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18年小麥後期價格怎麼樣?

安於此生9318


筆者以為,今年的小麥後市價格肯定會繼續上漲,同等質量的小麥價格較去年有所增加,但是上漲空間將會有限!

小麥後市漲價與風險並存!

據筆者瞭解,目前全國小麥基本收穫完成,河南、安徽、江蘇、湖北麥區夏糧收穫全部完成,河北山東地區夏收接近尾聲。隨著新麥集中上市,市場壓力將有所體現。

近日小麥價格凸現上漲行情,並不代表後市就能達到非常高的價位。在政策、市場並不支持麥價大幅走高的環境下,提醒各市場主體切實把握好收購時間和節奏,切忌存有搶糧賭市心理,盲目追高小麥價格,不然,瘋漲過後將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

受近來新小麥價格上漲迅速的影響,市場購銷活躍度較前期提高,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搶糧現象,持有高質量小麥的農戶惜售心態增加。筆者認為,符合質量要求的小麥有望繼續穩中上行,但其上漲空間將相對有限,盲目追高小麥價格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

政策影響小麥後市價格走勢!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供需相對寬鬆,國家政策性小麥庫存依舊高企,初步統計目前臨儲小麥庫存仍在7400萬噸左右。尤其2017年產小麥質量較好,2800萬噸最低收購價小麥顆粒未銷,對彌補2018年小麥減產缺口綽綽有餘。因此,今年主產區局部小麥產量、質量受損,還不足以影響未來市場的供需大局,基本面並不支持麥價大幅走高。


市場還普遍預計,隨著小麥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夏收集中收購結束後,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繼續下調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同時,為加快小麥“去庫存”進程,國家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亦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未來的政策影響預期依舊會對市場體現利空。

所以,今年的新麥價格未來可期,但是幅度確實有限。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6.15


糧油市場報


今年對於種植小麥的農戶而言,豐收的情況並不理想,村裡很多農戶的小麥單位面積畝產量才400-500斤,而原來小麥種植畝產量能達到800斤。

目前小麥的產量會影響後期小麥的價格走勢。為啥這麼說呢?

一、產量是主因,從農戶家裡種植小麥的情況看,產量或多或少的降低。舉例,在需求量穩定的情況下,產量下降小麥的價格會有上漲的跡象。

村裡有一小麥種植大戶,100畝地的小麥原來能豐收9萬斤,而今年由於雨水、澆水不穩定等元素,產量才500斤豐收了50000斤,從出售的情況看原來能賣10萬元,而今年賣5.5-5.8萬.

二、目前臨儲小麥收購下降,下調了2018年產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國標三等收購底價為1.15元/斤,比2017年下調了3分/斤,這也是2006年實行小麥託市收購政策以來首次下調。對比當前的市場價格,後市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

三、小麥加工企業收購沒有大量的收購,因為這是夏季,小麥等農產品的消費淡季,很多小麥加工企業也是淡季,所以這時候並沒有大量收購小麥。

四、小麥庫存在新豐收小麥時機,採取了去老庫存換新小麥的打算。為了進一步將原來的小麥去庫存,短時間供應增多,價格會下降。

所以,總體來說,各個因素的相互疊加有上漲的、有下降的,2018年後期現價1.175元一斤穩定的幾率大一些。


小希時間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統計,截至6月13日,全國已收穫小麥2.78億畝,收穫進度過八成。2018年產小麥收割已經進入尾聲,隨著新糧的大量上市,在今年小麥面積減少、產量下降、品質下降的情況下,質量好的小麥受到市場的高度青睞,收儲企業、加工企業及貿易商收購積極性比較高,但農民的惜售心理明顯加重,帶動新麥收購價格快速上漲,目前很多地區的國標三等以上小麥價格已經超過國家公佈的1.15元/斤的最低收購價。

但從收購進度來看,由於市場上高品質的糧源比去年下降,各方主體還存在一定的觀望心理,導致收購進度同比偏慢。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的數據,截至6月10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336.8萬噸,同比減少300.1萬噸,其中:江蘇收購156萬噸,同比減少65.4萬噸;安徽收購46.8萬噸,同比減少97.9萬噸;河南收購19.7萬噸,同比減少112.7萬噸;山東收購12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湖北收購32.3萬噸,同比減少43.9萬噸。河北收購9.1萬噸,同比增加6.8萬噸。

從後期價格走勢來看,預計一段時間內小麥價格仍將保持穩步上漲走勢,並且符合國標的糧食價格很可能都會高於託市底價以上運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今年小麥產量下降,特別是質量好的小麥供應水平明顯低於去年,使得各級主體對後市的看漲預期增強,搶抓糧源的心態積極;另一方面是前期企業積極拋售庫存,需要新麥來補庫;再者,往年新小麥收購期間,國家仍正常進行託市陳小麥拍賣,但今年從6月18日開始,國家暫停了2014-2016年產政策性小麥庫存的拍賣,導致市場供應渠道單一集中到了新麥身上;最後,農民及基層的貿易商仍有惜售心理,特別是已經收到家裡的糧源,農民等價的意願增強,市場上量沒有往年同期這麼多。

但也需要注意市場存在的風險,主要是當前收購意願比較強烈的是各級糧庫的輪入補庫,一旦任務完成,那麼其收購就會減退,市場收購主力將集中到麵粉加工企業,對於麵粉加工企業來說,這幾年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而麵粉的終端消費一直比較疲軟,除了部分大型加工企業還能保證較高的開工率之外,其他中小型的麵粉廠能維持在50%的開工率就很好了,因此收購策略多是邊加工邊收購,大量建庫存的很少。所以,隨著這一波漲勢過去之後,後期收購主體的態度將會轉變,對價格的繼續上漲也將起到抑制作用。另外,需要關注的風險就是國家庫存的往年產託市小麥什麼時候重啟拍賣了,一旦重新投放市場,由於拍賣底價經過兩次下調,目前國標三等只有1.175元/斤,勢必對市場價格構成壓制。


糧小咖


今年受不利因素影響,我國小麥主產區新麥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得目前新麥收購價格出現不同方式運行,優質新麥供應量缺乏,價格看好,而劣質新麥價格卻不被歡迎。



以下是今年6月初,各地區小麥收購量與往年數據對比:

江蘇收購61.4萬噸,同比減少24.7萬噸。

安徽收購1.6萬噸,同比減少23.9萬噸。

河南收購5萬噸,同比減少23.5萬噸。

山東收購3.2萬噸,同比減少0.7萬噸。

湖北收購26.1萬噸,同比減少33.3萬噸。

河北收購3.4萬噸,同比增加3.4萬噸。



整體收購量相比去年大幅度減少,這與今年小麥總體產量下降有直接關係。目前全國小麥收購最低收購在1.15元/斤。

據市場監測,6月中旬新麥收購價:江蘇東海2320元/噸,安徽太和2340元/噸,河南南樂2420元/噸,山東東明2420元/噸,河北元氏2420元/噸。

根據市場預測後期小麥價格將會出現一定的小幅度上漲局面,但是要達到1.4元/斤,難度卻相當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麵粉加工企業逐步對優質小麥加大收購力度,而2017年小麥質量相對較好的陳麥主要還是以臨儲方式存在,尚未投放市場;加上農民目前存在著大量惜受行為,由於供需關係,因此後階段優質小麥價格將會有所上漲,而普通小麥價格卻波動不大,仍然以1.15元/斤~1.18元/斤左右價格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