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頸動脈粥樣硬化怎麼辦?

用戶1784687563044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頸動脈粥樣硬化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年齡大的人群中,大約1/3的40歲以上的中國人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年紀越大,這個比例越高,70歲以上,超過2/3都有頸動脈斑塊。

儘管,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個隨年齡增長的常見問題,但由於它與腦梗死的發生有明確相關性,因此,還是既不要害怕頸動脈粥樣硬化,又要重視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管理。

至於有了頸動脈粥樣硬化該怎麼辦?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粥樣硬化處理方式也不同。不過管理頸動脈粥樣硬化,首先就是要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如何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我在以前的問答中寫過很多,大家可以參考,這裡簡單提一下。包括:戒菸戒酒,控制體重,適當及足量運動,健康飲食,少脂少鹽,不喝含糖飲料,不吃額外加糖的食物,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另外,有頸動脈粥樣硬化後,要注意預防腦血管病。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同樣是要管理好血壓血糖血脂,另外,如果血脂高或腦血管病風險高,應當口服他汀,還應根據年齡、腦血管病及風險等,決定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頸動脈粥樣硬化,如果斑塊造成了頸動脈嚴重狹窄,還可以用介入或外科的方法來處理。這要經過充分評估後決定是否需要。

頸動脈粥樣硬化不可怕,把它管理和控制好,可以減少嚴重的腦血管病發生。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由於脂質沉積在血管內皮下所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其發生既與遺傳因素相關,同時也在吸菸、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人群中高發。


動脈粥樣硬化可以通過動脈彩超等檢查發現,我們根據斑塊在彩超下的回聲特點和穩定性,將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和不穩定性斑塊,其中穩定性斑塊主要有鈣化性硬斑塊,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即可;而不穩定性斑塊主要有軟斑塊、扁平斑塊和混合型斑塊,由於其易發生破裂、脫落,導致血栓形成和栓塞發生,所以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藥物治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要嚴格戒菸、限制飲酒,最好不飲酒,難以戒酒者必須嚴格控制量和頻率;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要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對於不穩定性斑塊,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同時使用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大家在正規診治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對於斑塊過大、狹窄程度過大的病人,必要時可考慮支架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很多人在頸動脈超聲報告中發現自己有頸動脈斑塊、頸動脈狹窄,不知是否需要治療,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腦部供血的保障—頸動脈

頸動脈是心臟向大腦供血的重要通道,一旦出現了嚴重狹窄,就會使腦供血受阻,可引發腦卒中或者短暫性的腦缺血發作,而粥樣硬化是導致頸動脈狹窄最常見的原因,所以一旦出現了頸動脈粥樣硬化,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頸動脈狹窄的不同階段

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程較長,早期表現為頸動脈內膜增厚,進一步發展厚度超過1.5mm,但狹窄程度在50%以下,未達到影響供血的程度,就診斷為斑塊。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超過50%以上的,可認為是影響腦部供血的嚴重狹窄,是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高危人群。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偏癱、失語、昏睡甚至昏迷等腦功能受損的症狀,也有一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

狹窄在50~70%且有症狀的患者或者是狹窄超過70%的患者,需要介入或手術治療。

日常注意事項

  1. 保持健康的飲食結構,低鹽低熱量飲食,減少脂肪的攝入,控制體重;
  2. 戒菸;
  3. 堅持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
  4. 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要堅持服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好各項指標。
總而言之,管住嘴、邁開腿、保持心情愉快。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你好,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壁變厚並失去彈性,是動脈硬化中最常見而重要的類型。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應該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常見病因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另外注意飲食,不要吃高脂肪食物,在飲食情況要注意,不要吃油炸食品,忌口腥辣食品多飲水多吃些新鮮水果。


可樂土豆


關注醫說,乾貨滿滿!

藥物治療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好的效果,

降血脂藥物 ①他汀類;②貝特類;③煙酸;④消膽胺;⑤安妥明;⑥不飽和脂肪酸如益壽寧、血脂平及心脈樂等;⑦藻酸雙酯鈉;

抗血小板藥物 ①阿司匹林;②潘生丁;③氯吡格雷;④西洛他。

另外急性期輸液通通血管治療也可以,出院後就要注意飲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含脂類高的食物,像動物內臟,大油是不能吃的。適當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