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河北援鄂醫療隊隊長說:選擇醫學就要選擇笑著迎風而動,逆風而行

58 歲、160cm 的身高、106 斤的嬌小身材,每天早晨 7 點剛過就出現在辦公室;一件白大衣加一副聽診器,走起路來永遠都是步履生風;一副金絲邊眼鏡下一雙嚴謹堅定又不失溫柔笑意的雙眼,隨時,敏銳地洞察著患者的病情變化,同時,又在溫暖撫平每一張焦慮、期待的面孔。這,就是河北省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大內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二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袁雅冬。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生命線上的逆行者

近花甲之年的袁雅冬,自 1984 年畢業後,一直在教學醫院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 選擇了醫學也就選擇了奉獻,要學會笑著迎風而動,逆風而行,並且把笑容留給患者和家屬。" 從第一次踏進醫學專業的門檻,她就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也無時不刻身體力行踐行著這句承諾,以真誠的醫者仁心,做著生命線上的逆行者。

36 年來,她始終以嚴謹、求精、真誠、奉獻的工作作風,承載著醫生的使命、責任和擔當。作為呼吸專家,長期工作在第一線,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學術造詣,疑難危重症的診治水平已獲業內人士廣泛認可,是我省呼吸病學術帶頭人之一;她潛心科學研究,在肺血管疾病、慢性氣道炎症如支氣管哮喘和慢阻肺、肺部感染等方面探索研究;作為負責人承擔省部級課題 4 項。發表論文百餘篇,主編、參編專著 10 餘部,參加衛生部關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肺炎等疾病診斷標準的制定工作。

無論是 2003 年 SARS 病毒、2007 年 " 肉毒毒素中毒 " 事件、還是 2009 年 "H1N1 甲流 " 肆虐,從組建病房、到一線救治、指導會診等工作,袁雅冬都衝鋒在前,任勞任怨。2020 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現,按照國家衛健委要求,袁雅冬教授、楊紅申教授作為專家組成員,到江蘇等地指導防控工作。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聽到患者的一句謝謝,什麼都值了

大年初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時,根據省衛健委統一部署,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院緊急抽調 14 人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袁雅冬聞訊後再次報名,作為首批隊員與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二科護士長、主管護師李巖,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一科護師夏鵬舉,重症醫學科護師劉燁星 4 人迅速集結,並擔任我省援鄂醫療隊隊長出徵馳援武漢。醫院黨委決定成立省二院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袁雅冬任黨支部書記。

勇士逆行,黨員帶頭。27 日,大年初三,醫療隊抵達武漢,入駐武漢市第七醫院。袁雅冬與當地醫療隊與國家衛健委工作人員接洽溝通後,快速部署我省醫療隊的各項工作,進駐病房、協助診療、核對病人情況 …… 大家克服旅途勞頓、環境差異、語言不暢、工作習慣不同等條件,迅速融入到防治最前沿。而她本人不僅承擔著一個病區的醫療工作,還負責著整個團隊的醫療、護理協調工作。

" 我們河北省醫療隊的醫務工作者無問年齡,不論性別,從抵達後就開始進入病房工作,毫無怨言。有些還是很年輕的孩子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疫情,但是他們也都積極主動要求衝在第一線,黨員佔了很大的一部分,並且這些黨員所到之處都能起到先鋒帶頭作用。比如像我們護士長李巖,作為一名老黨員從早上八點進入病區,連續十幾個小時進行救治、協調工作,義無反顧,我作為我們醫院院援鄂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真的很感動。" 當記者向袁雅冬詢問她的個人工作時,她對自己隻字不提,而是把時間用在了醫療隊其他成員的工作展示上。" 聽到患者的一句謝謝,謝謝我們河北醫療隊,看到他們的眼神兒,渴望生命的眼神兒,什麼都值了!武漢加油!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笑到最後!" 袁雅冬堅定地說。

" 全國第七屆中國呼吸醫師獎 "、 " 全國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 "、" 河北省衛生應急先進個人 "…… 袁雅冬以卓越的成績獲得了行業的認可和患者的尊重,也用她始終踐行的座右銘感動著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