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三月,職場人似乎只關心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

昨天,放假半天和我一個做HR的朋友約了吃飯,見面她第一句話就是,“我最近又被簡歷淹沒了。”

就在我們坐下來喝東西的時候,她都還在拿手機查看簡歷。每天看三、五百份簡歷是她近期工作的基本量。

半個小時後,她終於篩選完了。

我問她看中了幾個人?

她說,一個沒有,剛剛是在把那些郵件刪掉。

是的,有些簡歷HR看都不會看就直接刪掉。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你千萬不要覺得這是HR不負責任的行為,在這種招聘旺季平均每天500封簡歷是HR的日常,大型企業HR的工作量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當他們看到那些沒有任何吸引力的簡歷郵件時,刪除是他們的條件反射。

記得,大四的時候北京某大型影視公司來我們學校招人,當時班裡80%的人都給那家公司投了簡歷,結果一個成績普通、長相普通的女生被錄取了。

我們很好奇她究竟寫了怎樣一份簡歷,讓HR一眼相中了她。

於是,我們紛紛到她的寢室去取經,看到她簡歷那一刻,我們詫異了。簡歷相當簡單就兩頁A4紙,常規內容,沒有我們想象中的亮點。

當時,心裡不服氣,還覺得HR是在機選,現在工作了幾年之後,也協助領導招過幾次人。

終於知道了,簡歷中有些雷區是一定不能踩的,踏中即沉。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這樣的簡歷HR不會看,直接刪!

① “我的簡歷”

凡事看到有這個四個字的簡歷,HR就會直接刪掉。

知道HR為什麼那麼不待見這種簡歷嗎?

因為,在招聘旺季每個HR都在超負荷運轉,那些有人力資源部的公司尚且如此,就更何況是部門主管兼職當HR的公司了。

除了日常工作還要看簡歷。他們是真的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去給你的簡歷另存文檔,再重命名。

以“我的簡歷”命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學生思維,就算你簡歷中有再精彩的實習經歷,HR也知道有其中必有水分。

因為,有過工作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做好文件命名的重要性,這既是在給別人減少麻煩,也是一種換位思考。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② 展示欲爆棚的超大附件

一般收到超大附件,HR有空時會點開看看,沒空時就直接刪了。HR也有自己的日常工作要做,因此,那些大小超過8兆的郵件他們是不會點開看的。

我的那個朋友,有次下載一個6兆的簡歷,打開裡面全是那個女生的生活擺拍照,氣得她把郵件刪除後,還把那個人的郵箱拉黑了。

所以,展示也是要有限度的,HR的電腦裡不是隻存你的簡歷,還有公司日常的N多表格,文件之類的。沒有多餘的空間留給你。

③ WPS、PDF下載了也不會看

這是我在協助主管招人時的一點經驗,不碰上面那兩個雷的人,簡歷我基本都會下載下來,下載下來之後,我不會每一封都點開來看。

那些格式是WPS或者PDF的文件我直接就刪除了,沒有時間去給你轉格式或者專門為了你的簡歷去下載一個WPS。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只要你的簡歷不踩上面這個3個雷區,一般都能被HR下載下來。接下來,就是簡歷內容的問題了,你的簡歷內容決定HR給不給你打電話。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簡歷這樣寫不會錯!

① 科學地展現自己

何為科學?簡單明瞭就好!

簡歷開頭這幾個信息一個都不能漏掉:應聘崗位、姓名、性別、年齡、學校、專業、工作年限、聯繫方式、現居住地點。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這裡面尤其重要的是,你的聯繫方式和現居住地,聯繫方式是讓HR能直接找到你,現居住地址是為了避免尷尬,我在成都招人而你卻住在東北,這畫面我不敢想。

② 讓你的經歷與工作要求完全匹配

展示自己的曾經獲得過的各項資格證書給簡歷加分,這是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別瞎羅列。

你的有些工作經歷和資格證書,如果和你應聘的職位要求不對等,那麼HR會認為你不適合這個崗位。

因此,你的資格能力的關鍵字一定要與你所應聘的職位要求對應上,這樣才能為獲得面試機會增添砝碼。

③ 不要忽略個人興趣

誰不想跟一個有趣的人成為同事呢?當你在寫個人興趣時,看書、旅行這些我建議你不要寫,因為沒有人真的在意你到底喜歡幹什麼。

個人興趣的正確解釋是,你能同事或者公司帶去什麼歡樂。

顯然這些回答會讓HR動心:能找到成都大街小巷的美食,各種桌遊了如指掌,聚會組局高手,喜歡研究拍照和修圖APP等等。

現在公司都會有團建,而大部分時候團建的任務會落在HR身上,當你具備這樣的“才藝”時,HR會覺得將來團建至少能多一個幫手,從他的私心出發,他也會想來公司的。

面試時別踩HR這3個G點,踏中即沉!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溼姐這些年寫簡歷和看簡歷的心得,招聘就好比是一場相親,而簡歷就是你的形象代言。聰明的人就知道化繁為簡,把對方最想看的簡單直接的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