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為何不建議你走親訪友?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為何不建議你走親訪友?

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灶王神的日子(我們也希望在這天把最近肆意橫行的瘟神送走)。

一:羊日

為啥叫“羊日”呢?因為傳說女媧於這天造出了羊,因此在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殺羊的。古代,羊諧音“陽”和“祥”,人們遂將其視作吉祥的象徵,並選擇在這一天迎接諸神降臨人間。

二:迎灶神

這其中最親民的神就是灶王神。還記得嗎?臘月二十三小年那天,我們把灶王爺送上天述職去了,現在已經過去十多天,也該把他迎回民間了。

民間一直以來有這樣一句俗諺:“送神早,接神遲。”也就是要在大清早的時候“送神”,但是“接神”卻要遲一些,在下午四時左右。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為何不建議你走親訪友?

三:吃折籮、扔窮

除了準備好牲禮果蔬以外,每家每戶還要放鞭炮、焚香、燒金紙,用來恭迎灶王爺。這一天,全家還在一起吃折籮(shé luó),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同時,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四:忌出門

在北方,正月初四這天有灶王爺點查戶口的說法,因此很多地方也有初四忌出門的習俗。(劃重點,初四又是個不宜走親訪友的日子,所以我們依舊要待在家裡,為國家做貢獻)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為何不建議你走親訪友?

五:迎五路

除了迎灶王神,還要“迎五路”,即迎接五路財神。哪五路呢?當然是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啦!一般下午三點開始,晚上十點結束,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六:忌理髮

另外,這天禁忌剃頭理髮。按照傳統習俗,這天是諸神降臨人間的日子,如果剃髮是對神靈的褻瀆,會把好運氣和財氣剪走,但更多代表著人們對新年一種美好的願望。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為何不建議你走親訪友?

七:吃餃子

最後,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天吃啥。當然吃餃子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漢族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道不可缺少的傳統佳餚。包餃子又俗稱“捏小人嘴”,古人認為吃了初五的餃子,就不被小人搬弄是非,一年都能順順當當。

不管是慶賀還是禁忌,那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習俗,雖然隨著歲月流逝和社會進步,從內心遵循這些東西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中國人過年回家團聚的氛圍仍然沒有改變。2020年的春節,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很多人無法回家與親人團聚,其中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的解放軍醫療隊伍,有爭分奪秒建設“小湯山醫院”的施工人員,有時刻關注疫情進展第一時間為我們準確、全面報道的媒體人,還有加班加點趕製防護口罩的車間工人,更有千千萬萬在外打拼的湖北人、在湖北打拼的外鄉人……在疫情面前,平安就是最好的團圓!健康才是最好的新年禮物!我們堅信,風雨過後必將陽光燦爛,寒冬之後一定春暖花開。



下面,讀幾首正月初四的詩:


壬子正月四日後圃行散四首

(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押尤韻

淡日微舒又急收,兜羅綿隔紫燈毬。

更將數點無聲雨,不溼人衣卻溼頭。


立春前一日作

(宋·陸游)

七言律詩押陽韻

題注:① 壬戌開歲四日立春

開年化日已舒長,漸見風和鳥變吭。

冒土萱芽抽嫩綠,拂橋柳色弄輕黃。

重溫壽酒屠蘇釅,探借春盤餅餌香。

不入城門今幾歲,遙知車馬正匆忙。

正月四日到張車偶成 (宋·陳著)

七言律詩押麻韻

晴行半日到張車,石路崎嶇趁水斜。

一窟山中成草市,數株松下見梅花。

居民盡老他無事,就土為生自有涯。

誰料如今同沸鼎,不時飛馬漲塵沙。


正月四日 (宋·蔡襄)

七言絕句押寒韻

今朝才見雪泥乾,日薄雲低又作寒。

家山千里何時到,溪上梅花正好看。


丁酉歲正月四日雪

(元末明初·梁寅)

七言律詩押庚韻

白頭遭亂遠江城,寄宿深山歲又更。

雪裡人家荒野色,天涯親友暮年情。

山魈夜應猿猱響,樵子晨衝虎豹行。

草笠棕衣任來往,陰崖何處覓黃精。

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

(元末明初·王冕)

五言律詩押東韻

昨宵嫌凍雨,今日喜春風。

野草浮新綠,園花結小紅。

漸將農事動,無奈病魔攻。

向晚登高望,江山杳靄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