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

“八仙”出自唐 杜甫《飲中八仙歌》。

酒中八仙 ,指唐開元年間長安市上的八位嗜酒好仙的“酒仙”:一仙 賀知章、二仙讓皇帝李憲長子、汝陽王李璡、三仙唐太宗長子、恆山王李承乾的孫子、清和縣公李適之、四仙 崔宗之、五仙 蘇晉、六仙 李白、七仙 張旭、八仙 焦遂。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 壹錦唐汝繡《醉八仙》

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市上“飲中八仙”的醉後之態。

眾所周知,杜甫一生坎坷,留下了大量描寫苦難的血淚之作。《飲中八仙歌》是一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詩人以洗煉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將他們寫進一首詩裡,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這首《飲中八仙歌》是杜詩少有的瀟灑傑作。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杜甫曾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朝,被稱為“三朝遺老”,學術界一般將他的一生劃為四個階段:讀書和宦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十載困守長安時期(三十五到四十四歲);陷賊與為官時期(四十五到四十八歲);棄官及以後的漂泊時期(四十八到五十九)。杜甫剛剛進入長安的時候,滿懷理想,裘馬輕狂,碰巧結識了李白等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於是帶著崇敬的心情和半諧謔、半寫實的筆調創作了這首《飲中八仙歌》。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 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市上“飲中八仙”的醉後之態,知章二句,汝陽三句,左相三句,宗之三句,蘇晉二句,李白四句,張旭三句,焦遂二句,寥寥數筆,各顯仙意。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

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八仙醉酒各具神態: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酒態憨鞠醉八仙 巧針飛線入畫來

“汝繡”《醉八仙》來自河南壹錦唐刺繡有限公司。該公司秉承“傳承祖國刺繡工藝,打造行業領先水平”的經營理念,“立足傳統工藝,採用現代技法”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大幅機繡雙面繡”更是倍加引人注目:產品設計精心、用料精良、做工精細、入針精準,既色澤明豔,又富有立體感。特別是雙面圖案猶如孿生兄弟,相似度到了難以識別的地步。諸多行業專家感嘆只知蘇杭刺繡工藝精良,竟不知河南汝州的刺繡工藝竟然如此精湛領先,紛紛表示要到汝州實地參觀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