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如敢洗稿,勢必全網追究到底)

文|諸神的恩寵

武志紅曾提出過一個觀點: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

他認為,中國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停留在戀母期。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個像媽媽一樣的愛人,對方能給予自己無私的愛。一個人如果幼年時期和媽媽關係不好,未來和另一半的親密關係也會出現大問題。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這種觀點一問世,就引發了眾人熱議。贊同的人,認為它一語道破真相;反對的人,覺得這純屬胡說八道。那麼,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到底是怎樣的?想弄清這個問題,不妨先從一部熱播電影說起。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最近,賀歲電影《囧媽》破天荒地在網絡免費播放,成為輿論焦點。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徐伊萬深陷婚姻危機,同時和母親關係緊張。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不得不和母親在火車上共度六天。不同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導致母子衝突不斷升級。最後,經歷過一場生死考驗後,徐伊萬和母親都學會了反省,母子關係得以修復,徐伊萬和妻子的關係也迎來新轉機。

該片人物立體,故事生動,製作精良,堪稱 “2020春節最好看的閤家歡電影”。看完該片後,許多人都笑中帶淚,表示想馬上抱抱媽媽!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01控制和改造對方,是破壞家庭關係的殺手鐧

電影一開始,徐伊萬要去美國談一樁重要生意,就在上飛機的前一刻,卻發現護照落在了母親家。而此時,母親已經坐上開往莫斯科的K3/4列車。

當徐伊萬在列車上找到母親時,火車也隆隆開啟了。這趟車全程136個小時,將近六天六夜。二十多年來,徐伊萬從未和母親單獨相處這麼久。被困在火車上後,他每天不得不忍受母親的管束和嘮叨。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徐伊萬的母親盧小花,是個精明的老太太。年輕時,曾在莫斯科大使館做護士,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她這趟去莫斯科,是去參加老年合唱團的演出活動。

盧小花和徐伊萬雖為母子,關係卻並不融洽。兩人一見面,不出三句話,就要吵架。徐伊萬年過四十,頭髮都花白了,卻依然被母親當做三歲小孩。火車上,母親不停給他喂吃的,不停教導他,不停催他生孩子。他稍不聽話,她就會撇起嘴說,“你怎麼不乖呀!”

面對強勢的母親,徐伊萬選擇能躲就躲。在他的心中,母親就像一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

中國傳統家庭關係中,講究“母慈子孝”,甚至還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按這個標準去看,徐伊萬絕對不是“孝子”。他年紀一大把了,不但不聽母親的話,反而要求母親離自己遠一些。看得出,他真是煩透了自己的母親。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母子本是最親近的人,盧小花和徐伊萬為什麼卻勢同水火?

電影中,有句臺詞道出了真相。一次爭吵後,徐伊萬對母親大喊:“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句話,不知戳中多少國人的痛點。

中國人的家庭關係中,往往存在強弱兩方。強勢方總想控制弱勢方,要對方按自己的想法辦事。然而,沒有人願意當傀儡,弱勢方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人格。當弱勢方不願任由強勢方擺佈時,家庭矛盾便會升級。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電影中,母親對兒子無微不至,兒子卻總想逃離。這是許多中國家庭的現狀。而這種現象背後,是控制與反控制的對決。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心理界限。一個人隨意越過他人的心理界限,對他人來說,就是侵犯!而對家庭成員的控制和改造,是破壞家庭關係的殺手鐧。

盧小花和徐伊萬母子關係緊張,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盧小花的控制慾太強。她強烈的控制慾是從哪裡來的?電影裡沒有說,我猜大概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電影裡除了有母子關係這條主線,還有一條副線,那就是徐伊萬的情感線。在母親眼中,徐伊萬是乖寶寶,那麼在妻子面前,徐伊萬是好丈夫嗎?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02不斷反省改變自身,才能走出家族輪迴的噩運

張璐是徐伊萬的妻子,兩人一起創業打拼,共同研發出“暖霸”專利。這些年來,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感情卻漸行漸遠,以至於都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為了挽回妻子的心,徐伊萬為妻子修好檯燈,妻子卻告訴他,自己從未喜歡過那盞燈。直到這時,徐伊萬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並不瞭解妻子,也從未考慮過妻子的感受。臨走前,張璐對徐伊萬說:“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這句話對徐伊萬觸動頗深。後來,和母親吵架時,他把這句話原封不動地送給了母親。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原生家庭裡,徐伊萬被母親步步緊逼,過得壓抑至極。婚姻中,他卻複製了母親的強勢性格,變成了男版“盧小花”。所以張璐才忍無可忍,堅決要和他離婚。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發現,電影裡徐伊萬和張璐的感情危機,其實就是徐伊萬父母關係的翻版。

徐伊萬的父親徐翔,是一名電影放映員。四十年多前,他和盧小花一見鍾情,後來組建家庭,這才有了徐伊萬。婚後,盧小花性格強勢,徐翔過得很壓抑,漸漸地,他養成了酗酒的惡習,最後還因為酗酒過量去世。

多年來,盧小花對丈夫的死耿耿於懷,卻從未反省自身的問題。電影后半段裡,盧小花坐在貝爾加湖的冰面上,回憶起多年前的戀愛往事。此時,逝去的愛情喚醒了她心底的溫柔。她,終於放下了對丈夫的恨意。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盧小花的強勢,是整個家族不幸的根源。由於她的強勢,丈夫酗酒身亡,兒子婚姻失敗。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母子倆都是典型的“巨嬰”。所謂巨嬰,是指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有巨嬰心理的人,希望別人凡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感受。盧小花不考慮徐伊萬的感受,徐伊萬也不考慮張璐的感受,母子倆的心理模式如出一轍。

電影后半部分裡,和徐伊萬大吵一架後,盧小花一賭氣,背起小包下了火車。在茫茫林海中,徐伊萬找到了母親,母子倆才第一次真正交心。此時,盧小花終於明白了:兒子雖然是自己生的,但他也有自己的人生。即便是親媽,也不能插手子女的人生。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盧小花不斷反省,終於理解了兒子。母親的轉變,促使徐伊萬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家族命運有輪迴。蘇珊·福沃德說:“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盧小花母子兩代人婚姻都很不幸福,其根源在於,他們都懷有嚴重的巨嬰心理。當他們開始不斷反省,並作出改變後,家族輪迴的噩運就被破解了。此時,家庭悲劇便煙消雲散了。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03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學會尊重才是真正的愛

林海雪原上,當徐伊萬母子促膝長談時,一小一大兩隻熊先後來襲,讓這對母子經歷了驚魂時刻。

為了保護母親,兒子拼命和小熊周旋;當母熊追上來時,母親大喊:“來吃我,不要吃我兒子!”患難見真情,母子相互保護這一幕,讓許多人感動不已。後來幸好獵人及時出現,他們才化險為夷。

經歷過生死考驗後,母子關係從劍拔弩張變成了其樂融融。在眾人的幫助下,他倆穿冰湖,坐熱氣球,一路氣喘吁吁地趕到莫斯科紅星大劇院。

舞臺上,盧小花姍姍來遲。當她唱出《紅莓花兒開》的第一句歌詞時,樂師們再次奏樂,散場的觀眾又被吸引,逐漸重回座位。聚光燈下,盧小花彷彿回到青年時代。那一刻,她整個人光芒四射。

這次演出後,盧小花迎來了人生第二春。她把目光從兒子身上移開,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歌唱事業上去了。母親的轉變,也影響了兒子。徐伊萬發短信告訴張璐,自己已經同意簽署離婚協議,和母親六天的旅行讓他明白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看完短信後,張璐第一次露出笑容。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家和萬事興。和母親和解後,徐伊萬在婚姻和事業上都迎來了轉機。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盧小花和徐伊萬的相處模式,反映出中國家庭母子關係的常態。盧小花是典型的中國母親,一方面,她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另一方面,她又不願讓孩子脫離自己,成為獨立的人。

然而,真正的母愛絕不止關心,還應包括尊重。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母愛的本質,是希望孩子獨立,並最終與自己分離。”換句話說,母親只有主動放手,孩子才能真正成長。這趟俄羅斯之旅,讓盧小花和徐伊萬都學會了尊重對方。電影結尾,母子倆盡釋前嫌,都奔向了新生活。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囧媽》中,盧小花和徐伊萬演活了中國式母子關係,讓人爆笑後飆淚。電影用幽默搞笑的外衣,展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母愛很偉大,但母愛有時也會成為孩子的羈絆。

真正的母愛,是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空間;真正的孝敬,是在尊重父母的同時,堅守自己的原則。

武志紅認為,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在我看來,《囧媽》給武志紅的觀點做了最生動的註解。生活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便親如母子,也要彼此尊重,不能隨意操控對方的人生。失去尊重,愛不過是一句空話。學會尊重,愛才是真正的愛。

《囧媽》:6天旅途映射中國式親情,母與子誰才是真正“巨嬰”

《囧媽》不囧,影片在搞笑之餘,透著濃濃的溫情,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在這個病毒肆虐的春節長假裡,既然去不了影院,那不妨上網看看《囧媽》,相信它一定會帶給你溫暖和感動。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資深互聯網人,多平臺簽約作者,簡書人文優秀作者。熱愛讀書、思考、寫作,被朋友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鄭重申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抄襲或洗稿必究。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