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大二了,為什麼感覺融不到室友和同學的圈子了?

維偉only_vi


社會大學告訴你,擠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那裡不一定適合你[呲牙]



胡棗兒


人際與社交,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煩惱,對於正處於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學生們來說更是。

「沒有朋友」、「人緣不好」這些詞彙,彷彿就是在宣佈生活最悲慘的結局,因此這也是很多學生拼盡全力要去避免的東西。

在大學以前,國小、國中、高中的生活模式似乎差不多,每天就是到一間教室大家一起上課直到放學,因為每天相處的時間可能達到八至十二小時,也就是說這麼長的時間下來,每個人都很有機會和班上的人相處,交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機會也就更高。

當然會有比我圖例所舉出的更多社交圈,不過簡單來說,不是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就是有幾個最好的朋友,兩個人或一群人,基本上就算不管全班其他的人,你們還是能過得很開心,也就是因為這樣,班上常常就是一圈一圈的,彼此不太會有交集。

只要跟好自己的朋友或小圈子,就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不用擔心其他社交上的事情。

反正也朋友,從早上開始就跟你一起早自修、聊天、借上課的筆記、一起去上體育課、打飯、吃午餐和聊天、睡午覺、一起上廁所、放學回家。

一切一切,只要和那幾個限定的朋友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的人。

—— ——不過到了大學,又是怎麼樣的呢? —— ——

到了大學,大部分的人的生活是:「宿舍起來➔某間教室上某些課➔換教室➔上課➔回到宿舍」 這樣的循環,也就是說,可以進行社交的場所主要有兩個,一是宿舍,二是教室

這乍看之下沒什麼的設定,感覺就是比高中國中的時候多一個夜晚的生活而已啊,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說大學的社交跟之前很不一樣呢?

「第一,因為時間」

不同於大學之前的生活,你們的相處時間變得更長了

我假設你,和室友剛好就是你係上的好朋友,你們除了空閒時間基本上都待在一起,上課在一起、吃飯在一起、睡覺在一起,你沒有任何除了跟他以外的社交幸不幸福?

現在聽下來你一定會覺得很幸福,但我告訴你,這種生活維持不久。

因為很有可能,他不會只有你一個。

長時間和一個人待在一起,也只和那個人在一起,衝突是會出現的,你看你自己和你爹孃兄弟姊妹就知道了。

我曾經跟我現在上課認識的朋友說:「如果我們是室友就好了。」

他回我:「如果我們是,我們現在就不會是朋友了。」

你的朋友也一定會在因緣際會之下(社團啊、上課啊)遇到跟他志同道合或是聊得來的人,成為朋友,那到時候你呢?因為沒有認識除了那個朋友以外的人,就會變成一個人。

因為相處的時間太長,反而會改變交友的型態。

「第二,因為需要」

在大學之前,你如果需要幫忙,可以找班長或班導就可以了,但在大學,班導幾乎沒有什麼時間處理班上的事情,很多時候一個月也見不到幾次面(畢竟不是每學期都會有班導的課)

而大學的班長(就是班代),他們很可能只能幫你處理僅有的事情,再加上班代也不見得有義務一定要幫你的忙。

那如果,你需要幫忙,怎麼辦?

想像你在宿舍都不跟人講話,在班上跟任何人都合不來,在大學裡沒一個人可以講話

請問那會是多可怕的事情

在宿舍裡,你總會需要跟人家借個吹風機或是電線

在班上,你總會需要跟別人分組一起做報告,甚至是通識課,在班上全部都是外系的時候,要如何找到組員

在大學裡,你總會需要幫忙,不知道選哪堂課、跑流程和文件報名表老是搞不定的時候,你總需要有人可以問

如果沒有人願意幫你,你要怎麼做?

因為需要,所以你必須去拓展你的社交圈,如果和以前以樣,認識的人就是班上那幾個好朋友,絕對不夠應付大學的生活。

也許可以在宿舍裡請大家吃個好吃的,室友除了借你東西,很多時候也會提供你協助,比如作業的繳交期限到何時,附近哪家餐廳好吃。

在班上可以展現你在作業和報告方面的能力,表現得當,厲害的人才會想和你一組。

在學校能夠和人多交流,甚至願意幫忙別人,才會有人願意適當的幫忙你。

這些事情彼此之間是有相互關聯性的,和別人相處得好➔可以獲得很多情報➔在學習上更有益處、和人相處更加愉快➔認識更多的人➔和別人相處得好...就是這樣不斷的循環,在社交圈上,因為「需要」所以有了不同。

「第三,因為朋友不能只有同種的那幾個」

在大學以前你的交友型態可能就是同樣類型的夥伴聚在一起,比如喜歡運動的聚在一起成為朋友、喜歡韓國音樂的一群、愛讀書成績好的一群、會約出去一起打遊戲的一群。

而且你們之間不太會有互動。

到了大學之後,你知道自己所要面臨的是什麼嗎?

沒錯,你即將面臨的是整個社會,整個社會不會允許你就這樣只和一群人好,如果你的能耐永遠僅限於那個小圈子,不和其他人有所互動,將會孤立難行。

現在不去經歷、不去嘗試、不勇敢一點,之後找工作,或是在工作上面,就有可能會更辛苦。

要知道,在學生時期,大部分的人都會比較善良和單純,在這個時候所建立的人際關係,是最能夠維持,也最願意在你為難時刻,給你伸出援手的。

—— ——交朋友的心態? —— ——

那麼,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交朋友呢?

首先,要積極的認識

不管是誰,對於交友都會希望有人主動,所以說你主動,你就贏了。

不管是打招呼、問問題、幫忙別人,你只要主動,對方多少就會對你留下印象,雖然說之後對方願不願意對你有所回應,就要看對方的心意了。

不過,至少你給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是不管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只要給人印象好,之後做很多事情,都會比較容易。

再來,不要想說要時時刻刻和朋友在一起

大學因為每個人生活的空間和時間都不一樣,就算是同班的同學,選課不一樣的話,也很有可能幾乎一整天見不到對方。

交朋友的得失心不要太重,不要想說對方會把你看的最重、最好,你們只是在一定的時候有需要一定的陪伴所以才在一起。

然後,每個時候可以有不一樣的朋友

就像我圖片裡說的,大學已經和高中時不同了,因為時間和空間不同,一天裡陪在你身邊的朋友不可能就那一群或那一個,而是很多個,而且每一個可能彼此都沒有關聯。

他們之間唯一的共同性,可能也就是「是你朋友」而已。

做功課的時候可以和A在一起因為他很認真——在宿舍和B一起聊天因為他很懂你——有問題想問可以問在系辦打工的C——想逛街可以找很會搭衣服的D——運動的話就和E一起去。

每個時段有不同的朋友,生活才會精彩

念大學的時候就是這樣,把班上的同學都幫做你的朋友,別想說不和你講話的同學、不跟你同圈子的朋友與你無關,在意想不到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會給你極大的幫助,而且你絕對想不到,原來他可以這麼厲害。

不要吝嗇於你的笑容和給別人免費人情,一切都是你投下的資本,人際社交的資本無法被看見,但他的回饋絕對無法估量。


宇霸不能


首先,作為一個已經畢業的人來說,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大學是個濃縮的小社會,大家都是五湖四海過來的人,每個人的家境、性格和生活環境都是不一樣的,融不到一起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你心裡也清楚,融不融的進去還是在你,如果你的室友們都是天天打遊戲,逃課,你卻截然相反,不打遊戲,認真學習的話,那錯就不在你,好好做好自己就行。但如果前後反過來,那你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夠好,大學幾年時光還是很寶貴的,希望你可以好好珍惜,畢竟大部分人大學是最好的學生時光了。

話止於此,有錯改之,無則加勉,人與人之間相處,多一點寬容,少一點猜忌,生活才會更陽光,不是嗎?


小昕音樂


大學生群體是個優秀的群體,是個朝氣蓬勃的群體,是個爭先恐後的群體,是個尊嚴和期望值很高的群體。每一個同學,都多多少少都帶有骨子裡的自信,融不到室友和同學圈,從某種角度來看,非常正常不過。幾點建議:

一,用善意和善良祝福室友和同學的圈子。同學們相互融洽是一件好事,莫心嫉,應該真誠祝福他們。

二,專注自己的主業。四年大學,時間很短,學習很有限,應該集中精為向師長、同學學習討教研討。學業事關注多了,其它事就無心關注了;

三,學會尊重欣賞和分享。這世界人之間,付出尊重,付出欣賞,付出分享,不要期待全部有彙報,但定會有善意的反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四,交友隨緣份。莫強求,多自修。多讀點儒家四書和馬克思、毛澤東關於思想和信仰、自修、自省的書,明晰信仰,涵養品格,擴充胸懷,強勁意志,促使自己真正成長擔當起來。

當你站在更高的峰巔,用更遠視野環視時,世界和自己都是很小很小的,相信隨著為人和學業成熟,會收穫友誼和朋友的。

珍惜時光,珍惜青春,珍惜友誼,越寬容,越成長!


論語社


從大一到大二,一年的時間你已經確定了沒融進去,而且不僅僅是和室友,和其他同學也沒有交往的很好,說明大概率是你的問題,不太會和人相處。

不過不要難過,我在大學時候情況也差不多,不太會交際。

這世上有陰就有陽,有開朗的人就有內向的人,性格不同而已,沒有對錯。

不過人確實能從交往中獲得滿足和快樂,所以你想有自己圈子,應該改變自己。

1.有興趣愛好。喜歡打籃球的話就能獲得球場上的朋友,喜歡辯論的話可以去打比賽,喜歡唱歌跳舞的話就加入社團,通過興趣交往獲得朋友較為牢靠,沒有利益,但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2.學會爽朗大笑。你可能沒有別人的妙語連珠,也沒有別人的幽默,但是懂得欣賞別人的幽默,也會讓別人得到極大的滿足,再好的笑話有人能捧場才能響,即使你不太會說話,要先學會開懷大笑。

孤辰、寡宿,最為致命;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多維思考


這位同學,首先你要知道,每一個人一生中所能涉足的人際圈是很有限的,其中同學圈便是其一,珍惜同學關係,處好同學情,常常會使人獲得終生的助益。

同學情是處出來的,同學關係是“聚”出來的。有能力在物質上多幫助同學,沒能力在精神上多關心同學,保持良好的同窗友誼,要從我做起,遇到同學們的重要事情,如果有空最好儘量參加,同學但有困難時要鼎力相助,無力相助也要打聲招呼,才能顯出你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來。“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關鍵時刻拉人一把,同學會銘記於心的。

熟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群,有利於你,有益於社會,充滿正能量,志同道合的同學圈子。同學情是人生中可靠,可信,可用的一種極為珍貴的資源,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努力地開發並融入進去,你今後的人生之路才會更加順暢,通達。



山竹v間諜喵


擠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

難為了別人,作賤了自己;

跨不過的門坎,不要硬跨,

跨過了是門,跨不過就是坎





情感小阿斐


擠不進的圈子就不要硬擠,何苦難為了別人作踐了自己。就好像跨不過的門坎就不要去硬跨,跨過了是門,跨不過就是坎。 不是你的圈子就不進,不是你的世界就離開,換成同一個圈子,同一個世界的,這樣不是更舒坦?

你大可不必費盡那些心思與時間去了解別人的世界,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屬於你自己的一個圈子。

 假如別人真的是需要你,他們自是會騰出一片空間留給你。有的時候我們就無須苦苦地區掙扎,放棄那也是種選擇。人對你好是福氣,對你一般是本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所以不要帶著求回報的心理付出,誰也不是誰的義務,所以珍惜對你好的人。對你好不是因為付出,只是我願意,如此而已,所以不會傷人不會傷己。


愛看電影的藍藍


你說感覺融不進室友和同學們的圈子裡,我認為可能你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有事情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就喜歡自己按照內心的想法去處理,其實像你這種性格的人蠻多的。人有各自的性格,這無可厚非。

我那在上學的時候也是跟你這種境況差不多。因為我來自農村,一下到了城市裡上學,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差,不願意說話,也不願意展示自己的才能,不願意和其他人在某些方面進行競爭。後來參加工作以後,一開始還是這樣的性格,慢慢的經歷的多了,隨著閱歷的增加,就感覺自己這種性格很不好。因為人的社會是群居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團隊來完成,只靠個人的單打獨鬥,不會走遠的。其實以後的社會越來越是這樣。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就開始自覺的去改變自己,因為不能改變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環境,才能從環境中得到自身的發展和進步。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以後,我覺得你也會逐漸的改變自己,從和宿舍的每個人打招呼開始,熱情洋溢的臉上,同學們會感受到你的內心。大家都是人,都是將心比心,你內心裡想和他們相處的融洽他們只定會感覺到的,也就比較容易接受你,包括你的行為和思想,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融入他們的圈子,給他們多交流溝通你的思想。大家都是同學,同齡人肯定有共同語言,把自己放開,交流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

所以,我認為你想融進同學們的圈子,就必須從自己思想上進行改變。改掉自己的性格的缺陷活躍起來,懷著謙虛空杯的心態,和同學們相處。當你和同學們走到一個圈子裡,你會發現自己的交際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你也能從同學圈子裡提升自己,祝你好運。能幫到你,我很高興。








土豆呼叫西紅柿去吃飯


很正常啊,你已經上大學了,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去做,比如你喜歡早睡,室友習慣熬夜打遊戲,你喜歡白天去圖書館學習,室友喜歡白天睡一天,你還會去融入他們嗎?有些同學需要考研,有的同學需要考證,每個人的學習計劃,人生目標都不盡相同,你自然而然就會覺得融不進去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要去實現,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很難有人和你的步伐一致,你會越來越覺得難以融入他們圈子,隨著時間的推進距離會越來越大,你越往前走只會越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