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豬高熱混感打了針好了又反彈是什麼原因?

航寶93


症狀描述:豬高熱混感是指豬感染了高熱病後,又感染其他細菌和病毒等導致的混合感染,引起的豬群高燒、採食量下降或者廢絕,並伴發有呼吸道症狀。通過個體打針的方式,症狀得到緩解後,後期又反反覆覆發作。

那麼,高熱混感打了針好了又反彈是什麼原因?

實際上,高熱病混感其他病毒和細菌,確實比較難以治療,而且症狀好反覆,並不是你打了針就一定會好,也不是說你投藥了,就不會復發。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沒有標本兼顧,沒有弄清楚真正引起高熱混感的病原等。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什麼是高熱病,是由什麼病原引起的?

提起高熱病,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藍耳病。其實高熱病是對一個症狀的描述,指的是豬群的高燒類疾病,能夠引起此類症狀的,不僅僅是藍耳病,還包括豬瘟、甚至非洲豬瘟等。

其次,高熱病混感都有哪些組合

1、藍耳+圓環+副豬


這是高熱混感經常發生的一種疾病組合,通常藍耳、圓環和副豬,就像三胞胎一樣,豬感染了其中一種疾病後,另外兩種疾病被檢出的概率超過80%。

這三種疾病最愛發生的豬群就是斷奶後到保育中後期,豬場藍耳不穩定的豬場,剛斷奶的小豬,由於溫度、環境或母源抗體不足,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體內藍耳和圓環病毒活躍發病,引起免疫抑制,存在上呼吸道的副豬嗜血桿菌大量繁殖,進入胸腔形成胸膜炎、進入腹腔形成腹膜炎,病豬發病過程中,體溫升高。

治療方案

⭐️仔豬:仔豬斷奶後,使用板藍根+銀黃粉馴化藍耳病毒,減少免疫抑制情況,同時配合替米考星抑制繼發感染和呼吸道問題。

⭐️母豬:斷奶仔豬出現問題,多數是母豬的問題。母豬帶毒活躍,導致排毒感染仔豬,或者初生仔豬帶毒,斷奶後母源抗體下降後,仔豬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體內活躍的病毒大量複製而引起發病,繼發感染細菌而引起高熱混感。應該對於母豬進行定期排毒保健,如板藍根+金銀花+黃芩等解熱排毒類中藥組合。


2、非洲豬瘟

雖然題目描述是高熱混感,但是沒有經過檢測,根本也看不出來是什麼問題引起的,只能懷疑是幾種疾病。像提問者這種情況,治療後反覆,如果死亡率較高,也有可能是非洲豬瘟。

豬群非瘟發燒特點

非洲豬瘟引起的豬群發燒特點是豬群高燒,體溫超過40℃,一般在42℃以內,而且打退燒針能夠退下來,但是退燒後再反彈至高燒,多數在1-2天內出現死亡情況,也有可能反彈後形成低燒。經過多個豬場案例求證,非洲豬瘟引起的高燒豬,一定不能打退燒針,尤其是氨基比林等化藥退燒藥。退燒後反而加速豬的死亡。

防控方案:非洲豬瘟無治療方案,而且法律上也不允許治療,一旦發現,立馬上報、隔離,等待相關部門處理建議。

雖然非瘟不能治療,但是目前國內非瘟可防可控的,隨著大爆發過後,環境中病毒載量下降後,有些豬場弱陽性帶毒生產,但是要保證豬群的健康度,減少豬群應激,加強中藥保健,如黃芪、板藍根、金銀花、黃芩等,同時豬場管理者要注意豬場生物安全,加強消毒,注意人員和車輛。



綜上所述,對於高熱病除了非洲豬瘟,其他疾病引起的混感,多數是既有病毒又有細菌。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能只打抗生素,應該使用中藥抗病毒,抗生素抗菌,中西結合的方案來治療此類疾病。


豬業前沿


高熱病是養豬行業一直都頭疼的,得了高熱病非常的不好醫治,

高熱混感臨床症狀:

1.每個地方的高熱病症狀都不一樣,有高熱病的豬體溫會升高至41~42.5℃,精神不好,喜歡趴著,貪睡,沒胃口或者是直接不吃東西;

2.皮膚表面發紅,耳朵發紺,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紫紅色的;

3.發病嚴重的患病豬全身都有紫色的斑塊;

4.有的患病豬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比較嚴重的甚至坐起來喘氣兒,呼吸急促;

5.有的患病豬會流清鼻涕、流濃性鼻涕、打噴嚏和咳嗽;

6.患病時間長的豬會出現毛粗、亂、全身蒼白,出現貧血;

7.有的豬得了高熱病後四肢無力,臨死前站不起來。患病豬死亡率極高,死得快,一般病程5~12天,時間長的可達20多天;

第一天用高熱金針,另一邊是用柴胡+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病情不同,加的抗生素也不同,如長效土黴素、強力黴素),分點注射。

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用柴胡+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病情不同,加的抗生素也不同,如長效土黴素、強力黴素),連用兩天,跟蹤治療。




黔西鄉村小劉


高熱病困擾養豬業多年,可以說養豬場的老闆談熱色變,只要豬一發燒用一般的藥不好治療就說,我的豬是不是得了高熱病了?

豬高熱混感臨床症狀:

1.不同地區的患豬臨床症狀有所差異,發病豬表現為體溫升高至41~42.5℃,呈稽留熱,精神沉鬱,喜伏臥,嗜睡,食慾不振或廢絕,部分豬隻甚至不飲水;

2.患豬皮膚髮紅,耳後耳緣發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狀,呈紫紅色,少數患豬背部皮膚毛孔有鐵鏽色出血點;

3.部分發病嚴重的患豬全身呈現紫色;

4.部分患豬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甚至呼吸困難,出現嚴重的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氣喘急促,有的表現喘氣或呈不規則呼吸;

5.大部分患豬眼分泌物增多、有淚斑,出現結膜炎、眼瞼水腫等症狀;部分患豬流清鼻涕、少數流濃性鼻涕,打噴嚏、咳嗽;

6.部分豬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

7.部分患豬下痢或嘔吐;尿黃而少、混濁,顏色加深;

8.病程稍長的病豬被毛粗亂、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症狀;

9.部分患豬出現甩頭、震顫、四肢划水樣等神經症狀,最後全身抽搐而死;

10.部分病豬後肢無力,瀕死前不能站立。發病豬死亡率高,死亡過程快,病程多為4~10天,長者可達20日,死亡後多呈敗血症變化。

第一天用高熱金針,另一邊是用柴胡+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病情不同,加的抗生素也不同,如長效土黴素、強力黴素),分點注射。

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用柴胡+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病情不同,加的抗生素也不同,如長效土黴素、強力黴素),連用兩天,跟蹤治療。


一杯清酒笑風塵


在目前夏季高溫高溼季節,各種病毒、細菌、寄生蟲和支原體病大量的滋生,尤其是中小型養殖戶,因為他們的設備和防護措施比較落後,導致疾病發生率比較好。

根據題主的體溫豬高熱混感打了針好了又反彈的情況。首先我們要了解豬高熱混感就是豬無名高熱綜合症,是一種傳染率和死亡率極高的疾病,是混合感染的一種疾病,治療效果相當困難。無名高熱綜合症發病的時候第一體溫高,第二發病率高,第三死亡率高,最後就是治癒率低,這麼幾個特點。如果感染這種疾病基本上都是要淘汰處理。

無名高熱綜合症是混合感染的,病原體主要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發病的,比如鏈球菌、附紅體細胞病、豬瘟、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症病、豬圓環病、偽狂犬病、弓形體、豬肺炎支原體、細小病毒等。由這些疾病混合感染引發無名高熱綜合症。

由於無名高熱綜合症是多種疾病混合感染的,在治療上不能單一的只針對病毒或者細菌上的用藥。建議要先將患病的豬隔離開,然後使用一些提高抗病能力的藥物(黃芪多糖、維生素C),在使用抗血清控制病毒感染,接著使用抗菌藥物(廣譜抗菌藥,磺胺類)控制細菌激發感染。

總之平時豬場要做好各項防病措施,對環境衛生管理好,豬場裡外要定時消毒。避免豬群在溫度變化、長途運輸、飼養密度大、轉群等出現應激。平時利用中草藥來給豬群做保健工作。切記不要盲目的濫用抗生素。

以上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村裡的男青年


炎炎夏日,適逢梅雨季節,諸如熱應激、蚊蟲叮咬等綜合因素誘發豬高熱病的機率大幅度上升。應該說是夏季豬場常發病,也是咱們豬場必須要防的疾病。

高熱病對豬場危害不可小覷!治療反覆無常,臨床上常會顧此失彼,按下葫蘆浮起瓢。就題主的問題,以豬高熱混感病(豬圓環病毒病與副豬嗜血桿菌病)為例引述如下:


1.混合感染影響療效。眼下豬場發病流行特點之一便是多種病原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諸如細菌與病毒、病毒與病毒、細菌與細菌或病毒與寄生蟲等。豬開始發病多為隱性表現無症狀或症狀不易判斷,一旦表現則多伴混合感染。為療斷和治療帶來挑戰與難度。

2.個體差異影響療效。一種治療方案對單一感染與混合感染病例療效上存在差異。大多由於細菌交叉共存,受豬隻個體抵抗力與單一細菌或病毒反抵抗力等不同,導致機體某一致病菌能抵禦及破壞宿主的防禦屏障系統,結果交叉共生菌或病毒得到保護。故而療效不明顯或病情反覆。

3.抗生素抗菌活性受抑制。混合感染往住會抗生素抗菌活性受抑制,體外藥敏試驗往往不能反饋於混感病灶內部實際狀況,故會導致療效不顯著或病情反覆。

上述混感症狀

病豬體溫升高達41℃,精神萎靡,食慾下降或不食,咳嗽氣喘流鼻涕,呼吸急促呈現腹式呼吸。鼻孔留出粘液性分泌物,極個別患病豬表現腹瀉症狀;有的患豬關節腫大,行走困難,步態僵硬,共濟失調;有的患病豬耳尖發紺,後肢內側及腹下出現紫紅色或出血性斑塊,嚴重的臥倒不起,顯現神經症狀。

1.對於持續高熱不退,呼吸高度困難、精神萎靡、眼臉水腫、耳尖發紺、後肢內側及腹下出現紫紅色或出血性斑塊,臥倒不起的。

一天兩針,上午肌注:1g的頭孢喹肟3-4支/100公斤體重+黃芪多糖30mL/100公斤體重,連用3-5天。嚴重的配合干擾素單打,肌注2mL/100公斤體重,1次/天,連用2天;下午肌注:板藍根30mL/100公斤體重,連用3-5天。配合飲水,加黃芪多糖200g兌水1噸,輔以電解多維或複合多維飲水1周。

2.對於體溫升高,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咳嗽氣喘,眼臉水腫,皮膚潮紅,偶伴腹瀉的。

一天兩針,上午肌注:黃芪多糖與頭孢喹肟混合液20mL/100公斤體重;下午肌注:黃芪多糖30mL/100公斤體重或雙氯芬酸10mL/100公斤體重,連用5天。嚴重的配合單打幹擾素2mL/100公斤體重,1次/天,連用2天。配合飲水方法同1.



綜上所述,夏季炎熱,豬隻易發高熱病,我們要加強應對預案,正確研習認知。搞好自身場飼養管理、環境衛生與衛生消毒、防暑降溫預防熱應激及高熱病的綜合預防保健等工作。讓高熱病遠離豬隻助力我們收益!


2019-7-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