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從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淺析古詩詞中桂花意象的美學流變

桂花,又名木樨、巖桂等,因清香四溢,又有“九里香”之稱。據史料記載,我國種植栽培桂花已有2500年的歷史。

早在《山海經·南山經》中就有桂花的記載:“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其實最古以來,文人騷客就喜歡用桂花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意象是我國傳統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通過對桂花意象的研究,可以使我們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藝術。

從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淺析古詩詞中桂花意象的美學流變

1, 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成就了河東君的百年風骨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生惜字如金,卻耗費半生心血為風塵女子柳如是作傳,陳寅恪對柳如是評價稱“民族獨立之精神”,為之“感泣不能自已”

電影《柳如是》就是改編自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在電影中柳如是就像是“九里香”花仙一樣,高潔傲骨,不畏強權,不懼世俗流言,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民族氣節,不肯與動盪的時局同流合汙。

在1645年的芒種,柳如是和錢謙益在小舟上,進行花神祭祀。錢謙益選擇獻城自保,柳如是雖不同意卻無法改變這樣的局面,於是讓錢謙益在自己的背上畫了一株傲骨的九里香。

春天,花兒們在春風中爭奇鬥豔,一片奼紫嫣紅,而九里香卻默默佇立著,不與百花爭豔,彷彿這一切與它無關。

李清照十分推崇九里香(桂花)的這種品格,其《鷓鴣天》雲: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在李清照看來,它雖然沒有豔麗的顏色,但無須用鮮豔的色彩去招搖賣弄,憑著“暗”、“淡”、“輕”,它就不動聲色地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成為花中第一流。

元代楊維禎也曾用“桂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不以無信而改德易行也”,來讚美了九里香的君子品格。

九里香很美,比九里香更美的是河東君柳如是的堅貞的風骨。

柳如是勸丈夫錢謙益以死全節,成全他們的忠貞之心。錢謙益同意了,兩人說好同投西湖自盡。然而錢謙益伸手摸了摸水,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水太涼,不能下。”

柳如是聽罷神色難看,縱身一躍跳入湖中,還好最後被人救了上來。

柳如是就如同那傲骨的九里香,骨子裡的剛烈,決絕起來比男子要毅然得多。

從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淺析古詩詞中桂花意象的美學流變

2, 古詩詞中的桂花意象,昭示著千古美學文化的流變

“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

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易傳》,第一次正式出現這個詞彙則是南北朝的劉勰。劉勰之後,很多思想家、藝術家對意象進行研究,逐漸形成了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學說。王夫之以“意象”為中心的美學體系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總結性的形態,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高峰。

而意象學說最先應用就是在動植物身上;桂花,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常常表示“比德”之物。

“桂”的意象常出現在碑文裡,古人常以桂木之香潔比喻內在之德馨,常以桂枝落、折以喻人之死亡、生命流逝之芬芳。在銘文上常出現“桂性芬馥”、“八桂齊榮”、“桂出含芳”等歌頌之詞,也有“桂落雕芳”、“桂圃摧芳”、“桂銷初馥”等寫生命之凋零之詞。

隨著時代變遷,“桂”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自然界中的桂花,二是和神話相關的月亮。

“桂花”除了表示品德高潔的君子外,還用來表達愛情,象徵著勇往直前的愛。

而月亮則是來自於神話傳說《嫦娥奔月》衍生出了“桂樹,吳剛,玉兔”的形象。

據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相傳月亮上的吳剛受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桂樹可以自愈,隨人砍去,永無休止。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所以,古人常以“蟾宮”、“桂華”、“蟾桂”等代指月亮。

元代鄭德輝《王粲登樓》雲:

“寒窗書劍十年苦,指望蟾宮折桂枝。”

“蟾官折桂”借寓仕途通達,“桂”又諧音“貴”,桂花寄託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渴望。

所以,在古代中國,不管是文人墨客或官宦之家都競相種植桂花,來祈求美好的生活。

從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淺析古詩詞中桂花意象的美學流變

3, 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的世界,是人類自由靈魂的影射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論美》這本書中寫到: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

凡是文藝都是根據現實世界而鑄成的另一超現實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現實人生的返照,另一方面也是現實人生的超脫。

或者用柳宗元的說法則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美離不開人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人的關照和影射才能體現它美的價值和意義,而不同的人看到的美是不一樣的,所反映的都是個人內心的情緒和思考。

就比如說“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和“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都是寫黃昏,一個給人嬌羞歡欣的感覺,一個給人愁悶慘淡的感覺。

又或者說季羨林曾寫過的《月是故鄉明》的散文。

從電影《柳如是》中的九里香,淺析古詩詞中桂花意象的美學流變

他在文章說到小時候在故鄉的葦坑中看月亮,感覺月亮又大又圓又明亮;後來背井離鄉,漂泊天涯,在別的國家也曾欣賞過月亮,那些月亮雖然也美輪美奐,但總覺得沒有故鄉的大。

其實月亮的物理距離沒有改變,只是心理的距離發生了變化,才導致了這樣的感覺。

因為對故鄉的思念和無限的追憶,此情此景中的月亮已經不僅僅是月亮,更是故鄉的代表,那種意蘊美,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

物的意蘊深淺與人的認知情趣成正比關係,認知深刻的人所看到的事物就會附加更多的文化內涵,而相對纖薄的人來說,看到的事物就沒有那麼多的內涵和層次。

就像《奇葩說》中的黃執中所說的,隨著認知越高,聽到的哭聲越遙遠。

總結:

高爾太有這樣一段話,可以說明在美學中意象和人的關係:

我們凝望星星,星星是無言的,冷漠的,按照大自然的律令運動著,然而我們覺得星星美麗,因為它春節,冷靜,深遠。實際上,這些詞彙,與星星無關,是人賦予的概念。

所以,一切美的光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影射,是無所謂美的。

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美學原理》,葉朗著

《論美》,高爾太著

《文藝心理學》,朱光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