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再度推遲與印“2+2”對話,這意味著什麼?

建章君


很顯然這意味著兩國目前在一些問題上存在明顯的分歧,這使得雙方在近期不太適合舉行雙邊高級別會談。美國希望通過此舉告知印度希望其就美方的關切進行認真考慮,以雙方關係地位的大局為重。印度跟美國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印度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很顯然印度也是“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受害者,而不是鋼鐵鋁業關稅的豁免國,在本月中旬印度已經準備對美國30種商品增加關稅,並進一步保留報復措施。印度的措施讓特朗普很不高興,並多次在公開場合反覆抨擊印度。

(特朗普與莫迪)

第二個方面主要是印度從俄羅斯引進S-400防空導彈的問題。美國一直緊盯著俄羅斯S-400的對外軍售問題,擠壓俄羅斯的對外軍火貿易,可以限制俄羅斯的對外影響力的擴張,而且還能打壓俄羅斯的出口創匯途徑。不僅僅印度是美國奉勸的對象,美國對於土耳其還有卡塔爾也不依不饒。近日有媒體還報道稱美國考慮向印度出售薩德系統以換取印度放棄S-400的採購,我只能說這基本就是一點軍事常識都沒有的胡亂猜測,兩種武器根本就不是一類東西。薩德這種東西,美國是根本不可能輕易的向印度這種擁有核武器而且具備遠程投送能力的國家出售的。

(特朗普與印俄S-400交易)

第三個方面主要是要求印度收緊直至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用以配合美國對伊的制裁。伊朗是印度的第三大原油進口國,僅次於伊拉克和沙特,而且距離印度相對較近。為了能夠讓印度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而規避制裁風險,伊朗同印度簽訂了協議,同意用盧比來結算雙邊石油交易,不但如此,而且伊朗還提供了幾乎免費的運輸和60天的信用期優惠政策。面對這麼大的蛋糕印度當然不能放棄,現在雙方每天的交易量是70萬桶原油,可以說這量可以相當大的。

(伊朗與印度能源合作)

儘管雙方之間存在分歧,但是這並不影響兩國關係走近這個大的趨勢。印度作為特朗普“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國,無論是地緣,還是地區影響力,印度都是美國不可以忽略的對象國。雖然說“2+2”外長、防長會談被再次延期,美國依然是提前對印度進行了相應的外交安撫。在印度裔移民後代,本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尼基·黑利到訪印度,與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很多印度內閣高官會面,重申了美國的對印政策,並且建議印度重新考慮與伊朗方面的能源合作。尼基·黑利是特朗普手下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員,絕對的心腹,某種意義上講她是在以特朗普“特使”的身份到訪印度的,絕非一般訪問。

(黑利訪問印度,法新社圖片)

下個月是美國的外交活動集中在歐洲,特朗普要在7月11日和12日到訪比利時北約總部參加北約峰會。他還要在13日對英國進行為期將近3天的訪問,修復“英美特殊關係”,坐馬車、見女王,接受英國民眾的“熱情”款待。最重要的是美國白宮方面已經宣佈,特朗普將會在7月1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兩國首腦會談,這一會談意義非同一般,被認為是重啟對話,改善兩國關係的一件大事。這麼多事要進行準備,美國當然沒有時間去跟印度在7月6日舉行雙邊“2+2雙長”會談。

(特朗普訪英)

綜上所述,導致雙邊會談不可避免的原因其實就是兩國現階段的主要分歧,以及美國確實沒有與印度舉行“2+2雙長”會談的時間和精力,推遲在所難免,不過不影響雙邊關係大的走勢。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2+2”對話。這裡的“2”指的是外交+防務。美國和印度的“2+2”對話,就是美國與印度在外交和防禦上建立高級對話。

美國和印度的“2+2”對話已經是第二次被取消,第一次原計劃3份舉行,但由於特朗普把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開除了,被迫取消。當時蒂勒森正在非洲進行訪問呢,訪問到一半就被特朗普開除了。

這次取消的原因的,據“專家”分析是因為特朗普目前把精力都放在和普京會晤的問題上,沒空理印度。而一些外媒則報道選擇巴基斯坦舉行“2+2”對話要比印度好。

日本和印度同樣進行過外交和防禦上的“2+2”對話,他們之間主要探討的對象不用猜大家也知道,是一個他們共同的大鄰居。

美國和印度外交和防務上的“2+2”對話的重點和日本跟印度的一樣。奧巴馬當初弄了個重返亞太戰略,而特朗普上臺後又弄了一個印太戰略,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

按理說美國和印度外交+防禦“2+2”對話,是美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可這麼重要的一個戰略為什麼會第二次被推遲。

其實這裡面除了第一次蒂勒森臨時被特朗普開除,暫時沒有人履行這個職務之外,特朗普這段時間內不是忙著國內政治鬥爭,就是忙著和世界打貿易戰,特朗普還真的抽不出時間來。

其實這些都是藉口,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印度在戰略上存在分歧,美國和印度談“2+2”對話的目的是聯合印度,把重點放在印度洋以後,希望印度能幫助美國牽制印度洋以東的地緣局勢。

而印度的戰略重點已經放在印度洋以及印度印度的西邊。印度希望和美國聯手,借用美國的力量,在印度洋尤其是中東地區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印度的外資主要來源是中東國家,而印度和中東國家之間的貿易量一直都在增長。中東是印度最大的商品出口地。再加上印度的能源大部分依賴中東,由此印度想像鞏固他在中東的地位,在巴以衝突中,印度一邊倒的支持巴勒斯坦。

可以這麼說,印度現在把精力都放在中東上,提高印度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在這個時候,印度可不想“兩線作戰”,最後兩邊都失敗。

美國和印度之間的戰略衝突極大的削弱了美國和印度“2+2”對話的積極性。再加上印度在中東的利益和美國的中東戰略產生衝突,也讓美國開始“嫌棄”印度。一個是巴以衝突中支持巴勒斯坦,另一個是印度並不配合美國打壓伊朗的戰略。

印度現在一直想成為大國,而成為一個大國必須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樣才能保護印度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如此一來印度也並不想成為美國戰略的棋子。

分析到這裡,結果很明顯,對美國和印度“2+2”對話,由於雙方的戰略存在分歧,不但美國的積極性不高,印度在這方面也有所保留,他們暫時還沒有找到能夠“愉快的合作點”,所以雙方都不急切。


一號風手


假如屬真,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好的預兆,但日本會繼續加大在印度洋拉印抗中的力度。我們應感謝特朗普策略,雖然近看是麻煩,遠看卻是機遇。…我們將會看著特朗普是如何一步步把美國玩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