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NBA有人職業生涯搶下過20000個籃板嗎?歷史搶板最多的是羅德曼嗎?

看熱鬧的結婚狂


現在的NBA更推崇進攻,但是防守也沒有球隊敢鬆懈。籃板球保護的越好,自家球隊打快攻的機會越多,同時也減少對方打二次進攻機會。在NBA歷史上有很多籃板高手,他們要麼是身體優勢明顯,要麼就是對於籃板嗅覺靈敏,對於籃板球的預判能力出色。他們場均搶下12個籃板,或者單場搶下20個籃板,真的不是難事。那麼作為球員,整個職業生涯想要搶下15000個籃板有多難呢,目前歷史上也就6人做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下,這6位“籃板痴漢”都是誰!

6:鄧肯在NBA打了19個賽季,生涯場均10.8籃板,每場鄧肯都能貢獻接近11個籃板,難怪被球迷譽為“石佛”。鄧肯單場最高籃板紀錄是27個,僅僅差3個就完成30個籃板神蹟。鄧肯常規賽一共出戰1392場,19個賽季搶下了15091個籃板,他也是剛好超過15000籃板最低標準。鄧肯籃板能力如此出色,竟然沒拿過籃板王,這確實令人意外。

5:摩西.馬龍雖然可以在4號和5號位轉換,但是他更多還是打的中鋒。馬龍同樣打了19個賽季,場均能搶下12.2籃板,這跟他超強的身體素質分不開。摩西.馬龍一共拿下過6次籃板王,其中在1979賽季,他場均更是誇張的搶下17.6籃板,完全是籃板收割機。他生涯一共搶下16212個籃板,排在歷史第5位。

4:埃爾文.海耶斯是比較遠古的球星,他巔峰是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海耶斯在NBA打了16個賽季,場均有12.5籃板。要說打球時間和場均籃板數,他跟摩西.馬龍差不多,為何能排在他前面呢,關鍵還是出勤率高。海耶斯16個賽季,沒有1個賽季出場低於了80場。如此高的出勤率,加上場均12.5籃板,這才有了16279個籃板。

3:不得不佩服以前的球星,真的是很全面,不僅能進攻還能防守,賈巴爾就是代表人物。賈巴爾在NBA打了20個賽季,場均不僅有24.6分,還能搶下11.2籃板。雖然賈巴爾只有1個籃板王,但是因為打球時間長,出勤率也很高,他20年一共搶下了17440個籃板,高居歷史第3。

2:拉塞爾不僅是“指環王”,同樣也是籃板高手。他在13個賽季裡,場均能搶下22.5籃板,他籃板數比很多人得分都高。拉塞爾生涯只有3個賽季,場均籃板低於了20個,這統治力確實可怕。21620個籃板,拉塞爾總籃板數排歷史第2。

1:第一就是“籃球皇帝”張伯倫,他僅用了14個賽季,就搶下了23924個籃板。張伯倫在NBA打了14個賽季,就拿了11次籃板王,他就是籃板領域的邁克爾.喬丹。如果張伯倫能多打幾個賽季,估計籃板數就會朝30000個去了。

現役唯一有可能搶下15000個籃板的,還得是曾經的魔獸霍華德。他目前搶下了13101個籃板,距離15000還有2000左右的差距。雖然霍華德在進攻端存在感越來越低,但是籃板能力一直都在,他14個賽季籃板數都上了雙。他目前是33歲,我們保守估計他打到36歲,他生涯場均能搶下12.7個籃板,假設他每個賽季打75場,他一個賽季就是接近1000籃板。只要霍華德不受傷,15000個籃板完全能實現。


老鄧侃球


大蟲職業生涯籃板數連NBA歷史前二十都進不去,何談搶籃板最多(文章中會給大家介紹羅德曼的一些故事,羅德曼性格如此,跟他從小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係)。近代NBA籃板最多的是蒂姆•鄧肯,總數為15091個,位列NBA歷史第六位,現役則以霍華德為首,目前籃板數為13133個,排在歷史第14。下面是NBA歷史總籃板數排行前十:
從上圖
可以看出,NBA歷史上總共有兩名球員籃板總數超過20000個,分別張伯倫和拉塞爾,作為宿敵兼好友,兩人都可謂上古神獸,在60-70年代的NBA,統治著聯盟,因為年代原因兩人的身高在當時聯盟幾乎都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再加上那時候球員命中率低,因此導致場均籃板球極多,不然職業生涯籃板球場均22+,簡直不可想象。

  • 張伯倫生涯最高55籃板,當時全場149籃板,籃板率為0.369.
  • 羅德曼生涯最高34籃板,當時全場93籃板,籃板率為0.366

“大蟲”羅德曼職業生涯前期在活塞就是小弟一個,第二輪秀在頭三個賽季基本上就是常坐替補席,直到90-91賽季,羅德曼坐上首發後,突然籃球天賦被挖掘,在今後的7個賽季裡,他賽季場均最少搶到14.9個籃板,一度蟬聯7屆籃板王,自此開啟了他籃板狂魔的新潮。羅德曼是孤獨的,他進聯盟時已經25歲,在NBA僅僅征戰13個賽季,其中99到00這兩年一共才打35場比賽。



羅德曼從小無父,進高中時才168cm,連上籃都不會,他偷過手錶,看過飛機場,據說到20歲還是處男,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是雙性人,以至於想過自殺。正因為從小缺愛,以至於性格孤僻,他擅長撒潑玩賴,個性乖張,希望用這些來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後來來到NBA,提拔他的是戴利老爹,在以“壞孩子軍團”著稱的活塞,羅德曼更是將其撒潑玩賴、假摔和小動作用到了場上,他酷愛染頭髮、刺紋身,在常人的眼裡就是一個十足的“壞人”。


籃球專區


不請自來,問題有些意思,筆者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大家有什麼看法可有在留言區談論!

NBA有人職業生涯搶下過20000個籃板嗎?

20000個籃板是什麼概念?以15年職業生涯來算,就是說平均每個賽季要搶到>1333個籃板,哪怕是82場全勤,每場也要搶下>16.3個籃板球,這是什麼水平?我們來看下開賽至今聯盟籃板球排行榜!也就莊神剛剛符合,這還是開賽季一個月的數據,這樣的數據堅持15年,並且每賽季堅持82場全勤,那麼無論是身體天賦和個人競技狀態都要保持在聯盟最頂級。不知未來NBA會不會有人能達到。

但是在遠古大神裡,確實有兩位NBA殿堂級的超巨拿下了籃板球20000+的創舉!他們分別是“兩萬斬”--張伯倫,和“指環王”--拉塞爾。下面給大家分享下兩位的籃板球成就!

“張大帥”不僅是NBA歷史上有名的得分機器,同樣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籃板保護神,他曾在11個賽季裡單賽季籃板總數冠絕全聯盟,1959-60賽季至1962-63賽季、1965-66賽季至1968-69賽季、1970-71賽季至1972-73賽季,張伯倫的單賽季常規賽籃板總數都是全聯盟第一。並且場均籃板數達到了令人咂舌的22.9個,這也讓眾多後生們難以望其項背。 並且大帥還保持著NBA單場籃板個數記錄--55個。生涯共拿下23924個籃板球,冠絕聯盟,可以說是後無來者!

比爾-拉塞爾以21620個籃板排名第二,另外在1957年11月16日凱爾特人主場迎戰勇士的比賽中,比爾-拉塞爾半場搶到了32個籃板,最終帶領凱爾特人111:89戰勝了勇士。半場32個籃板也是聯盟半場籃板球最高記錄。

再談談題主說到的羅德曼,丹尼斯-羅德曼曾在1991-92至1997-98賽季連續7個賽季成為聯盟籃板王,在這一點上連張伯倫都沒有達到。但是其生涯總共才拿到11954個籃板球,距離20000+還有很大距離。

最後說一下目前現役球員,籃板球最多是德懷特-霍華德,共計拿下11898,這個賽季應該可以超過巴克利。

下面附上NBA籃板球總數前40位,數據截至上賽季。


RIP逝去的籃球


NBA歷史上有人職業生涯搶了20000個籃板那就是拿到過單場100分的上古大神威爾特張伯倫,他職業生涯總共搶下了23924個籃板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216cm的他臂展長度達到2.33米、裸足摸高可達2.89米這樣的身體條件在當時來講是絕無僅有的,再加上當時沒有三秒規則的限制也造就了張伯倫職業生涯30.1分22.9籃板的無敵數據。




此外職業生涯搶過20000籃板的還有與張伯倫同時代的比爾拉塞爾他也搶到了21620個籃板,206cm的拉塞爾雖然身高不及張伯倫但搶籃板能力絲毫不遜張伯倫,拉塞爾職業生涯也能場均搶到22.5個籃板這個張伯倫可謂平起平坐。此後籃板榜依次是賈巴爾的17440個、埃爾文海耶斯的16279個、摩西馬龍14968個。


現代籃球搶籃板在10000個以上的有石佛鄧肯的15091個、卡爾馬龍14968、加內特14662等等,而題主談到的羅德曼生涯搶到了11954個籃板,職業生涯場均13.1籃板也屬於很高的水平了。


奇思妙想君


對於NBA來說,從不缺少進攻型的“天才”。他們以各種眼花繚亂的方式在對方的場地上予取予求,但偏偏就有那麼一些“怪才”,他們對於籃板的偏執勝於進攻,從而讓比賽場中多了一抹不同的風景~~~


而在NBA漫長的歷史中,在職業生涯中能夠搶下20000個籃板的人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有兩個上古神獸——威爾特·張伯倫與比爾·拉塞爾。


對於“籃球皇帝”維爾特·張伯倫來說,除去那個“張兩萬”的雅號、或是1962年3月2日的100分之夜、“剩下”的便是那林林種種無法逾越的賽場數據——單賽季場均50.4分、單場55籃板、新秀賽季場均超過37分、27籃板、7個得分王和11個籃板王……


這些數據任何一個拿到現在的NBA聯盟中,幾乎可以說“不是人類能辦到的事兒”——或許很多朋友看到這裡,總覺得是有些厚古薄今,原來的聯盟與現在的聯盟在各個方面都無法比較,什麼球員能力、戰術術養、比賽強度、甚至投籃能力……OK,我們換個角度說一些張大帥的花邊——


在1980年,面對當時《體育畫報》的採訪時,張大帥曾表示自己的身高穿拖鞋的話在218公分,而在張伯倫轉投湖人時,體重達到了140公斤——要知道“大鯊魚”奧尼爾在剛剛進入聯盟時不過137公斤~~~同時張大帥的百米成績在11秒內、跳高在208公分、據傳如果不是進入NBA,那麼在斯諾克、田徑、排球、甚至國際象棋上都受到過邀請~~~


哦對了,據說在1969年,身披湖人戰袍的張伯倫在中場休息的時候要“補充”一整隻雞,或者12個漢堡……看樣子也可以參加個大胃王比賽什麼的~~~另外在看看張大帥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場均休息時間不過2分鐘多一點兒,一個賽季中79場比賽全部打滿~~~如果說張伯倫是“穿越回去的怪物”,那麼這個怪物也一定不是來自我們現代~~~


而與張伯倫逆天的身體條件和競技狀態相匹配的便是在NBA歷史籃板總榜單上23924這個數字。


比爾·拉塞爾,“指環王”職業生涯11枚NBA總冠軍戒指,專注於防守與籃板,同時發明了“蓋帽”這一個籃球術語。


而對於比爾·拉塞爾來說,彷彿從他接觸籃球開始,與之環繞的便永遠都是“勝利”二字。高中開始變得到3個聯賽冠軍、大學兩年兩次NCAA冠軍、接下來是奧運會冠軍、而進入NBA之後,便是那曠古爍今的13年11冠——其中連續8年獲得NBA總冠軍,這放在所有職業聯賽中都是沒有哪一支球隊可以做到的事情。


而對於比爾·拉塞爾在NBA中留下的職業生涯場均15.1分、22.5籃板、季後賽場均24.9籃板的“古神”數據怕是很少能夠再有人觸及,另外對於“指環王”退役四年之後,NBA才引進“統計球員蓋帽”的數據,也讓比爾·拉塞爾在蓋帽端的統治力,停留在了“傳說之中”——據說與之對位的球員每場比賽五次投籃會被拉塞爾封蓋掉其中三個!


而“指環王”在NBA籃板球歷史上也留下了21620這個數字。


至於“大蟲”丹尼斯·羅德曼,同樣作為一個“籃板痴漢”,連續七年拿到NBA的籃板王——職業生涯最高單賽季場均18.7籃板、以37歲的“高齡”在1997-98賽季場均搶下15個籃板、而當年排在其身後的則是蒂姆·鄧肯,場均11.9。


但即便如此華麗的籃板數據,在丹尼斯·羅德曼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一共拿下11954個籃板,排名歷史第23位。當然這也與其“短暫”的事業生涯有關(共13個賽季,其中不乏傷病影響)。


同時羅德曼對於籃板的“痴情”在訓練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幾乎一整天都在看比賽錄像,我知道每個隊友的投籃習慣。我做的這些很多人都看不到,他們總是以為我會在訓練場偷懶,其實我付出的努力很多很多。”


對於現代的NBA,“小球球風”帶來的不僅僅是節奏的加快,更是球員個人數據的進一步爆發,而對於今年的NBA聯盟,安德烈·德拉蒙德能夠以場均15.6個籃板蟬聯“籃板王”的稱號~但“莊神”距離前輩們的數據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於那句“在球場上能夠決定籃板球人,便能左右比賽的勝負”,你怎麼理解?不妨在留言區和大家一同討論一下吧~~~


我叫Myja,一個努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無業遊民~關注、關注我呦~


我就叫Myja


您好,我是山東老師er,和您一塊分享體育之美!

NBA歷史總共只有2位球員生涯搶下過20000個籃板,分別是:張伯倫23924個和比爾-拉塞爾21620個。來看一下NBA歷史籃板榜前10位:

分別是:張伯倫(23924)、比爾-拉塞爾(21620)、賈巴爾(17440)、海耶斯(16279)、摩西-馬龍(16212)、鄧肯(15091)、卡爾-馬龍(14968)、帕裡什(14715)、加內特(14662)和瑟蒙德(14464).

那麼丹尼斯-羅德曼作為籃板好手他的具體數據如何呢?

羅德曼生涯總共搶下11954個籃板,排名歷史第23位。

分析一下羅德曼排名稍微靠後的原因:

拿羅德曼和歷史籃板榜第10位的瑟蒙德來進行對比(兩人生涯均為14年)

瑟蒙德職業生涯14個賽季有8個賽季總籃板數超過1000個,有12個賽季總籃板數超過500個,只有在最後4個賽季總籃板數不足500個(71,344,415,374)

而羅德曼職業生涯14個賽季有5個賽季總籃板數超過1000個,有11個賽季總籃板數超過500個。瑟蒙德職業生涯共出戰964場比賽,羅德曼職業生涯共出戰911場比賽,尤其是生涯最後兩個賽季(98-99湖人、99-00小牛)分別支出佔23場和12場比賽。雖然說接近生涯末期但是仍然有場均11.2個和14.3個籃板進賬。唯一能限制羅德曼搶籃板的可能就是出場時間和出場次數的限制了。


山東老師er


首先,NBA是有球員搶下過20000個籃板的;其次,大蟲羅德曼並不是搶板最多的。

我們先明確一下,NBA的生涯數據包括常規賽和季後賽,而且兩者的統計是相互分開的。

先讓我們看一下截止到2019年1月15日NBA常規賽歷史籃板榜過15000個的球員,一共有6位,具體如下:

其中籃板數過20000個的僅有兩位大神:一是威爾特·張伯倫搶了23924個;二是比爾·拉塞爾搶下了21620個,強如賈巴爾也“只”搶到了17440個,距離20000個還有2000+的差距,那如果加上季後賽的數據呢?

截止上賽季總決賽結束後,季後賽籃板榜過2000的有7名球員,排在前兩位的依舊是張伯倫與拉塞爾,只不過排名互換了一下,而第三位的“石佛”鄧肯距離第二位的差距有1059個,即便加上季後賽的數據,職業生涯能搶下20000個籃板的也只有大帥和指環王兩位上古神獸。

接下來再讓我們看一下大蟲的生涯數據: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蟲生涯14個常規賽賽季搶到了11954個籃板,排名歷史榜23位;11次季後賽之旅搶下了1676個籃板,排名歷史榜12位,總數為13630個。

從以上對比中也可以看出,生涯籃板數過20000是多麼的難!


美女模特集中地


NBA歷史上有兩位球員達到過20000+籃板,就是兩位上古大神張伯倫和拉塞爾。


張伯倫是聯盟歷史籃板王,他一共在聯盟效力了14個賽季,可以說並不是很長。不過在那個時代,張伯倫的身體天賦就像外星人一樣,對比其他大部分球員,優勢太大。這讓他在攻防兩端都有出色表現,創造各種神蹟。職業生涯張伯倫場均籃板數高達22.9個,單賽季場均籃板最低都為18.2個,最高則高達27.2個。這麼出色籃板能力,讓他一共拿到23924個籃板。
拉塞爾是上古時期,唯一可以和張伯倫對抗的內線。拉塞爾職業生涯也不長,只在聯盟打了13個賽季。職業生涯場均籃板數高達


22.5個,單賽季場均籃板最低為18.6個,最高則為24.7個。職業生涯他一共搶到21620個籃板。

除了這兩位大神,就沒人能達到籃板20000+的成就了。
羅德曼可以說是籃板狂人,
身高2.01米的羅德曼,職業生涯場均籃板高達13.1個。在90年代聯盟處於優秀中鋒的時代,羅德曼從那些大中鋒手裡搶到了7個籃板王。不過畢竟身處近代聯盟,羅德曼數據並沒有張伯倫和拉塞爾那樣誇張。不過羅德曼單賽季場均籃板最高依舊達到令人驚訝的18.7個,並且職業生涯有六個賽季場均籃板超過15個。

雖然他職業生涯為14個賽季,但是因為職業生涯後期出現傷病,前期表現又沒那麼出色,所以總籃板數為11954個,排名歷史第23位。


至誠體育


這麼簡單的數據,查查就知道了。羅德曼籃板王不假,但是總籃板數據根本不上榜。兩個2萬板是大帥和指環王,一方面他們超越時代的存在,一方面那時候的比賽特點,節奏快,籃板多,籃板率方面則沒那麼離譜的高。

大帥張伯倫的個人單場籃板記錄是55,而現在一般一支球隊單場也就40板而已,這55一個人完全不可能。他們所處時代,整體命中率低,節奏快,籃板總量更多。

跨越時代看籃板數據,要專門去看籃板率,trb%,這個數據也只有70年代後才有,導致大帥和指環王數據沒有意義。這個數據歷史領先的是個現役球員,莊神!他比羅德曼還高!但是單賽季最高還是羅德曼,94-95他在馬刺拿到的。

羅德曼的籃板數據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方面他進聯盟年齡大,生涯整體長度一般,一方面在進入NBA一定時期內他是小前鋒,沒有主攻籃板球。因此總數一般,籃板率也沒有常年極高。

總籃板數據,要有時代優勢,職業長度,而時代優勢已經不會回來,現代籃球沒那麼多籃板給你搶了。職業長度和籃板率,看看年輕的莊神能怎麼表現自己了。他很有機會在歷史上獲得一席之地,但是2萬,可能只會是那個時代留下的歷史遺蹟了。


張迪DON


說起NBA歷史上以擅長搶籃板出名的球星,不少球迷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丹尼斯·羅德曼。綽號“大蟲”的他是NBA當初有名的壞小子,素來不走尋常路,以奇特的髮型和標新立異的裝扮聞籃壇,場外的各種緋聞也層出不窮。但撇開他的這些特殊嗜好,羅德曼在NBA賽場的成就斐然,職業生涯共5次奪得NBA總冠軍,2次榮膺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員,7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尤其是在1992-98年間,他連續七年獲得NBA籃板王,生涯共搶下11954個籃板,位列NBA歷史籃板榜第22位,被譽為最會搶籃板的大前鋒。2001年,退役後的羅德曼入選NBA名人堂。

羅德曼的搶籃板能力堪稱一絕,但可惜他的NBA生涯只有13年,這也是他的籃板球總數排名靠後的主要原因。回顧NBA70多年的歷史,只有兩位球員職業生涯的籃板球總數超過兩萬個,他們就是“上古神獸”威爾特·張伯倫和比爾·拉塞爾。

張伯倫:NBA歷史上具有統治力的球員之一。職業生涯2次奪得NBA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4次常規賽MVP,13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一陣,3次二陣),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一陣。1960-66年連續7次榮膺NBA得分王,11次NBA籃板王(生涯籃板球總數23924個,排名歷史第一)

,1968年NBA助攻王(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鋒)。此外,他的單場100分、單場55個籃板、場均50分都是NBA歷史上被認為很難打破的記錄。

拉塞爾:NBA“指環王”,被認為是NBA歷史最出色的防守型中鋒。職業生涯11次奪得NBA總冠軍,5次常規賽MVP,12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1次入選NBA最佳陣容(3次一陣,8次二陣),4次NBA籃板王,1969年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一陣(此獎項1969年才開始頒發)。他以出色的蓋帽和籃板能力著稱,

生涯總籃板球數為21620個,排名歷史第二。

張伯倫和拉塞爾的籃板球記錄估計後人很難打破,不過羅德曼的籃板球能力之強也是得到大家公認的,雖然他已經退役,但“大蟲”的大名仍然在坊間流傳,許多球迷對他過往的傳奇經歷仍津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