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就在疫情後復工的第一天,我的兩個同事被公司辭退了。

這消息來得猝不及防,她們興高采烈去上班的第一天,就收到了開除通知。要求一週內交接完所有事物,公司按勞動法進行補償。

想到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再加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就業,35歲,人到中年,同事說自己半夜都失眠了。

後來人事部談起這次裁員事件,說起這兩位同事有幾宗罪:上班時間因孩子的事頻繁遲到或者早退;明明崗位貢獻的價值不夠,還總抱怨事情瑣碎繁多,年前還找老闆據理力爭談過加工資。

其實在一個又一個時間分叉口裡,職場總是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相似的悲歡離合。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德謨克利特說:“一個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

職場如江湖,人在江湖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從被裁事件去做出最好的反思。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昨天好友小寧和我在微信上聊天,他說自己非常後悔年前裸辭了。

當時因為一個項目合同上的爭議,小寧說明明簽訂合同之前就給副總彙報過每個要點,甚至一再要求他親自審閱簽字的。

結果後來發貨延誤了,合同裡白紙黑字寫著逾期違約條款,副總卻暴跳如雷,責罵小寧故意搞鬼,隱瞞了這個條款。

小寧萬分委屈,受了刺激,和副總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最後結果,當然是副總要求小寧走人,冷靜下來,小寧很懊惱,縱然副總脾氣火烈,他又何必非得對峙?

最好的做法明顯是先耐心聽完副總的責罵,然後就具體問題提出適度解釋,盡力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

然而小寧無法控制情緒,恰恰選擇了原地爆發。就因為他情緒處理能力上的漏洞,讓事態走向了失控。當初不與副總髮生衝突,理性表達訴求,冷靜地把火滅掉,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事實上,情緒化,是職場的大忌。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職場不僅需要實力,也還需要成熟的情緒管理。

而造成傷害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對情緒聽之任之,任憑情緒發洩並付諸行動。

理性對支配情緒的程度,則顯示了一個人的心智成熟程度。

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他的情緒,他的底層操作系統。”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不要隨意破壞規則,哪怕你不可替代

我所在的民企有位做銷售的年輕人,業績非常出色,人也長得一表人才,能唱歌能喝酒,社交場面得心應手。

但是他有個毛病,就是喜歡貪小便宜。

有好幾次客戶吃飯唱歌等招待費用拿去報銷,都被財務發現時間對不上,雖然他也解釋始終難圓其說,公司也就沒深究。

但是後面他依然故伎重施,多次拿自己私下消費的物品發票到財務那裡報銷,說是買給客戶的禮物。

這種事情多了,老總也開始疑心,後來核對了一個客戶,發現了端倪。

至此,這位大好青年的形象,在老總心裡直線墜落。後來老總藉故把他手上的幾個大客戶慢慢轉移到了其它業務員手裡。

被架空的他,最後選擇了主動辭職。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這些哪怕是小細節,小規則,都能看出你有沒有責任感,夠不夠自律。

規則,你遵守它,就會得到保護;可一旦你不遵守,它會變成刺向你的利刃。規則永遠無法絕對公平,但強硬挑戰既定規則大概率都是以卵擊石,受傷的是自己

人在職場,規則確實挺多,但是再優秀的人也要遵守規則。

尊重規則,是對人對己的負責。守規則,才是最暢通的路。不熟悉規則,漠視規則的人,都存在僥倖過關的心態。

就算他們僥倖過得了這一關,在無數個漫長人生的其他關口,依然隨時會倒下。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每一個悲劇的產生,都有一個“決定性的瞬間”。那些僥倖裡,都深藏著意外與叵測的未知。

願我們每一個人對規則,都多一份敬畏,少一份僥倖。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每個職場人,都要與不確定性共舞

現在的時代,每個人都要面對職業生涯的跌宕起伏,偶爾的黑天鵝事件,幾乎會讓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你永遠也不知道疫情、行業衰退、公司倒閉哪個會先到來。

其實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每個行業或者職業都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沒有什麼穩定的單位,能給你的未來託底,能讓你享受著一畝三分地安然退休。

你還沉浸於歲月靜好,但世界早已大江奔流。

所以永遠不要等到一艘船開始漏水的時候,你才擔心下沉。

現在開始,忘了穩定,培養自己面對不確定性的勇氣和實力,不僅僅埋頭趕路,也要時常抬頭看路。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反脆弱》中說,人生需要學會槓鈴式配置,做好兩手準備,成了名利雙收,不成了收穫經驗。

領英創始人Reid Hoffman對職場人提出了ABZ計劃。

他認為,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有這三個計劃。

A計劃是主業,主航道;

B計劃可以理解為副業,也可以是發動機、超車道,可以做一些感興趣的、有前景的事;

Z計劃是護城河,幫助我們防止收入減少,比如保險,再就是要有一定儲蓄,至少是3-6個月的生活費能夠過渡。

如果不想在寒冬死去,就從現在開始壘窩。下一次當“黑天鵝”襲來,我們才能不憂不懼,體面離場。


“復工第一天就被開除”:努力的人,你一定要懂這3個道理

寫在最後:

如果以前沒有居安思危,那麼現在開始亡羊補牢。

人在職場,就要注意培養自己成熟的情緒管理能力,對規則的敬畏,以及提前做好自己的抗風險佈局。

褚時健曾告誡年輕人:

天道酬勤,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時候也不會有好結果。人間正道是滄桑。人有順境逆境,情況不好的時候不要洩氣,情況好的時候不要驕傲,做人才能長久。

無論歷經多少職場千錘萬打,相信我們的人生永遠不會因此陷入絕境。我們按著自己的節奏,還是能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終能慢慢走到柳暗花明處,走到餘生的豐年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