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河口區搶抓機遇 著力打造“一極兩區”

近年來,河口區緊緊圍繞打造“一極兩區”目標定位,搶抓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良好機遇,全力打造全省有影響、全國有特色的綠色油化強區、生態食品名城和臨港產業高地,奮力譜寫建設美麗幸福新東營的河口篇章。

春夏之交,中海石油東營石化升級改造項目進入工程建設收尾階段,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4.5億元,主要建設年產500萬噸原料精製、年產200萬噸催化裂化、年產6萬噸MTPE、年產180萬噸柴油加氫等12套裝置及配套工程,被列入國家發改委“2013年-2017年全國成品油質量升級重點項目”。項目具有流程短、工藝先進、清潔環保等優勢,致力於建設綠色生態、節能環保、數字化、智能化煉廠。

同樣,在河口藍色經濟產業園, 計劃投資12.85億元的山東亞邦新型食品添加劑、新型材料助劑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目前,設備、廠房基礎施工已完成,正在進行主體框架建設、儲罐製作安裝,設備陸續進廠安裝。

據瞭解,山東亞邦新型食品添加劑、新型材料助劑項目計劃建設年產1萬噸新型食品添加劑、年產2萬噸新型材料助劑,一期主要投資建設年產5000噸新型食品添加劑項目,項目採用多項高新技術,綜合技術在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產品用途廣泛,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力爭3到5年內建設成為國內外同行業領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標杆企業。

像中海、亞邦項目一樣,河口區牢牢把握國家、省、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把工業增質提效作為打造全市北部經濟增長極、實現“五年倍增計劃”的關鍵所在,制定了貫徹落實全市支持工業經濟發展十條意見的十一條具體措施,設立3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大力改造傳統動能,積極培育新動能,打造河口經濟升級版;大力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山東(河口)風電產業園和海上風電開發、亨通集團光伏發電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成功落戶;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以高端人才支撐高端產業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產學研結合,先後與上海交通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科院、社科院等58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係,為推動全區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河口區還以率先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圍繞現代畜牧、生態漁業、綠色種植三大優勢產業,實施了總投資30億元的22個農業重點項目,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現代畜牧方面,澳亞高端乳製品加工廠全面建成,全國首家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成功落戶,正邦三大豬場全面建成,加快打造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奶業強區。生態漁業方面,大力實施“海上糧倉”戰略,深化“海生.河口”漁業科技精準對接,投資9000佘萬元實施了海洋生物創新平臺項目,全方位提升海洋漁業產學研水平,打造高端高效生態的“海上河口”。綠色種植方面,深入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投資2.97億元規劃建設了6萬畝的“錦繡河口.黃河故道”現代農業示範區,創新建設了生態家現代農場、果園居民宿等產業融合項目,加快打造集高效農業、休閒觀光、文化旅遊於一體的高端農業園區。

在城鄉建設上河口區持續發力,加快建設品質城市、特色城鎮和富美鄉村。加快重大交通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河廣大道河口段、疏港高速連接線,加快推進疏港鐵路、環渤海高等級公路建設,積極構建內暢外聯、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持續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加快海盛路、海寧路等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建設,加快湖濱新區新一輪開發和老城區改造步伐。結合油田“三供一業”移交,投資40億元,啟動實施油田小區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小區居住環境和物業管理水平。實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堅持區域協調、特色立鎮,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和涉農資金,研究出臺加快鄉村振興、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培育形成優勢突出、特色明顯、錯位發展、相互協調的小城鎮發展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