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寧德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林仲虎

  林仲虎(?~?),字景瞻,號定窗,福建寧德(今屬福建省)人。南宋寧宗趙擴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舉第一人。林仲虎自幼喜讀兵書,嗜好弓馬、刀槍。成年後,他先以武舉魁漕選,奪得趙擴慶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舉第二名。六年後,再應武舉,終於如願以償,成為武狀元。

林嵩 (848~944)

  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飛),長溪赤岸(今霞浦縣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約生於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資聰穎,好學有大志,懿宗李漼的鹹通(860—873年)中,在靈山(今福鼎市太姥山西脈,後名草堂山)築草堂(茅屋)刻苦自學。

甘國寶 (1709~1776)

寧德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甘國寶生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老家在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7歲時全家搬到古田縣長嶺村生活,又過了10年,在雍正四年時,全家搬到福州文儒坊。那時,甘國寶已經17歲了,武藝出眾,尤檀射箭。3年後,也即雍正七年,他中武舉人,十一年又中武進士,而且是會試第三名。

陳普 (1244~1315)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鐘錶之雛形。陳普(1244~1315年)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虎貝鄉文峰村)。

林特 (951~1023)

  林特(約951~1023)字士奇,約生於後周廣順元年(951年),福建寧德人,生於福建順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長溪人)仕閩,於後唐長興四年(933年)任順昌縣令,故定居順昌。父林延安、子林洙遷居福建寧德南埕。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攜帶自寫的文章進謁南唐國主李煜。

薛令之 (683~756)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先生,福建長溪縣(今福安市溪潭鄉廉村)人,生於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高祖薛許,曾任隋戶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肅宗追贈其為侍講國公。薛令之少時家貧,聰明好學,曾在靈巖山腰築草堂苦讀,並寫有《草堂吟》。

鄭寀 (1187~1249)

  鄭寀,字載伯,號北山,生於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長溪縣穆陽西銘村(今康厝畲族鄉西銘村)人。紹定二年(1229年),登進士甲科,初授隆興府(今南昌)推官。執法公正,不畏權貴。淳祐元年(1241年),參加館試後,升為秘書省正字,宰相史嵩之遣人籠絡,他不予理睬。

阮大成

  阮大成(生卒年月不詳)字希聖,號獻齋,寧德五都漳灣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三舍升國學。

林聰 (1415~1482)

  林聰(1415~1482年)字季聰,號見庵,寧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統四年(1439年),赴京應試,中進士。八年,拜刑科給事中。林聰秉性剛直,骨鯁諍諍,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靈祐 (771~853)

  靈祐,俗姓趙,長溪縣(今霞浦縣)人,唐大曆六年(771年)生。貞元元年(785年),靈祐15歲,在城東建善寺出家,後到浙江杭州龍興寺剃髮受戒,廣究大小乘經律。貞元九年,雲遊江西,參謁高僧百丈懷海,留在懷海身邊學佛、勞動,後被選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百丈山寺典座。

張以寧 (1300~1371)

  張以寧,字志道,元大德四年(1300年)生於古田縣城官宦之家。父張一情,元時任福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以寧幼聆母訓,好學不倦,博覽群書。泰定四年(1327年),考中進士,任浙江黃岩縣判官,後升江蘇-縣尹。因執法不阿,觸犯豪門,蒞任不久便被罷官。此後流落江淮。

王積翁 (1229~1284)

  王積翁(1229~1284年),字良存,自號存耕,勸儒鄉赤岸(今州洋鄉赤岸村)人,宋紹定二年(1229年)生,淳祐七年(1247年)以嗣父、參知政事王伯大蔭,補承務郎,調監嚴州(今浙江建德縣)都酒務。寶祐四年(1256年),任奉國軍節度使推官。

遊樸 (1526~1599)

  遊樸,字太初,號少澗,福建柘洋(今柘榮縣)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遊樸天資聰穎,刻苦向學,在父遊德教導下,小時就能吟詩作賦,鄉里人稱為“神童”。14歲考取州庠生,旋補廩生。後父親、祖母相繼亡故,家境困難,便在鄉塾教書自給,仍勤學不倦。

鄭虎臣 (1219~1276)

  鄭虎臣(1219~1276年),字廷瀚,又字景兆,南宋長溪縣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鎮洋頭村)人,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三月十八日生。父鄭壎,宋理宗時任越州(紹興)同知,遭賈似道陷害,流配致死。虎臣因受株連被充軍邊疆,後遇赦放歸。

趙萬年 (1168~1209)

  趙萬年(1168~1209年),字方叔,宋乾道四年(1168年)生於長溪縣永樂鄉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鄉溪填村),自幼聰敏,八歲時能聽懂其父趙筠讀《唐書》。不到十歲,已披覽不少典籍,並能述其大意。淳熙十三年(1186年),赴建安從朱熹學,深得賞識。

林湜 (1132~1202)

  林湜,字正甫,勸儒鄉赤岸(今州洋鄉赤岸村)人,宋紹興二年(1132年)生。紹興三十年登進士第,任富陽縣(今屬浙江省)尉。翌年冬,金兵南侵,當地土豪乘機販運私鹽或公開搶劫,林湜率弓手把守關隘,阻擊金兵,嚴懲0、搶劫罪犯,以功升任泉州晉江知縣。

楊楫

  楊楫(生卒年不詳),字通老,長溪縣瀲村(今秦嶼冷城)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進士,與楊方、楊簡同為朱熹高足,時號“三楊”。楊楫平生清廉有守,剛正不阿。任莆田縣尉時,閩帥程叔達“移縣括逃田”,楊楫屢次上疏指責其過失,叔達表面信服而心不悅,俟楊秩滿至其府告訴。

王伯大 (?~1253)

  王伯大,字幼學,號留耕,勸儒鄉赤岸(今州洋鄉赤岸村)人,生年不詳。伯大自幼熟讀經書國策,宋嘉定七年(1214年)登進士第。嘉定十年,以國子正外放知饒州臨江軍(今江西清江縣)。時值臺、衢、婺、饒、倍諸州饑荒,伯大設荒政局,清理戶口,用紅黃黑白為標誌,劃分災情等級。

王都中 (1279~1341)

  王都中(1279~1341年),字元俞,號本齋,勸儒鄉赤岸(今州洋鄉赤岸村)人,生於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父積翁。都中幼住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學者許衡為師。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以蔭錄都中為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賜給平江(今江蘇蘇州市)田8000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