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Y染色體一直在變短,最後會消失嗎?如果消失了會怎樣?

亂了感覺628


這種東西就是科學的笑話。

無論哪個領域都會有一種人叫語不驚人死不休,科學領域這樣的人可能是最多的。所以我們經常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奇葩研究結論。實際上相當一部分就是這種聽風就是雨、看見指甲蓋就想到大腿的妄人在作怪。

有人發現Y染色體在變短,於是就聲稱男性會在未來滅絕。這是匪夷所思到極點的笑話。很簡單啊,中國有句話叫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脫胎於自然的人類乃至一切生命都是需要符合這個自然系統的基本屬性。哪有自然屬性是一套邏輯,你人類自己獨立成一套邏輯的?整體宏觀上就是不可能的。

發現Y染色體變短,我就想問,有沒有發現宇宙陰陽這個基本屬性在消失?如果沒有,何來兩性會消失?宇宙萬物皆有陰陽屬性,原子級都是如此,我天,只有低等生物有可能雌雄同體,稍高級的生命怎麼可能呢?

生命演化、進化依靠的還是基因遺傳後的變異演進,這需要兩個個體交叉交流孕育下一代的。同一個個體如何讓基因向前演化?你用屁股想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X和Y染色體只是決定性別的基因,並不是基因的全部。變短很可能說明效率提高了,過去大哥大那麼大一部不如後來越做越小的手機,今天手機可以拍很清晰的照片和視頻,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

整個人類文明史負責創造的是男性,女性只是負責養育和給予男性創造奮鬥的動力,屬於第二性別。男性消失了,人類都不會存在,還不要說文明。性還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一個前進動力源。男性的很多奮鬥是為了女人,這是事實。弗洛伊德才會說一切皆是性。所以要不是這種荒誕的謠言已經造成了影響的話,實際不值一駁。


國病


Y染色體持續丟失基因不斷縮短,可能將在450萬年內消失,考慮到地球生命30多億年的進化歷史,這個時間也真的是很迅速了。但Y染色體消失並不意味人類將要滅絕。

人類繁殖的過程是染色體的重新配對,22對常染色體組和1對性染色體組,完美提供了人體所需的所有基因,但是Y這條性染色體的作用卻比較有限,不管是鹼基對數量還是基因數量都遠少於X性染色體。X、Y染色體共同決定人的性別,人類胎兒最初都是按照女孩發育的,只是到了胚胎的一定階段,基因才發揮作用,使胚胎髮育為功能完整的男性,一些染色體型為男性(XY)但是身體構造卻像女性一樣,是因為參與性別形成的、定位於X染色體上的雄性激素基因變異導致,是因為Y染色體上沒有這個基因的配對。在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的不斷縮短,使得一些定位於X染色體的、控制重要生命功能的基因卻消失了,Y染色體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胚胎髮育成雄性,相關的基因稱為SRY基因,還包含製造正常精子所必需的基因。

X、Y性染色體最初如同人體的其它常染色體一樣,能夠形成較為完美的配對,但是由於基因突變,Y染色體在進化過程中不斷縮短,以至於現在只有X染色體長度的1/3,蘊含的基因也從上千個到現在已不足50個基因。如果持續這一趨勢,Y染色體的確有可能消失。隨著Y染色體的不斷縮短,基因的流失越來越多,未來可能成為人類繁衍的一個阻礙因素,但是自然界卻又能找到Y染色體已經消失卻還活躍著的哺乳動物,它們的性別調控是由多條染色體共同完成。所以Y染色體不斷縮短將導致什麼樣的結果,目前還不好說,既然是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發生的,基因的遺傳性變異性可能能夠密彌補Y染色體縮短帶來的功能改變。也有研究指出,在過去的較長時期內,人類的Y染色體相對穩健,並沒有如預期那樣迅速地縮短。

Y染色體可能會消失,並且是人類難以逆轉的,但卻並不一定影響人類的命運,人類的持續進化可能使人類具有另一種性別決定模式,只不過現在無法預測。


來看世界呀


Y染色體變短這個事兒,是真的……很多科學研究都證實了。

這個圖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人類的23對染色體。在關鍵的決定性別的第23對染色體中,Y染色體確實是比X染色體小不少。

其實這對性染色體在成為性染色體之前,也都是常染色體來的。它們演變為性染色體大概是在3億年前,之後兩個染色體的命運出現了分歧。

X染色體保留了最初有的大部分的基因,比例高達98%,至今還有幾千個基因。

但是Y染色體的大部分基因,都!跑!了!損失了大概97%的基因,現在基因還不到100個,長度也只有X染色體的三分之一。真是不爭氣啊……

不過好在Y染色體不是在這3億年時間裡一直在變短,其實早在2500萬年之前,基因只剩3%的時候u,Y染色體就沒有再繼續縮小了,而是保持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未來會怎樣呢?不知道…

有可能會保持這樣的穩定狀態,但也有可能繼續縮小。

所以在這個研究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就發出了直擊靈魂的拷問:

如果Y染色體變短消失了,那男人咋辦?會滅絕嗎?

倒不用過分悲觀。

Y染色體上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基因——Sry(性別決定基因),這個基因決定了雄性生殖器的發育。之前夏威夷大學Monika A. Ward的研究團隊發現,有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和Eif2s3y(精原細胞增殖因子),即使沒有Y染色體,小鼠也能產生精細胞,並且能成功培養出後代。

而且還有科學家認為,如果Y染色體完全消失,那麼決定性別的基因有可能會轉移到其他染色體當中,即使原本的性染色體都變成了XX型(我們認知中的女人),但從性徵上看還是會有男女之別的。哺乳動物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棘鼠。

但Y染色體存在消失的可能性這件事,確實是一件大事。

因為雖然對精細胞產生有影響的關鍵基因只有一兩個,但是Y染色體上留存的其它基因的作用似乎現在還不是特別明確,如果這些基因丟失,對人類也可能會有影響,這些問題可能在以後的研究中會逐漸清晰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用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歡迎評論關注和轉發。


不吃腸的大腸


關於Y染色體逐漸消失最早是由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2002年左右提出,但在前兩年,一篇《留給男性的時間不多了》的文章爆火,讓大眾也瞭解到:460萬年之後,Y染色體可能會完全消失。

學過中學生物的你一定知道,Y染色體決定著男性的性別,如果Y染色體完全消失,那是不是說明未來將不會有男性?人類又該如何繁衍生育呢?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Y染色體的故事。

Y染色體為什麼會越來越短

我們知道,人體內共有46條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23對染色體。其中的22對男女都有,被稱為常染色體;第23對染色體被稱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染色體為“xx”,男性染色體為“XY”

其實,雖然我們把性染色體分為X、Y,但它們在顯微鏡下的形狀並不像“X、Y“,而是最早科學家不知道X染色體能不能被染色,於是先給它取了一個名字”X element“,意思是未知元素。隨後又把X英語順序的下一位Y,為下一個染色體命名,也就是現在的“Y染色體”。

到了2002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自然》雜質上,發表過一篇文章《人類精子:性別的未來》,在這篇文章中,它們指出,Y染色體長度只有X染色體的1/3。

根據研究,科學家發現早期地球雄性生物的Y染色體並不是這樣,而是與x染色體擁有相同的長度。這意味著Y染色體的長度在逐漸變短,可能在未來完全消失。

為什麼Y染色體會越來越短呢?

其實這和基因同源重組有關,我們知道基因在複製過程中,並不是非常精確的複製,每複製一次會發生非常微弱的誤差。

如果是女性,也就是說她擁有兩個X染色體,那麼當其中一個發生損壞後,它可以複製另外一條X染色體的內容,但由於Y染色體只有一條,因此它不能通過複製另一條染色體為自己修復。

所以男性體內的性染色體均不能自我修復,但由於女性體內的X染色體會自我修復,所以X染色體長度基本上沒有變化。

好在,許多基因是無用的,甚至是重複的,Y染色體可以把重複的、無用的基因複製給自己;但不是每一個基因都會有重複的片段,一些沒有替代品的基因損壞後就無法通過複製自己進行修復,因此會越來越短。

研究發現,Y染色體大概每100萬年損失5-10個基因,而目前Y染色體上只有45個基因。

Y染色體消失後,還有男性嗎?

其實Y染色體消失並不只是發生在人類身上,許多物種Y染色體變短的速度比人類還快,目前有兩種刺鼠以及南高加索鼴形田鼠,Y染色體已經完全消失,只留下X染色體。

一般情況下,染色體是成對出現,所以染色體的總數量一定是偶數,但南高加索鼴形田鼠的染色體只有17個,它們的性染色體只有一個X,被稱之為XO系統,O就是數字0,而人類是XY系統。

雖然它們沒有了Y染色體,但它們依然存在雄性,具體原因現在科學家還沒研究清楚,有可能是決定性別的基因從Y染色體遷移到其他染色體上。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類Y染色體並不會完全消失。

我們知道,Y染色體是X染色體長度的1/3,按道理來說,它所儲存的基因也應該是X染色體的1/3,但科學家卻發現,X染色體內有1438個基因,Y染色體內只有45個基因。

而且,儘管許多物種Y染色體在逐漸變短,但並沒有一個物種出現“無雄性”,所以科學家們猜測,可能是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附近,會發展成抑制基因重組的機制,也就是說Y染色體雖然變短了,但更精煉了。

不過,不管是哪種說法,人類依然會存在著性別,男生們也不要太擔心了。

總結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控制男女性別的染色體為X、Y,其中女性為XX,男性為XY。

由於基因在自我複製過程中,會丟失一些信息,因此同源染色體之間會相互重組,類似於電腦的“複製、黏貼”功能。但男性Y染色體只有一條,因此不能同源重組,一些丟失的基因無法再修復,於是長度慢慢變短。科學家發現,每隔100萬年,男性Y染色體會丟失5-10個基因,因此未來Y染色體會越來越短,直到消失。其實,Y染色體消失後,控制男女性別的基因仍然存在,因此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鍾銘聊科學


在過去1.8億年裡,Y染色體失去了90%的基因。但是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稱,Y染色體將停止丟失基因。

人類Y染色體的萎縮只是為了拋棄有缺陷的基因,而且只保留了重要的基因。

人類Y染色體的萎縮只是為了拋棄有缺陷的基因,而且只保留了重要的基因。

人類X和Y染色體決定了後代出生時的性別。但是在過去的1.8億年裡,Y染色體已經明顯的收縮,失去了90%的基因。科學家們提出理論稱,Y染色體或許將繼續萎縮,而且未來有一天會完全消失。一些哺乳動物已經失去了它們的Y染色體,但由於性別基因能夠跳到另一個染色體上,這些動物仍然能夠產下雄性和雌性後代。因此理論上人類失去Y染色體的變化並不意味著男性末日。

但是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稱,Y染色體將停止丟失基因。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大學環境生物學家Melissa Wilson Sayres說道:“在失去部分基因之後,Y染色體只保留了對人類功能必要的核心基因。我們預計人類Y染色體將不再失去基因。”為了證實這一推論,研究人員檢查了8位非洲男性和8位歐洲男性的Y染色體,而且發現Y染色體差異性較小,這就意味著Y染色體幾乎完全相同。

研究人員猜想,Y染色體如何變得如此相似。Wilson Sayres說道:“這或許是某種自然選擇在起作用,Y染色體是在有選擇的淨化自己。通過拋棄基因,Y染色體能夠淨化人類基因突變。”那麼X染色體為什麼沒有發生這種變化呢?在女性中,X染色體能夠與它的配對在基因突變事件中交換DNA,這就使它能修復自身並且繼續攜帶數千種健康基因。

Wilson Sayres說道:“X和Y染色體的大部分長度上都不會交換DNA,這就意味著Y染色體無法有效的修正錯誤,因此它隨著時間發展不斷分解。Y染色體只是在擺脫有缺陷的基因,現在它只保留了27個獨特的基因。”但是仍然存在另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如果Y染色體不再失去任何基因,那麼基因突變在男性中是否變得更加普遍?Wilson Sayres聲稱,這種男性突變的偏斜正是她接下來要進行研究的內容。


水木99999


有消失的可能性,但Y染色體消失不代表男性會滅亡,例如科學家曾經用基因技術剔除了老鼠的Y染色體,結果這隻老鼠最終還是當了爹。

實際上Y染色體上的大部分基因都沒有用,有用的基因只有兩個,一個是sry基因,一個是eif2s3y基因,前者負責啟動睪丸的分化,後者則是和精子的發生存在關係。


那麼人體胚胎在發育的過當中,如果身體當中存在sry基因,這個胚胎將會發育成男性,如果沒有sry基因,這個胚胎則會發育成女性。

但科學家們的新研究告訴我們,在科學技術的干涉之下,即使胚胎當中沒有sry基因,這個胚胎也可以發育成為男性,因為sry基因它只是啟動睪丸的分化,而不是維持睪丸的分化。

人的常染色體上面,有一個叫做sox9的基因,那麼sry基因的作用之一,就是激活這個基因,讓它把睪丸分化的信息傳遞下去,換言之有沒有sry基因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將sox9基因激活就可以了。

最終科學家們成功了,它們在替換掉sry基因的前提下,人工繁育出了一隻雄性的小老鼠,而eif2s3y基因同樣也可以換掉,只不過相對複雜一些,總之Y染色體即使有一天會消失,但不代表男性就會滅絕……


種植恆星



追溯到一億六千六百萬年前。那時,第一種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上。從很久以前開始,SRY基因就決定了動物的性別,雌性是XX,雄性是XY。然而,在那幾百萬年間,X染色體和Y染色體遵循著非常不同的路徑。

那時,兩條染色體都有相同的大小和數量的基因。今天,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y比X小6倍,攜帶的基因比X染色體少12倍。科學家估計,Y染色體將在大約460萬年後消失。

為什麼Y染色體會消失?

過去1.66億年的生物記錄表明,Y染色體已經迅速退化。然後發生了分離,其中女性是XX,男性是XY。

Y持續退化的主要理論認為這是由於一個基本缺陷造成的:不同於在我們細胞中有兩個拷貝的其他染色體,Y只有一個拷貝。


這一獨特的Y基因系只從男性父親傳給男性後代。這意味著Y染色體中的基因不會經歷基因重組,這就像是後代形成時,信息大熔爐中遺傳物質的組合。

因為它們的基因沒有交叉,所以Y染色體不會消除基因突變,並且會一代一代地逐漸退化,直到它們從基因組中完全消失。

有證據表明,一些哺乳動物物種已經失去了它們的Y染色體,這加強了格雷夫斯關於人類中Y染色體消失的理論。格雷夫斯發現,一種日本老鼠(稱為東京鼠兔)沒有任何Y染色體的痕跡。


Y生存的希望

然而,Y染色體仍然有希望。的確,在這段時間裡,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已經看到Y染色體退化到某些物種永遠失去它的程度。然而,根據一篇發表在Plos遺傳學,人類的這種退化已經停止或達到極限。

顯然,自從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在靈長類譜系樹中走上不同的道路以來,Y染色體一直很穩定,沒有丟失任何基因。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Y開發了更具抵抗力的結構,稱為迴文。這種結構保護基因,甚至可能恢復受損的基因——就像你格式化你的計算機以清除病毒,然後恢復備份。


Y結尾:是人類的結尾嗎?

如果Y染色體決定了男性,如果它真的消失了會發生什麼?考慮到其他物種發生了什麼...絕對沒有。一個基因的再適應將會發生,另一條染色體將決定受試者的性別,就像發生在日本老鼠。

這正是丟失了Y染色體的物種的情況:其他的基因序列達到了這個目的,所以仍然有雄性和雌性動物。科學家不太確定生殖能力是否會保持,或者從父親傳給兒子的遺傳遺產是否會受到任何影響。然而,我們還有至少460萬年的時間去發現。


軍機處留級生


答:生物學研究表明,人類的Y染色體最初和X染色體一樣擁有超過1400個基因,而目前Y染色體只有78個有效基因(能編碼蛋白質的基因),X染色體則擁有1098個有效基因,其中54個在Y染色體上存在等位基因,說明人類Y染色體的演化速度遠高於X染色體,而且在以每百萬年4~5個的速度失去基因。


Y染色體

人類擁有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其中獨特的Y染色體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別,XY為男性,XX為女性,X染色體和Y染色體具有高度特異性, 甚至Y染色體長度只有X染色體的三分之一。

兩者的基因差別更大,Y染色體中的78個基因,其中只有54個能在X染色體上找到等位基因,其餘的24個基因處於非同源區段,也正是這幾個基因,決定了男性和女性的差異,賦予了男性更強壯的力量,以及不同於女性的身體結構。

Y染色體的表達能力比X染色體強很多,以至於哪怕生殖細胞在減速分裂時出錯,最終導致包含“XXY”的受精卵形成克氏綜合徵,兩條X染色體的表達也不及一條Y染色體,其個體的外觀也將表現為男性。


Y染色體變短

關於Y染色體變短的說法,最初是在2002年,澳大利亞一位科學家在國際基因組學大會提出,他的研究表明,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失去基因,按照目前的速度,大約400萬年後Y染色體將徹底消失。

人類基因組總共擁有30多億個鹼基對,其中Y染色體擁有大約6000萬個鹼基對,X染色體擁有1.5億個鹼基對,每對常染色體中的基因都有相對應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的基因突變。

對於性染色體來說,由於各自都存在大量的非同源區段,這些基因在另外一條性染色體上沒有等位基因,所以這些基因一旦發生有害突變,後果是很嚴重的,比如男性的不育症中,有大約30%是由於Y染色體微缺失造成的,又比如Y染色體長臂Yq11缺失將造成無精症等等。


Y染色體徹底消失會怎麼樣?

科學家已經有過相關的研究,Y染色體上決定雄性性別的基因叫做SRY基因(睪丸決定因子),哪怕是Y染色體徹底消失,只要人類還存在,其決定性別的SRY基因也不可能徹底消失,而是會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以其他方式影響著人類的性別。

在地球上的眾多生物中,目前已知有三種哺乳動物的Y染色體已經徹底消失,分別是鼴形田鼠、奄美刺鼠和沖繩刺鼠,這三種鼠類雖然沒有Y染色體,但是它們依舊有雌雄之分。

研究表明,在棘鼠的第二條染色體中,有一個獨特基因決定了性別,由於消失了一條染色體,它們的染色體總數變為了奇數,比如鼴形田鼠的染色體數只有17條,性染色體只有X沒有Y。

人類Y染色體的進化速度遠高於其他染色體,但是我們不必為Y染色體的消失而擔心,生物的進化只能是朝著有利方向進行,人類的染色體雖然存在變異,但是整體上是利大於弊的。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性染色體最早誕生於1.8億年前,然後X染色體和Y染色體朝著兩個方向演化;在大約50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一條(2號染色體),人類最終擁有23對染色體,但是另外一個分支黑猩猩沒有這次融合,所以黑猩猩擁有24對染色體。

染色體變異在生物中是很常見的,因為DNA在複製時避免不了出錯,對於人類的Y染色體來說,擁有6000萬個鹼基對,即便在兩代之間,也有大約600個鹼基對被重寫,這當中,有些變異可能對人類有利,有些則對人類有害,自然選擇會對其進行挑選。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人類是雙倍體生物,共含有23對46條染色體 ,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決定我們的性別。男性性染色體為XY,女性性染色體為XX。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Y染色體逐漸變短。在2015年的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相關專家表示,Y染色體很可能在450萬年後徹底消失。依據就是Y染色體大約每百萬年減少10個基因,但是按照對Y染色體最新的基因測序發現,該染色體上有大約78個編碼蛋白基因,因此它徹底消失的時間可能會延遲一些。


Y染色體相對於其他染色體是進化神速的,科學家通過對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發現和人類基因鹼基對排列順序98%的相似度,但是在Y染色體上黑猩猩和人類竟然有30%的差異性。這意味著在在進化的過程中Y染色體一直在不停的進行著基因重組,就像是房子不斷的被翻新一樣。

但是在進化的過程中Y染色體一直在減小,Y染色體上基因最多的時候超過1400個,但是目前已經尚不足80個基因。同時在進化的過程中Y染色體上大部分的有用基因已經完全轉移到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只剩下最重要的決定性別的SRY基因。同時Y染色體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減緩基因的繼續丟失,發展出了“迴文結構”,可以進行基因修復。

但是Y染色體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SRY基因是否會轉移到X染色體之上,否則人類面臨的很但是可能就是滅絕。當然在進化之路上有各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爬行動物就沒有Y染色體,它們的性別靠環境決定,例如鱷魚和蜥蜴等。在溫暖的環境中最終體現出雄性,在陰冷潮溼的地方體現出雌性。

而人類在進化中出現Y染色體丟失,最後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決定性別的基因出現在X染色體之上,最終依然是男女有別。但是那個時候的人類是否就算做新的物種了?有一部小說講的就是Y染色體消失後,地球上已經沒有男孩誕生,男性越來越少,片段如下:

公元2297年,全世界只剩下35個男人,他們像熊貓一樣被百般呵護,被關在6個實驗室中。 這35個男人白白胖胖,從育嬰館中生長出來,已經失去了所有雄性特徵。女人們則像觀賞珍稀動物一樣排隊來欣賞他們。

低等的爬行動物都可以生存控制著自己的性別,作為哺乳動物的我們還能把自己進化“死”了?



科學黑洞


乳動物有一個非常穩定的性別決定系統——性染色體的遺傳決定性別。1.66億年前Y染色體(原Y染色體)第一次出現在單孔目哺乳動物身上,與X染色體大小相同。當進化到獸亞綱哺乳動物時,XY染色體出現巨大差異,YY染色體的個體已經無法存活,下圖為動物中性別決定系統的進化過程。

人類男性Y染色體DNA超過5900萬個鹼基,占人類基因組DNA鹼基總數的2%,但是Y染色體上的基因卻極少,X染色體攜帶有大約1600個基因,Y染色體上的基因卻只有50個,其中只有27個基因是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的總開關基因為SRY基因,它決定著胚胎將發育成男性還是女性,SRY基因編碼的轉錄因子能夠激活多個信號通路,促進胚胎中雙潛能性腺分化為睪丸,抑制卵巢發育。

然而,Y染色體有一個根本的缺陷,不像其他染色體有兩個副本,Y染色體只有一個副本,這意味著Y染色體不能進行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有助於消除染色體上的有害基因突變,沒了基因重組,Y染色體基因會隨著時間退化,最終可能從基因組中丟失,如下圖。據估計在過去的1.66億年裡,人類Y染色體上原有的1600多個基因中的大部分丟失了,每百萬年就有10個基因丟失,按照這個速度,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後完全消失。

關於Y染色體是否真的會消失,科學界存在巨大爭議

Y染色體不會消失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 儘管從共同祖先500萬年前左右分支後,黑猩猩Y染色體已經失去了一些基因,但是人類的Y染色體還沒有基因丟失,事實上人類在2500萬年到現在僅僅失去了極少數的基因。

  • 有研究表明,Y染色體已經發展出一些非常有力的剎車機制,來減緩基因丟失的速度。例如,2017年發表在PLoS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Y染色體容易發生大規模的結構重組,從而使基因擴增獲得多個基因副本,從而促進精子健康和減少基因丟失。此外,Y染色體已經形成了一種迴文序列結構保護了Y染色體不會進一步退化。
Y染色體最終會消失的理由。

Y染色體最終會消失的支持者認為,從長遠來看Y染色體會不可避免地會消失,但可能比預期的存活時間要長一些。而且,已經發現兩種齧齒類動物——摩爾田鼠和衝蠅刺鼠已經完全失去Y染色體,Y染色體基因被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即使人類Y染色體完全消失,也不意味著男性會消失,因為在已經失去Y染色體的兩個物種中,雄性和雌性依舊存在。在這些物種中,決定雄性的SRY基因已經轉移到別的染色體上,意味著這些物種不需要Y染色體就能產生雄性。然而,新的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也就是SRY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可能面臨著與原Y染色體同樣的問題,也會重新開始漫長的退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