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山西沿黃河旅行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東山居士28037888


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全長5464公里,途徑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省(自治區),是世界第五長河,在中國僅次於長江,是第二長河。

黃河在山西境內總長度為965公里,從北部偏關縣老牛灣流入,抵達南部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徑19個縣。

目前,山西省正在建設“黃河一號”旅遊公路,北起忻州偏關縣,南至運城垣曲縣,基本涵蓋了黃河中游沿途流經的19個縣市,長達1008公里。“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貫穿忻州、呂梁、臨汾、運城四個市,將連接起14個A級及以上景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黃河沿線好玩的景點。

一、偏關老牛灣



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二、萬家寨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是山西省引黃入晉工程的起點,自從大壩建成,高峽出平湖,奔騰的黃河從此溫婉柔順,水平如鏡。在兼顧發電、引黃的同時也成為一處水利風景區。

三、娘娘灘

位於河曲縣城北的黃河河道中,面積近13公頃,是黃河中唯一一座有人居住的島嶼。

四、西口古渡

位於河曲縣,雞鳴三省之地。宋代楊家將的祖籍所在地。

五、磧口古鎮



位於晉西臨縣黃河與湫水河的交匯處。在過去交通落後的年代裡,磧口以上的黃河水道是連結西北與華北物流的經濟大動脈,磧口險灘成為黃金水運通道的終結點,貨船至此不得不拋錨卸貨改走旱路,由此商戶雲集,終使磧口成為九曲黃河第一鎮。如今是美術家及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六、柳林黃河母親景區

柳林黃河母親景區,傳說大禹在三交鎮附近的孟門治水時遇險,大禹妻子為救丈夫,飛身擋住落下的巨石。大禹得救,而大禹妻子卻坐化成山。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把禹王娘娘坐化的這座山尊稱為“黃河母親峰”。

景區周邊還有紅軍東征渡口、紅軍東征紀念館、周恩來舊居、毛澤民徵糧處、劉志丹將軍殉難紀念亭等紅色遺址。

七、石樓天下黃河第一灣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奇最美石樓灣。石樓灣位於石樓縣辛關鎮馬家畔村,黃河在這裡劃出了一圈美麗的圓弧,被譽為“黃河第一灣”。

八、壺口瀑布



位於臨汾市吉縣,關於壺口瀑布就不多介紹了,因為太出名了,我國第四版人民幣50元背後圖案就是壺口瀑布。


太原晚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山西人的母親河。它穿過山西境內4市19縣(市),給三晉大地添加了波瀾壯闊的美景和源遠流長的文化。  


山西黃河板塊文化特色鮮明,是黃河流域古文明的核心區,華夏文明的源和根,體現了奮鬥不息的中華精神精髓。山西黃河段始於偏關縣,止於垣曲縣,基本涵蓋了黃河的中游地區。主體區包括忻州、呂梁、臨汾、運城等四市沿黃河的19個縣市。關聯區包括主體區之外的呂梁山區和中條山區。  


自高聳的西北向低緩的東南順流而下的黃河,孕育和書寫了人類歷史和華夏文明的華美篇章,沿線留下了古老的黃河文明,也塗染了獨特的美景。每一次目睹,都是那麼地震撼。今夏,沿著黃河而行,感受大氣磅礴,收穫清涼體驗,體味獨特人文。



精彩推薦

  

老牛灣——黃河長城在此握手

  

長城和黃河在老牛灣交匯,壯闊而美麗。  


長城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她猶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於中國北方遼闊的山川大地萬餘華里;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滄桑數千年,黃河、長城這兩大古代文明在此握手,為老牛灣平添神秘色彩。  


老牛灣是黃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站,有著黃河入晉第一村、天下長城第一墩、一唱雄雞聞三縣的美譽。黃河之水出河套至此拐彎流經深山峽谷奔騰南下,古長城至此逶迤東去。這裡的古堡、古渡、古棧道、古廟、古村落讓人驚歎不已。  


隨著引黃入晉工程和萬家寨水電站的興建,老牛灣變成高峽平湖。引水灌溉,種花養魚,開發旅遊。如今,老牛灣已經成為一個集休閒、度假、養生和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方。  


來到老牛灣,最值得去體驗的有老牛灣堡、望河樓、乾坤灣、大峽谷、古村落、明長城。老牛灣村中到處都是錯落有致的窯洞,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窯洞都是石頭砌成,別有一番韻味。穿行在古村落中,幾百年歷史的窯洞到處都是,緩步慢行,一種古樸撲面而來。

  

乾坤灣——走近天下奇灣

  

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莫過乾坤灣。  


臨汾市永和縣乾坤灣,是黃河流域上一道奇特的風景,位於秦晉大峽谷中,壺口瀑布上游。“母親河”黃河流經永和68公里,形成了7個大灣,統稱為“乾坤灣”。  


站在黃河岸邊,俯瞰美麗的乾坤灣,眼前呈現一幅曠世絕倫的畫卷:從天而降的黃河,在這裡一改奔騰咆哮的剛烈,劃出7個相似又各具特點的320度“S”形大灣,勾勒出陰陽八卦圖案,形成河抱山、山依河,河中有山、山中有河的奇特景觀。  


永和縣地處晉西呂梁山脈南麓,黃河晉陝大峽谷東岸,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永和保留了十分完整的紅色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文化旅遊底蘊深厚,資源獨特。  


經過近年來的宣傳推介、精心打造,永和乾坤灣、紅軍東征紀念館、紅軍井已聲名遠播,已形成“一日遊”“二日遊”精品旅遊線路。目前,正在與一河之隔的延川縣以及鄰近縣市捆綁開發“多日遊”精品線路。

 

磧口——觸摸滄桑古鎮

  

黃河不只是洶湧的,它也有柔情的一面,母親河養育了沿岸無數的百姓。靠著黃河的哺育,才有了《人說山西好風光》這悠揚動聽的歌曲。在磧口古鎮,遊客便可以觸摸到沿黃古鎮的滄桑,體驗到不一樣的黃河之美。  磧口位於黃河晉陝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里處,南臨著名的孟門古鎮,因黃河第二大磧大同磧而得名,凝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  


磧口從清代乾隆年間興起,此後200餘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貿重鎮。民間有“馱不盡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青定頭,南峪口,拴起騾子跑磧口”之說,可見當年的繁華。正所謂“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  


歷史的輝煌,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磧口旅遊區主要包括黃河大同磧、磧口古鎮、西灣、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龍廟、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黃河峽谷天然石雕等。  


在現代化的今天,磧口古鎮依然古色古香,腳下是石板路,兩邊是高圪臺,房簷連著房簷,店鋪挨著店鋪。門對門,窗對窗,夜間屋裡說話,對面都能聽得清楚。老店鋪、老字號、老房子上有明清風格的磚雕、木雕、石刻,到處是文化,遍地見藝術。  


漫步在五里長街上,彷彿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一下走進了歷史,一切都那麼悠遠、深沉、厚重。

  

壺口——感受黃色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上惟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第二大瀑布,號稱“黃河奇觀”。壺口瀑布在臨汾市吉縣,黃河水奔騰呼嘯,在吉縣這邊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十分壯觀。  


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所以,一年四季遊客到壺口瀑布欣賞到的景觀都不盡相同,四時風光均值得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夏季黃河上游暴雨後,由於水位迅速上漲或者每年的春季黃河冰凌期,為了安全起見,景區有可能會臨時關閉。準備此時段前往景區的遊客,記得提前電話諮詢景區,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大禹渡——重現禹王歷史

  

大禹渡黃河風景區位於我省芮城縣城東南10公里的黃河之濱,佔地面積450公頃,依崖傍水,風光秀麗,素有“黃河明珠”“北國江南”之稱。從古至今,萬里黃河兩岸惟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僅此一處,這裡流傳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這裡是一處融合黃河文化、大禹文化、佛教文化、現代水利文化為一體的黃河風景遊覽區。  


這裡生態環境優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有“森林氧吧”之美譽;這裡有經地礦部檢測富含鍶、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礦泉水;有黃河流域最大的石雕大禹像、定河神母雕塑和巨石天書以及各式閣亭等景觀;有當年大禹親手栽植、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曆史的古老神柏;有清道光四年立石遺存的《神柏峪重建禹王廟的碑記》等。  


景區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增加遊客參與度,提升旅遊的融入性,景區還推出了有“水上飛機”之稱的豪華氣墊船項目,水陸兩棲,遊客可以在景區盡情感受黃河魅力,“遊客來到景區就可以感受到獨具地方特色的黃河文化、水利文化。入住臨河窯洞賓館,品嚐黃河鯉魚百宴,觀賞黃河美景,盡享美好旅程。”


山西晚報


華夏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九曲黃河所造就的自然景觀更是令人震撼。黃河——晉陝大峽谷,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晉陝大峽谷中當屬“龍門﹣石門﹣孟門”最具代表,是最能寄託人們黃河情思的“三門奇觀”。三門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石門,它也是黃河的最窄處。石門兩岸懸崖壁立,如刀削而成,兩岸懸崖峭壁,峰聳秀,煙迷玉黛,如詩如畫,風光獨特,甚為壯觀。在石門東岸的懸崖絕壁上有一千古絕梯,即“黃河大梯子崖”,此梯盤旋於千仞絕壁之上,為黃河第一掛壁天梯,登頂黃河大梯子崖,北看石門汲浪,南眺龍門飛鯉,真是集山靈水秀於一身,舒大河豪氣於千里。

石梯位於山西河津市下化鄉半坡村境內,垂直高度近400米。拒鄉寧縣誌記載,北魏時期就已存在,魏孝文帝(拓跋宏)曾御駕親臨,在此立碑(該碑在1971下化鄉劃歸河津之前被鄉寧縣文物管理部門收藏)。

梯子崖古棧道,由三百六十五個臺階組成,純人工開鑿,歷經1500餘年,鑿痕猶新,令人震撼不已,感嘆古人攻堅克難的勤勞、智慧、進取精神!

相傳當年大禹治水時,在石門遇惡龍阻撓,無法進展。大禹無計可施,便鑿出通天石梯(梯子崖),欲登上天庭,向玉帝告狀。然而天梯鑿通,天庭近在眼前,卻無法進入。

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不忍看洪水氾濫,百姓受苦,就點化引導,大禹才得以進入天庭。玉帝遣天兵天將收服惡龍,大禹率民眾晝夜奮戰,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才得以疏通黃河,百姓安居。

後民眾為感謝觀世音菩薩,就在當年觀音點化幫助禹王處,築鑿石廟,日夜拜謝,香火綿延不斷。

在石廟的東側不足幾米的石崖上,有一個清晰的大腳印,相傳大禹當年經觀音點化後就是從這裡赤腳上躍,才進入天庭,見到玉帝。

石廟兩側有一副鍥刻在青石上的對聯:雲梯萬丈天台近,雪浪千層紫竹通,橫批:慈航普渡。

據民國版 《鄉寧縣誌》記載:梯子崖上有倚梯城,為古屯兵之所。太和二十二年,魏孝文帝西巡至此,並勒石紀念,原碑立在梯子崖上。由此推斷,1500餘年前,梯子崖已存在,當時是什麼樣子,已無從知曉。


平心教育1


在山西在黃旅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景觀,無活一一列舉,但千年流淌的母親河,衝涮著古老的黃土地,源河而行,無比肆意。

有幾處景色不可不去。

磧口古鎮:坐落在臨縣古河邊的古渡口上,古鎮保存完整,古樸渾厚,且民風淳樸,是黃河岸邊不可多得的古鎮。




壺口瀑布:名滿天下,水聲震天,咆哮奔騰,氣勢恢宏,絕對值得一去;可以去山西側也可以去陝西側,陝西高山西低,觀看角度不同。



風陵渡:“風陵古渡初相識,一見楊過誤終身”。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提到此處。黃河上最大的古渡,晉豫冀三省交通咽喉,遠處與古潼關遙遙相望。




沿著黃河行走,就如同在歷史的長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