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習慣性抖腿暗示了什麼性格心理?

呂承諭心理諮詢


站在一個人自己的角度來說,抖腿並沒有什麼壞處。

只是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喜歡抖腿的下意識習慣容易招人煩招人厭。從社交禮貌相待這一角度來說,抖腿這個下意識習慣需要改掉。以免在有意無意中引起別人的反感厭惡。

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抖腿都不代表一種壞或者是一種對自身有負面作用的行為表現,甚至在生理上有緩解久坐導致的血液循環不暢的作用。在生理上,抖腿的原因並不十分明確,只是出於一種身體機能需要。這種身體機能需要人們還無法仔細剖析其對人體在靜止狀態下的身體機能運轉起到什麼樣的明確功效。從心理上來說,抖腿可能是人心理活動下一種身體機能自我調節以為心理活動提供必要的身體機能配合。

抖腿這一行為表現是下意識的行為表現。往往抖腿的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在什麼時候開始抖腿什麼時候又結束抖腿。

從人意識活動上來講,抖腿是下意識行為,是身體機能在非意識行為下做出的一種自我調節功能。且這種身體機能的調節功能能促使人的意識活動更加高效、專注、深度的進行。所以可以理解為,抖腿這一行為表現是一個人意識活動的輔助行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都有一種可以稱之為“分心”的心理需要。既當這個人在工作或做一件事時,為了聚集自己的精力、注意力、專注度,讓自己專心專注做一件事兒時,他需要有一件事兒給他提供“分心”需要。往往表現為抖腿、喝東西、吃東西、聽音樂、開著視頻、抽菸等行為。在他人看來這個人同時幹著兩件事兒似乎很奇怪,會誤解他是一種不用心不專注的表現,但事實上這種同時幹兩件事兒的狀態正是他自身處於專注於做某件事兒的心理狀態。往往他的專注度較高,做事效率也很高。

通過引入這一生活中發生在不少數人身上對於“分心”心理需要的現實情況剖析,並結合前面提到的關於抖腿這一下意識行為對意識活動的輔助作用可以看出。抖腿對一個人意識活動的輔助作用是正向的而非反向的。既抖腿這一下意識行為,一是在一個人靜止下身體機能調節的需要,二是在一個人高專注度意識活動下抖腿能輔助意識專注度提高的需要。

所以可以說,抖腿以及類似抖腿的“分心”下意識行為,是一個人生活中自適應心理狀態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在抖腿,證明他正在有較為深入的連續的高效的意識活動。

因為清醒意識下人的意識活動基本分為三種,一種是思考型意識活動。一種是回憶型意識活動。一種是幻想型意識活動。因此,當你看到一個人在抖腿,可以判定他在思考問題,或者在幻想某件事兒,或者在回憶某件事兒。並且他的專注度較高。如果這個人正在和你進行聊天交流時抖腿,可以理解為他的聊天交流的專注度較高,或者他的情緒狀態很好。

抖腿這一下意識行為之所以被人討厭,原因基本分為兩個。

一是上層社會的人因為往往有著較強的自我行為規束,以及有著較強的行為規束家教,因此這種下意識行為往往被改掉或者本身就不存在。而多數下層社會的人或者中層社會的人平時缺少較強的自我行為規束,以及缺少來自於家教的自我行為規束。因此抖腿這種下意識行為往往表現在下層社會或中層社會人群中,因此社會上就形成了一種將抖腿與貧窮聯繫在一起的批判說法。

二是出於人自身的潛意識安全需要。當一個人在自己面前抖腿,而自己又無法理解他為什麼抖腿時,他抖腿的行為不能通過自己的潛意識安全需要的理解,進而是不是被他抖腿這一行為牽扯到自己的潛意識注意力,進而讓自己心理狀態極不舒服。因此會對他抖腿這一行為表現出反感厭惡等情緒活動。抖腿這種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一個人的自我過度表述,且這種表述無法被人合理理解。抖腿這一下意識“分心”需要不像有些人通過喝咖啡來滿足自己的“分心”需要。喝咖啡可以被人在潛意識安全需要層面的理解為“這種行為是安全的,因為他喝咖啡不會對我形成任何傷害,我也理解他想咖啡所以喝咖啡”,喝咖啡這一“分心”需要能被人理解,所以就不會產生“不確定性表達”的心理狀態。不會令人感到反感厭惡。

最後:

抖腿這一下意識行為表現,並不具有一個人一些低劣品質的表現功能。所以勿偏。因為這一行為容易在自己有意無意中引起別人的反感厭惡,所以有必要改掉。改掉後你的“分心”需要會表現為別的形式。所以並不會因為你改掉後自己抖腿這一“分心”需要就會導致自己有什麼太大損失。


秦秦哥婚姻家庭諮詢師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來一次,在政府部門開會的時候,我旁邊坐了一位來自其他單位的男士,整個會議一個多小時,他在那兒不停地抖腿,他一抖就帶動整個椅子在抖,讓我沒有心思去聽會,感覺特別心煩。

領導在上面講話,他在下面抖腿,說明他沒有專心致志地去聽會,開會對他來說是無聊的。


習慣性抖腿,暗示什麼性格心理呢?

抖腿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其實背後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當時的心理狀態。

有的人天性活潑,性格開朗樂觀,這種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處在舒適環境的時候,還有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忍不住抖腿。這種人抖腿,主要是傳達了一種他們很愉悅的心情。

還有一種人,對自己不太自信,做事情時,總是處於一種焦慮之中,總把事情往壞的方面想,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自己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實現不了心理預期。


心理焦慮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容易更多的流向大腿,從而會抖腿,比如有的人在考試擔心自己考不好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抖腿。這種人抖腿,主要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緊張的情緒。

還有一些人,他們完全沒有原因的,既不是因為高興,也不是因為焦慮,而是自己的臭毛病、無聊,就如我剛才說的開會時的那位同志。

在公共場合抖腿,不管出於什麼心理狀態,都是不文明的現象,老話說,“越抖越窮”,說明人是很反感抖腿的。如果有這毛病的人,還是注意一下。


健康人的體溫表


我有幾次乘坐高鐵,旁邊的座位經常是一位喜歡抖腿的人,經常弄得我每次高鐵坐得很不舒服,又不好意思直接說什麼,直接起來走動,主要也是懶得計較,一兩個小時的事情,就算了吧。話說回來,為什麼有的人會有習慣性抖腿,每個人的習慣都有其背後的原因。

1.無聊。這種情況在很多公眾場合經常見到,比如說火車站,或者汽車站,或者高鐵站,或者飛機場……幾乎所有交通工具的候客廳都能看到那些抖腿的人,而在這種場合抖腿的,大部分是由於無聊,又一時不知道幹什麼。雖然我們可能看到這個人在玩手機,那個人在打電話,但他此刻本質上還是感到無聊。抖腿這時候在他而言,有點像是一種消遣。

2.緊張、焦慮。一個容易焦慮、緊張的人也會習慣性抖腿,或者,當一個人處於一種氣氛緊張的會議上,也會有這種習慣性抖腿的動作,倒不是他不重視會議,不顧場合,而是抖腿在這個時候是緩解緊張、焦慮的一種方式。如果這時候旁邊有人叫他不要抖腿,他會暫停一下,不到幾秒鐘後,重新抖腿,而且抖得更厲害。這是因為突然的叫停,加重了他的焦慮感和緊張。

3.轉移注意力。有時候,一個人坐久了覺得不舒服,也會習慣性抖腿,這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曾有人發現,當吃完飯,胃部有點不適的時候,抖腿可以緩解胃部不適,其實,這是注意力被轉移的結果,胃部不適還是找找原因,對症下藥比較好,別把抖腿當成治療。這和一個人喜歡轉筆是一樣的,轉筆有時候也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當然,有的是把它當一種技術),另外,有些頸椎不太舒服的人也喜歡抖腿,扭脖子。此外,有時候當你和一個人在交流,他卻在抖腿,可能是他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用抖腿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一旦他興趣來了,你會發現他停止抖腿了(通常見於領導)。

4.自我中心。習慣性抖腿的人當中,有一些人是比較自我中心的,這可以從這個人的坐姿和他抖腿時的表情看出來。當一個人習慣性的抖腿,臉上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表情模樣時,這個人通常比較自我中心,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有的可能比較沒禮貌,缺乏修養。

5.習慣而已。有些人的習慣性抖腿其實就只是習慣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心理意義,這就好比有的人思考問題的時候習慣性抽菸,睡覺前習慣性喝一杯小酒,吃完飯喜歡叼著一根牙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從小看到的,學到的習慣,可能是從家長那裡習得的,也可能是從其他自己小時候崇拜的對象那裡習得的。由於沒有人在意,或缺乏正確的引導,就養成習慣了。

抖腿雖然說是一種習慣,但是在公眾場合確實會影響到別人。


裡外雅堂


從小的時候,我媽就要求我和弟弟,不能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因為抖腿,沒少挨批,後來真的就改掉了。然後願意我老公了以後,他也抖抖抖的,被我無數次糾正,真的就改正過來了。我小的時候,只知道這個習慣不好,到後來自己開一小店,每天見形形色色的,各個年齡段的人,才發現抖腿真的讓大多數人特別反感,才知道老人有一種說法“男抖窮 女抖賤”,可能老人的說法單純就是一種流傳,但現在,我會要求我的孩子不能抖腿,不管是習慣還是一種說法,都不行,堅決不行!


飛翔的荊棘


這種習慣很討厭!1.我記得四年級的時候,有次上體育課,我們早早的就跑到操場上排隊,等著新來的體育老師!那隊形絕對是亂的!我記得很清楚,老師來了以後看著我們笑啦!我們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不屑的看著這個個子比我們高不了多少的老師!有的把手插在兜裡,斜站著;有的抱著兩個手互相靠著!都在抖腿,[捂臉]!老師說“同學們我要給你們說一句話!男抖窮,女抖賤……!”他的話剛說完,我們就一陣臉紅!馬上就直直的站著!從那以後,雖然我後來有很多的體育老師,我已經不記得當時那老師叫什麼名字,但是他說的那句話,直到現在我都記得![玫瑰]

2.有次帶孩子半夜去看急診,發燒39度!來來回回好不容易吊上針,抱著孩子坐在排椅上,不遠的地方有個男的在那玩手機!我忽然發現,孩子的輸液針線在那不停的晃!坐的椅子也是抖來抖去!原來是那男的在那裡抖腿!我的天,我想大家都能理解那個時候當媽的是一個什麼心情……真想衝過去踹啊![酷拽]

3.還有次幫客戶辦理轉賬,到銀行拿回單!為了保險起見,我想看一下數目是否正確,就坐在哪裡核對!個、十、百、千、萬……眼花了,看不清,[摳鼻][摳鼻]原來是椅子最前面的一個女的坐那裡聽歌抖腿!算啦不和他計較!再數一遍……天啊,數了三遍!終於忍不住了!我就直接大聲的吆喝了一聲“美女,別抖腿了,我字都看不清了”


射手丟了箭


關於抖腿行為,網上有一條特別有趣的評論,說是“每一個愛抖腿的人,心裡都有一臺縫紉機”。這句話我看一次笑一次。

誠然,在現代社會中有太多的人喜歡抖腿了,網上關於抖腿的解釋也是各有各的道理,有從生理學角度解釋的,從神經解剖學角度解釋的,還有從進化論角度解釋的。

下面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人們愛抖腿的原因。

一、在內心躁動的時候。

大多數人在抖腿的時候,內心可能都在抗拒坐在椅子上這件事。譬如上課、開會,特別的想站起來走走,而坐著這件事會讓你感覺自己被束縛了,所以你會下意識地抖腿來舒緩。再比如上課太無聊,還有幾十分鐘才下課,又做不了別的事,於是你的腿就會不自覺的開啟了震動模式,猶如打不響火的小車。

二、尿急的時候。

別以為這種解釋是在開玩笑,這種抖腿原因在生活中其實是十分常見的。比如,你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而你的身體或者是你的膀胱已經在緊急的提醒你,你需要去上個廁所了,解放一下了。但是,此時你又找不到廁所,你的心裡除了焦急,就只能在心裡抱怨自己出門前不該喝那麼多的飲料。你還想保住自己的面子,不想讓周圍人看出你是因為尿急才憋得臉都紅了的,於是你開始尋求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而抖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動作。

三、緊張的時候。

每當說什麼“點人起來回答問題”。你又還處於等待狀態的時候,臺下的你對於“點人上臺聽寫單詞”這類問題十分不瞭解,不好意思,身體又已經誠實的開啟了抖動模式,整個人跟篩糠子一樣。嗯,其實抖腿也只是你隱藏自己一臉懵逼的方式之一。

四、無聊的時候。

特別無聊的時候,你也會想要抖腿的。比如說,你在等你的女朋友化妝出來,可是她長時間不出來、看見不遠處有條長椅,然後你就會利用抖腿打發時間。還有就是你站著挨訓等的時候,既緊張又心虛,於是站著抖腿的模式,猶如馬上要表演一場酣暢淋漓的霹靂舞。

雖然,有時候抖腿會讓你感覺特別的舒服。但是,如果你長時間的習慣性抖腿,就容易養成愛抖腿的習慣,抖腿也是會上癮的。

那麼,不知道你愛抖腿是什麼原因呢?


一溪心理


人們為什麼要抖腿?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某個時候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抖腿。根據法魯克·拉德萬(M. Farouk Radwan)的文章 “用肢體語言搖腿”, 當您抖腿時,這意味著您很可能感到無聊,焦慮,緊張或緊張。興奮劑和某些醫療狀況也可能導致腿部晃動或“震顫”。

無聊

無聊被認為是負面刺激。換句話說,這是我們身體告訴我們當前活動不受適當刺激的方式之一。抖腿可以提供一點刺激,以分散我們的無聊感,並減輕一些靜坐的緊張感。儘管腿部晃動可能會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但它可能比重複單擊筆或敲擊手指等其他方法更可取。

焦慮

有時,您的身體會試圖平衡您的情緒,因此無意中抖腿。例如,如果您對開會感到緊張,但需要顯得沉穩和自信,那麼您的雙腿可能會發抖,這是焦慮的出路,而身體的其餘部分則顯得專業。有時,腿部晃動是治療輕微和嚴重焦慮症的唯一可接受方法。在諸如醫院候診室或法庭的環境中,奔跑,尖叫或以其他方式崩潰是社會上不可接受的。但是,僅抖腿是釋放焦慮的微妙而可靠的方法。

如何停止搖腿

如果其他人的腿發抖困擾您,請不要浪費您的時間試圖阻止他們。由於抖腿是一種高度潛意識的動作,因此要求某人停下來可能會使他們感到尷尬。一個例外可能是非常親密的朋友或摯愛的人,向您傾訴並解釋他們正在盡力防止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請隨時將此信息傳遞給他們。

您在搖腿時遇到麻煩了嗎?

改變姿勢

雖然我們的姿勢可以說出很多關於我們的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但是改變肢體語言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這些內部狀態。收緊腳踝處的雙腿或與另一隻膝蓋成直角地交叉一條腿是一種固定姿勢,類似於將您的手在膝蓋上摺疊。在呼吸時保持此姿勢可以幫助您恢復一些內在的平衡。當您在公共場所時,不必擔心呼吸運動—只需確保自己呼吸較深,不要太快。

嘗試新的東西

如果您經常因為無聊而抖腿,請尋找新的刺激。在某些情況下,做筆記,在紙上塗鴉,甚至寫歌/詩都是一種有趣的消遣。在另一些人中,嚼一塊口香糖或享用薄荷可以幫助您擺脫煩惱。 您可以在桌子底下或手中不拘一格地玩耍各種小 坐立不安的玩具,這些玩具可以幫助您保持鎮定和靜止。如果您真的被卡住了,一個很好的老手可以讓您釋放一些精力而又不會太明顯。

解決你的情緒

如果您在焦慮時搖動雙腿,請問問自己您可能會擔心什麼。是什麼讓您感到恐懼?現在最讓您感到壓力的是什麼?當您感覺到這些情緒中的任何一種時,您將如何行動?一旦確定了抖腿的觸發因素,就可以開始訓練自己的身體,使其在發生時採取不同的動作。有時這可能很困難並且很耗時,但是有可能。關鍵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提前計劃和練習。按照上述提示操作,最終,當您面對劇烈的環境時,您將能夠更好地控制腿部運動。

確保您睡眠充足

如果晚上睡眠不足,您的身體自然會感到精力和動力全面下降。這可能導致沮喪和焦慮,最終可能導致腿部晃動。嘗試在您的日程安排中多睡一兩個小時,然後看看您的感覺如何。

瑜伽/冥想

瑜伽和冥想等放鬆技巧可幫助您減輕壓力和焦慮,從而防止腿部晃動。考慮一個簡短的20分鐘會議,開始您的一天,結果將不言而喻。


大貓在月球


男抖窮,女抖賤。

很多人提到了,抖腿的原因要麼是緊張,要麼是焦慮,要麼浮誇不踏實,或是身體有病所導致。

雖然以上原因也可能都成立,但是我依舊不認同。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一人獨坐或者在處在人群當中坐著,不由自主或無意識的或有意的抖腿都是一種非常輕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拋去身體客觀的原因,無論你處在何時何地什麼人當中,只要你抖腿,會給別人帶來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受。這種感受大多數情況下會對你的形象產生一個非常負面非常消極的評價。

如果年紀還小,你抖腿的話,別人可能會提醒你會讓你修正,你自己也可能意識到這種情況不對,然後改正。

但如果人到30到40歲還是抖腿並形成習慣性的動作,這個人的形象基本會別人判定為,浮躁浮誇輕浮,吊兒郎當,總之大多數消極的詞彙都會於你有關聯。

朋友之間偶爾相處,也許朋友會善意的提醒你。但是如果你是和同事之間的交往,一般性朋友之間的交往,或者說生意夥伴之間的交往,這種抖腿行為帶來的或許是致命的。

如果是身體有微恙,建議一定要去看病修正這種做法。如果只是個人習慣,長年累月形成的這種不良習性,我建議一定要把它改正過來。

最後說一句,抖腿是一種非常不禮貌,非常浮誇浮躁的行為。就好像你在和別人握手之前挖一下鼻孔一樣的行為。


再見五丁目


一個人習慣一坐下來就不停抖腿或者轉筆,總之就是停不下來。

有一個階段,調查研究發現,這是人體神經系統動能旺盛的體現,一般暗示這個人的性格心理是好動、激進、熱烈、思維發散的……

後來逐漸發現,上述結論不準確,在安靜狀態下自動釋放動能是一種調節方式,有利於卸掉過多的能量,達到某種平衡,反而這個人是懶散、消極、一根筋的……

估計研究還沒結束,鬼知道後面會有什麼新結果。


佐之


習慣性抖腿,可以看作為輕微的強迫症。也就是說,他不是習慣性抖腿,而是他不得不抖腿。人的所有重複性行為都是有意義的,也是有目的的。只是這個目的,在默默地發揮作用,但不一定被當事人自己所理解。

習慣性抖腿的人,大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抖腿,其實是一種變相地集中注意力的做法,在有節奏的,重複的抖腿中,相當於設立了一個穩定裝置。類似於,在騎單車的時候,騎的快一些,就不容易傾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