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琥珀螺,一種生活在陰暗潮溼草叢、灌木叢、溝渠裡軟體動物。它們討厭光亮,喜愛腐質的味道!它們一般是以這種形態示人的,很愜意地行走在低層的樹枝或草叢裡。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但是,有時候,這種蝸牛“偶爾”也會出現在明亮高高的樹枝頂端,帶著它“閃動”的眼睛四處炫耀!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它怎麼了?它在等待鳥類發現自己,並吃下自己....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軀體這輛“車”

如果將“基因”視作生命信息的直接形式,那麼軀體就是基因的搭乘工具。就好比,汽車和人的關係。

但是,無論是汽車,還是軀體,它的最主要的傳遞形式還是基因。所以,生命的重要主題,是不斷地發展自己和傳遞基因。逃避天敵、不斷繁殖、壯大族群,這些使命是被刻進了基因。那麼在歷史上,有沒有不注重這些特質的呢?可能有!但是,顯然都被淘汰了。因為不發展自己的生物,即使在當時何等輝煌,也贏不過時間的賽跑。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像琥珀螺,這種自殺式的行為,顯然是違背基因給它預設的使命的。但是,就像人和車一樣,基因在身體這輛汽車裡,有時候也會進入了某些暴徒,它們以某種不起眼地“骯髒手段”,劫持了這輛車。

當年,科學家發現這種行為異常的“琥珀螺”時,立刻就被吸引了。尤其是它那“閃動”的類似眼睛的結構!但是,當研究者一步步深入時,才發現這些可憐地軟體動物的真正原因。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彩蚴吸蟲

彩蚴吸蟲應該是一種最先附著在鳥的直腸內的寄生蟲。不同於一般寄生蟲“吸食”宿主,它以在直腸內通過的“食團”為營養物。

我們至今不太清楚,彩蚴吸蟲為什麼會選擇這種策略進行生存。但是,顯然,直接殺死宿主或吸食宿主,對於族群的壯大並不是一件有前途的事情。

當彩蚴吸蟲還在鳥類的直腸的時候,它們可能就在思考如何擴張自己。對此,它們自然想到的第一招就是隨著鳥的糞便一道出去。只有出去了,見識了新的世界,才可能有更多可能。

經過長期的不斷反覆實踐,犧牲了無數代,彩蚴吸蟲最終找到了這些蝸牛。因為鳥生活在樹上,而糞便直接就被丟棄在陰暗潮溼的樹叢底下,而在這裡,一些腐食的蝸牛就特別喜好鳥類的糞便。

如此一來,彩蚴吸蟲終於找到了一個潛在可以發展自己的新宿主。

蝸牛(尤其是琥珀螺)吃下了帶有彩蚴吸蟲蟲卵的糞便之後,首先會剝奪它的生育能力。因為彩蚴吸蟲已經佔領了琥珀蝸牛這輛車,這輛車的行駛方向再也不再按照它原來的劇本開始上演了。

剝奪了琥珀螺生育能力之後,彩蚴吸蟲就開始利用宿主的營養物質進行繁殖,然後會在其肝胰和觸角上孵化成尾蚴,最終一點點繁殖累積,最終發展出下圖這種形態: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彩蚴吸蟲尾蚴

這個長長的類似“毛毛蟲”的結構看似好像是一隻“生物”,其實功能極其多樣化。

首先,彩蚴吸蟲是一種雌雄同體,且可以無性繁殖的生命。雖然彼此靠近的雌雄結構可以產下有性繁殖的胞蚴,但是,它們更樂於用無性繁殖的策略。

當彩蚴吸蟲在琥珀螺身上不斷在長大時,它們分工明確:一部分發展成尾蚴,而另一部分則無性繁殖出更多胞蚴(類似蟲卵)。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彩蚴吸蟲胞蚴

為什麼要準備這樣兩套策略呢?因為它的思路很清晰:它要以被吃的方式再次回到鳥的身上!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不斷長大的彩蚴吸蟲,最終堵塞了琥珀螺的觸角。琥珀螺討厭光亮的地方,琥珀螺雖然無法辨別顏色,但是在它的眼柄處存在著一種感知白天和黑夜的眼點。當彩蚴吸蟲尾蚴長大後,整整一大坨,嚴嚴實實地堵塞了這個眼點,顯然它已然看不見光線。

所以,它們就開啟了“四處亂逛”的模式!

研究表明,感染彩蚴吸蟲的琥珀螺要比正常的琥珀螺遊蕩在光亮區的時間要長達近一倍。它們時常會出現樹枝的頂端部。而這給遇到更多“鳥類”提供了方便!

此外,塞滿琥珀螺觸角的彩蚴吸蟲尾蚴可以感知光線的明亮程度,光線強度越大,它們的抽動就越劇烈!所以,當琥珀螺來到明亮的枝頭之時,也就是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就會瘋狂的抽動。而這種跳到的LED燈,再加上鮮豔的顏色。對於雀行目的鳥類來說,簡直是誘惑的不行!因為鳥的眼睛對這種信號實在是太敏感了。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當鳥類發現了這些得病的琥珀螺,它們會義不容辭地吃下它們,尤其是那隻跳動的“眼睛”。而當鳥類吃下它,雖然尾蚴死了,但是還記得前文說的那些胞蚴嗎?雖然犧牲了這條“尾蚴”,但是胞蚴卻得以最終進入到鳥類的胃腸,最終在直腸部進行定植,並以此開啟新的一段繁殖!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要知道,鳥類的活動範圍可比琥珀螺等要大的多,而且排洩物也要分佈的更廣。所以,這種策略就可幫助彩蚴吸蟲真正做到了更大範圍的擴張!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值得一提地是,彩蚴吸蟲不僅僅只寄生在琥珀螺身上,它也見於其它蝸牛身上。此外,它寄生的鳥類至少超過十幾種。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不得不說,彩蚴吸蟲的策略是比較成功的。只是可憐了那條帶著LED燈“四處奔波”的小蝸牛。但是,寄生蟲們的策略都有一個侷限,就是它們的發展必須依靠數量可觀的宿主。它們無疑凌駕在宿主之上,每一套策略簡直就是專門為吸食宿主而設計的。

但是,它們的吸食行為和宿主的生存之間是矛盾的。一方面又要“瘋狂”吸食,發展自己;另一方面,又得時刻擔心吸食太甚殺死了宿主,最終自己也要完蛋!

顯然,成功的寄生蟲們,在二者之間找到了平衡!比如很多病毒和細菌就採取的這種策略,它們為了發展自己,並不會一上來就擁有誇張的致病性,往往很溫和,然後讓宿主相互間傳播,以壯大自己!

但是,即便如此,寄生也還是一種臭名昭著的行為!目前的絕大多數生物奉行的多是“共贏”策略,畢竟一同發展才有未來啊!

這種蝸牛頂著“LED燈”四處找尋鳥雀,只渴望被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