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才算是一把好的紫砂壺?

Gviwin


要定性一款物品之好否,不同的人,不同的眼光,可能會有不同的標準。對於這樣開放性較強的問題,回答之前,應該設定一個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認定紫砂壺好與不好的“標準”。

常見流通領域紫砂壺,大體分為三類,分別是全手工壺、手工壺(部分藉助模具成型)、批量生產之商品壺。

我個人覺得,一把壺是否好壺,應該從全手工壺和半手工壺為評價範圍,來作為定性好壺之標準。非傳統工藝的手拉、灌漿和機車壺,不作為參選標準。

本文以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循序漸進,和大家探討,不同級別之好壺標準。個人觀點,歡迎同行和壺友們共同探討。

一、初級標準——針對剛剛開始玩紫砂壺的朋友

1、泥料標準

以宜興地區原礦為最起碼之標準,正統的紫砂壺,必須是原礦紫砂壺,外地料、本地外地拼料的紫砂壺,一般為量產而生,不適合作為一把好的紫砂壺的標準。

外地礦石


2、工藝標準

手工成分較高,不依靠機械操作而成型,不是手拉胚成型。上述兩種成型工藝,基本不太可能是原礦製作,並且也背離了傳統紫砂壺的手工成型要求。

半手工精品,掇只壺

粗製量產壺


二、中級標準——針對資深茶人、玩家(含初級標準)

1、實用性強

已故顧景舟大師曾經說過,紫砂壺,究其根本,是為泡茶而用。所以好壺,首先是一把實用性比較強的壺。

A、出水標準:

出水急促,水流如柱,基本10秒左右,能夠出湯完畢。對於部分茶品,如生普、老白茶而言,出湯過慢,會嚴重影響一款茶之口感。

B、瀝水標準:

快速出湯後,壺內基本無茶湯殘留,即能夠快速出湯完畢。同上,是否有茶湯殘留,這也是對於後續泡茶的口感產生影響之關鍵。

C、拿捏方便:

紫砂壺的造型、把與壺身的間隙是否合適,過大或過小,在使用過程中皆有不便,間隙過小,手指與壺身緊密相帖,使用過程中,易燙手,間隙過大,則與壺身整體不夠協調,影響美觀。

D、嚴絲合縫:

身桶與口蓋要基本嚴絲合縫,不至於在出湯過程中會有“吐口水”之現象,影響泡茶時之心境,造成茶水比與理想的要求不一致,影響口感。

2、泥料有特點

朱泥類壺,以趙莊、小煤窯為優,黃龍山、川埠、薊東等地的紅泥類,則次之。

紫泥類以黃龍山的底槽清為最優,一般陳腐期都較長,拼料類仿製底槽清(以現代工業調砂煉泥)則不能入門。

段泥,降坡泥類,以有一定的潤度和油性為標準,這是原礦老泥的基本特徵,而外地料煉泥,普遍顯得乾澀。

本山綠泥,目前存量較少,市場流通類,基本為假冒,真品養成不吐黑,且潤度、晶瑩度較好(此為個人觀點,各位求同存異,不喜勿噴)

05年前後,外地料開始逐步流入市場,作為玩家級紫砂壺之好的標準,我的意見是05年之前,陳腐期較長的泥料,方可入選。

紫砂原礦石


3、工藝特點

玩壺到一定的階段年限後,所謂見多識廣。這個階段,對於紫砂壺是否夠好,我的觀點是,只有經過全手工成型,凝聚了藝人大量心血,精工細作的紫砂壺,才能夠入選。

全手工成型,首先對於泥料的可塑性要求較高,非陳腐時間長之泥料,難以入選。全手工成型,在打泥條,拍身桶,光明針等環節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非半手工成型之壺可比。

三、高級標準——針對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壺


聲譽極高的國家級大師,尤其是已故大師,無需區區在下評判。所以不在談論範圍之內。

1、作者的實力、名氣及口碑

名氣、實力是前提,而口碑最為重要。逐利第一,不顧個人聲譽的藝人,即使能力再強,出現大量粗製代工品流向市場,這樣的藝人制壺,大多數資深收藏家,都會敬而遠之。

收藏級豹方壺(一)


2、作者具有行業內公認的代表性作品

比如做花器南瓜壺的某位老師,比如市場沒有名氣,業內名氣較強的做魚化龍壺的某位老師。他們對自己的作品,達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任何一把壺,都是具備較高收藏水平的壺友,收藏家爭相搶收的。主要就是其壺之工藝、藝術水準以及作品數量之少,都是紫砂收藏界有口皆碑的。

收藏級豹方壺(二)


3、嚴格控制產量,絕不涉入代工、工作室領域


具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壺,在工藝,作者實力名氣和口碑皆首屈一指的情況下,嚴格控制產量的。

比如某位以設計為特點,自己不參與制作,而以他們製作,落款為自己,其產量之高,幾乎來者不拒,其價格也嚴重背離了市場的理性接受範圍,利用高價彰顯價值,矇蔽對其名氣心存敬畏之壺友,為真正的紫砂收藏家所不齒。真正的大師級人物,對其更是嗤之以鼻。

上述觀點,純屬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跟帖交流,歡迎私信交流。


遠山逸茶



什麼樣的紫砂壺算是好壺?這是我們紫砂壺愛好者入門一個重要知識,好的紫砂壺是非常值得我們收藏,養好壺,那麼它的藝術價值就會是非常好。

1 一看泥色。紫砂的泥主要有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由於泥料的配比不同,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栗色、海棠紅等,故而紫砂泥也稱“五色土”。 什麼樣的紫砂壺算是好壺?哪幾種泥色最佳並無定法,但必須注意,有的泥中摻入了不少礦物燃料,使用中可能有有害物質滲出。

2 二看造型藝術。紫砂壺主要有兩大類:一為花貨是以支付物為描摹對象,加以變形誇張等方法制作而成。二是光貨,即以不同的幾何形體為造型依據。

3 三看肌理效果。什麼樣的紫砂壺算是好壺?由於紫砂壺一般不施釉,全靠素面素心溝通茶人,那麼肌理效果就成了選的外觀標準之一。有的細膩得猶如嬰兒的皮膚,撫之頓生憐愛之情;有的則在生料中拌進熟料,燒成後在壺的表面出現橘皮的效果。


好的紫砂壺還有這幾種簡單的鑑別方法:

1.料,既然是紫砂壺,肯定是用純正紫砂泥的好

2.型,每個人的審美都有不一,其實你看著讓你覺得舒服順眼的,那就是好的

3.用,用著順手,出水爽的就算好了

4.功,手工的肯定比模具的有價值 ,什麼樣的紫砂壺算是好壺?那麼我們在選擇紫砂壺的時候就不會特別的盲目,縱觀紫砂壺的歷史演變,一般都表現為由粗趨精、由大趨小、由簡趨繁,復又返璞歸真從簡行事。


小白食為天


如何才算是一把好的紫砂壺?

如何才算得上一把好壺?其實對於我們做壺人來說,一把好壺包含這2個點:好料、好工。要做一把好壺,首先就要選原礦泥料,這是最基本的。要知道原礦的泥料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做一點少一點,我們做壺人都很珍惜。現在市面上很多灌漿壺、機車壺、手拉壺的製作泥料都不是紫砂,而是陶土調配而成,這樣的料做出的紫砂壺註定不會是一把好壺。

好的紫砂泥料,雙氣孔結構明顯,所以,無論是用來泡茶還是專注於養包漿,都會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像這些陶土製成的壺,明顯沒有紫砂泥料的結構特點,用來泡茶味道不夠好,還養不出包漿,這樣的紫砂壺當然算不得好壺。

再來說說做工,好壺必然要有好的做工才能名副其實。有實力的制壺人對於一把壺的把握,從架子到神韻,再到細節,這些方面是要做得一絲不苟的。如果有一個方面有偏差,都無法將手藝人的自我情感和藝術功底表現出來。

像前面說的灌漿、機車和手拉壺,一天就能造出個百八十個,這樣毫無靈魂的做工能好到哪裡?我們手藝人做全手工紫砂壺,起碼要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不是為了僅僅讓一把壺成型,更多地是融入自我的創作情感,讓一把壺能夠有靈魂,這樣的作品才更能體現一個手藝人的價值不是嗎?

總的來說,一把壺好不好要從泥料和做工這兩個方面去看。如果你僅僅是為了選一把好壺來喝茶,看著兩個方面也就夠了。但是如果你是選擇收藏一把好壺,出了好的泥料和做工,藝人的職稱,也是需要考量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一把壺好不好,只要你上手把玩不斷積累經驗,有時候只要一眼你就能知道一把壺到底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