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拍攝楓葉,有哪幾個技巧?

靜心亦可


怎樣拍攝楓葉,有哪幾個技巧?秋季除了有大家都喜歡的金色銀杏,紅色的楓葉構成了城市最美的另一道風景線,在這個秋天也顯得格外漂亮,因此成為了攝影者秋季必不可少的拍攝題材。那麼,楓葉要怎麼拍呢?

一個焦點+三大法器

在前面拍銀杏一文中提到拍銀杏有“三大法器”,楓葉的拍攝也有“三大法器”:長焦、廣角、微距。但比怎麼拍更重要的,是先找到拍什麼——你的視覺焦點,可以為場景找個視覺興趣點,可以是一座房子、或者一個人。

看似不起眼的小木屋,在紅色楓葉的反襯下另有一番味道,也為畫面增加了視覺興趣點。

TIPS:興趣點不必佔據畫面的過多比例,只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畫面的大部分還是留給金黃色的成片樹林。

廣角:廣闊地拍攝整個環境,整片紅葉樹林,也適合拍人像,把人包括在楓葉環境中。以色塊安排為重,利用好大面積的紅色塊再配合建築、樹木等深色塊,表現大環境之美。

紅色楓葉在深色的林中,更加表現環境的蕭條之美。

微距:拍攝楓葉特寫,適合拍攝不太高的楓葉或地上的落葉。

用微距拍攝將銀杏的細節展現出來,與暗黑色的環境相結合,更加突出主體。

長焦:拍攝人像和楓葉均適合,而且更容易製造散景,尤其當楓葉長得太高時長焦鏡就會很方便了!使用長焦鏡頭對楓葉葉進行特寫,不但能實現背景虛化,還能對背景形成有效地裁剪,將不必要的雜亂背景放在取景框之外。

利用長焦,有效地虛化背景,同時,減去雜亂背景,著重表現葉子的細膩和質感。

場景的選擇

大場景取其氣勢和氛圍,小場景表現質感細節和色彩。大小場景都要注意選好背景,儘量避免背景的雜亂。

利用遠山,藍天,遠處的處在陰影中的青綠色樹木作為背景,能夠對紅葉起到反襯作用,使大場景更通透。

小場景主要是表現枝葉的色彩質感與造型的美感,要細心取捨,刪繁就簡,做好“減法”,一枝一葉,恰到好處,切忌重疊雜亂。還要精細對焦,小場景背景乾淨時,可用小光圈,使畫面中的枝葉都相對清晰。

小場景中的紅葉更具質感,葉脈紋路清晰可見。

TIPS1:小光圈的使用,建議用三腳架,用快門線拍攝,能有效避免小光圈慢速快門造成的震動使畫面模糊,同時還要注意相機的焦平面與紅葉的平面儘量平行,以避免因為景深關係造成焦點部位清晰而傾斜的部位不處在焦點中被虛化。

TIPS2:背景的選擇應該以突出楓葉為主,襯托楓葉為輔,千萬不能喧賓奪主。

靈活運用光線

眾所周知,攝影是用光作畫,而對於表現紅葉這類色彩鮮明的題材,光線的運用是創作個性作品的關鍵因素。光線的微妙變化,可以讓紅葉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即使在同一地點,隨著時間的不同,光線照射角度發生變化,紅葉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換。特別是順光和逆光的改變,能夠使紅葉的色彩飽和度發生強烈的變化。

在逆光和透射光的條件下,光線透過葉子的透射光效果,比順光時候看到的反射光效果更純粹、更鮮豔。

TIPS1:逆光拍攝楓葉時要用中央或點測光,並且需要對準較暗的地方測光,如果是對準亮部測光的話那紅葉恐怕就是被拍成剪影了。

TIPS2:拍攝紅葉,偏振鏡是常用的濾鏡。因為它可以有效抑制紅葉表面的反光,讓人們看到紅葉本來的色彩,尤其是在順光和側光時效果明顯。

TIPS3:注意背景亮度、主體楓葉光線角度與亮度差異,於其中適當的增減曝光補償,而增減補償的量取決於紅葉與背景的明暗對比,以及與畫面的比例分配,如果寬容度裡無法達到你想要的畫面曝光值,那使用較大幅度的包圍曝光或是使用黑卡控制曝光,也是獲得成功作品的有效方法。

色彩的運用

楓葉變紅的過程,是由綠轉黃,進而由黃轉紅直至凋零落地,整個過程裡,展現的不只有絢爛火紅,試著在構圖時,納入紅葉兼容協調的顏色,可以襯托出它的豔麗,而巧妙的色彩搭配,也可適度的突顯紅葉的色彩魅力。

紅黃配最常見,突顯紅葉的色彩。

選擇顏色搭配時,為了避免喧賓奪主,削減對紅葉主體的表現力,畫面中搭配的顏色,儘量以柔和平淡色系為主;色彩學上黃色、綠色或淡粉色等顏色,都能夠與紅色形成絕佳的搭配效果,而且剛好是其生態轉換過程會有的顏色。

黑色,能夠使紅葉看上去更加醒目。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黃色或是黃綠色(金黃色),這兩者也是秋天的色彩。這兩個顏色與紅葉共生共長的景色,在山野間、樹上實屬常見,因此紅黃搭配是個不錯的選擇。而黑色,也能夠使紅葉看上去更醒目,所以用樹木、山峰或者陰暗的天空為背景,甚至在紅葉後放置黑卡,或是找尋陰影透光的紅葉,以及找出落單在樹幹枝丫上僅存的葉子,這些都有可能創作出激動人心的作品。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搭配色彩,關鍵是使其處在虛焦狀態,形成虛化的背景或前景。通常使用長焦鏡頭,採用較大光圈,焦點落實在紅葉的局部之上。

光圈與焦距的使用

選擇好搭配色彩,接下來的關鍵便是光圈與焦距的掌控。通過控制光圈與焦距,可以製造虛焦或是形成散景的效果,利用構圖與焦距形成虛化的背景或前景。

大光圈突顯主題、虛化背景,或是利用葉隙光點製造散景。
縮光圈利用葉隙間透出的陽光製造星芒。

一般情況下,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採用較大光圈,把對焦點放在主體紅葉上,而焦點與焦平面外的部分虛化。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就算使用長焦鏡頭,也要避免雜亂的色彩出現在畫面之中,以免畫面受到干擾而導致紅葉失去主體份量。

妥善處理天空

秋季天空清澄透徹,即使有云,也多是高空出現的捲雲和層積雲,拍攝紅葉的時候,把明顯具有秋季特徵的天空也融進畫面,可以創作出獨特秋天風情的風光作品。

巧妙地選擇秋天特點明顯的高空捲雲或層積雲,則可以拍攝出感情色彩濃烈的紅葉。

恰當的天空表現,可以積極地襯托紅葉主題。比如晴朗的藍天與紅葉的反差強烈,可以使紅葉看上去更加豔麗,是拍攝紅葉時經常選擇的天空背景。

後期技巧

相信大家看了不少紅葉的精彩照片,但往往在真實環境看到的並不是那一回事,那是因為經過後期處理。在此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使紅葉更紅的方法:

1. 加強飽和度

輕輕的加強整體的飽和度,使紅色和其他顏色也更突出。2. 拉曲線,特別是紅色

加強紅色的效果。

在Photoshop內的曲線調校分開了紅、藍、綠,想加強紅色可以在紅色通道特別處理。

3. 只顯示紅葉的顏色

在後期製作的過程中還可以只保留紅色,將其他顏色轉成黑白,這樣就更能凸顯出紅葉的色彩,使得紅葉始終都畫面的主體,而不會被雜亂的其他的顏色所幹擾。

通過黑白色襯托紅色的楓葉。

如果要拍攝紅葉人像,那麼又應該怎樣呢?

紅色楓葉本身就構成了一個純色、簡潔的背景,可以用它來拍攝其他主體能夠很好地突顯主體,簡化構圖,尤其適合拍人像。同時,紅色銀杏葉容易與多數顏色搭配,人物服裝選擇餘地很廣,拍出的人像色彩亮麗,造型多變,即使不是專業模特也能拍出很有感覺的好片。

適當使用一些道具配飾,會讓你拍攝起來更放鬆、自然。同時前景的加入,為畫面增加了層次感、立體感。
不看鏡頭,使其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抓拍輕鬆安靜的瞬間,畫面情緒已經讓圖片有生動的感覺。
加入前景框架,以紅色落葉為背景,突出人物主體。
不露臉也可以拍出很寫意。

總結

秋天的楓葉,讓攝影者愛不釋手,絕佳的“模特”。掌握好方法,定能拍出與眾不同的精彩照片。是不是蠢蠢欲動,想馬上拿起手機小試牛刀呢?


墨染印畫


遼寧的本桓公路有“中華楓葉之路”的美譽,圍繞著這個問題,以本桓公路為例子說明。

景點概況:

遼寧的本桓公路(本溪至桓仁)有“中華楓葉之路”的美譽,自然有非同尋常的楓葉景觀。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層林盡染,路兩旁五彩斑斕,形成一幅秀麗多姿的風光畫卷。“中華楓葉之路”是一段30多公里的路,兩側山坡、溪邊的楓葉可供攝影愛好者自由拍攝,在其周邊還有很多特色景點可供在桓仁至本溪之間的路上拍攝楓葉,可以拍攝的景點有五女山、老禿頂子,洋湖溝、大地森林公園,湖裡風景區等。此外,關門山也是一個值得前往的風景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每年9月下旬到10月初是紅葉的最佳觀賞期,漫山遍野的楓葉染紅了山、染紅了水、染紅了天,與北京的香山紅葉比,這裡的紅葉數量更多,是東北地區不可多得的植物季節性景觀,無數文人墨客、攝影家來此創作採風。

攝影最佳時間:

觀賞紅葉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在半個多月的紅葉觀賞期裡紅、黃、綠色的各式樹葉或掛在枝頭,或飄落在溝底溪畔,顏色極為豐富。在中華楓葉之路周邊拍攝金秋紅葉的時間很短,只有10月1日~10月10日這幾天,早了紅葉不紅,晚了紅葉枯落,所以“十一”黃金週就是最佳的拍攝時段。

攝影攻略:

拍攝金秋楓葉要跟著色彩走,哪裡紅了,紅的好就拍哪裡,紅葉是攝影的主旋律。至於如何拍的更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喜歡微距和小場景的,也有可以表現大場景的,還有關注楓葉與周邊植物、山水關係的。

如果只想拍攝一棵樹的幾個枝丫和幾片樹葉,在所有的景點都可以拍,這時候需要靠近楓葉,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和取景,同時要注意用光、側光、側逆光易於表現質感,你光能穿透紅葉,拍出來的照片別具效果。如果能合理使用偏振鏡,就能有效地消除葉面的反光,景深控制也非常重要,大光圈景深能使背景虛化。

拍攝紅葉背景以綠色或深色為主,而且愈單純愈好。單純的背景,最能突出紅葉的色調和層次,倘若受制於現場環境和角度,無法處理雜亂背景時,可以由下往上拍以藍色天空為背景。

金秋十月也是稻穀的收穫季節,公路兩旁稻田裡的黃色稻穀與遠山近嶺上的紅葉相映成趣,割稻的農民三三兩兩點綴在風景中,這也是值得拍攝的題材。

創作感受:

在澄藍的天空下,如絹白雲和最人的彩林相互輝映,寬闊平整的本桓公路向遠方延伸。可真謂“秋風醉染萬葉舟,百里紅霞沁心田。若尋神怡桃源處,紅葉為伴谷為天。”這裡植被茂密,溪澗遍佈,山峰峻峭,楓葉紅、橙紅、紫紅、黃、橙黃、紫綠等色彩並存,可為奇觀。穿梭在楓葉谷間,婉如進入仙境縹緲之中令人心曠神怡。

氣候狀況:

本溪屬中溫帶溼潤氣候,秋天風和日麗,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氣涼爽,全地區年平均氣溫為7.8℃,最熱月7月的月平均氣溫為24.3℃,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14.3℃,雨量比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00~900mm,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月、八月,最佳旅遊季節為秋季。

友情提示:

秋天山裡溫差比較大,所以要準備保暖的衣服,最好穿高幫登山鞋。

由於拍攝地山高林密,一定要結伴而行,相互關照。

攝影最佳光線一般出現在上午10點之前和下午3點半到5點之間,不過4點以後光線變化比較快,應及時趕到拍攝處。

最好攜帶防雨、防曬、防叮咬的用品及常用藥品,此外可以帶些飲料和小食品。

最好配用廣角及長焦鏡頭,廣角可以表現楓林壯麗的景觀,長角則可以用來拍攝楓葉特寫和拍楓林的層次感。

“十一”黃金週期間旅遊度假的人比較多,所以最好提前預定住宿,在桓仁縣吃飯比較方便,而往洋湖溝後只能在莊稼院就餐,而且最好提前一到兩個小時預定,否則可能要等一個小時。登五女山和老禿頂子,以及深入洋湖溝內拍攝,需要提前準備熟食、乾糧和飲水,大地森林公園也有一個特色小飯店,但也要早點預定。

結語:

以上是我對楓葉攝影的見解,如有更好的建議,請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意見,我是@鼕鼕說攝影,期待您的關注!


鼕鼕說攝影


第一是拍楓葉🍁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

靜態:靜態楓葉🍁現在來說是最好的季節,拍攝的時候一是看天氣,天氣好一般從下向上拍通過陽光照射的間隙拍出朦朦朧朧的意境!

動態:拍視頻楓葉🍁最好是距離楓葉比較近,因為鏡頭就是要找到和平常不一樣的風景!


一句明白


拍攝楓葉,如果是正片的楓樹林,可以選擇廣角鏡頭,儘量找一片中間沒有其他樹種的位置!配備三腳架濾鏡!在構圖上最好帶有地面,中間和天空!

拍楓葉也可以拍特寫!找一些比較紅的,葉子完整的!也可以試試逆光拍攝!

楓葉也可以拍落葉!找一片乾淨的落葉,不要有雜草!

無論怎樣拍攝楓葉,建議後期增加飽和度或拉曲線!調整顏色更加鮮豔!


記憶時光M


 1、初學者用順光

  太陽位於楓葉對面的位置,拍出的顏色最接近自然色,同時又能保留更多的細節。

2、陽光下逆光拍

  逆光拍出的楓葉更透徹明亮。

3、利用矮的楓葉樹

  在拍攝人與紅葉樹合照時,可以利用突出局部、拉下樹枝、找些比較矮的樹或利用三分法構圖等。

4、背景

  利用藍色、綠色等其他顏色的襯托,拍出繽紛感。

 5、利用落葉

  從低處,坐或躺於滿地的落葉上,再利用手部動作和表情就能拍出不一樣的感覺。


阿陽村夫


我的體會是儘量選逆光或側光,這樣能體現楓葉的通透和明亮感;大光圈可更好的虛化背景,突出主題;時間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有可能會拍出耶穌光或金色漏光的效果!


塵緣瀟瀟


在這個秋冬交替的季節裡,漫山的楓葉已經出現,等待著我們前去拍攝。那我們應該咋才能拍攝好楓葉呢?

1. 靈活運用光線. 光線是完成攝影技術,繼而實現畫面藝術造型的一種重要手段。這個季節的楓葉重點表現它色彩鮮明,通過光線的輔助,可以增加他的立體感和通透性,凸顯現場的氛圍,因此光線的運用很是重要。

2. 使用偏光鏡。偏振鏡可以很好的抑制其他的偏振光。如果調整好偏光鏡的角度,水面、玻璃、花草、水氣等反射過來的偏震光便可以被阻隔,而正常光線就可以部分通過,從而得到加強反差、減輕反光、增強景物色彩、減輕大氣霧氣現象的作用。

3. 逆光或者側逆光拍攝。移動我們的腳步,在逆光或側逆光的位置拍攝。光線會將葉子打透,葉子的紋理色彩更加鮮豔,更加立體。


縱橫視覺ZoneFoto


首先要準備好攝像器材,最好是選擇專業的攝像設備,多學習,關於攝像的一些技巧和技能。以備在遊歷秋天楓葉的時候,進行拍照。好的相機,照出來的效果也非常好。同時在照相時選擇正確的分辨率。正確的像素。正確的拍照手法。


第二,選擇一個適當的楓葉地帶,找準時機,找準位置,找準方向,加上你嫻熟的拍照技術,一定能拍出非常漂亮的楓葉圖片。

第三,你是一個人出行,還是和朋友們一起出行,要在時間上做好準備,在出行的交通工具上做好時間安排。最好是做一天到兩天的安排。因為在一天的時間裡,每個時段想拍出的楓葉效果是不一樣的。


雨化晨露


楓葉作為秋天的一種代表,是攝影愛好者離不開的拍攝題材。用楓葉的姿態與顏色來描繪秋的色彩。那麼如何用手機留下美好的記錄呢?下面來談些拍楓葉的經驗。

一、拍遠景,體現場面的震撼。

⒈站在高處拍遠景,主要突出色彩,不看細節。如果再有其他顏色的樹與紅色交相輝映,更能體現求秋天的美。

⒉站在路或臺階上拍兩邊的楓樹林,以無限延伸的路為引導線,讓人感覺到楓樹林的無盡與連綿。

⒊拍厚厚的紅色落葉,象地毯,天上地下猶如一片紅色海洋。

二、拍近景。所謂“一葉知秋‘’,用一片葉子的特寫來體現秋的美。拍攝時排除其他因素,突出主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有幾種方式:

⒈可以把手機靠近,讓拍攝背景虛化。

⒉仰視拍攝,以天空為背景,讓背景比較純淨。

⒊選擇特殊枝條。比如:以樹幹為背景的一簇葉子。

三、拍特殊角度或者創意。比如:拍落葉,拍倒影,拍剪影等。









竹濤憑欄聽


楓葉🍁比花好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