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營口自貿區“盆景”漸成“風景”


營口自貿區“盆景”漸成“風景”


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讓遼寧省營口市的開放格局從“中歐班列”的移動線段升級為“東西南北”的開放網絡:12月12日至13日在營口鮁魚圈區舉行的東北亞(營口)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合作交流會上,營口市政府與四平、宜昌、連雲港等友好城市簽訂《關於加強現代物流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簽約代表一致認為,東北亞(營口)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合作交流會帶來了全新機遇,在現代物流產業領域攜手,將直接提升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水平,實現共同發展的構想。

目前,營口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已完成投資23.97億元,佔總投資的68.6%。營口擁有自貿區、綜保區,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加上2015年被交通部確定為國家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2017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2018年10月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一系列“帽子”戴得正、戴得好,營口開放合作高地加速隆起,對外開放能級水平顯著提升。


營口自貿區“盆景”漸成“風景”


按照目標定位,營口樞紐將發展其在溝通我國與日韓、東南亞、中蒙俄歐物流合作中的核心作用,構建連接南方、覆蓋東北、暢通歐亞的海鐵聯運服務網絡,形成立足東北、輻射東北亞特色物流全產業鏈高度集成和創新發展的策源地。

另一方面,以港口樞紐為核心,引導現代物流、國際商貿、先進製造等產業集聚創新發展、形成以樞紐促產業、以樞紐帶港口、以樞紐聯樞紐、以港口帶城市的跨區域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昔日“趕早闖世界”,如今“世界在營口”。營口樞紐,客觀上聯動的是陸海,主觀上聯通的是世界。這是開放的再出發,更是思想的再出發。

營口樞紐以營口港務集團為建設主體,以混合所有制的沈哈紅運公司為運營主體,鼓勵、吸引多家民營企業共同參與,實施多元合作方式對營口樞紐進行開發、建設和運營。同時,營口市支持企業按照商業化運作,自主開展對中蒙歐國家農業、工業製造、信息通信、技術研發等領域投資,共建一批產業聚集區、物流園區。

在與世界握手中對標國際,營口建立起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用顛覆傳統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打造開放型經濟的“軟件優勢”和“永續磁力”,吸引“投資紛過山海關”,為東北贏得了世界口碑。

從聘請國際知名諮詢機構做“第三方評估”,圍繞23個一級指標、166個二級指標對全市營商環境進行把脈體檢、精準對標,到2000多支幫扶團隊走出辦公樓,給1549個項目和企業當“管家”,再到“一枚印章”管審批、全國首創“46證合一”,營口速度情結愈發強烈,自貿區“盆景”漸成“風景”。

承載港口型國家級物流樞紐的營口,將呈現東北糧食主產區和老工業基地相關要素的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營口市領導表示,產業鏈雙向延伸、拉開樞紐經濟發展空間的營口,營商環境建設也會堅持向“不”動刀,向“慢”加壓,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王藝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