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提到陰陽五行,你會想起什麼?

北冥神功與凌波微步?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電視劇《天龍八部》:段譽修習北冥神功

發明了火藥和豆腐的煉丹術士們?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煉丹

“望”“聞”“問”“切”的中醫診方?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祖傳藥方中醫手抄古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近現代史上,五行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現象的一種,可謂是引起過極大爭議。

1923年5月, 梁啟超在《東方雜誌》發表文章《陰陽五行說之來歷》, 稱:“陰陽五行說, 為二千年來迷信之大本營。直至今日, 在社會上猶有莫大勢力。”

七年之後, 1930年,顧頡剛在其《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一文中也提到:“五行, 是中國人的思想律, 是中國人對於宇宙系統的信仰;二千餘年來, 它有極強固的勢力。”

時至9021年的今日,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又該採取怎樣的做法,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

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起盤一盤,所謂的“五行說”到底是如何起源與形成的……

一大波歷史資料正在來襲……接住了!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中醫五行學說


緣起——“五材說”

關於五行學說的產生以及五行所代表的本質含義, 歷代學者倒是一直仁智互見,認識不一。

五行的概念形成於夏商之初。有源自殷商時期“中商”“東土”、“南土”、“西土”、“北土”的“五方說”、源自春、夏、長夏、秋、冬五時曆法的“五時說”、還有“金木水火土”的“五材說”……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尚書·洪範》

(這裡的“五行”,指的是五種材質,並且說明了五行的性質。水的性質“潤下”,其味“鹹”;火的性質“炎上”,其味“苦”;木的性質“曲直”,其味“酸”;金的性質“從革”,其味“辛”;土的性質“稼穡”,其味“甘”。)

雖然這裡《尚書·洪範》所記載的五行概念有形質、有功能

, 並且已經呈現出以五行歸類其他相關事物的趨勢(如對五味的劃分等), 但對其功能的描述、以及最早期的分類體系的應用, 還是沒有脫離五材的原始含義。

這個時候的“五行”,依然不是我們如今所知的五行生剋。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金木水火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時的五行,剛剛集起了胎盤和營養——至於它究竟將成長為怎樣的人物,這尚待歷史的車輪向前行駛,我們再行發現。

前行——西漢

《國語·鄭語》中,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稗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西周末期思想家的史伯就把五材用來解釋“和實生物”這個哲學問題,是把“五材”作為方法論的開始。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史伯

乘著文化領域的“崇五”思潮,五行學說,在接下來的歷史發展中,迎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飛躍——春秋戰國

“陳彼五行必有勝。”——《逸周書·周祝》

春秋戰國時期 ,五時的內涵由原來單純的形態分類體系, 昇華為具有相生相勝關係的動態功能系統, 這也使五行上升為哲學思想。

  • 五行相生

“昔黃帝……作立五行, 以正六時, 以正人位。人與天調, 然後天地之美生。日至, 睹甲子, 木行御……七十二日而畢。睹丙子, 火行御, ……七十二日而畢。睹戊子, 土行御, ……七十二日而畢。睹庚子, 金行御, ……七十二日而畢。睹壬子, 水行御, ……七十二日而畢。”——《管子·五行》

《管子·五行》把一年分為五個季節, 每季七十二日, 依次與干支和五行相配屬,按照五季排序, 以季節的輪轉次序, 呈現出五行的相生順序。這意味著五行相生

的思想已經出現。

  • 五行相勝

“水、火、金、木、土、谷, 謂之六府”——《左傳·文公七年》

(春秋末期的《左傳》,是最早記載完整的五行相勝順序的著作。)

上述記載反映了,五行學說,在春秋戰國時已成“山雨欲來”之勢。

於是,公元前324年,我們迎來了一個五行學說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五德終始”說創始人鄒衍

也迎來了“五行相勝”說法的正式誕生。


老祖宗那些事兒 | 陰陽五行之緣起(上)

陰陽家 鄒衍


想知道嗎?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承運”所承的是什麼運呢?
  • 鄒衍所創“大九洲說”和“五德終始說”,會對中國陰陽五行學說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呢?
  • 我們該怎樣看待五行生剋學說?

且聽下回分解(劃去)


若你喜歡怪人/ 其實我很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