(第一個X代表全國推進。第二個X代表病種推進)必將全面推進,4+7+25模式必將進入到4+X+X的模式,可以這樣說:未來十年的藥品行業,2019年將是最輕鬆的一年。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

其他媒體欲轉載稿件,請通過文末留言等方式提出申請,經許可後方可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