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林散之先生曾被稱"當代草聖",他的書法到底如何?應怎樣欣賞?

馨泉丁毅書法工作室


原中國書協主席沈鵬書評:"林散之沒有摻入其他因素,進入了書法最高殿堂。″林散之認為,學草書要"以楷入草″。要"先剛後柔″,要"中鋒用筆″。他的草書有極高藝術價值。

啟功、趙樸初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墨法學王鐸、黃賓虹,書法創作時,強調枯潤濃淡變化。一筆寫數字,墨要盡時,仍以枯筆力行,筆畫出現絲絲飛白,飄飄渺渺。枯潤濃淡的變化使其書法作品有節奏變化,空間變化,尤顯其意韻高遠。

林散之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是林散之草書作品中之精品。(見下圖)。

此作品用筆有"澀″味,"澀″是運筆效果,沈尹默說:"澀的動作,並非停滯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留得住不等於不向前推進,不過要緊而快地戰行。"戰″字仍當作戰鬥解釋,戰鬥的行動是審慎地用力推進,而不是無阻礙的。″

林散之《李白草書歌行》,瘦硬有力,剛強和柔和互為補充。象音樂一樣抑揚頓挫,有起有伏。十分和諧。豪邁奔放,猶如騰雲駕霧一般。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草書《李白草書歌行》為林散之書。











神韻軒書法


我也來談談,林老的草書在當時來說水平很高,但是,與今天的書壇相比較,“草聖”名號,有點名不符實,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談:

一,草書具有觀賞性。草書的觀賞性很強👍,隨心而動,以情寫之,最大化的發揮作者內心情感,這樣的草書觀賞性就很強,別有一番滋味。而林老的草書有些結構鬆散,情感表達不夠,所以,林老的草書觀賞性很一般。

二,草書具有靈動態。草書的靈動張揚,是其他書體所不及的,線條的表現形式決定了草書的靈動態。隨意,隨心,使草書的靈動態沉然紙上。而林老的草書作品裡雖然很隨心,但是沒有靈動態,字與字之間的關係,左右呼應,上下呼應,處理的很一般。

三,草書具有層次性。草書是很複雜的書體,那麼它的層次性如何來表現呢?應該從線條的粗細,長短,正斜,逆順等方面來表現,比如,前一個字大,後一個字應該小,前一個字長,後一個字短,這樣才可以表現出草書的豐富多彩的線條層次感,也就是草書層次性。而林老的作品裡層次感很一般。

總之,林老被稱為“草聖”是不太合適。


飛翔的企鵝蛋


說句實話,我對林老的草書,並不欣賞。雖然他被倭寇稱為現代草聖,那也不代表中國人民認同。草書,你書寫時,必須站著寫,懸腕懸肘\b,才會顯得靈動,才有草書之神韻。但你看林老之草書,他在枕腕書寫,在描。所以缺乏書法的靈動秀美,天真自然。他的字,軟弱無力,結體鬆散,被過譽了。請看林老第一幅所謂精品,辭字萬字屬胡寫,漏了啼字。第二幅精品,採字藥字雲字屬胡寫。抄你都抄錯,不足為師,更何談聖?(我隨選兩幅詩和字,對比一下。請注意,我從不會抄別人詩詞,一幅字,最多蘸兩次墨!但我就是在寫字,從不敢稱自己寫的是書法。😝😝😝)






鑑水漁翁


第一次看到林散之的草書是在七幾年的時候,給人的印象非常深。林散之在草書方面的造詣非常高,大多評論也都是讚譽有加。他的草書用筆很老辣,給人感覺是無拘無束,有超凡脫俗的境界。他寫的字結體多變,很顯韻味,特別是他的枯筆,運用非常到位,就目前來說,一般人很少有人能達到他的水平。





雲壑聽泉


林書法還算可以吧!但稱草聖真是讓人不服。林字鬆散,字如柳條。我本人認為,各抒已見,勿噴!



劉硯請


林散之先生有一首詩很出名:

拍案驚心六十秋,未能名世便殘休。

心猶未死手中筆,三指懸鉤尚苦求。

這首詩極為坦蕩地承認了一位書法藝術家對名望的刻骨銘心的追求。

可是林散之先生生不逢時,他的一生,戰亂、苦難、運動等等都趕上了,等到他終於得到社會對他的書法藝術認可的時候,林散之先生已經老了,等到他朝思暮想的中國書法復興熱潮終於湧來的時候,老先生卻溘然長逝了。

在他身故之後,的確曾被多家媒體以“草聖”之名進行過報道。林先生的草書藝術水平果真能夠達到與懷素張旭一較高下的水平了嗎?

我看不見得。

在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書法藝術也在悄然復甦,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林先生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書法形式等等都對國內書壇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這麼說,林先生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可謂“功莫大焉”。

但是把林先生的書法造詣放到中國書法史上去考量,我覺得較之於懷素、張旭,甚至徐渭、王鐸、黃庭堅等等,都還有很大的差距。

表現在林先生的書法作品上,我個人覺得林先生草書的優點是,青煙古寺,意境悠遠,書卷氣濃郁,沁人心脾,法度森嚴,不胡來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筆法單一、無力,作品缺乏氣勢。

我無意否認林先生對中國書法發展的貢獻,更無意對已故的書法大家指手畫腳,單單對“草聖”這個頭銜表示一點看法,我想林先生如在世的話,他也不會答應!


永書101


林散之(1898~1989年),安徽和縣烏江人別號散耳等。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有"當代草聖"之譽。先後拜張青甫,黃賓虹為師,林老成名很晚,在1972年被人們所識。1984年5月,日本書道訪華團拜訪林散之,訪華團團長日本書壇青山杉雨先生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

我以前學習草書的時候主要是學習:

于右任先生草書+林老草書書法,

所以對林散之先生和于右任先生的書法特別非常喜歡。


演一言音




海峰9736


林散之,詩人書法家畫家,其筆墨變化靈動,虛實濃淡乾枯飛白的墨象看似無意中的,卻在法度中游走,有包涵其內在的學識和學養,令人欽佩[祈禱][祈禱][祈禱]





王一安工筆老虎


林老的作品及生前資料略知一些談點個人看法。一,“草聖”書法大家。七十年代初期的那個年代正值“文革”幾乎所有的文人及書家沒受衝擊的人不多何談發表和認知了。林老在此時出現(可能還早)給人眼前一亮,現在看來有些過獎。二,林老的草書筆者認為是有體無型並沒有超越前人。三,肯定的是林老對墨與水的溶合水準堪稱完美。一點認知不定正確只代表個人意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