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主席不在,足協祕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據媒體報道,中國足協今天在上海組織舉辦了一場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所謂的政策研討會無非是邀請行業內專家、利害關係人、俱樂部代表之類的人士共聚一堂,聽取他們對職業聯賽政策的意見建議,而後再對政策進行修改完善。其次,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讓專家進一步分析足協的各項政策,然後說服大家接受及服從足協的領導。


主席不在,足協秘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會議上,足協秘書長劉奕坦言,中國聯賽既不是好的生意,也不是好的事業。“過去26年當中,超過上百家企業退出職業聯賽。為什麼?因為它不是一個好的生意。”中國職業聯賽起步較晚,一路走來都是在摸爬打滾,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人民群眾總體上並不滿意。假球、黑哨、賭球一浪接一浪,從甲A到中超,換湯不換藥,國家隊、國青、國奧每況愈下,都是目前中國足球的現實。不少投資人滿懷信心而來,最後失望而去。

主席不在,足協秘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前不久出臺了聯賽新政,足協制定新政的過程很痛苦,就像調控房價,既不能讓房價漲得過快,也不能讓房價跌得過快。”劉奕說道。沒錯,之前足協出臺的新政力度之大近年罕見,比如限薪政策、外援政策、球隊名稱中性化政策等猶如一劑猛藥,足協希望能通過這些政策能讓病入膏肓的中國足球起死回生。對國內球員進行限薪人民群眾大多拍手稱快,畢竟國足這幫糙哥吃香喝辣的也不用功。但在外援薪水上300萬歐元的限額讓那些對亞冠比賽有遠大目標的俱樂部影響非常大,足協在這方面必須承受不小的壓力,還有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被批評揠苗助長,說不定會將俱樂部連根拔起。

主席不在,足協秘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既不賺錢,也沒有培養出優秀人才。像李鐵、邵佳一、孫繼海等過去最優秀的球員,都是傳統體校培養的,不是職業聯賽培養出來的。相反,像孔卡,穆裡奇這樣級別的外援來到中超後,我們本土球員習慣了讓外援支配比賽。”搞職業聯賽的目的和作用究竟在哪裡呢,這一點不少人能說出不少大道理來,李鐵、孫繼海他們都出身體校不假,俱樂部搞青訓投入大見效慢,大家的熱情不夠,而現在的體校似乎已經成雞肋,兩條腿現在都走不了路,青訓該怎麼搞下去啊。大牌外援把持球隊的三條中軸線,國內球員淪為做嫁衣裳的角色,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也沒辦法改變。


主席不在,足協秘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隨後這位秘書長也一針見血:“過去的職業聯賽沒有完善的頂層設計,足協就像一個物業管理公司,修修補補,疲於奔命。聯賽當中有很多矛盾,但這種矛盾不是惡性的。重要的是平衡矛盾,未來職業聯賽應該交給職業聯賽理事會、投資人去管理。”足協看來想通了,就想知道他們接著下來會怎麼做,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的弱點和缺點,有些人就是不改,有些人改不掉,有些人只是想想而已。姑且擦亮眼睛,看看這一屆的足協如何下手。

主席不在,足協秘書長把中國足球老底全揭了,球迷:難得的明白人

在談到外援政策時,他認為多上外援能刺激國內球員進步,對外援限薪是為了防止泡沫。對於各俱樂部對新政的執行情況,足協將聯合公安部、稅務總局等行政部門,開展財務監管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足協陳主席並沒有參加本次研討會,他本人目前正在泰國督軍。這是他上任後第一次到前線指導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