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感覺戰國時期一個國家軍隊比得上後世的大一統王朝了?

時間之長者


戰國指的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以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這一時期,各國之間不斷爆發激烈的戰爭,動輒發生幾十萬人的大戰,戰爭之頻繁、烈度之高、規模之大,遠超後世。為什麼戰國時期各國的軍隊數量如此之多,甚至可能一個國家的軍隊就超過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呢?原因是多個方面的。

一國家體制不同

進入到戰國時期後,為了能生存下去,各個國家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魏國的李悝變法拉開了改革序幕,秦國的商鞅變法影響最成功、影響最深遠,此外還有韓國申不害變法,其他國家,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變法,但是在軍制、吏治上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實際上,戰國時期的國家,都已經是軍國體制,整個國家都是為軍事服務的,軍事凌駕於一切國家活動之上。

這種國家體制變化帶來的一個最顯著的影響,就是軍隊的變化。春秋時期,士兵主要來自上層階級以及貴族,平民只負責耕種,所以春秋時期的戰爭都是“貴族戰爭”,以爭霸為主,戰爭規模、烈度都要小得多。而戰國時期的戰爭由爭霸轉變成了吞併、殲滅戰,每一場大戰對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生死存亡之戰,必須要傾全國之力應對。於是平民被大量徵進軍隊,全國上下“舉國皆兵”。

據《史記. 蘇秦列傳》記載,大約是公元前330年左右,即戰國前期,燕國有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韓國帶甲數十萬;魏國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齊國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據史學家統計,戰國時期各國人口總和在2000萬左右,而軍隊總數則在500萬左右,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比例,意思就是,整個國家都成了一個大軍營。

而後世的大一統王朝,所擁有的兵力其實是遠遠小於這個比例的。比如唐朝人口近6000萬,軍隊數量也才五六十萬,宋朝由於戰爭比較多,且一直處於防守一方,所以光是北宋禁軍數量就達到了100萬,但就比例來說,還是遠小於戰國時期。明清時期,軍隊數量差不多維持在60萬-80萬之間,而且越到王朝後期,軍隊越縮水。比如薩爾滸之戰,對於這樣一場國運大戰,明朝能拿得出的軍隊也才13萬,其中還有很多吃空餉的,實際人數也就在十萬左右,跟秦、趙長平之戰投入軍隊數量相差甚大。

二士兵職業化

軍隊數量還和士兵職業化有關,總的來說,士兵職業化程度越高,所需要維持的兵力數量越少。上面說到戰國時期各國軍隊數量十分龐大,但是這些士兵其實職業化程度很低。戰國實行耕種一體,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所以能快速裝備出來一支龐大的軍隊。

但是,越往後發展,軍隊越來越趨向於職業化,即士兵的功能單一,就是打仗。士兵職業化使得軍隊戰鬥力增強,但是同樣也使軍費開支成倍的增加,所以不可能長時間維持一個龐大的軍隊。其實,戰國時期也有高度的職業化軍隊,那就是魏國的魏武卒。不可否認,魏武卒的戰鬥力確實十分強悍,幾次打的秦軍大敗,但是,魏武卒的成本十分巨大,即使富庶的魏國,也只能維持數萬魏武卒,而一旦損失,補充非常困難,所以這種軍制很快就被平民軍制取代了。

其實,戰國這種全民皆兵的體制十分落後的,那些遊牧民族也是這樣的,雖然他們的人口只有百萬,但一旦全面開戰,馬上就能拉出來幾十萬的部隊,所有部落青壯都會被拉進軍隊。為什麼大一統的王朝不需要這麼多士兵了?因為大一統王朝完全有時間有能力去培養一支職業化的野戰部隊,用不著去臨時徵召平民了。

三史料誇張記載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史料經常灌水嚴重,尤其是涉及戰爭人數。戰國時期的這些縱橫家更是滿嘴跑火車,動不動就是“帶甲百萬”,危言聳聽。而中國的史學家在記載歷史時,往往只關注人和事,比如記錄一場大戰,對於戰前各種人物、各種事跡都詳細描述,但真正戰爭情景卻一筆帶過,而對於參戰軍隊人數、死亡人數這些,大多以“數十萬”、“死傷無算”這樣及其模糊籠統的字眼記載。

但是,越往後,軍隊數量記載越詳細,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這個時候的軍隊實際人數和我們所瞭解的已經十分接近了,為什麼,因為時間越近,史料越多,有充足的資料進行詳細考證。所以能看到,明清時期,幾萬人參戰的就算是大規模的戰爭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戰國時期雖然軍隊人數這麼多,但是直接參戰的戰兵其實沒那麼多,更多的輔兵、民夫。淮海戰役時,解放軍參戰部隊60萬,而背後運送糧草、彈藥的老百姓,多達600萬,十比一的關係,可以猜測,古代號稱數十萬大軍的部隊,真正打仗的人數有多少。


歷史風暴


戰國時期動輒就出動幾十萬的軍隊,而後世中國多數出戰都是幾萬人的軍隊?

燕伐趙號稱出動六十萬軍隊,秦將王翦滅楚出動六十萬軍隊。據說死在白起手下士兵以百萬計,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鄢郢之戰斬首三十餘萬,長平之戰斬首四十五萬,這還不算秦軍自己的傷亡。

戰國時期頻繁的十幾萬數十萬的出兵,

一是因為誇大記載。

聲稱自己的軍隊人數多可以讓敵人產生畏懼,增加自己的聲勢。戰國時期的總人口約2000萬,而動員和組織的能力都不如後世,年代越久遠,記載越不翔實。所以這些數字可能在後世的記載中被注入水分。

二是因為算上了後勤的民夫。

秦朝建立前夕,約有軍隊五十萬人。然而統一後兵力反而擴充,例如北駐五原與南戍南越即調動九十萬,修築阿房宮與驪山秦始皇陵又動員七十萬人。秦始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討伐匈奴,奪取河套以南地區,又發動五十萬大軍攻伐百越。

秦滅楚之戰,嬴政最終動用了六十萬兵力滅楚,已經是動用了秦國境內全部可用之兵,而且對統帥王翦已略有疑忌。秦攻百越之戰遠不能跟秦滅楚之戰相提並論,故此“五十萬”一說,實屬嚴重誇大,有可能連往百越“謫戍”的百姓都包括在內。

三是軍事制度的不同。

戰國時期是全民皆兵,平時他們是農民,戰時父子同時上陣是常態,如果戰力,女人也要被“興徭”運輸糧食、武器。

秦朝採取徵兵制,主要是全國男丁,一半務農,一半當兵。自二十三歲開始服役。先在所屬郡縣服役一月,即“更卒”;再赴首都任戍衛一年,即“正卒”;最後屯邊一年,即“戍卒”。

戰國時代是壓榨人民最殘酷的時代,後世反而沒有戰國時期那麼嚴重。

三是生產力沒有太大提升,而單兵需求得到了提升,不可同日而語。到了中國農耕文明巔峰明清時代,太平天國和清軍的戰鬥也沒有春秋戰國那麼誇張。

戰國時期一個士兵的裝備可能是:鐵製兵器、由鐵片或石頭製成的頭盔、一套皮甲

而一個清朝士兵的裝備可能是:清刀、弓箭、火器、盔帽、綿甲


石瑛鐘


古代的軍隊規模一直是個問號。

在我的圖文《春秋戰國社會鉅變,戰爭觀念隨之變遷,軍禮被拋棄》的文章中涉及過這個問題。

古人的含蓄與虛指

西周春秋時期,乃至戰國時期,談到一個國家的兵力時很少會直接說明出兵人數,而總是以“乘”、“師”、“軍”的數目來說明兵力情況。

但是“乘”、“師”、“軍”不同時代規制也不同,讓我們是模稜兩可,根本不知道軍隊的準確數目。

▲戰車

《左傳》定公四年載:“王於是乎殺管叔蔡(放)蔡叔,以車七乘、徒七十人。”

《管子大匡》雲“桓公築緣陵以封之,予車百乘,甲一千。……桓公築夷儀以封之,予車百乘,卒千人。”

這時候還是一乘十人,之後就變了。

《詩魯頌閟宮》雲:“公車千乘,公徒三萬”,這裡一乘是三十人。

到了春秋晚期戰國早期,乘的編制又發生了改變。

《司馬法》逸文中的記載為:“長轂一乘,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楣具,謂之乘馬。”這裡一乘是七十五人。

其次就是兵制的問題。

兵農合一制,國人徵兵制,編戶齊民下的全民皆兵制,甚至還有募兵制,非常繚亂。募兵是招募勇士,組建一支在“乘”、“師”、“軍”之外的常備軍,也就是職業軍人,這支軍隊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戰鬥力強盛與士兵與生產脫離,當屬魏國的名氣最大,叫做武卒。這樣的常備軍,

有錢則戰,無錢則散,數量不多。

這樣的體系之下,軍隊的數量難以統計。

最後就是所謂的“號稱”。

古人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講究在氣勢上壓倒敵軍,最好是把敵人壓迫的不戰自潰。

那時候的戰爭都是白刃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很殘酷也很血腥。戰鬥雙方傷亡比例接近一比一,要想在這樣的戰鬥中取勝,人多是必須的,以少勝多基本上是不存在,鉅鹿之戰、官渡之戰,整個五千年的歷史也就那麼幾個,屈指可數。

在這樣的心理下就出現了“號稱”這種現象,加之史書的虛誇記載,於是乎雙方大戰動不動就出動十幾萬、幾十萬、甚至號稱“揮師百萬”的也不在少數,與此同時西方人打仗,一般也就是幾千人規模的小戰鬥,能有幾萬人就夠吹上幾百年了,至於十萬人以上的大作戰更是寥寥無幾。

史書的記載也不怎麼可信。

當然最能吹噓的還是清帝乾隆,乾隆派楊應琚征討緬甸,總共就給了人家三千人,結果下戰書的時候他卻號稱是五十萬大軍,不知道楊應琚當時是個什麼心情?

牧野之戰能比得上大一統王朝嗎?

牧野之戰可以說是有確切史料記載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是西周與殷商的大決戰。

但是牧野之戰到底動用了多少軍隊,一直爭論不休。

《史記周本紀》說:“乃尊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這樣的記載並不能讓人信服,因為殷周之時,兩國沒有那麼多的人口。

其次經濟也不足以支撐數十萬人的大作戰。

李修松先生認為:商投入兵力十七萬人(據郭沫若考證),而周投入的兵力與商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懸殊。他認為“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只是周的正規部隊,周另外還有諸侯聯軍四千乘。

韓玉德先生據史書推測,“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共計四萬八千人。牧野會戰的八百諸侯兵車四千乘,按當時的“乘馬之法”推算,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共計有三十萬人。另外再加上西南夷八方國組成的聯軍,超過三十萬。加上商討王七十萬人,這次戰鬥兵力總投入當在百萬以上。

這樣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前邊我們說了,西周早年的規制應該是“一乘十人”。

我們推算一下:一乘十人,諸侯四千乘也就是四萬人,加上西周四萬八千人,取整數也就是九萬人。

至於商的七十萬人,值得思考。根據郭沫若的說法紂王實際上出動了十七萬人,是比較令人信服的。

這樣的戰爭規模是比不上後代的大一統王朝的。

長平之戰與秦始皇的滅國戰爭

能夠與大一統王朝相提並論的,也只有戰國時期的大戰了。

其中最著名要數長平之戰跟秦始皇發動的滅國大戰。

▲長平之戰

周親王五十三年,即公元前年,秦欲得韓國的上黨,韓國欲獻出上黨與秦媾和,但上黨郡守不願降秦,暗通趙國,願獻上黨入趙。趙國得韓上黨,激怒了秦國,秦派左庶長王乾率秦軍主力徑取上黨,尋求與趙軍決戰。

《史記秦本紀》雲:“秦國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說:“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挾詐而坑殺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雲:“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挾詐而坑殺之。”

關於趙軍,《史記》的說法是一致的,也就是40萬人。

前邊說了白刃戰的死亡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這就導致雙方的實力必須旗鼓相當。也就是說秦國出動的軍隊至少也是40萬,加上後來增援的10萬人,秦國大約出動了50萬軍隊。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百萬大戰,與之後的大一統王朝相比絲毫不遜色。

到嬴政滅六國的時候,秦軍已經有了百萬的規模。

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滅魏,王翦率領60萬大軍滅楚,60萬隻是秦軍主力還算不上秦軍的全部。

▲秦軍

元狩四年漢武帝北擊匈奴,出動騎兵10萬,步兵40萬;開皇八年隋滅南陳的時候出動軍隊五十餘萬;清代養兵更多,20萬八旗60萬綠營。

這麼一比較確實差不多,但是實際上還是不一樣的。戰國比不上之後的大一統王朝,能有這麼多軍隊,全靠全民皆兵和兵農合一。

第一:全民皆兵

秦趙之戰,秦始皇滅六國之戰都屬於全民皆兵窮兵黷武。把國內的適齡男子都編入軍隊拉到前線去了,“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秦國的軍隊也有幼童。

秦昭王親至河內,盡發十五歲以上男子入伍,適齡人口全部入伍。

有的甚至上陣父子兵,一家兩代人都上了戰場,

《國語吳語》記載越王勾踐興師伐吳有“明日徇于軍,曰: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以告。”

這樣搞下來的結果就是,國內盡是老弱病殘婦孺兒童。

第二:軍隊並不脫離生產,兵農合一

受限於當時較低的生產力,人們“平時肆力於耕耘,有事則執干戈以衛社稷者也”。

士兵即是軍人也是農民。雖然有招募的職業軍人,魏國武卒、秦國銳士、齊國技擊,都算不上主力,數量並不多。

▲兵農合一

秦國也自食其果,滅六國之後並沒有讓秦人解甲歸田,反而繼續消耗秦國國力,導致秦人背井離鄉,國都空虛。

一部分秦軍戍邊,一部分秦軍南征,結果陳涉起義的時候,兩部分軍隊都鞭長莫及。最後只能用犯人平叛。

戰國是遠遠比不上之後的大一統王朝的。

黃巾軍造反的時候,張角輕輕鬆鬆就拉起了三十萬的隊伍。

這在戰國是難以想象的。


良人說史


其實這件事不難理解。只要稍微的想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有怎麼大的差距!從根本上來講,這是社會發展所導致的必然因素。

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戰火四起。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因邊境、外交或經濟問題燃起戰火。對於諸侯國來說,國力衰弱軍隊數量少就會受到大國的欺凌。所以,地域面積、人口數量和軍隊的數量便成了諸侯國的立足至本。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大一統時期。初期由於地方割據和邊境不穩,需要大部分軍隊來進行統一和鎮壓。當政治得到穩固,綜合國力得到提升,達到太平盛世時。便不再有大的戰亂,這時候國家便不再需要擁有大量的軍隊。相反,這時候軍隊人數數量越多,給國家造成的負擔反而越重。通常在和平時期都會有減少軍隊數量的措舉來減輕國家負擔。

所以進入大一統時期,軍隊數量相比較少也是必然的。之後呢,在此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評論支持!





馨晨復語


問主,你這個感覺,實在錯誤了。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軍隊,絕對比不上後世的大一統王朝。

第一,後世有大一統王朝,軍隊至少是100萬-300萬之間,如果動員一下,還能夠再多一點兒。比如,漢朝、唐王朝等等。後邊的後勤力量,也基本上是這樣的。

第二,我們再來看戰國時期一國軍隊的極限。秦國的極限是95萬人,在攻趙的長平之戰中,先後出動了95萬人,加上後勤,將近200萬。幾乎把秦國當時國內的12歲以上男子,和部分壯

年女子,全部趕到了前線上。

而趙國,出動了65萬應對,也幾乎窮盡國內力量。

30萬的差距,看似只是數字上的,卻是兩國國力的綜合差距。因此,最後秦國慘勝,趙國慘敗了。兩國都不好受。

按理說,這個時候,齊楚燕韓魏五國,應該能乘機滅了秦趙啊。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慘勝的秦國,幾乎死了70萬兵丁,剩下25萬,也無力攻趙了。而趙國邯鄲,還有十萬守兵,北方邊境,還有10萬守衛。秦國內,估計還有10萬常備。

而這東方五國,兵力分別是20-45萬不等。

你覺得,就算以45萬,對上趙國的20萬,或者秦國的35萬,就能勝嗎?未必,因為戰力不如這兩國。

再加上東方五國各懷心思,所以,秦趙後來又以戰養戰,重新崛起。

當然,後來趙國因為國力弱,再加上趙王昏庸,誅殺了良將,導致趙國敗亡。

結論是:戰國時,一個國家的軍隊,遠遠趕不上大一統王朝的軍隊,至少差得幾十萬呢,後勤,更是天差地別。這打仗,就是打後勤。


董江波


在戰國時期這樣很正常。

首先,他們已經相當於是一個王國了,一個王國裡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可以動用全國兵力,這樣他自然兵多,而且我們知道變法,各國的變法,最主要就是兵強,國富,這使那些國家士兵很快就變得多了,而一個大一統王朝,地圖廣,為什麼不能有多一些兵呢,因為這樣花費大,他要花費的地方很多,怎麼可能大多數用在兵上呢,國家已經一統了,他們想的不是怎麼讓兵力越來越多,而是怎麼把兵權牢牢掌握在手裡,而戰國,兵少就得捱揍,想的是怎麼讓兵越來越多。

這也是制度的問題,中央集權制將權利集中與皇帝一人之手,皇帝要是兵力越多,擾亂的行為也可能越多,他也沒有那個精力去管,要知道地盤那麼大,兵那麼多,他根本管不過來,而且他會讓人去管嗎,他真的信的過那麼多人嗎?

而分封制,在戰國的時候,其實他們就是單獨的小國家,他們要是沒那麼多兵力,早就被人滅了,他們沒有那麼多兵力,怎麼稱霸,他們只需要在這麼一個小國家募兵而已,在自己王的眼皮底下,他根本不怕壓不住那些兵。




歷史探究員


這個感覺肯定是不對的!戰國時期能夠以一國之力遠勝後世一個國家軍力的只有秦始皇時期的秦國可以做到,而秦國以外的國家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這個我們可以從時間線上得到驗證。

秦始皇時期,秦始皇用了9年時間完成對六國的橫掃跟統一,而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實際上也是大致花這麼多時間去完成統一的。但是秦始皇以前的六國卻做不到這一點,比如秦魏河西之戰打了四次八十年,齊魏戰爭打了也有二十多年,這是受到國力的限制。他們往往是一年打個幾天,其他時候該生產幹活的繼續,因為國家不足以提供如此大強度的軍事交鋒。打仗,兵員不過是數字,真正決定輸贏的其實還是國力!必須有足夠的糧草供應能力。

其次,科技才是第一戰鬥力。秦始皇時代的軍隊之所以牛逼完全也是靠科技堆出來的,當時的秦國武器工業系統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各種加工技術非常發達,比如強弩,比如弩車等等,這種具備暴擊打能力的武器,根本不是後來國家王朝可以做出來的。


優己


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軍隊,確實比得上後世的大一統王朝。

一、戰國時期各國軍隊人數:

秦始皇時期,秦國軍隊最多,大約有一百二三十萬的軍隊;

楚國大約有七八十萬的軍隊;

齊國大約有六七十萬的軍隊;

魏國大約七十萬;

趙國大約有六七十萬的軍隊等。

二、後世大一統王朝時期的軍隊情況:

1、漢武帝時期,漢軍最大規模時主力軍有60-70萬。

2、唐太宗時期,軍隊規模較大,最多的時候超過一百萬。但解除北方匈奴等對唐朝的威脅後,軍隊只保持在50萬左右。

3、宋朝中期,正規軍是禁軍,大約有八十多萬人。另外還有廂兵(各州縣安保部隊)、鄉兵(民兵)和蕃兵(西北部邊防軍)、土兵和弓手(地方治安),人數不詳。

4、朱元璋統一中國時,正規軍約有100萬。燕王朱棣奪位後,明軍數量增加到150萬,此時軍對數量上和質量上都達到巔峰。

明中期由於國家強盛日久,邊境安定,軍隊數量不斷減少,到明英宗“土木堡之變”時,全國軍力不過70萬。

明朝後期軍隊建設又有所加強,萬曆時期達到90萬;崇禎年間數量下降至80萬。

5、清朝時期,順治朝八旗軍20萬人,綠營軍(主要是漢人)40萬人,合計60萬人。乾隆時八旗軍10餘萬,綠營兵60萬人。

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轄和依附的軍隊共計33個陸軍師、97個混成旅(含部分步、騎兵旅)、33個混成團(含部分獨立步、騎兵團),總兵力達120萬人。

三、戰國時期軍隊人數眾多的原因是——戰爭

諸侯國之間的爭奪土地,以及兼併戰爭的不斷升級,特別是秦國的吞併野心不斷膨脹,導致各國開始了軍備競賽,不僅爭相增加賦稅以維持軍隊開支,還加大兵役比例,大肆擴充軍隊。就如現在一樣,美國欲稱霸世界,不斷增加軍費開支,到處挑起戰爭,不斷挑起軍備競賽,這自然導致各國都在增加軍費,提高軍事力量。

結尾用古詩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元代):”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宮外史


試回答本題:造成這種現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試分析如下:

①、戰國時代諸侯各國竟爭激烈,那些實力較為弱小的國家,都因為無法適應那個弱肉強食的環境,而被強國兼併了。


而到了戰國後期,只剩下秦、楚、齊、趙、魏、燕、韓,這幾個強國在繼續廝殺搏奕。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不僅變成了第一強國,而且還逐漸加速了對六國的兼併步伐。

在殘酷的戰爭條件下,戰國七雄無一不為此竭盡全力,盡最大限度地調動國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以對外攻伐或是自保。因此才造成了戰國時代,各諸侯國幾近全民皆兵的局面——其精壯勞動力不僅要從事生產,而且還要被強迫當兵,去參加滅人國或防止被人滅國的戰爭。而這些人多數並非職業化軍人,而是扛起刀槍就打仗,放下刀槍變農民。


②、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大多釆取的是精兵政策,兵貴精而不貴多。而且由於軍隊組成情況與戰國時代有較大區別,所以用於養兵的軍費開支甚為巨大——以北宋王朝為例:由於這個時期實行強幹弱枝的策略,實行集精兵於京師的方針,因而國內歲收之大半,都被用來供養軍隊了。這還只是正常支出,還沒有計算戰爭費用——宋朝之所以願意以歲幣換和平,因為懼怕戰爭費用的浩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在這個情況下,即便外部威脅嚴重,但他們也不能去推行類似戰國時代的全民皆兵的軍事政策。


再以明朝為例:在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也因養兵費用過大,而試圖用屯田政策來削減龐大的軍隊對國家財力的消耗。在開始時這個政策有過效果,因此朱元璋曾自得的說:“吾養兵百萬,而不費民間一粒粟!”然而到了後來,屯田養兵制被人為破壞了,直到最後變得名存實亡,衛所兵成了一群廢物。

因此才有了倭寇橫行時,戚繼光等人被迫實行募兵制——花錢僱人當兵。由此開始明朝軍隊的軍費開支變得日益沉重,直到明朝未年天下大亂時,使得朝廷因無力支付龐大的軍餉開支,致使部分職業化軍隊發生了叛亂,從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綜上所述:大一統王朝不是不能實行戰國時代的全民皆兵政策,而是因為既不需要這麼做,更是負擔不起軍費開支!與戰國時代的諸侯內訌不同,大一統王朝的憂患更多的在外不在內——他們的對手,多是人口不多、兵力也不龐大的北方遊牧部族,要對付他們用職業化軍隊反而比全民皆兵更為有力也更有效!


北疆同心侃歷史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有兩個原因,第一,戰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精確統計;第二,這是一個華夏持續最長的戰亂時代,全民皆兵。

一、戰國到底有多少兵?

越是久遠的歷史,其真相就越是模糊。而戰國時期,其實是數字很模糊的時代。做一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從來沒有人精確的統計過。

那時候沒有財務和會計負責統計,戰國時期的兵力都在縱橫家和後世史學家們的嘴裡,而我們的感覺就來自於他們的說辭。

因此,我們只能估算。而戰國時代各國血拼無數,兵力變化也很大。我們選擇大家都最強大的時代來估算一下。

而蘇秦合縱時,正是各國大血拼之前,大約是戰國各國的全盛時期。因此我們以《戰國策》蘇秦的合縱的言論進行一番簡單推測:

齊國臨淄有男子21萬人,而齊有五都,每個政區兵力相當,雖臨淄為首,其他四都不會少於10萬人,因此,大約估計齊國兵力70萬(當時男子皆可為兵)。

楚國,“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也就是說楚國有軍隊100萬人。

趙國“車千乘,帶甲數十萬,萬騎”,根據《司馬法》記載,一戰車應該有30人左右,又根據楚國和魏國的描述,趙國兵力應當不會低於60萬;

魏國,“武力二十餘萬,蒼頭三千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也就是說,魏國應該有50萬兵力。

韓國,“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根據趙國和魏國兩千裡之於韓國的千里,姑且算作30萬;

燕國,“地方兩千裡,車七百乘,帶甲數十萬”,根據魏國的推測,應該在50萬上下;

秦國後來的伐楚之事,先損失了20萬,還能給出王翦60萬,秦趙之戰時出兵60餘萬,因此全國力也應該在100萬上下。

那麼加起來,戰國時期兵力超過了430萬。而後世清朝全國兵力不過60萬綠營加滿漢蒙古八旗軍20餘萬人,共計80餘萬人。

這樣一對比是相當嚇人的,後來漢朝全盛時才6000萬人口,此時戰國最多2000萬人口、500萬男子,除去官吏、老弱幼小、殘疾生病的,最多100-200萬可用的男子(暫且不算耕作人口耕作),因此絕對不可能有這麼多軍隊。蘇秦的話主要目的是為了鼓舞士氣,因此多算多佔也是必然的。

那麼,戰國時期是不是真的兵力特別多,到底有多少?

二、全民皆兵的時代

在我們的史書中,有一個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兵力記載越來越詳細,而這個數字越來越少,曾經有人將後勤人員也算作作戰部隊,這實際上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很多場戰爭都將運送物資的人員單獨算出來的。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數據不真實呢?

數據是有水分,但並不全是水分,兵力確實是越來越少的。

大航海到西方開始領先世界的時代,幾十人幾百人就可擊敗一個國家,主要依靠的是他們先進的武器。

這能夠很好地解釋中國古代兵力越來越少的記錄。雖然都是冷兵器時代,但人越來越會製造機器,使用工具,因此軍隊也就走向了更加專業化、更加依賴武器而不是人,因此人越來越少是伴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這個趨勢的。

那麼,倒推回去,越是久遠的時代,越是依賴於人的肉搏,兵力也就越來越大。

而戰國時期,應該是中國歷史上,華夏大地上的軍隊數量最多的時代,沒有之一。

因為這個時代,首先,寡頭競爭是屬於競爭最白熱化的一種,因此大家都在拼命的擴軍,多次出現徵發全部15歲以上的男子的記錄。

其次,從周到春秋戰國,華夏對周邊進行了一次大探索,華夏已經將那個時代可以探索的、適宜居住的土地幾乎都探索出來了,人口和物資經歷了一次大爆發的增長,可以成軍的人也很多。

最後,那個時代正好科技不發達,軍隊對人數的依賴性很大。

因此,說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全民皆兵的時代也不為過。

那麼按照所有成年男子都成軍的比例來看的話,戰國時期的兵力可能真的有100-200萬,而各國的兵力在20-50萬之間,加上沒有集權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方衛戍部隊和民兵隊伍,楚國真的可能會出現100萬的軍事加半軍事人員。

因此,這種感覺可能是對的,只不過有些軍隊,和現在軍訓過的平民也差不了多少。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