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無論從幅員、人口和國力方面看,還是從歷史縱深和氣質情懷看,中國都是無可爭議的世界級大國。面對中小國家的憂慮擔心,新中國曆屆領導人均向國際社會做出“永遠不稱霸”的堅定承諾。新時代,中國正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轉變,前所未有地站到世界舞臺中央。“強起來”之後的中國會不會變得像某些國家那樣凶神惡煞、到處欺負人?中國會不會尋求取代美國,成為新的全球霸權?這是世人以及國人都特別關心的問題。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2014年就中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最好的描述方法是比較美國和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份額。1980年,美國佔世界經濟總額的四分之一而中國佔2.2%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更低,中國的經濟體量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然而到了2014年,美國所佔的世界經濟份額已經下降到了16%左右,而中國所佔的份額已經超過了16%,這就意味著中國超過了美國!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本該給美國人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調整心態適應新的世界秩序,我們現在不再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你知道在美國任何領袖,無論是政治領袖還是知識分子領袖都不可能公開討論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的事實!美國曾經有過非常優秀的戰略思想家,比如亨利.基辛格、齊比涅夫.布熱津斯基、喬治.肯南等,但現在可悲的是當美國從世界第一大國變為第二大國時,已經沒有人來指導美國如何在這個新世界裡自處了,這讓現在的美國人對所處的世界沒有安全感。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美國國內政治氛圍開始發生了變化,使一些曾經處境邊緣的少數反華派,逐步掌握了對華輿論主導權。他們看到,中國經濟規模已超過美國三分之二這個“臨界點”,便認為中國客觀上已具備挑戰美國霸權的實力;他們感到最近幾年中國治國方略和發展方向的變化與他們的期待不符,感到中國捍衛和拓展自身利益的態度比以往更加堅決,便誣稱中國將不可避免地走上“對內專制”“對外擴張”的老路;他們當中甚至有人認為,中國一直有個秘而不宣的“百年馬拉松戰略”,試圖在亞洲建立“擴大版朝貢體制”,最終取代美國成為新的全球霸權。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英國著名漢學家馬丁雅克在講演《中國崛起》時說道:如今的美國用現實主義的理論去揣測中國的戰略意圖。如果先天假定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具有道義合理性,而認為任何國家的實力增長都將破壞國際秩序穩定並因此處於不義地位,如果先天假定中美在國際體系當中是一山二虎的互不相容關係,否認中美兩國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擁有共同利益,那必然會把中國的一舉一動視為威脅,將中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視為侵略舉動,而對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的貢獻視而不見。反而認為中國加強國內治理就必然導致集權專制,認為中國自身強大就必然謀求霸權地位,認為中國自身發展就必然犧牲他國利益,這顯然對中國的政治智慧和治國方略缺乏最基本瞭解。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任何國家的戰略選擇和發展方向,都是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現實國情和時代潮流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強起來之後的中國之所以不會稱霸,是因為中國在文化上從來不認可霸權。中國文化歷來主張“行王道”、反對“行霸權”,認為霸權其實是一種很低級的對外戰略選擇和國際關係形態。縱觀歷史,我們就不難看出如果當時中國持有西方國家的帝國主義思維,想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擴張殖民地,那麼澳大利亞現在就應該屬於中國了,然而現在澳大利亞是一個西方國家,因為英國殖民者不遠萬里穿越大西洋、太平洋來殖民澳大利亞,所以我認為擴張領土、征服世界並不是中華文明的傳統,中國悠久的歷史足以讓世界上其他國家放心。當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時,她不會殖民世界、不會重複西方國家在其權利顛覆時的所作所為。

西方都在疑惑中國強大了會稱霸嗎, 英國教授: 中國不具備稱霸基因

新時代的中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戰略願景,其中國內層面的核心願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際層面的核心願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兩者共同構成了未來30年中國大戰略的主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本質就是實現更高程度的現代化,建成版本更高的現代化強國。中國的大戰略完全是正大光明的,不僅沒有夾藏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根本利益,而且還將是推動21世紀曆史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正面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