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大明錦衣衛從這支精銳部隊產生,殺人數萬天下恐懼

錦衣衛,明代著名的特務組織,近些年被文學作品和影視劇大肆宣揚,繡春刀飛魚服,行動詭秘,武藝高強,忠心耿耿,權力巨大,這就是我們印象中的大明錦衣衛了。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錦衣衛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他最初怎麼形成,朱元璋選拔怎樣的人加入錦衣衛,又是如何運用他們實現了統治的呢?

今天我們就說說朱元璋和錦衣衛的故事。

大明錦衣衛從這支精銳部隊產生,殺人數萬天下恐懼

朱元璋從郭子興的部隊脫離,前往南京建立相對獨立的割據勢力,這個時候朱元璋就開始著手組建一支效忠於他個人,忠心耿耿,又精明強幹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朱元璋的貼身侍衛部隊。

從歷史記載來看,最初朱元璋的侍衛部隊多為其心腹爪牙,明初大將沐英就曾擔任朱元璋侍衛,沐英是孤兒,後被朱元璋和馬皇后收為義子,此人足智多謀又驍勇善戰,同時忠心耿耿,後來沐英作為明初開國名將,世代鎮守雲南。

還有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人在洪都戰役中,以4萬部隊擋住了陳友諒60萬大軍。

從沐英朱文正我們可以判斷,朱元璋最初的侍衛部隊人員精幹,都是年輕有活力的青年才俊。

朱元璋組建這樣的部隊意圖十分明顯,除了保衛個人安全,最大的作用就是充當他統治的核心力量,就好比是唐朝末年的“鴉兒軍”“牙兵”“侍衛親軍”這一類的部隊。

大明錦衣衛從這支精銳部隊產生,殺人數萬天下恐懼

公元1356年,朱元璋稱吳國公,成為一國之主,他將自己的侍衛部隊改編成“拱衛司”,後擔心其權力太大,又改編成“親軍都督府”統轄的“儀鸞司”,經過改編後的“儀鸞司”人員更多,組織卻更加嚴密和規範化,朱元璋用這支部隊執行秘密任務,如暗殺諜報等工作,據說暗殺小明王韓林兒的正是這批人,這就是錦衣衛最初的雛形。

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中擊敗宿敵陳友諒,侍衛部隊表現出色,受到朱元璋讚揚。

伴隨著朱元璋實力的增強,手下官員和部隊人數膨脹,管理難度更大,朱元璋疑心重,他為了有效控制官員和軍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用特務組織監察官員和將領,就是重要的手段,這個任務自然是落在了這些特務的身上。

據說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身邊皆有特務暗中監視。

大明錦衣衛從這支精銳部隊產生,殺人數萬天下恐懼

朱元璋有個習慣,喜歡將每天重要的事情寫在字條上貼在床邊的屏風上,而有資格傳遞字條的人只有“儀鸞司”,可見這些人的地位。

明朝統一中國後,外部敵人被擊敗,朱元璋將目標對準了內部的潛在威脅。

公元1382年,“錦衣衛”正式成立,他們只聽皇帝一人調遣。內廷拱衛司最初只是正七品,而錦衣衛指揮使則是正三品,可見特務組織地位的攀升。

在明初幾次屠戮功臣的大屠殺中,錦衣衛充當了朱元璋的刀。

胡惟庸案就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主辦的,而藍玉案則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主辦的。僅這兩個大案,就殺了足足四萬人,可以說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老謀深算的朱元璋後來殺毛驤和蔣瓛平息眾怒,錦衣衛成了替罪羊。

在洪武皇帝晚年,他認為錦衣衛權力太大,擔心自己孫子朱允炆年輕鎮不住,因此大肆裁減了這個組織。當然老皇帝表面上說的漂亮:是為了結束恐怖統治,所謂“非法凌虐,誅殺為多”。

永樂皇帝朱棣稱帝后,為了加強統治,恢復了錦衣衛組織,從此以後一直延續到大明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