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苦難與成長——來自普通公民的聲音|「心希望朗讀者」

苦難與成長——來自普通公民的聲音|「心希望朗讀者」

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點擊收聽】




「2019年底至2020年春,從湖北武漢開始爆發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發全國各地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形成了中國難得一遇的公共衛生災難。

災難給全社會多層次多角度帶來了巨大影響,引起大眾產生恐慌、焦慮、慌張、不安、擔心等各種心理反應,繼而出現多樣的人類行為,給我們呈現出紛繁複雜的芸芸眾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鬥中,心理工作者紛紛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最終的抗疫勝利作出了貢獻。除了參與各種危機干預工作,心理工作者還開發編制了各種心理指導手冊,心理文化作品,幫助各類人群,緩解心理焦慮,科學認識疫情,增強心理免疫,推動積極生活。

成都心希望青少年心理關愛中心,從疫情開始以來,積極參與全川心理熱線建設工作,積極推廣心理科普,為四川的抗疫心理公益事業做出自己點滴的努力。

平凡人也有力量,高山大海就是由點滴匯聚而成。我們心希望真誠邀請到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一起嘗試創意心理文化作品,為受眾提供一縷充滿希望的春光。

首期作品,由六位普通公民,一起來朗誦《苦難輝煌》片段。原作者金一南將軍,用了十多年的精力創作了這本書。他想告訴世人:“我們曾經擁有一批頂天立地的真人,他們只為了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一起開天闢地,一起構築中國脊樑!”

心希望借用金一南將軍的作品,向所有的中國脊樑致敬。」


背景介紹

朗讀者蘭琪,企業管理諮詢,心希望公益志願者。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六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來朗誦- 《苦難輝煌》。

改革開放初期時,作者金一南少將看到中國洶湧而來的各種言論,出現了懷疑歷史、否定理想、動搖信仰的思潮,人們道德和價值的定位出現了偏差。

因此,他用了十五年時間,研讀了五百多本書,整理了三百多萬字的筆記,寫下這本《苦難輝煌》,只是想告訴世人:“我們曾經擁有一批頂天立地的真人,他們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為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

現在,我們正經歷著新中國前所未見的疫情戰役,我們是普通的平凡的公民,我們分享這篇文章,只想表達,中華民族前仆後繼的事業會由我們來繼續……


1

朗讀者何殊玥,小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校園播音員。


我從哪裡來?我們從哪裡來?所問像生命一樣久遠和古老。

不僅是未來對過去的尋問,是大樹對根鬚的尋問,是火山對岩漿的尋問,是有限對無垠的尋問。

我們曾經是奴隸。否則不會有從1840到1949中華民族的百年沉淪。

我們也擁有英雄。否則不會有從1949到2050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


2

朗讀者陳瀛寰,專業社會工作者,專注服務青少年兒童。


與波瀾壯闊的歷史相較,人的生命何其短暫。幸福起來的人們於是不想承認自己曾經是奴隸,也不屑於承認曾經有過英雄。

不知不覺中,自己那部熱血奔湧、震撼人心的歷史被荒棄了、抽乾了,弄成一部枯燥、乾癟的室內標本,放在那裡無人問津。

苦難與成長——來自普通公民的聲音|「心希望朗讀者」

心靈相依,共抗疫情


3

朗讀者伍甄,國企新媒體編輯,心理愛好者。

歷史命運蛻變為個人命運,眾生便只有在周易八卦面前誠惶誠恐了。

我們沒有丟掉自己的寶藏嗎?

瞿秋白說,人愛自己的歷史就好比鳥愛自己的翅膀,請不要撕破我的翅膀!

不能深刻感觸過去,又怎麼獲得騰飛的翅膀呢?

狄德羅說,除去真理和美德,我們還能為什麼事物感動呢?假如把他的話反過來問:倘若除去個人富足便不再為其他事物感動,我們又該怎麼獲得挺直身軀的脊樑?

錢包鼓起來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嗎?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苦樂出發,中華民族就永遠出不了孫中山、毛澤東這樣的偉人了。

不是要你到歷史中去採摘耀眼的花朵,而應去獲取熔岩一般運行奔騰的地火。


4

朗讀者周大偉,省直機關公務員,曾經從軍報國,如今服務社會。

法國年鑑學派史學大師呂西安·費弗爾說過一句話:在動盪不定的當今世界,唯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費弗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軍槍斃了,他的話語仍然在新世紀全球動盪的迴音壁上回響。

對中華民族來說,需要前仆後繼的事業依然在繼續。


5

朗讀者鍾靚,公司職員,多次參與公益志願服務。

我堅信,今天為中華民族復興默默工作與堅韌奮鬥的人們,必能從我們的過去吸收豐富的營養。

不論我們如何富強,也永遠不要改變國歌中的這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不論我們如何艱難,也永遠要記住國際歌中的這一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6

朗讀者翁濤,心理工作者,疫情期間參與心理干預管理工作。

時光不滅。宇宙不滅。能與蒼穹比闊的也許是人類的勇氣與大愛。

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的英雄,是他們,構成了我們的民族脊樑!在他們的奮勇熱血拋灑下,中華兒女的氣質與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延續傳承,繼往開來!

我們歷盡苦難,我們終將輝煌!


苦難與成長——來自普通公民的聲音|「心希望朗讀者」


【心希望抗疫心理文化作品第一期】


審編:翁濤,蘭琪

製作:李亞慶,蘭琪,孫鳳晨,譚書憶

指導:王潔玉,孫術

所有錄製參與者:蘭琪,何殊玥,陳瀛寰,伍甄,鍾靚,周大偉,翁濤,李亞慶,孫術,孫鳳晨,譚書憶,廖翔燕,張安會,趙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