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從今天開始的一週,我們將陪大家一起讀的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

創作的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


這本書出版於英國小說瀰漫著“假浪漫主義感傷淚水”的19世紀初,打破了當時小說創作的沉悶局面,曾被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書中有巧妙構思的故事情節,有對男尊女卑思想的批判,也有樸素清醒的現實主義,我們將看到性格迥然、擇偶觀也截然不同的達什伍德姐妹倆的婚戀情感故事。


簡·奧斯汀是英國文學史上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她一生共完成了六部小說,其中《理智與情感》是她出版的第一本小說。


繼《理智與情感》之後,簡·奧斯汀又出版了《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等五部小說。


這些小說一反“感傷派小說”的矯揉造作,用理性之光照亮了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發展之路。

在簡·奧斯汀生活的年代,女子沒有財產繼承權,只能得到一筆與家庭財力相當的嫁妝。因此,尋一個家產豐厚的夫婿,成為女子們和母親們的首要任務。


在這種情況下,富裕的或擁有繼承權的單身男子,就成了適婚女子的追逐對象,他們在婚戀市場上擁有絕對的優勢。


當然,那些嫁妝豐厚的女子,處境也會比一般女子要好一些。

那麼,在《理智與情感》中,嫁妝微薄的達什伍德小姐們,在擇偶之路上會遇到怎樣的挑戰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共讀。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亨利•達什伍德先生繼承了叔父的莊園不久,就不幸去世了。臨死前,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現任妻子和三個女兒。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他將兒子叫到床榻前,囑託他照顧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妹妹們。直到兒子應承下來,他才安心地去了。

兒子約翰•達什伍德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莊園和絕大部分遺產。達什伍德太太和她的三個女兒,得到的遺產總共只有一萬鎊。

約翰踏實體面,辦起事來十分得體,很受外人尊敬。但他的性格卻冷漠無情、自私自利。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在答應父親時,他確實想著要在金錢上資助繼母和妹妹們。但在妻子芬妮的慫恿下,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只想像鄰居一樣幫幫忙就算了。

從品德上看,繼母和妹妹們都無可挑剔。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她們和約翰夫婦倆相處得並不愉快。芬妮也是一個自私刻薄的人。

達什伍德太太明白事理,但容易感情用事,性情急躁,所以做事總是冒冒失失的。


不過,她的三個女兒都有著很好的教養,長得也很漂亮。特別是瑪麗安,是三姐妹里長得最好看的。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大女兒埃麗諾十九歲。她心地善良、性格溫柔,而且很會剋制自己,總能保持頭腦冷靜。雖然她只有十九歲,但已經能為母親出謀劃策了。

二女兒瑪麗安還不到十七歲,但各方面的才幹都能與埃麗諾相媲美了。在性格上,她更像母親,聰慧善感,做什麼事情都風風火火的。


她傷心也罷,高興也罷,都沒有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她為人慷慨、和藹可親、活潑有趣,可就是一點也不謹慎,幾乎和母親一模一樣。

小女兒瑪格麗特十三歲,像瑪麗安一樣,也是個富有浪漫氣質的小姑娘,但又不像姐姐那麼聰明。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約翰和芬妮成為諾蘭莊園的新主人,達什伍德太太和女兒們就要搬離諾蘭莊園了。


在找到合適的住所前,芬妮以女主人的名義挽留她們暫住諾蘭莊園。與此同時,芬妮的弟弟愛德華也來到諾蘭莊園暫住。

令人意外的是,在相處過程中,愛德華和埃麗諾卻相愛了。他們彼此都是理智剋制的人,他們互相欣賞,但卻並不顯得濃情蜜意。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愛德華是一位已故財主的長子,但現在他除了擁有一筆微不足道的資產之外,整個家產是否能繼承,都將取決於其寡母費拉斯夫人的饋贈。

不過,愛德華的財產狀況並不是達什伍德太太關心的。


對她來說,只要愛德華性格溫和,對她女兒一片鍾情,而埃麗諾也同樣鍾情於他,那就足夠了。在她看來,不能因為財產不對等而拆散一對志趣相投的戀人。


愛德華贏得了埃麗諾的芳心,也博得了達什伍德太太的歡心。


但身為長子,愛德華在家裡卻不能使他母親和姐姐稱心如意。因為她們期望看到他出人頭地,想讓他在外面出各種風頭。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母親希望愛德華對政治感興趣,以便能躋身於議會,或者結攀一些當今的大人物。奈何愛德華一心想追求的只是小家庭的樂趣和生活的安逸。

對愛德華感到不甚滿意的還有達什伍德家的二女兒瑪麗安。

她覺得愛德華沉悶乏味,也配不上姐姐的才華,因為他不懂得鑑賞姐姐的畫作。

在瑪麗安看來,戀人只是親切有禮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得英俊迷人,風度優雅,熱情似火,不但要有非凡的藝術鑑賞能力,而且必須與自己情投意合。

但大女兒埃麗諾認為,愛德華正是一位理想的伴侶:

“他有卓越的見識和操守,只因生性緬腆,經常寡言少語,一時顯現不出來……初看上去,他的風度的確不引人注目,相貌也算不上漂亮,不過你一見到他那無比動人的眼神,就會發現他的整個表情都十分可愛。”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從姐妹倆截然不同的觀點可以看出,姐姐埃麗諾是一個理性的人。她認為,品德是戀人最重要的因素。


妹妹瑪麗安則十分感性,對愛情充滿了羅曼蒂克的幻想,連她自己都說:“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一個我會真心愛戀的男人”。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達什伍德太太以為大女兒很快就會出嫁。但愛德華和埃麗諾的戀情,也被莊園現在的女主人芬妮知道了。

芬妮和她的母親費拉斯太太一樣,希望愛德華娶一個擁有鉅額財產的貴族女子。


顯然,埃麗諾作為一個普通紳士的女兒,不符合她們的要求。因此,芬妮大發雷霆,不斷奚落著達什伍德太太和她的女兒們。

這時,達什伍德太太收到親戚約翰爵士的來信。約翰爵士表示有一處合適的別墅,可以租給她們母女。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達什伍德太太為了避免埃麗諾再受到兒媳的奚落,就帶著女兒們離開諾蘭的莊園,來到巴頓鄉舍。


約翰爵士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優雅紳士,他熱情好客,喜歡邀請朋友到家裡聚會。他的夫人米德爾頓夫人也舉止優雅,但不苟言笑,待人冷淡。

達什伍德太太母女四人剛到巴頓鄉舍,就受到了約翰爵士的盛情邀請。於是她攜三個女兒到巴頓莊園拜訪。


在那裡,她們認識了米德爾頓夫人的母親詹寧斯太太,和約翰爵士來作客的朋友布蘭登上校。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詹寧斯太太體態肥胖,性情和悅,喜歡哈哈大笑,尤其愛聊八卦。

布蘭登上校三十五歲,繼承了一份很豐厚的產業,每年還有兩千鎊的收入。他沉默嚴肅,面容算不上好看,但神情和善,很有紳士派頭。


調皮的瑪麗安和瑪格麗特,都斷定他是個老光棍。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詹寧斯太太是個有錢的寡婦,兩個女兒也都嫁給了體面人家,所以閒著沒事做,最喜歡給人做媒。

她剛來巴頓沒多久,就斷然宣佈布蘭登上校愛上了達什伍德家的二女兒瑪麗安小姐,依據是布蘭登上校兩次都全神貫注地聽瑪麗安唱歌。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在她看來,男的有錢,女的漂亮,兩人再合適不過了。

雖說這看起來像是亂點鴛鴦譜,但其實,布蘭登上校確實對瑪麗安一見鍾情。瑪麗安年輕貌美,富有活力,很有音樂天賦,成功地虜獲了上校的心。

但十七歲的瑪麗安卻認為,布蘭登上校已經老得不應該再考慮結婚的事了。


要知道,她母親達什伍德太太也才四十歲,上校只比自己的母親年輕五歲,而要比她自己年長十八歲。


姐姐埃麗諾也覺得,三十五歲和十七歲的人最好不要結合在一起,但她不贊同瑪麗安把布蘭登上校看成一個年老體衰的人。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但瑪麗安卻不這麼認為,她看到布蘭登上校要穿法蘭絨保暖,就斷定他已經老態龍鍾。

達什伍德太太母女四人已經到巴頓鄉舍兩個禮拜了,愛德華還沒有前來拜訪。小姐們開始擔心愛德華生病了,否則他不會拖這麼久。

但達什伍德太太卻不這樣認為。她覺得當初邀請愛德華來巴頓作客時,他雖然接受,但已經表現出了不夠痛快。


這就有理由讓她擔憂,愛德華並不像她們所期望的那樣,對埃麗諾一往情深。


這個終身不嫁的女人,早在200年前寫下最經典的愛情觀


今天的共讀就到這裡。達什伍德家的大女兒埃麗諾和愛德華的戀情,會因為埃麗諾的搬走而不了了之嗎?


天性浪漫的二女兒瑪麗安,面對布蘭登上校的傾慕,會接受嗎?還是會遇到另一位稱心如意的郎君呢?我們共同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