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評價物聯網這個專業?

袁文翔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如今,隨著AI技術的成熟以及5G、NB-IoT等技術取得突破,物聯網風口的爆發指日可待。

IDC近期發佈的全球半年物聯網支出指南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全球物聯網(IoT)支出將達到7725億美元,比2017年的6740億美元增長14.6%。全球物聯網支出將在2017-2021年預測期內維持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14.4%,2020年超過1萬億美元,2021年達到1.1萬億美元。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則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260億部,市場規模將達1.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萬億元)。

中國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2010 年,“物聯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3月5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指出——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具體來看,2017年1月,工信部發布了《物聯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文件提出,到 2020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製造、網絡傳輸、智能信息服務在內的總體產業規模突破1.5萬億元,智能信息服務的比重大幅提升。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佈局,公眾網絡M2M連接數突破17億。物聯網技術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適應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初步形成,物聯網規模應用不斷拓展,泛在安全的物聯網體系基本成型。

2017年6月,工信部又發佈了《關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文件提出,到2017年末,實現NB-IoT網絡覆蓋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面向室內、交通路網、地下管網等應用場景實現深度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