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到了一歲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識,擁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寶寶的肢體活動能力也是比較好的,寶寶也已經開始走路了,這個時候寶寶的反應需要家長注意和觀察。那麼寶寶咬人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孩子會做一些奇怪的舉動,比如一興奮就會咬人,這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如果寶寶咬人家長一定要告訴寶寶這是不對的行為,然後及時制止,也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也可以簡單的懲罰寶寶,家長平時也要給寶寶做好榜樣,不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嬌慣,以免之後寶寶會有不良的習慣,對寶寶的性格養成也是不利的。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生理性原因

1. 長牙發癢而引起的咬人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生理發育的高峰期,這種快速增長的生理因素,有時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感,如關節痛、肌肉酸等。寶寶長牙的時候牙齦會發癢,所以就會咬人,這個是為了緩解牙齦不適感,會因為牙齦粘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癢癢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孩子由於牙癢而咬人,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慾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對策:家長可以給寶寶購買牙膠來緩解,這樣寶寶就會改善不少。如毛巾之類的軟物。還可以採用讓孩子吃磨幹棒、五香豆、蘭花豆和青蘋果等方式,來緩解孩子們的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需要結合寶寶的身體情況進行判斷。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2. 語言貧乏所致

2歲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隨著他們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範圍的擴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於言語貧乏,又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所以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這個時候可能會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如果家長的做法不能夠達到寶寶的滿意,那麼寶寶就可能會出現咬人的情況,高興興奮的時候、不開心憤怒的時候,家長需要觀察寶寶的情緒。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對策:應讓寶寶學會使用語言。當你的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寶寶有時候咬人,其實是因為他很喜歡對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家長就要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們做朋友好嗎?"並且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演示,這樣寶寶就學會了用語言和別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齒去和別人交流。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心理性原因

1. 咬人是一種發洩

2歲的寶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當他的心理感到不滿時,就要通過咬人來發洩出來。比如,有時父母外出,沒有帶寶寶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種不滿的情緒要發洩。於是,當父母回家之後,他會用咬人來向爸爸媽媽宣洩。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對策:讓寶寶多玩安靜的遊戲,或者儘可能保證孩子睡眠的充分。

研究證明:強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見的因素之一,一個擁有安靜的睡眠,並且睡眠充足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保證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而且當寶寶出現不滿情緒時,也可以用安靜的遊戲進行轉移,讓他們可以儘快忘記剛才的不快。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其實咬人也算是一種對世界的探索,通過嘴巴來感受事物,瞭解物體的形狀、質感這也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此時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小愛給大家推薦一套《小象提比啟蒙認知繪本》,打破「看圖片+記名稱」的填鴨式早教,用故事帶入才能激發出寶寶探索世界的熱情。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家長要記得給孩子看《幼兒安全早知道》這樣的安全教育繪本,培養孩子安全意識,防止孩子因為淘氣而發生意外。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寶寶咬人不全是因為長牙,這3個原因是關鍵,家長不要疏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