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4月1日憶哥哥,天妒英才,未曾忘。@張國榮

4月1日憶哥哥,天妒英才,未曾忘。@張國榮

沉默是金

張國榮是演藝界人士,香港最具影響力的藝人之一,影視歌三棲全能藝人,有人說張國榮從來都沒有演過電影,因為他都是把真實的自己搬到了熒幕上,讓大家看到真是的張國榮;而張國榮的歌大多都很深沉,這也是他內斂的表現,懂他的人,從他的歌曲中就能感受到他的偉大。

4月1日憶哥哥,天妒英才,未曾忘。@張國榮

如果不是15年前在看破紅塵縱身一躍,如果能夠戰勝自己不被病痛打到,那麼現在的張國榮也許依舊活躍在娛樂圈,憑藉現在發達的互聯網傳播,相信他必定是娛樂圈的焦點。

意外離開讓人心痛,也催生了無數的猜想與唏噓,紛擾的世界沒能留住他,複雜娛樂圈也未能禁錮他。凝神細想,張國榮卻好像從未離開,仍舊掛著深情的微笑,低吟淺唱。

“徐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一首《千千闕歌》結束後,張國榮退出了歌唱舞臺,臺下的觀眾掌聲伴著熱淚歡送這位時代的驕子,即使有多麼的不捨,他還是離開觀眾的視線。從此舞臺上再無張國榮。

4月1日憶哥哥,天妒英才,未曾忘。@張國榮

說到張國榮的出道,其實並沒有那麼順利,上天總會磨鍊一個人的意志,待時機成熟之後才會讓他享受世界的矚目。

1977年張國榮首張EP《I Like Dreaming》成績並不理想,乏人問津,幾乎同期出道的陳百強卻已經風生水起了,張國榮不溫不火的人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79年,張國榮首張粵語唱片《情人箭》發行,由於張國榮初期的歌唱形象較為前衛不羈,所以一直都沒有得到大部分傳統聽眾的認同。

由於張國榮不懈的堅持,終於在1982年出現了轉折,轉投華星唱片的張國榮拜入黎小田門下,事業開始進入了上升期,後來又結識了後來的經紀人陳淑芬。在團隊的推動下,粵語專輯《情人箭》的口碑,算是差強人意。

1985年,香港樂壇的聖地紅磡體育館迎來了一個新紀錄:香港歌手初次開唱,就一連十場,並且場場爆滿,用瘋狂來形容當時的歌迷一點都不為過。第二年,如日中天的張國榮憑藉《有誰共鳴》擊敗了譚詠麟,獲得壓軸的“金曲金獎”

4月1日憶哥哥,天妒英才,未曾忘。@張國榮

從此,張國榮正式站上香港演藝圈的頂峰位置。

在傳奇的一生中,張國榮始終不忘初心、追求自我,未曾屈服任何人,也不曾隨波逐流。這份執著也是他成功的原因,堅持的終點就是成功。他的歌富有時代性,但又沒有時效性,時至今日也不曾有絲毫的疏離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