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今日本天皇在日本民眾心中地位是怎樣的?

追夢的少年54


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日本民眾對天皇的看法,與近幾任天皇有關,也與更古老的天皇和傳統文化有關。


在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神是天照大神,她掌管著眾神居住的高天原。後來天照大神派天孫·瓊瓊杵尊來管理日本。此後天照大神的子孫就世代管理著這片土地,而這些後代就是日本皇室。所以在日本人眼中,天皇是神聖的國家象徵,是他們在人間效忠的對象。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也把天皇作為尊崇對象,而即使是在今天,日本也有約兩成國民信仰神道教。

再說歷代天皇們的作為。

按照日本傳說,日本的第一任天皇是公元前660年到前585年在位的神武天皇。但第一位歷史可考的天皇是第十代崇神天皇,第一位相關歷史基本可信的是第十五代應神天皇。

應神天皇在位時的最大功績,就是引入中國漢字。他還邀請百濟學者阿直岐和王仁前往日本。在他統治期間,日本秦氏等氏族到達日本,給日本帶去了真正的文明。

後來的第二十一代雄略天皇和第二十五代武烈天皇,傳說都是暴君。

武烈天皇的暴行可能桀紂都有所不及。據《烈女傳》等記載,他曾經剖開孕婦的肚子觀看胎兒;曾經把人的指甲拔掉,然後令他用手挖白薯;曾經把人的頭髮拔光,叫他爬到樹頂,然後砍倒樹木,看他活活摔死;曾經令女人裸體和馬交配,如果陰部沾溼,則立即殺掉;不溼者入官為婢女。

而到了第三十三代,出現了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她在位時,在聖德太子的攝政下,對日本政治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大大加強了天皇權力。
從古代天皇們的作為而言,大多數擁有實權的天皇都或多或少的為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而對於那些暴君,日本民眾的心態也和我們提起桀紂時差不多。
總的來說,日本古代天皇整體而言是受到日本民眾長期以來的擁護的。

而從近代至今,明治、大正、昭和和明仁天皇四位天皇,則更具爭議。

明治天皇組織了明治維新運動,推動日本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但也推行軍國主義,使日本走向對外爭霸道路。

大正天皇時期,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以來最強盛的時期,出現了民主高潮,史稱“大正民主”。但在其在位後期,由於日本捲入一戰、軍閥掌權等原因,爆發了“大正政變”。而大正天皇本人,由於疾病纏身,加之性格暴躁,做出很多與身份不符的事,出盡洋相,逼得皇太子裕仁攝政。
昭和天皇,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在位期間日本對華侵略,參與二戰,又走出戰爭廢墟。


明仁天皇,日本現任天皇,也是唯一一位到訪過中國的天皇。

二戰後,由於美國干涉,日本天皇被“去神格化”,成為法律規定的沒有實權的國家象徵。他們對於日本民眾而言,就是習慣性崇拜、尊敬的對象,是傳統文化和國家的象徵。

總的來說,日本天皇對於當今日本民眾而言,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徵和精神寄託。儘管這個家族有功有過,但一直都是維繫整個國家團結一致的重要存在。


鄧海春


與英國王室的可以隨意被批判和泰國王室的絕對不可以被批判 (泰國法律規定,批判皇室將被處以“不敬罪”)不同。在日本,自古以來談論皇室是被視為禁忌的,但到了近現代,人們已經可以自由的談論天皇以及皇室了。不過,傳統的禁忌在循規蹈矩的日本人的心目中畢竟還是起著作用的,尤其是作為日本國家的象徵,今上天皇和皇后的努力及皇族成員的低調也都被國民看在眼裡,所以,一般來說,天皇及皇族在日本還可以說是受到普遍尊敬的。



當然,天皇在日本很少受到批判,這與天皇受制於日本憲法,從來不做政治上的發言有著很大的關係。但除去這個理由,天皇和皇室成員的現實作風也在起著很大的作用。




就拿現任天皇來說,他以高齡帶病之軀,從週一到週五每天要批閱各種政府文件;每年還要會見200多次國內外客人;參加30餘次各種祭祀活動以及多次體育大會等。此外,天皇還要出訪、看望受災民眾等等。尤其是作為親身體驗過戰爭的今上天皇,他每每以自身體驗指出戰爭之不幸,祈願和平的做法,也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絕大多數希望和平的日本人。這一切,都被日本人看在眼裡,並贏得了日本民眾的廣泛尊重。




事情都有正反兩面,關於天皇制的存續問題,一方面在日本的國粹主義者眼裡,有保皇派堅決主張恢復天皇權威,呼籲日本人要以天皇為中心建立皇權國家。一方面也有野黨及其他民間團體從他們的政治主張和經濟等現實考量出發,認為人畜無害的天皇制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主張應廢除天皇制,節約不必要的皇室開銷以充國用。當然,不置可否,認為天皇制存續與否應順其自然的人更是佔了絕大多數。




不過,最近,日本的這些保皇國粹主義者們好像有點煩,煩啥呢?原來他們的“今上天皇”坐在皇宮裡望著朝鮮半島突然生出親切感來了,內心裡覺得那地兒才是天皇的老家。這話兒一傳出來,一下子,保皇國粹主義者們立馬懵圈了,這是哪兒跟哪兒呀,今上的話的意思不就是說咱日本皇家的老祖宗乃為朝鮮半島人麼?那我們又算怎麼回事兒?難道自己尊了這麼多年的天皇竟然是朝鮮人,果真如此,那是何等的諷刺呀。自此,國粹主義者們徹底鬱悶了,而且鬱悶至今。


萬景路聊日常日本


現如今日本天皇在民眾之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也不是一個外人可以揣摩的,筆者就引用一些日本人的回答,來答覆這個問題。

天皇本身的存在還是沒問題的,

有人會以亂用稅金為理由中傷天皇制度,

但是即便有財產也是國寶級別的,並且原本就沒有收入。

不論是數九寒天還是三伏猛暑又或者是生病,他們也會在日本全國以及代表日本去海外執行公務(拜訪等)。

作為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可以稱為“皇帝”的這一點,還是值得驕傲的。

日本是尊重傳統的同時取得革新的國家。

天皇製作為傳統,是必須要遵守的。

韓國是全部進行革新,沒有傳統而言(看來日常黑韓國)

是國家國民的恥辱(說的是韓國)

眾所周知,天皇是日本國民的代表,反對天皇制度就是反對國民。

從出生就沒有假日的國民代表。

也沒有加班費。即便擁有著鉅額財富,也不能隨心所欲的使用。是不能用一般國民代替的。

從日本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天皇已經根深蒂固到思想之中,他們就認為天皇是日本的代表,是無法取代的事實,也是日本歷史的一個縮影。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二三事


文史頻道第41期之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在日本人眼中,數百年來都是神的化身,代表著日本的最高權力,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二戰中日本天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成為戰敗國,被盟軍佔領,來教育日本人走正常的發展道路。

東京審判中,日本天皇裕仁雖然逃過一劫,但天皇的權力被極大地削弱。

日本天皇成為了名義上的最高領袖,並不參與政府工作,成為了日本的一個標誌,就和英國的女王類似。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日本天皇在外人看來,已經不再具有威脅性。

但是在筆者看來很多日本人依然在做大日本帝國的美夢,他們時刻都有可能把日本天皇抬出來。


近年來,日本內閣政府無視亞洲人民的抗議,參拜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就是挑戰受侵略國家的底線。

如果有一天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日本右翼分子,日本天皇將會重新登上歷史舞臺,二戰將會重演。

不要說什麼日本民眾是愛好和平的,當初的日本軍人哪一個不是日本的民眾,他們殺害的亞洲平民還少嗎?

日本人在幾百年前就有侵略的基因,所以在筆者看來,日本民眾和日本政府沒有什麼區別。

—End—



冷月鉤沉


沒有實權,只是精神領袖,一種信仰,一種符號,和一種情懷;說有用沒有實際意義,並不能掌握軍國大事,說沒用,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它,缺少一種民族向心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f09f1a39192484ba4743db11860892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