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毛主席的這首詞,氣勢雄渾,意境高遠,樂觀豪邁,有著偉人的氣概

12月26日,是我們偉大的領袖和偉大的詩人毛主席誕辰126週年,飛逝的時光,從未沖淡人們對這位名垂青史的偉人的思念,為了緬懷毛主席,銘記他的豐功偉績和不朽功勳,我們重溫毛主席的這首《清平樂·會昌》。


清平樂·會昌

近現代: 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毛主席的這首詞,氣勢雄渾,意境高遠,樂觀豪邁,有著偉人的氣概


毛主席的這首《清平樂·會昌》,寫在1934年的7月,也就是舉世矚目的長征前夕,這是毛主席在會昌登山時所作,後正式刊登在1957年1月的《詩刊》上。


詩中所說的會昌,是縣的名稱,位於江西省的東南,與福建省相連,毛主席在1929年為開闢贛南革命根據地,曾率領紅軍來過會昌,之後又多次來到此地。


1934年7月,毛主席再次來到這裡指導和檢查工作,23日的凌晨,他和幾個戰士一起興致勃勃的登上會昌城外的嵐山嶺,眺望遠方,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清平樂·會昌》。


毛主席的這首詞,氣勢雄渾,意境高遠,樂觀豪邁,有著偉人的氣概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詩人起筆簡潔明快,東方朝霞將現,曙光在即,但還是不要說我來得早。“莫道君行早”是毛主席借用了清代周希陶的《重訂增廣賢文》中的“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這兩句以實入筆,以白描的手法勾畫出了夏日美麗的風景,以及積極昂揚的精神。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毛主席在會昌這段日子裡,作了大量的研究與調查工作,他踏遍了這裡的青山萬重綠水千條,對自己親自所建的革命根據地充滿了深厚的感情,所以詩人大發感慨,稱走遍了青山綠水,依然不曾感覺辛勞與疲憊,因為這裡的風景最是美麗。


毛主席的這首詞,氣勢雄渾,意境高遠,樂觀豪邁,有著偉人的氣概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這兩句詩人繼續寫會昌城外的所見。句中的“顏連”指連綿不斷,“東溟”指東海。詩人看到會昌城外的險峻的高山連綿起伏,似乎已經與東海連在了一起。詩人站在山巔之處眺望遠方,遼闊的視野之下,是映入眼簾的蒼茫綿延的群山,山水相連,無比壯觀。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這兩句中的“南粵”是古代的一個地名和國名,也被其為“南越”,在這首詩中“南粵”代指廣東。詩人說,紅軍戰士們指著廣東的方向,那裡綠樹茂密,更是鬱鬱蔥蔥。這兩句是說,在廣東和江西交界這一帶的地方,自然風光極美,意指革命的前景遠大而光明。


毛主席的這首詞,氣勢雄渾,意境高遠,樂觀豪邁,有著偉人的氣概


毛主席的這首《清平樂·會昌》,抒發了詩人內心對革命勝利的嚮往與信心,更是表達了詩人樂觀與堅定的必勝信念,詩人從一次登山所見的美麗景色,延伸到對革命前途的展望,氣勢宏大,情景交融,彰顯了詩人豪邁的氣概與廣闊的胸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