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武松打虎是真的嗎?歷史上有沒有人打死過老虎?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不太可能是真事,畢竟人類和成年老虎之間的體型、力量差距是巨大的。不過水滸中的武松打虎在歷史上確實有史料出處。打虎的人是元末明初的鹽城義士卞元亨。

根據《鹽城史志》記載,卞元亨生於元泰定五年(1328年,與朱元璋同年生),自幼就是個通才。

他不僅飽讀詩書、能文善賦,詩詞音律、吹拉彈唱樣樣精通。而且身材魁梧、天生就有一股神力,能輕鬆地舉起千斤重物,是遠近聞名的大力士。

(卞元亨)幼讀史書,成年時,好文學,善吟詩,嘗試劍,膂力過人,能舉千斤。”——《鹽城史志》

元朝末年,卞元亨在家裡聽說伍佑(今鹽城市伍佑古鎮)常有老虎出沒,於是他就親自去伍佑,憑藉著年輕氣盛、一身武藝,連續躲過了老虎的攻擊,最後以智取勝,趁老虎洩氣的機會,用腳尖猛踢老虎的下頜骨,一招將老虎擊斃。(水滸中的武松打虎也用腳猛踢過老虎)

元時,伍佑場草地有虎,卞能徒手獨往,以腳蹴虎頜,使虎立斃。——《鹽城史志》
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水滸傳》第22回



說到這裡,稍微解釋一下。鹽城位於淮河以北地區,當地在古代出沒華南虎,而在老虎這個種類中,華南虎的個頭是比較小的,通常在2.5米左右(從頭到尾),體重約三百斤左右,大概是東北虎的五分之三。如果是雌虎,那個頭和體重就更小了,大約只有250斤左右。

假設卞元亨打死的是一頭雌華南虎,或者是半大未成年的小華南虎(史籍中並未記載老虎的詳細數據),那打虎這個事情還真的是有可能辦到的。

↓照片拍攝於1955年12月,照片中的人物為湖南耒陽的打虎英雄陳耆芳。(不是徒手打死的,特此說明)


卞元亨隻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事蹟很快便傳遍鄉里,立時成為遠近聞名的大英雄。作為當時人的施耐庵應該是聽說了此事,於是便牢記在了心裡。

不久後,張士誠起義,割據高郵,卞元亨聽說之後,便投奔張士誠,被張聘為將軍。而巧的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當時也在張士誠軍中效力,兩人可能見過面。

後來,由於張士誠後來驕橫跋扈,除兄弟親戚外,對外姓將領、謀士一概不信任,由此引得外姓臣工的失望,致使卞、施二人最終先後脫離張士誠歸隱,再沒見過面。

施耐庵在歸隱後,就寫了《水滸傳》。而在寫武松這個人物時,便將卞元亨打虎的事蹟搬到武松身上,經過藝術的渲染,終於造就了“武松打虎”以及《水滸傳》這部經典著作的傳世。


說到打虎,再說一個民國打虎的故事。

話說1918年,馮玉祥駐防湖南常德,部隊在德山上練習野戰。就在演習時,忽然從山上衝出了一隻猛虎,足有八尺多長。

看見老虎衝出,馮玉祥的護衛趙登禹(抗日烈士)立即帶著士兵還有山民聯合圍擊,把老虎逼到了一條河裡。

趙登禹見老虎要逃,就也跳下河去,在水裡揮拳猛擊,打得猛虎無力反撲。就在老虎懵暈之際,趙登禹用盡力氣將它拖上岸來,騎在虎背上,邊擊邊說:“看我是打死老虎,還是打活老虎?”

這一幕被人用相機拍下,留下了一張非常珍貴的打虎照片。

PS:照片左側“馮玉祥”的題字不是當時寫的,而是1937年7月28日趙登禹將軍在南苑抗擊日寇犧牲後,馮玉祥特意將照片取出,再行題寫的。



當然了,由於資料來源有限,這件事的真實性未可得之。當時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趙登禹是用手槍(或步槍)將老虎擊斃的。

所以,趙登禹是否是徒手打死,還是開槍打死的,尚無確切說法,有待繼續考證。


Mer86


大約1955年前後,解放不久,我爺爺剛成家,娶了我奶奶 ,那時候開荒種地和建房子 ,由於老家是山區,典型的皖南風貌,山丘林立,年輕人想要建屋開墾,只有挖山砍樹建村子,自己燒窯制磚,我爺爺當時和一群年輕人,搭夥蓋了一個小村莊,依山而建,剛開始都是泥土牆茅草屋,每到太陽落山,吃晚飯的時分經常聽見山裡虎嘯狼嚎,人人都說山裡有狼,還有老虎,狼的事情今天咱們不說,只說這山裡的老虎。

我爺爺說那老虎在山裡嘯一聲,整個村子都在震,當年爺爺他們都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村裡養的雞鴨豬狗經常被猛獸叼走。

村中有某家兒童,大人外出幹活,小兒在門前玩耍,那老虎衝下山,將小兒叼走,村裡有人看見,呼朋喚友,拿著鋤頭扁擔就追,追進深山,那小兒被吃的就剩一條胳膊。

有回我爺爺在井裡挑水,聽到我奶奶在屋後尖叫,拿著扁擔衝過去一看,一顆大棗樹下伏著一隻黃色的大老虎,做攻擊狀,估計是想撲家裡的雞鴨,連忙叫人,村民拿著鋤頭趕來,那老虎見人不怕,站起來嘯了一聲,震耳欲聾,不慌不忙的走了。

後來去鎮上報警 ,有部隊過來,拿步槍才打掉的,我爺爺說那些沒見過野生老虎的才會說人能打死老虎,那老虎動仄七八百斤,二三米長,別說一兩個人,就是五六個人赤手空拳,在老虎面前也是瑟瑟發抖。


銀芝麻


人虎之戰源遠流長,四八年~五三年我知道並親眼見人虎大戰。其一是老虎入門咬死豬、牛、狗且傷人把我家姑公頸部咬傷差點要命。後所有男人上山,獵狗跟隨,守住山路虎之必經路口,果然猛虎一躍而上撲向一個苟姑公面前,姑公馬上一槍擊中虎肚,虎帶傷逃了,沒追上。後來,這隻黃色老虎死在山溝裡。其二,是我父親用長樹杆上掛一隻雞,晚上虎躍而取雞,落下了坑道,可虎力大,從坑中一躍逃跑了,附近兩塊地和大樹全遭殃。不過,隨著人口增加,全民圍殲老虎,五八年後就無老虎出沒了,半夜三更也可出門或歸家了。


LiaoGY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一組人虎力量對比數據。

老虎的百米速度4.43秒,飛人博爾特百米速度9.69秒;老虎的一掌的掌力可達1200磅,拳王泰森的一拳可達600磅;老虎的牙齒咬合力可達1200磅,人類咬合力200磅;老虎可以跳12米,人類世界記錄是8.95米。


武松能跑得過博爾特,打得過泰森嗎?肯定不能!

再來看人虎大戰的真實記錄。1950年,廣州地區出現一隻猛虎,咬死了牲畜,威脅著數千百姓的生命安全,這時候當地政府緊急派遣100名武警以及幾十條警犬,最後終於將猛虎擒獲。

一隻猛虎,需要出動100警力。

看到這,你覺得喝的爛醉如泥的武松,在視線極差的深夜裡,能赤手空拳打死一隻餓虎嗎?

我覺得不可能,畢竟武松是人,不是神。



那麼,武松打虎的故事從何而來的呢?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武松打死的是人。《臨安縣誌》記載:北宋時期,杭州知府蔡鋆橫徵暴斂,強搶民女,無惡不作,百姓們恨透了他,稱其為蔡虎。

後來,武松嫉惡如仇,決定為民除害。這天,他暗藏利刃,偷偷地藏在蔡鋆回府的必經之地,待蔡鋆轎子經過之時,武松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朝著蔡鋆胸部猛刺數刀,蔡鋆當場斃命,後來武松也被當場砍死。


第二種,武松打死的是隻狗。這天,施耐庵邊寫邊構思《水滸傳》,然而寫到武松的時候,思路一下子斷了。這時候,施耐庵出門溜達一下,順便尋找靈感。

施耐庵沒走多遠,突然聽見“汪汪汪”的狗叫聲,以及人的喊叫聲,施耐庵尋聲找了過去,原來是鄰居阿二和一隻惡狗在打架。

阿二手持棍子,一身酒氣,與惡狗對峙。只見那惡狗,死死地盯著阿二,正在尋找對手的破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惡狗按捺不住,首先發起了攻擊,只見它一會兒撲,一會兒跳,一會兒掀,而阿二左右騰挪,避開了惡狗的攻勢,然後趁著惡狗撲過來的瞬間,順勢騎到了惡狗的背上,一個勁地猛錘,一下,兩下,三下……,直錘了三十多下,這隻惡狗翻了白眼,不再動彈。


靈感終於有了,施耐庵趕忙跑回家裡,自此惡狗成了惡虎,阿二成了武松,膾炙人口的武松打虎就這樣創作出來了!

歷史上有沒有人打死過真老虎呢?

有!不過是用槍打的,這個人是馮玉祥手下的猛將趙登禹,據說他開槍打死過老虎,被人稱其為“民國武松”。


一半秋色


歷史上打死老虎的壯士多了去了,武松的勇猛不在於打死老虎,而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老虎的殺傷力勿需多言,武松打虎是《水滸》裡最的經典,真假暫且不論,在這裡我們分析一下有沒有可能性。

先看一下武松的個人條件,原著對武松的描寫: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睛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渾身上下有千百萬斤神力。 武松身高八尺,摺合一米九,瘦體重推算180斤。身高體壯,天生神力,再加上武藝在身,(少林寺練級多年,步下功夫了得,有馬上林沖,歩下武松的說法。)

再分析一下老虎:武松打虎的景陽岡位於陽穀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從地理位置講應該是華南虎。上搜狗百科

成年雄虎
的最小體重還有300斤,這個體重來講,武松取勝機會幾乎為0,可以排除。

那麼武松打死的老虎是幼虎還是成年母虎?我們做個大致分析。書中講: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抬頭看時,上面寫道:“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夥成隊過岡。勿請自誤。”由此可知,這是頭最近才來的老虎。大概率是剛離開母親獨立生活的亞成虎,年齡兩歲。如果恰巧又是頭亞成雌虎,體重可能在200斤左右,那麼被武松打死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盤是一種態度


小學時有篇課文叫《唐打虎》,說的是一戶唐姓人家,擅長打虎。一日,某村遇虎患,便去請這戶人家來打虎;結果來了一老頭帶個十來歲的孩童,隨時工具也只有一把斧子。眾人嘀咕,但也不好說。依舊安排二人吃住,老頭說道:只有一隻老虎,先打了再回來吃飯也不妨。

進得山,孫子學虎嘯引其出。老虎見祖孫二人,呼嘯著撲過來。只見老頭並不著急,迎著老虎,雙手握斧,刃朝斜上,將斧頭舉過頭頂。老虎撲過之後,瞬間倒地。眾人不明所以,走近一看,老虎從胸到腹被剖開一條大口……

雖然這是傳奇故事,並不一定真實存在;但理論是可行的。人,智商高於虎,是懂得利用時機,技巧,工具等等。

在本身具備一定技能(30%)的同時,充分利用老虎的弱點(30%),再加上運氣(40%),老虎就被打死了。

運氣真的也是非常關鍵的,否則怎麼只有武松打死老虎呢?從體型和體力上看,魯智深可比武松牛逼。萬一武松打虎的時候,這隻老虎已經餓得半死了,甚至是來了大姨媽肚子疼手腳無力呢?或者,這隻老虎對酒精過敏,一吻酒精就全身軟綿綿呢?

所以,特定的條件,特定的技能,再加個巧合,兩隻老虎都打的死!


好夢一世遊


武松打虎應該不是真的,或許是歷史上有人打死了老虎(用武器),然後就形成了傳說,到了施耐庵這裡就編成了武松的事蹟,用以說明武松這個人武力過人。

如果武松是拿了武器打死老虎或許是有可能的,如果基本赤手空拳去打死老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與老虎的戰鬥力遠遠不在一個層次上。

就拿歷史上的一些事例來說吧,在古羅馬鬥獸場也經常會有人與野獸大戰的場面,經常是角鬥士拿著匕首之類的武器與野獸一對一的搏鬥,但結果總是被野獸撕成碎片。要知道這些角鬥士有很多都是冠軍級別的,戰鬥力都是相當地強悍,一般沒有一定水準戰鬥力的角鬥士是根本不敢一對一地對戰野獸的。

▲即便是最勇猛的角鬥士,對戰野獸也沒有勝績

那麼我們下面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人在赤手空拳的情況下贏不了老虎。

首先從速度上來說,一頭成年的孟加拉虎100米速度為4秒多,人類百米世界紀錄也就9秒多,在速度上來說人類是無法與老虎匹敵的。

從力量上來說,一頭成年孟加拉虎一爪子的力量能達到1000磅,就人類來說,即便是泰森在其巔峰狀態一拳的力量僅為600磅。

▲巔峰時期的泰森,其出拳的力量應該是人類能達到的極限了

泰森在其富裕的時候曾經養過一頭老虎,有一次他被自家養的老虎壓在了地上,被使勁摁著,泰森使出了全部的力氣也沒法掙脫老虎,正當他以為要完了的時候老虎自己放開了泰森。可見如果人類真的跟老虎對戰的話,在力量上來說將會是碾壓性的。

就攻擊方式來說,老虎牙齒的咬力在1200磅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被老虎咬了這麼一口,就算不死也基本殘廢了。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不可能的

從跳躍來說,老虎能跳3米,這也是人類所無法達到的,目前來說人類跳高世界記錄是2米45。

可以說老虎完全是力量、速度和爆發力的完美結合,如果在現實中遇到老虎,只使用短小的武器也根本贏不了老虎,除非使用長武器,如長矛、刀槍之類的,或是火器,否則人類根本不是老虎的對手。

所以在《水滸傳》中武松幾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應該是虛構的,如果真的打死了老虎,也應該是這樣的老虎。

▲如果是這樣的老虎,有可能是能被人類打死的


老威觀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政府發動打老虎,我們那一個人,打死了七、八隻老虎,不過不是赤手空拳,而是一把鋼叉,我們那裡的說法就是打虎只要一把叉,還有就是寧打老虎,不打野豬。


用戶6791282672516


有。武松打虎是有原型的。

唐朝有個人名叫郝衡,力大無窮,是一個土豪,在當地俠名遠播。有一天他帶著一個僕人去隔壁縣裡吃飯,喝多了,太陽西斜,主人留住他不讓走,但是他一意孤行,帶著僕人上路了,走到莊園附近的山上已經是晚上。



此時山裡出來一隻老虎,唐朝老虎非常多,動不動就跑到村裡吃人,甚至還跑到鬧市中,長安十二時辰那個元載,他家就跑進去一隻老虎。所以郝大俠看見老虎也不覺得有多麼驚訝,但是僕人嚇尿了,攤在地上。



老虎就跟郝大俠幹上了,郝大俠躲過老虎的幾次攻擊,就把老虎抱住了,頭頂在老虎脖子上,膝蓋頂住老虎的肚子,就這麼親密擁抱著,僕人沒有上前幫忙,反而下山回莊園裡叫人去了。等到莊人拿著傢伙上山找到郝大俠,一人一虎整整抱了一個時辰。



莊人把老虎從後面捅死,郝大俠方才解放出來,他也沒有怪罪僕人,讓莊人抬著死虎回去大吃了一頓。

武松打虎就是從郝大俠的故事演變而來的。施耐庵作了藝術加工。


唐風宋月


虎骨酒很久了,說明人殺死過老虎,不過用頭腦。單挑像格鬥拳擊那樣放在一個擂臺,那是不可能戰勝老虎的。所謂武術大師單挑老虎都是意淫

在中國只要人們願意出現的事物。就會有文化人杜撰出來滿足人的需求。而很多人不願意辨別真假。時間長了就有人信了。百年前大部分人信嫦娥在月亮上有個別墅。那是主旋律,誰質疑一定被惡意攻擊。現在…… 現在武術也快顯現它真面目啊!沒有信飛簷走壁。少有常識就明白有武術護身且人數眾多我們為啥打不過不懂武術兵法北方野人。吃肉長大的身體就是比吹牛逼吃野菜長大的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