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隋文帝楊堅結束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五胡亂華,挽救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文明再一次戰勝了野蠻,楊堅因此成為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是他開創了讀書做官的先河。可是,就是這麼一個睿智的人,把王位傳給了楊廣,斷送了隋朝的天下!有黑幕嗎?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答案是沒有!

楊堅把王位傳給楊廣,原因是這個兒子太優秀了!從才學到人品,沒有人不稱讚!從文治到武功,沒有人不佩服,因此繼承人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但卻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因為,楊廣太優秀了,給別人太強悍的壓迫感!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楊廣這個人怎麼樣?民間風評很差,主要是緋聞。是否真有其事,沒法證明。但是,連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被人說也是不屈,畢竟這種事情,八卦性質很強,流傳廣泛。

我們就說點,可以證明的!

1、史書稱楊廣:“美姿儀,少聰慧”。

2、二十歲的楊廣成為軍事統帥,平定陳。當然,真正的指揮者卻不是他,是高熲、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這段經歷,為他定鼎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算是有了軍方背景。

3、2年後,鎮守江南作風簡樸,禮賢下士、謙恭謹慎,贏得了朝野讚頌,政績斐然,算是有了文官背景。

4、登基後,開鑿大運河,澤惠千年,他的歷史眼光是獨到的。

5、改革教育制度,開創科舉制,成為公務員考試的奠基人,他的政治思維是前衛的。

6、軍事征服突厥、契丹,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為中華民族開疆擴土!

7、為了發展文化,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封氏聞見記》記載:“煬帝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廊屋,列以貯之。”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貢獻,是空前!

8、平衡儒、佛、道三教。應該說他對信仰文化的是開明的。

9、在外交上,建立了眾國臣服的朝貢體制。如果有國家不願意臣服,採取戰爭的手段威服之。隋朝,就是當時的世界憲兵。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非常的突出!這個人太過了!在各個方面都有空前的建樹,別人只要能夠在位期間完成一樣,都會名垂千古,他都做到了,因此步子邁大了!國力無法支撐,激發民變,丟了江山性命,成就了千古罵名!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問題出在了哪裡?為什麼這麼一個大氣無雙的帝王,會走向悲劇的結局?

一個帝國的繼承人必須經歷最殘酷的宮廷政治角鬥,才能成長為合格的王,楊廣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政治對手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放棄。因此,宮鬥戲往往到了最後一刻,都有可能翻盤。據《資治通鑑》載楊廣作為帝國的繼承人,在隋文帝臥病在床的時候,請教楊素,後事和登基事宜。結果被人陰了,楊素的回信到了隋文帝手上。就在這時候宣華夫人陳氏投訴楊廣意圖非禮。這麼明顯的政治陷阱,隋文帝居然沒看出來。準備廢黜楊廣,重立太子。這對楊廣來說是致命的,退一步就是死!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進一步則埋下了帝國崩塌的隱患,楊廣非常的果斷,隋文帝駕崩,父子相殘的悲劇讓人唏噓不已,楊廣為此付出了慘痛的政治代價,引發了一系列的楊氏皇族內鬥的悲劇:楊勇自盡,楊秀、楊諒被軟禁,漢王楊諒被幽禁至死。長寧王楊儼、安城王楊筠、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潁川王楊煚、楊孝寶、楊孝範全部被處死。可以說,這才是隋朝被推翻的真正原因,天然的支持者都被除去了,為此殃及功臣宇文弼、賀若弼、高熲等人,楊廣成了孤家寡人。

這才讓真正的權力覬覦者找到了把持權柄的機會,一直到隋煬帝被陰死!一個人揹負如此大的內心壓力,如何宣洩?一個連最親密的人都失去了,還能信任誰?楊廣走上了一條,失控的道路,即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卻丟了位置。家國天下,沒有處理好家事的楊氏父子,又好大喜功,最後被李家取代,也是必然。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為了在政治上獲得對隋朝的繼承,李家這個曾經的親戚對楊廣的貶低是不遺餘力的。楊廣的緋聞都是被有心人宣傳的,儘管李家為了得到天下,藉助突厥的力量,可是人家保住了位子,一切都不是問題。這到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奇葩的理論,什麼是奸臣?有能力威脅你位置的人!什麼是忠臣?沒有能力威脅你位子的人!有的時候,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對有些人來說,忠誠的前提是背叛的籌碼不足。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在商界因此演化了一個管理定律,為了維繫企業的穩定,首先要幹掉效率最高的員工,否則會造成一系列的混亂,最終危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當老闆真的不容易!

隋朝只延續了兩代,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帝王楊堅和楊廣太能幹了

隋文帝如果早理解這一點,選擇一個平庸守成的繼承人,帝國會多延續很多年,家族也會平安祥和,少些血雨腥風,楊廣的名聲可能會很好,誰又能知道呢?可惜,歷史沒有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