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滇南:工業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

走進紅河鋼鐵有限公司,廠區乾淨整潔,綠植隨處可見,小鳥在爬滿青藤的牆上蹦蹦跳跳,一座現代化綠色工廠躍然眼前。

從前的紅鋼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當年什麼樣?當地人戲稱:“廠區朦朦朧朧,連飛過的麻雀都是黑的。”

既要工業的綠色轉型,更要城市的綠水青山。紅鋼的改變,折射出以蒙自、箇舊、開遠為主構成的滇南中心城市生態環境的“華麗轉身”。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著“最美麗省份”進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指引,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風凰涅繫的決心,大力度推動工業城市的綠色變革,綠色發展意識深入人心,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猛藥去痾 留住藍天淨土

作為雲南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深厚的工業積澱撐起了滇南中心城市的“半壁江山”,然而也埋下了隱憂——箇舊歷史形成的尾礦、冶煉廢渣造成 水土重金屬汙染,開遠“灰城”“臭城” 的綽號遠近聞名,滇南中心城市空氣質量下降。

必須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下更大的力氣解決好影響紅河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汙染問題。

紅河州直面問題、痛下決心,堅決落實“三去一降一補”, 全面開展汙染治理:以遏制增量,消除存量為目標,壯士斷腕治理重金屬汙染;以有色金屬礦採選業、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鉛蓄電池製造業等為重點,開展涉重金屬行業全口徑排查;關停淘汰選礦企業343家,淘汰拆除關停煉鉛鼓風爐58 座;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汙染管控,堅持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一律不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一律不批,統籌考慮區域涉重金屬產業佈局。

2017年,箇舊市南北部選礦試驗示範工業園區開工建設,這是解決箇舊市重點區域特別是選礦企業重金屬汙染的基礎性工程。在園區規劃建設中,箇舊市強化技術革新,突出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引導選礦企業整合進入工業園區規範生產。目前,已有20家企業入駐園區。同時,衝坡哨片區工業“三廢”集中處置場、黑衝河重 金屬汙染綜合治理、雞街鎮工業廢渣集中處置場等工程,也在緊鑼密鼓進行。

此外,紅河州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氣汙染聯防聯治,州級統籌建立責任清單機制、預警工作機制、聯動執法機制、定期研判機制,箇舊、開遠、蒙自緊抓揚塵控制、工業汙染防治、清潔能源建設和環境監測4個重點環節,穩步推進大氣汙染聯防聯治,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以上。

近年來,新興產業升溫,投資項目紛至沓來。越是這樣,紅河州越強調冷靜,避免一哄而上。“堅決不要帶汙染的GDP!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紅河州堅持算好大賬、長遠賬、綜合賬,全州各級各部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決摒棄過去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

科技創新 引領新型工業化

轉型,不是盲人摸象,堅定轉,更要科學轉。

紅河州明確,作為雲南省工業經濟的“大塊頭”,承載眾多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項目的前沿,紅河州不僅不能弱化製造業,反而要瞄準“高端”,實施“工業強州”戰略,以新發展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

最近,紅河鋼鐵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公司主動與雲南欽業密切合作,利用現有鋼材軋製生產設備及工藝技術優勢,創新採用“鋼-欽”結合方式,開發生產出高附加值、市場應用廣泛的欽及欽合金產品,目前,產品市場價格達到每噸10萬元。

作為目前雲南省綜合利用鐵礦資源實力最強的鋼鐵生產骨幹企業,紅鋼在加快轉型中“不炒概念”“不鋪攤子”,主動佔據技術和市場“雙制高點”。“即使在整個行業最為困難的時期,紅鋼也沒有減少研發投入。”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高連坤介紹,公司累計獲得授權專利71件,各項工序產量、質量指標均取得歷史性突破,“今年還將投入3億元經費,開展19項科技項目。”

今年以來,紅鋼良好的生產勢頭得到延續,上半年實現收入63.74億元,同比增加11.31億元;實現利潤1.5億元;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8.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35.6%;資產負債率同比減少7.71%。

早轉型、早主動,感受到融融暖意的不僅只有紅鋼。

雲錫公司成功引進澳大利亞高新 技術,用澳斯麥特錫粗煉強化熔煉爐 取代了傳統反射爐,並對引進技術進 行創新和完善,使錫冶煉整體水平保 持世界領先地位;雲錫大屯錫礦建成了具有云錫特色的有軌與無軌相結合的轉型升級平臺——1360基礎平臺,該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數字化礦山系統成效顯著;雲錫股份化工材料分公司擁有了國內唯一的丁基錫 原料生產線、國內最大的硫醇甲基錫 生產線、國內最大的硫酸亞錫生產線和一流的裝備製造工藝等,成為雲錫 產業鏈轉型升級上新的經濟增長點。依託創新,傳統產業告別“傻大黑粗”,煥發青春活力;依託創新,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引領滇南中心城市新型工業化破浪前行。

深化改革培育壯大新動能

推動轉型,不可避免遇到各種難題。靠什麼來持續發力?

紅河州選擇做好“加法”和“減法”:簡政放權上做“減法”,最大程度簡化管理環節,為企業開闢“綠色通道”,讓企業輕裝上陣;服務上做“加法”,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沒想到箇舊的辦事效率這麼高。”從首次對接洽談,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再到項目破土動工,用時不到100天,來自江蘇的投資人吳先生由衷感嘆。

今年是“營商環境提升年”,箇舊市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改善投資環境,搭建幹事創業舞臺。企業開辦時間由5天壓縮為3天,實現項目審批總時限不超過80個工作日,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規範和完善網上政務服務事項要素,提高網上政務大廳審批效率和網上服務事項辦理質量,力爭群眾和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大幅提升“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能感知、有溫度的政策,使箇舊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

在開遠,以“放管服”改革為切入點,建立“一企一策”服務新機制,實行“一站式並聯審批”和“一章入園”服務,“一個項目、一名市級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為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企業投資備案時限從5個工作日縮減為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精簡為2項,使項目落地更快捷。在開遠輕工業產業園,錦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啟動、當年投產,其產品廣泛應用千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電視、車載顯示等領域,長期與華為、小米、OPPO等知名手機品牌供應商合作。公司今年6月投產,7月份銷售額即達2000多萬元。

滇南中心城市將堅定不移、心無旁弩地以工業轉型升級為主線,把綠色作為工業發展的底色,著力構建現代化工業經濟體系,走出一條經濟健康發展、產業結構優化、民生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向好、城市品質提升的新路子。(李樹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